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编辑部公告
杂志声明!
2020-05-17
投稿须知
2020-05-17
论文模板
2020-05-14
更多>>
基本信息
主 管: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6-52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604/G4
社长:张 磊
副社长:杨 爽 穆延博
责任编辑:于诗洋
出版: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编辑部
电话:0451-84611887
社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00号
邮编:150010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卷 第17期 刊出日期:2020-09-10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背景因素对高校本科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西某高校数据
张继河, 唐鑫昀
2020, 3(17): 1-5.
摘要
(
85
)
PDF
(686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业是激发市场活力、解决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举措之一,要激发本科生的创业热情,需在提升其创业意向上下功夫。论文探讨了户籍、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年收入三大背景因素对高校本科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是否为独生子女与家庭年收入存在交互效应,显著影响创业意向;通过主效应检验发现户籍显著影响创业意向。最后对如何提升高校本科生的创业意向和创业素质提出建议。
韶关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吴大真, 崔雅燕, 刘带, 姚圣梅, 梁碧婵
2020, 3(17): 6-7.
摘要
(
77
)
PDF
(705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先,文章阐述了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涵。然后,剖析了韶关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地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缺乏深度和广度,同质化严重,产业化链条不完整。最后,从景区、高校、茶禅文化三方面提出韶关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策略。
基于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创新思维中的应用研究
郭珊珊, 赵雰雰
2020, 3(17): 8-10.
摘要
(
107
)
PDF
(764KB) (
1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认知行为的改变可以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适用面广泛的辅导教育形式,具有耗时短、效率高、收益好的特点。设计并实施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活动,既能促进大学生认知协调和思维发散,又能丰富学校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的形式。该研究拟结合认知行为理论的知识,探讨如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认知的协调,提升创新认知与创新行为的一致性。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创新方法与创业基础》的探索与实践
史秀娟, 苏娜, 吕立夏, 王滨, 严骊
2020, 3(17): 11-13.
摘要
(
120
)
PDF
(750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方法与创业基础》是面向同济大学不同专业学生设立的一门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课。教师将“学习型组织理论”运用到该课程的授课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系统整体思维,培养了全局观念,使学生能够积极改善心智模式,在团队学习中善于自我超越,汇聚团队组织的集体智慧,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内化了创新创业的知识,增强了创新创业的意识,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西北地区高校素质教育状况及改革对策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地区高校为例
霍楷, 孙玮琪, 邹琳琳
2020, 3(17): 14-17.
摘要
(
78
)
PDF
(731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西北地区受地域、资源诸多因素影响,经济相对落后,为了发展经济,党和政府从教育入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教育成果并不十分理想,由于信息化认识不足、物质保障不充分、基础设施落后、跨区域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缓慢等原因,与东部及沿海地区高校在素质教育成果上存在较大差异,许多地处西北地区的高校仍然沿用传统教育模式,“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这一当前国际流行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没有得到深入贯彻。“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成果也不理想。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文章针对西北地区高校素质教育状况,对甘肃省天水地区的高校走访调研,以点带面剖析素质教育现状及高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指出西北地区高校提高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途径,并对西北地区高校素质教育改革提出对策和建议,积极探索西北地区高校素质教育改革之路,追根溯源,使西北地区高校可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有责任、敢担当、能挑重担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宣王威
2020, 3(17): 18-20.
摘要
(
101
)
PDF
(652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创新模式进行研究,主要是基于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需求做出的合理选择。结合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实际,对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现有志愿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对志愿服务模式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文章研究了志愿服务模式的适用性,为志愿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研究经验,提出新的高校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模式,检验志愿服务模式的合理性。
高校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沈国琴, 何金旗
2020, 3(17): 21-23.
摘要
(
108
)
PDF
(657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转型发展迎来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充分利用高校继续教育资源来发展社区教育是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和社会义务。继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和社区进行服务,而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依靠当地高校的继续教育。运用五大发展理念将高校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进行融合,不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可行的。两者进行融合能够共同促进彼此的有效发展,但要遵循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结合本地实际的发展原则。该文从高校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概述入手,分析了其融合发展的五大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者互惠发展的四种模式及策略,希望提供一些借鉴。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以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为例
陈奡册, 冯林, 付冬娟, 李航, 张崴
2020, 3(17): 24-27.
摘要
(
166
)
PDF
(730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此举是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规划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该文阐述了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以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为例,介绍其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现阶段国内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为各高校日后更好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提供支持。
信息技术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调查分析
郁宇
2020, 3(17): 28-29.
摘要
(
93
)
PDF
(704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主学习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完善大学生知识体系的有效手段之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注入了新内涵、新方法、新理念与新工具。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应注重实践能力及与市场人才需求的拟合度,了解该类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提出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对该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意义。该文从自主学习的内涵出发,调研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的自主学习状况,在融合“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与方案。
教学革新
GIS专业的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倪建华, 吴艳兰, 王杰
2020, 3(17): 30-32.
摘要
(
124
)
PDF
(781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程序设计语言是信息科学类重要的核心语言之一,也是GIS专业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的首选语言之一。分析GIS专业教学中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课程设置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教与学的差距不断增大、学与用的差距不断增大、师资力量薄弱等。结合安徽大学GIS专业本科教学实际情况,该文主要从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办法,尤其针对C#程序设计内容如何与GIS知识结合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该课程的改革对于教与学、学与用的紧密结合,构建一个互动的、完整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师生互动平台在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李丹, 马燕琳, 揭秋玲, 邓毅, 孙海华, 朱定红
2020, 3(17): 33-36.
摘要
(
78
)
PDF
(904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英语是高等医学院校在公共英语以外开设的一门专业实用课程。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发展和国际医学人才的培养。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教育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构建师生互动的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答疑将成为未来英语教学、培养各方面人才的必然趋势。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探索
陈国栋, 万素梅, 翟云龙, 吴全忠, 高山, 王冀川, 邹春雷, 李玲
2020, 3(17): 37-39.
摘要
(
136
)
PDF
(780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与拓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农业推广学》是农学专业中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对学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推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基于《农业推广学》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体系,将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农业人才,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库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颜清, 苗壮, 赖鑫生, 蒋昌猛
2020, 3(17): 40-41.
摘要
(
108
)
PDF
(772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库人才的需求,以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开发工具Powerbuilder为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应用实例、小型项目、大数据对象处理及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开发等案例,分类、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应用能力,研究与探索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实践教学。树立“紧随时代、贴近需求”的实践教学观,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探索大数据时代数据库原理实践教学模式。
材料连接技术实验课教学改革与思考
牛靖, 张建勋, 张林杰, 席生岐, 郑巧玲, 李烨飞, 高圆
2020, 3(17): 42-43.
摘要
(
82
)
PDF
(772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材料连接技术实验课程的特点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的持续改革思路,以确保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满足新工科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要求。
中国服饰史教学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研究
周宏蕊, 霍楷
2020, 3(17): 44-47.
摘要
(
97
)
PDF
(803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几年随着设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服装设计专业也面临教学评估与教学改革的严峻考验,中国服饰史课在教学中的改革也是必然的。笔者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心得,探索自己特色的中国服饰史课程教学模式。文章对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下中国服饰史理论教学改革的要求、中国服饰史课程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及中国服饰史课程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的教学改革方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对中国服饰史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举例和具体实施方案进行研究探索。由于我们所处的时代科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对服装设计领域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是服装设计行业极其需要和迫切的,该文旨在对于中国服饰史课程在教学中的创新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教学成效研究提出一些个人拙见,希望使其他教育工作者在服装设计专业的教育理论性课程教学中也有所启发。
高职《旅行社产品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薛佳
2020, 3(17): 48-49.
摘要
(
120
)
PDF
(798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推动下,中国“新消费时代”到来,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德育教育刻不容缓。在旅游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紧密结合,将有效推进理想教育、诚信教育、法纪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该文基于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特点,初步探索了《旅行社产品设计》课程中“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等数学线上教学方法创新探讨
张登华, 何立
2020, 3(17): 50-51.
摘要
(
94
)
PDF
(771KB) (
1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课程抽象、学习难度较高的特点,单纯的线下教学模式,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互联网环境使得线上教学方式成为可能,线上教学可为线下教学提供必要补充,能够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该文通过对线上教学进行简单阐述,指出互联网环境下高等数学线上教学的必要性,并对当前的高等数学线上教学提出创新策略,以期能够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
基于平板电脑的中学智慧课堂教学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以深圳市五所智慧校园示范校为例
方菲
2020, 3(17): 52-57.
摘要
(
187
)
PDF
(1156KB) (
1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使基于移动端的智慧课堂应运而生。平板电脑是大部分中学为建设智慧课堂而使用的移动教学设备和学习终端,它能消解传统课堂的时空、资源获取局限,支持高频有效的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但目前各学校使用平板电脑构建智慧课堂的效果参差不齐,有的已形成常态,有的还在摸索,有的甚至已经搁浅。如何让平板电脑有效支持中学智慧课堂的教与学,笔者面向深圳市5所构建平板智慧课堂较为成熟的智慧校园示范校展开调查,从教学一线的反馈中了解目前平板智慧课堂教与学的现状,总结优势、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新时代高职“金课”课堂建构及教学创新探析
徐新巧
2020, 3(17): 58-60.
摘要
(
120
)
PDF
(1017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堂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学生学习的主场所,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连接点,是人才成长的起跑线。课堂学习是高职学生获取知识、提升理论素养的重要方法。但是高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学习动机和目标、学习习惯较差、文化基础薄弱等劣势使得课堂学习过程如一潭死水,师生之间沟通流畅性、教学衔接性越来越差。文章分析了高职课堂现状及成因,提出师生共创共建高职“金课”的理念与设计,教师与时俱进、因材施教,学生学以致用、智慧养成,从而形成教学相长、质量提升的良性课堂。
层次分析法在高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杨志波
2020, 3(17): 61-62.
摘要
(
95
)
PDF
(772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线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该研究首先在文献查阅与在线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在线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我国在线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依据影响在线教学质量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提出了提高在线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二外法语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应用
靖辛慧
2020, 3(17): 63-64.
摘要
(
69
)
PDF
(771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第二外语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互联网开展教学的优势在于,将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很快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而提高了课堂时间利用率。教师还可以将教学主要内容制作为课件上传到指定的教学平台,学生只要上线,就能观看课件,从而使得二外法语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转变,对学生的学习发挥正确的指导作用,不仅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对法语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起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该文着重于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二外法语教学的网络资源与教师角色转变问题。
基于技能模块化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魏明锐, 张克兰
2020, 3(17): 65-66.
摘要
(
78
)
PDF
(770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通过对职业岗位技能、教学主客体进行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探究方案,为高职院校优化课程教学模式提供一些新途径。
网络教学在高职电子类专业中的应用探索
欧泽强
2020, 3(17): 67-68.
摘要
(
68
)
PDF
(771KB)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教学在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让教学互动不被局限于教室之内,这使网络线上教学在学生中的受欢迎度大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对于教师们来说,教学活动的范围扩大了,教学的难度也相应增加了,并且相对于以前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情况更为复杂。该文将针对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对网络教学的运用进行相关探讨。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学创新
赖旋旋
2020, 3(17): 69-70.
摘要
(
97
)
PDF
(772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7年1月,会计证考试取消,会计专业中初级会计资格将是最低的门槛。取消会计工作上岗证,并不是放低了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反而是对会计专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学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笔者所在学校地处福建省晋江,是美丽的侨乡,有它独特的魅力,晋江有很多民营企业,是学生重要的就业市场。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倍受重视。作为一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 要把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同时也要考虑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的教学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究
潘子松
2020, 3(17): 71-72.
摘要
(
151
)
PDF
(77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路径的研究,首先,阐述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具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面临的困难。最后,给出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育创新教学理念、加强教学内容创新、加强创业实践教学工作等路径措施。
基于云课堂在线学习平台的混合学习资源建设及教学实践研究
罗益奎
2020, 3(17): 73-74.
摘要
(
113
)
PDF
(771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混合学习应运而生,并且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变革契机。混合学习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与灵活的教学方式,而且还能推动师生之间更加深层次的交流,也有着很强的监控力度。为此,加强对其应用意义重大。基于此,该文主要针对基于云课堂在线学习平台的混合学习资源建设及教学实践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智慧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与慕课、微课的有机融合探究
刘海蓉, 朱敏
2020, 3(17): 75-76.
摘要
(
126
)
PDF
(771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主要立足当前智慧教育背景,研究高等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传统课堂与慕课、微课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和方式,并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慕课和微课案例的效果,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
研讨式教学法在高职基础化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姚欣
2020, 3(17): 77-78.
摘要
(
73
)
PDF
(770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化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利用研讨式教学法,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自信心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课程建设与管理——以《设计管理》为例
杨虹, 袁园
2020, 3(17): 79-80.
摘要
(
83
)
PDF
(764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印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创作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因此,在该校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中,创新实践能力与综合性素质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该文以北京印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位《设计管理》创新课程建设与管理为例,探讨创新课程建设对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作用,厘清创新课程实践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规律,并对课程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中职美术鉴赏课堂探究性教学模式研究
郭晴浓
2020, 3(17): 81-83.
摘要
(
98
)
PDF
(779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职教师将探究性教学模式应用于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环节,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为提升中职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根本保障,因此探究性教学模式已成为开展中职美术教学的重要路径。但受多方因素影响,中职美术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探究性教学理念也并未得到深度落实,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待提升。基于此,该文针对中职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探究性教学理念在中职美术鉴赏教学环节的落实方案,希望对教学有所助益。
教育改革与发展
基于师范院校支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路径探索——以赣州市为例
林植
2020, 3(17): 84-85.
摘要
(
104
)
PDF
(639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小规模学校,指在校学生数量不足100人的村小和教学点。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乡村小规模学校硬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赣州地处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现有1 700余个乡村小规模学校。该文立足本土研究,以实地调研数据为支撑,分析问题及困难成因,探索解决思路,期冀能为解决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提供些许助力。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导师制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肖立, 周才文
2020, 3(17): 86-87.
摘要
(
84
)
PDF
(635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现状,探索提出强化双导师遴选制度,校企共建双导师团队;明晰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职责;建立和完善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沟通的平台;通过多种措施对双导师进行培养;完善双导师的考核机制等五个方面的对策。
基于OBE理念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达成机制研究
肖中俊, 高韩
2020, 3(17): 88-89.
摘要
(
54
)
PDF
(635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人才,为我国的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改变原有的传统人才培养机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OBE理念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探索将这种机制引入到研究生的培养中去,将研究生的学习产出作为导向,完善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从而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各方面能力。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素质培育路径探讨
阳金萍
2020, 3(17): 90-91.
摘要
(
127
)
PDF
(636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以创业促就业”的战略,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路径。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着眼于广泛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基于“冰山模型”理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育,应该通过不断完善的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应通过相关环境的营造与引导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与个性特质。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探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耿悦杰, 陈建
2020, 3(17): 92-93.
摘要
(
121
)
PDF
(637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正处在“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时期,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北京科技大学作为具有4个“一流学科”的重点建设高校,一直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断归纳经验方法,探索教育方向,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工匠精神视域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杨晓珍, 陈光
2020, 3(17): 94-95.
摘要
(
93
)
PDF
(654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一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对此,文章展开分析和讨论,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的内涵,找准在整体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究出在工匠精神背景下,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供给侧改革视阈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贠芸
2020, 3(17): 96-97.
摘要
(
57
)
PDF
(637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为逐步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稳步发展,高校要迅速做出新调整,借助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探索,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完备、行之有效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科学的教学监控措施来保障教学质量,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能力的“倍增效应”和良性发展。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本真审视
刘桂芳
2020, 3(17): 98-99.
摘要
(
68
)
PDF
(637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随之涌现出新问题与困境,亟待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新进行探索与反思。破解困境,须回归本真;抽丝剥茧,须立足初心。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审视当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难发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本真在于: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塑造以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素质;帮助学生建立和谐顺畅的社会关系;实现个性自由充分发展。
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的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路径和策略研究
盛良元, 高博, 郭轶
2020, 3(17): 100-101.
摘要
(
138
)
PDF
(636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化大学生廉洁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养成优秀品德的有效路径,是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有利抓手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必然需要。分析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科学把握强化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原则,通过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占领网络教育主阵地等大学生廉洁教育有效路径,不断提升廉洁教育育人实效。
论民办高校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张万钰, 于清泉
2020, 3(17): 102-104.
摘要
(
101
)
PDF
(645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民办高校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等方面探讨两者融合的可行性,提出通过完善课程结构体系、健全指导服务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加强教师专业化培养、成立专门机构等途径来实现两者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载体、教师队伍和管理制度方面的融合,从而构建民办高校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体系,以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可持续发展。
在高职思政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有效性途径
赵美凤
2020, 3(17): 105-107.
摘要
(
101
)
PDF
(644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匠精神发源于手工业领域,与手工艺者的职业道德有直接的联系,发展至今,已经具备了精益求精、耐心专注的附加内涵,这与高职学生的从业本质有着极强的联系,因此该文从工匠精神的角度出发,结合高职思政教育展开分析。首先,分析了何为工匠精神;其次,阐述了工匠精神落实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再次,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中落实工匠精神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最后,结合问题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意在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和学程制的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
刘武强, 林树生, 谭鑫
2020, 3(17): 108-110.
摘要
(
106
)
PDF
(670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为我国本科高校的重要使命,学程制和校企协同育人可成为本科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与传统的学分制和课程选修制相比,学程制具有明显优势。当前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计单调、师资队伍缺乏、创业实践虚化等三大瓶颈。推进基于校企协同育人和学程制的“三融合”,将创新创业学程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校企深度融合解决学程设计、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有效根除这三大瓶颈,从而深化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模式探索
翻转课堂模式在公共体育课操舞类项目中的应用研究——以啦啦操教学为例
薛瑞妮
2020, 3(17): 111-112.
摘要
(
133
)
PDF
(772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指学生在课余或者家里完成知识学习,将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场所,帮助学生解答其在学习上遇到的实际难题,使其有更多的时间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体育课堂中运用翻转教学法,相比传统的教学课堂,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力,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爱,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公共体育课程中操舞类项目的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法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
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研究
杨倩
2020, 3(17): 113-114.
摘要
(
76
)
PDF
(772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发重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英语成为了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必要条件。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技能以及英语知识较为薄弱,在今后就业时会面临很多的困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英语教学,充分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开展高品质高水准的英语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提升。基于此,该文主要阐述了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探讨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策略,为广大高职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教育生态系统视角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研究
颜为民, 党建宁
2020, 3(17): 115-116.
摘要
(
82
)
PDF
(771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我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应当着眼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各要素之间的融合和互动,在社会层面构建服务全民终生学习的教育体系,在学校层面形成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培养方案,在学生个体层面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勇于突破的综合能力。该文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梳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演进过程,试图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善于生涯规划能力的基础上,探寻培养范式从追求事业成功的功利价值向关注个体成长的育人价值变革的路径。
“互联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黄丽萍, 郭子璇, 方怡萌
2020, 3(17): 117-118.
摘要
(
110
)
PDF
(842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产业升级速度的不断加快,跟不上变革脚步的高校会计专业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该文从“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着手分析,并根据当前在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理念与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推动高校会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以会计类课程为例
吕敏蓉, 胡佩
2020, 3(17): 119-120.
摘要
(
107
)
PDF
(765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会计人才培养想要满足当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就需要对现有教学模式做出改变,因此该文提出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会计课程教学特点,将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际应用到各项教学过程中,形成SPOC资源课前预习、信息化教学课堂以及目标分类教学考核,满足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
“校企联合—科教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于倩倩
2020, 3(17): 121-122.
摘要
(
133
)
PDF
(773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以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校企联合-科教融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高校学生可以通过“校企联合”,不断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成自身的实践能力,再通过“科教融合”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该文以“校企联合-科教融合”为平台,对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究。
高校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模式研究
张甜甜
2020, 3(17): 123-124.
摘要
(
95
)
PDF
(838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与专业教育结合不严密等突出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需要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保持模块间的松耦合性和模块功能的高内聚性。该文探索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松耦合模式和高内聚模式的实现路径,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资源的校际共建与共享研究
姚亚锋, 徐广舒
2020, 3(17): 125-126.
摘要
(
101
)
PDF
(904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数据背景下教学资源的校际协作与共享能有效提升信息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率,建筑业作为南通地区的支柱产业,土建类高职教学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教学资源校际协作与共享的可行性,进一步强化其实现的保障机制,在明确工作重心的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实施内容和实施方法。
“3+2”临床教学改革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杜艳伟, 阚瑛, 聂卉, 高鹏, 韩燕, 王迪, 汤勇
2020, 3(17): 127-128.
摘要
(
126
)
PDF
(772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应用“3+2”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优势,包括在校学习时间短、见习与实习地点固定、学生与学生党员集中等,同时在3+2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不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学生归属感弱以及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少等。为提升临床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需要将当前不健全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加强学生见习与实习前的培训力度,不断完善学生党建工作,加大班级自我管理和干部培养工作力度,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增强学生与学校的联系。
高职创新创业课程“翻转课堂+兴趣课堂”教学新模式研究
赵倩
2020, 3(17): 129-130.
摘要
(
140
)
PDF
(841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大班讲授式的创新创业课程已经无法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的创新创业需求。依托信息化的手段,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该研究提出通过“翻转课堂+兴趣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创新创业需求。
“医学检验虚拟仿真实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汤丽霞, 韦莹慧, 黄燕, 何涛, 龙显科, 杨安妮, 郭子维, 李来稳
2020, 3(17): 131-132.
摘要
(
97
)
PDF
(773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医学检验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为例,将虚拟仿真技术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微视频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和实施方案,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切入点,结合医学检验专业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状况,分析虚拟仿真技术与翻转课堂融合的困境,通过课前微视频预习、课中翻转课堂实施和课后反馈的有机结合,熟练掌握了虚拟仿真实训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徐建军, 马彦芳, 胡莹瑾
2020, 3(17): 133-134.
摘要
(
87
)
PDF
(772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教融合是将产业与教育深度结合,是高等院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与企业展开的深度合作。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的摇篮,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基于此,该文基于产教融合的重要意义,简单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旨在为大数据人才的培养提供可行性建议。
“新农科”背景下校企联合共建产业学院协同育人研究
赵凯旋, 姬江涛, 孙经纬, 金鑫, 马淏
2020, 3(17): 135-136.
摘要
(
111
)
PDF
(842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农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变革的内在需要,是振兴农林类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该文分析了“新农科”背景下校企联合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指出了目前校企联合协同育人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校企联合共建产业学院、完善校企利益平衡机制、加强产业学院合作内容落实等措施,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加快产教融合,助力“新农科”背景下校企联合协同育人机制发展。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教学模式的探讨
韩芳
2020, 3(17): 137-138.
摘要
(
81
)
PDF
(768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7年起,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招考统一试卷及录取标准实行并轨发展。“非全”实际招生和教学过程中却遇到了“学生报考意愿低”“教学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等困境。线上教学平台为在职人员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平台和条件。笔者结合自身对“非全”硕士开展专业课教学的经验,建议广大高校将“非全”硕士专业课教学70%-80%的学时改为线上教学(剩下20%-30%学时进行面对面答疑),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和教师授课压力。
基于非课程学习CMPC辅导教育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韦玉敏, 陈东, 曾冬阳, 王涛, 李雪玲
2020, 3(17): 139-140.
摘要
(
97
)
PDF
(775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蕴藏着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人群,他们擅于手脑并用,把创意变成现实。高校承载着体验创新与探究项目教育教学新方法的责任,这与当前全国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能力教育的关注点是一致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该研究从大学生非课程学习的背景与特征入手,就非课程学习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必要性及评价机制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培养成效,从而提出了非课程学习下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CMPC模式的构建措施。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人际沟通、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社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翻转课堂的研究
王丛
2020, 3(17): 141-142.
摘要
(
94
)
PDF
(774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欠缺,教学资源共享途径单一以及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成为了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模式。该文基于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及其在高校中的实践现状,提出了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对策和模式构建,旨在改变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为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信息化背景下《国际商务谈判》课程OTO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
冯伟婷
2020, 3(17): 143-144.
摘要
(
140
)
PDF
(773KB) (
1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通过概述OTO(Online to Offline)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性质,基于社会文化理论,阐述在信息化背景下,国际商务谈判课程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案,方案包括课前任务驱动,课中教学促成,课后学习评价三部分,以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为评价体系,总结分析OTO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为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非遗技艺活态传承“双创”教育模式的思考——以彰髹漆艺为例
应艳
2020, 3(17): 145-147.
摘要
(
148
)
PDF
(790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活态传承,表现在发生于区域族群内部的技术扩散与传承关系,符合民俗学的理论范畴。该文根据共同要素论和概括化理论,采用引文共现分析法(CCA)进行文献研究,总结主题研究的现状和特征。以浙江本土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彰髹漆艺”作为研究主体,构思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活态传承的文化“创意”与设计“创新”教育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活态传承与高校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有机结合,期待培养适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特质的创意创新人才。
基于过程管理的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模式探讨
韩燕
2020, 3(17): 148-150.
摘要
(
97
)
PDF
(795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独立学院是高等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施行的是本科以上的学校教育,属于公益性组织的一种,依法享有民办教育的权利,并且具有一定的奖励和扶持政策。从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模式上看,过程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增强独立学院的综合性能来说有着一定的作用。该文通过对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现状问题的阐述,分析过程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并就基于过程管理的独立学院教学管理进行具体的说明,从而探讨促进过程管理在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中应用的方法。
多模态视域下《墨子》英译探析
徐斌, 王佳莉, 易芳
2020, 3(17): 151-153.
摘要
(
151
)
PDF
(786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哲学思想家,所著《墨子》一书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具现实意义。近年来,有关《墨子》的英译和英译研究,明显多了一些,但与其他先秦典籍相比仍然较少,且《墨子》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并不高。该文基于多模态理论,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首先对《墨子》现有的全译本接受度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其次探讨了如何将多模态理论与翻译策略进行协同,并对多模态视角下《墨子》的英译之道做出论述,力图为后续提高《墨子》英文全译本接受度及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微课在俄语创新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探讨——基于OBE教学理念
张岩
2020, 3(17): 154-156.
摘要
(
105
)
PDF
(782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些年来,OBE和微课成为了比较受欢迎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而且通过研究发现两者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即都极其注重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传统的俄语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信息化背景下,作为教师而言,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学习新理念,熟知并掌握新技术,将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在创新俄语教学模式中,全方面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
新形势下智慧模式在本科院校二级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杨海丽
2020, 3(17): 157-158.
摘要
(
99
)
PDF
(773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办学模式下,对本科学校的院 (系)二级教学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其在教学管理中加强信息化模式的应用,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对大数据的挖掘与利用,规范教学管理行为,使日常工作信息化、流程化,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为教学主体提供个性化服务,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构建全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文通过分析院 (系)二级教学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建立智慧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旨在为二级教学管理引进信息化手段提供思路。
新商科背景下高校管理类课程线上深度教学模式研究
李巍巍, 黄永涛, 张晶, 朱越
2020, 3(17): 159-161.
摘要
(
94
)
PDF
(995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商科背景下,怎样培养既掌握新技术新技能、又懂具体行业运作的复合型新商科人才,是当前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面对的关键问题。为最大程度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该文探讨了管理类课程实现深度教学模式的策略,以统计学为例,采用“引导+设计”授课形式,基于“钉钉+学习通”的学习平台,采取“素质教育大赛+科研项目+应用案例分析”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于教学中强化育人职能,多措并举确保“云端”课堂教学效果,打造云端“金课”。
创新方法
以“第二课堂”为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王珩, 王利岩, 徐世峰, 孙景超, 马佳
2020, 3(17): 162-163.
摘要
(
128
)
PDF
(607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能力是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该文针对目前高校中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历,研究了通过第二课堂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大学校园储物柜的创新发展探究
鲍锦焱, 林泽, 杨俊榕, 林倩, 张美丽
2020, 3(17): 164-165.
摘要
(
262
)
PDF
(645KB) (
3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享时代的到来以及科技的发展让人们对共享储物柜的便捷性、美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所介绍的储物柜主要针对高校学生的特殊需求而设计开发,并且对储物柜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旨在给使用者带来更佳的服务体验。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胜任特征与胜任能力提升探析
梁书杰
2020, 3(17): 166-167.
摘要
(
150
)
PDF
(606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根据其职业特性具有特殊的职业角色定位和职业发展需求,高校要结合国家的新要求,根据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特性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胜任发展体系,这既能满足高校辅导员的个人职业发展,解决其职业角色下的冲突与权利诉求,同时也能根据高校对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规划与管理不断提升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胜任能力。
基于科研育人的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沈瑾, 张晓红, 吴斌, 黄金, 沈妙妙
2020, 3(17): 168-169.
摘要
(
98
)
PDF
(608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有助于提高制造企业的整体效率。该文提出以科研育人为教育指导理念,通过打造优秀教师团队,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实施产学研协同育人等举措,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教学,探索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建构符合时代发展和形势需要的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质量提升新体系。
继续教育视角下的高校素质教育创新探索
朱颖
2020, 3(17): 170-171.
摘要
(
80
)
PDF
(608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在厘清继续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涵,找出二者之间相关性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在继续教育阶段开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找出当前继续教育阶段推进素质教育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从继续教育视角如何创新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些策略。
过程性评价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涂爱云
2020, 3(17): 172-173.
摘要
(
112
)
PDF
(673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教学评价是实现体育教育科学性的重要手段。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新型评价方式,使得高校体育教学成果更加全面与真实,弥补了以往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模式的众多弊端,值得深入探究。该文在阐释过程性评价内涵的基础上,梳理过程性评价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应用的独有意义,同时也注意到过程性评价因自身特点可能产生的局限之处,最后对过程性评价的实际应用提出相应建议,希望通过这一评价方式更加有效地促进高校学生体育素质的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视域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
黄晓帆
2020, 3(17): 174-176.
摘要
(
79
)
PDF
(616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教育改革模式不断深化,以此为前提,衍生出了一些高效的教学和管理理念,理念指导着教师深入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自从提出之后就深刻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发展质量。所以,高职教师要在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前提下,秉承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并且将该理念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中,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实现有效的高职教学和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提高大学生管理水平的探索
秦剑博
2020, 3(17): 177-178.
摘要
(
98
)
PDF
(608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人们的思想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和多种文化的影响。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事业的开拓者,高校有责任将他们培育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利用思政教育新模式,培养大学生自身思想境界和求知能力同时提升他们自我管理能力,使之与高校的学生管理水平提升相得益彰。思政教育的内容需要我们反思;思政教育在方式、观念等方面还存在落后的现象;在此背景下,结合新时期学生管理的特点,该文对新时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从目标、管理模式、校园文化等方面给出建议和思考。
以诺基亚为例谈董事会对公司创新战略的影响
毛凤义
2020, 3(17): 179-181.
摘要
(
185
)
PDF
(616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曾经创造了连续14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辉煌战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却在短短四年内烟消云散地退出了手机市场,其遭遇令人唏嘘。一个公司的迅速衰败必定不是一个偶然,其公司创新战略的失败是其衰弱的重要原因,而诺基亚董事会更是要对其公司创新战略的失败负责。在这里,该文从董事会角度分析战略失败的原因。同时将其与新董事会下诺基亚的重生加以对比,分析董事会对公司创新战略的影响。
创业实践
论“博雅教育”对中国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以一所中外合办大学为案例
何珊
2020, 3(17): 182-186.
摘要
(
161
)
PDF
(641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是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标准之一,也和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能力素质息息相关。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型(Well-rounded)”人才,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作为一种源于西方的教育理念,近年来不断被一些中国高校引进和实践。那么,博雅教育到底给中国大学生带来了什么?学生在向就业过渡时又是如何将其进行转换和运用的?一项针对某中外合办大学的小规模深入研究发现,博雅教育所培养的种种能力对大学生的就业力(Employability)产生了积极的熏陶和影响,在帮助他们实现初步就业、提高职场表现、增加就业机会以及提高人文关怀等层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样的劳动力市场结果与博雅教育所倡导的“通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新商科背景下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课程的设计
李建忠
2020, 3(17): 187-188.
摘要
(
157
)
PDF
(571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复合型、智能型经管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将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学生数据业务化能力、智能优化分析能力、智能协同决策能力的培养。该文从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的必要性、建设理念、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大学生科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
王娇楠, 邵鲁宁
2020, 3(17): 189-190.
摘要
(
130
)
PDF
(573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深化,高校学生科创活动从第二课堂向专业知识教育转化,传统的以“指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无法持续满足当今的人才培养要求,应将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引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通过鼓励建设科创型学生社团、延伸“校企合作”进入本科生培养体系、建立健全学生专利保护意识和服务体系,深入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大学生参与科创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提高科创项目的成果转化率,全面深化科创实践育人成效。
MTA创业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辽宁省高校为例
王海弘, 何文俊, 王颖
2020, 3(17): 191-192.
摘要
(
119
)
PDF
(573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TA教育已逐渐从传统的课堂授课式教育向创业实践方向进行转变。现阶段辽宁省高校MTA学生存在情绪调控能力缺乏、知识技能掌握不足等问题。该文从政府、高校、学生三个视角出发提出了优化MTA创业政策体系、改革传统创业教育模式、加强创业素质教育的建议,以期提升MTA创业能力。
审计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审计专业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
姚莉
2020, 3(17): 193-194.
摘要
(
127
)
PDF
(572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就业难困境的推力下及政府对创业扶持政策的拉力下,更多的毕业生开始选择创业。审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呈现鲜明特色。创业精神不仅作用于创业过程,也决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该文将结合调查结果,从审计核心价值观的视角深入阐述审计专业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路径。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构建
贾建锋, 朱珠, 赵雪冬, 周文东
2020, 3(17): 195-198.
摘要
(
98
)
PDF
(619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推进。然而,高校由于自身资源的限制往往比较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体系的重要性,导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因此,结合产研双方力量,构建校企合作的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是完善“双创”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环节。基于此,该文基于对辽宁省10所高校在校生的调查结果,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问题所在,论证了校企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可行性,进而提出了校企合作模式下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具体内容,为高校完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健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