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1-06-10
    理论研究
    大学生自控力与追求成功动机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张文娜, 白福宝, 方芳
    2021, 4(11):  1-3. 
    摘要 ( 145 )   PDF (560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大学生自控力、自我效能感、追求成功动机的现状、关系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为全面提升大学生学习热情、技能自信提供依据,为不断推进高素质大学生培养计划提供合理建议。采用自控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追求成功动机量表,对2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大学生自控力在生源地、年级上有差异;自我效能感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干部经历上有差异;自控力、自我效能感和追求成功动机两两间有明显正相关;在自控力对追求成功动机的正向预测中自我效能感起部分中介作用。
    对口支援中支援高校对受援高校的影响研究
    梁快
    2021, 4(11):  4-5. 
    摘要 ( 103 )   PDF (55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欠发达地区高校由于教育资源匮乏,导致教学质量不理想,与发达地区高校有着明显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提升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教学质量,教育部于2001年5月10日正式启动了“对口支援计划”,并于2017年4月10日发函,决定加大支援力度,并对部分支援高校做出调整。高职院校对口支援过程中,支援高校运用自身的办学实力,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给予受援高校专业指导,从而实现受援高校综合办学能力的提高,从资金支持到以智力支持为主的对口支援模式的改变成为对口支援的重要途径。
    国贸人才培养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郑月明, 吕琴
    2021, 4(11):  6-8. 
    摘要 ( 88 )   PDF (535KB) ( 1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逐渐成为当前教育的热点话题之一。运用CiteSpace软件,以1998—2020年CNKI数据库2 234篇文献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国贸人才培养的研究情况,揭示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分析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商务英语、培养模式、跨境电商是当前我国国贸人才培养研究的主要方向。
    开放教育公共英语课程学习体验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杨朝娟
    2021, 4(11):  9-12. 
    摘要 ( 74 )   PDF (533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放教育学员对公共英语的学习体验是开放教育英语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重点,关系着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该文旨在研究开放教育学生在职场英语系列课程中的学习体验,通过网络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影响学习体验影响因素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最后判定影响开放教育学生学习体验的三个主要因素以及与主要因素相关的影响因素。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化工类一流专业建设路径与实践
    李贞玉, 戴博雅, 史丰炜, 杨旭东, 杨国程
    2021, 4(11):  13-15. 
    摘要 ( 72 )   PDF (658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素质高、能力强的一流师资队伍,搭建“三阶段+三平台”一流人才培养体系,重构通专融合、专创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推动产出一流的研究成果,建立“自评+外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跨学科复合型新工科一流专业人才。以“双创”驱动一流专业人才培养,使“双创”教育理念贯穿整个培养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有效路径。
    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沈建红, 刘颖, 张弘
    2021, 4(11):  16-17. 
    摘要 ( 123 )   PDF (56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培养具有专业特长的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结合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特点,从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合理确定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知识和能力要求,制定“创新创业精神、知识储备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业创造能力”的进阶式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设计、专业教育手段和方法创新、专业教育资源整合等角度提出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教学革新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导游业务》课程创新研究
    郑娜
    2021, 4(11):  18-19. 
    摘要 ( 93 )   PDF (718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要经过良好的专业培训,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项目实践相结合,以确保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社会所需要的是应用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并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出来的。CDIO代表了概念、设计、实施和运作,它是“边干边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体现。CDIO以企业的特定项目开发过程为主要业务,通过加强本专业的技术实践教学环节,从理论知识、个人意识、团队合作和工程实践四个层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学习。该文阐述了《导游业务》课程如何利用CDIO理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APT教学模型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赫丁轩
    2021, 4(11):  20-22. 
    摘要 ( 99 )   PDF (780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PT教学模型是一种集教学过程和结果于一体的教学方法,包含评价手段、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三个要素。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具有直观性、实践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但教学中名词术语太多,内容抽象。且现行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只注重最终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评价。因此,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改善考试评价方式,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该文分析了APT信息化教学模型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实施应用及相关评价体系,为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方法。
    案例教学法在战略管理教学中的提升策略研究
    周惠平, 王枫, 韩玺
    2021, 4(11):  23-24. 
    摘要 ( 66 )   PDF (737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战略管理是本科课程教育中的专业核心课,对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战略管理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当前案例教学法在战略管理教学中仍存在一些困境。该文基于日常教学经验,总结案例教学法在战略管理课堂中存在的一些共同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增强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课程为例
    屈莉莉, 李朝辉, 张金松
    2021, 4(11):  25-27. 
    摘要 ( 167 )   PDF (72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我国各大高校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该文以“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课程为例,深入研究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根据该课程特点全面挖掘思政教育与“双创”知识的契合点,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探索“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新模式与实践举措,为新形势下其他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新理念和新方法。
    地方院校物理学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教学改革
    李永宏, 郑伟, 马紫微, 姜其畅
    2021, 4(11):  28-30. 
    摘要 ( 76 )   PDF (728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地方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该文主要从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考核机制以及教育实习三方面分析了当前地方院校物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开放性实验课的设置以及教育实习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和措施。该文对地方性院校物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翻转课堂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
    刘晶晶
    2021, 4(11):  31-32. 
    摘要 ( 54 )   PDF (78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中职教改的深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走进了中职课堂,在各学科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课程,需要大量的动手实践时间,运用翻转课堂教学,能更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体现翻转课堂的优势。要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上成功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教师应转变观念、精心制作微课、结合学生专业背景巧妙设计案例,依托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课前学习和课后作业,积极参加课上探究和实践,确保知识内化,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风景园林专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陈张婷
    2021, 4(11):  33-35. 
    摘要 ( 70 )   PDF (726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更多人追求的目标。对于风景园林专业而言,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构建风景园林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在建设风景园林的过程中对自然生态进行保护,从而实现风景园林与生态环境的自然融合。该文首先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阐述了风景园林专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并从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风景园林专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四项风景园林专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高等农林院校《入侵生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 迪利夏提·哈斯木
    2021, 4(11):  36-38. 
    摘要 ( 85 )   PDF (789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入侵生态学》是高等农林院校生态类专业重要的专业选修课。在新疆高等农林院校开设《入侵生态学》课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该文以新疆农业大学生态142班和162班为例,总结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习环节的教学特点,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及建议,以期为相关院校《入侵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构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王相东
    2021, 4(11):  39-41. 
    摘要 ( 84 )   PDF (728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体认与内化不足、重灌输轻回应现实导致课程直面现实社会问题不够、重形式轻实效导致实践教学整体构建不力等问题。为了解决实践教学难题,根据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该文从内容设计、方法路径、载体依托、考核机制和推广应用五个维度构建“五位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新路。
    基于SPOC和协作学习的高职课堂教学改革
    梁宾, 代冬凤
    2021, 4(11):  42-44. 
    摘要 ( 53 )   PDF (859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适应高职学生“互联网+自主学习”新形势下的新学情,该文结合对九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学情调研得出的结论,提出了基于SPOC和协作学习构建高职“协作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改革措施。通过对改革原则、课堂要素变革等环节的分析,设计了“协作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了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学生反馈的工商管理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改革探析
    王枫, 韩玺, 周惠平
    2021, 4(11):  45-46. 
    摘要 ( 74 )   PDF (71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筹学自诞生至今,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成了诸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该文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管理运筹学》的教学现状,说明了该课程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管理运筹学》后的反馈信息,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管理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重视课前自学、充分重视实践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改革措施。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运动营养学教学改革探究
    吕梦婷, 王志强
    2021, 4(11):  47-49. 
    摘要 ( 53 )   PDF (726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生在学习运动营养学时,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不高、实际运用能力差等问题。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综合能力及教学质量,可引入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为此,该文首先分析了运动营养学的教学现状,提出教学中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价值,并依据课程特点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旨在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为今后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智能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李军
    2021, 4(11):  50-51. 
    摘要 ( 76 )   PDF (718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控制课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逐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智能控制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材偏重理论、教学缺少实践环节、落后的教学方法、考试构成单一这四个方面。该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提出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人机交互式教学、培养创新理念、创新考核方式四项措施,希望能给相关研究人员带来思考。
    情景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黄婷
    2021, 4(11):  52-54. 
    摘要 ( 219 )   PDF (732KB) ( 1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学校对教育策略以及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为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开始重视英语教育的全面改革,提升高校英语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综合水平。但就英语教学现状而言,传统的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所以,改变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的英语教学只看重学生的英语成绩,忽视了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为了使我国高校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水平,高校教师积极引入了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由原本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增加英语课堂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促进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体育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改革研究——以T院为例
    邱雍华
    2021, 4(11):  55-56. 
    摘要 ( 82 )   PDF (769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政策导向下,创新创业课程已成为体育类高职院校日常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念,提升创业能力,强化创业意识。该文立足T院当前教学现状和专业特色,结合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从教学规划、课程资源等方面对体育类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以提高体育类高职院校学生结合专业的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建设与实践
    唐蕾, 刘伟伟, 刘婷婷
    2021, 4(11):  57-59. 
    摘要 ( 95 )   PDF (786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训》是本专业学生毕业前需要学习的最后一门实践课程。该实践课程的目的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将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完成一个较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与研发。在新工科背景下,该文通过对传统通信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工程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出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综合实训课程改革方案。通过加强与地区行业、企业协作,构建校企合作的工程训练环境,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强化工程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新工科背景下测控专业“工学并举”实践教学支撑体系构建
    刘伟玲, 周围, 高楠, 肖艳军
    2021, 4(11):  60-62. 
    摘要 ( 73 )   PDF (1077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工学并举”为引领,适应新时代发展,对测控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及建设。该文以测控专业实践体系的整体框架设计为起点,以OBE为导向,对测控的实践教学模式设置、支撑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实践表明,以“工学并举”为引领的测控专业实践教学支撑体系架构,能够有效支撑该专业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需求,效果良好。
    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研究
    汤艺欣
    2021, 4(11):  63-64. 
    摘要 ( 115 )   PDF (719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新教改以来,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阅读是小学语文的基础,是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中之重。阅读不仅仅考查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对小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小学语文的核心知识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进一步强化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精神。鉴于此,该文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意义。
    教育改革与发展
    从虚拟现实(VR)技术看广东省各高校工业工程实践教育的变革
    杨梓奋
    2021, 4(11):  65-67. 
    摘要 ( 79 )   PDF (739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20世纪50年代起,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人们不满足于简单的文字交流和毫无生气的图画照片,渐渐想要一些更真实的动态图画、三维视图和画面炫丽的特效电影。近些年崛起的虚拟现实(VR)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从静态图片到动态影像的发展进程。如今VR技术已被引入电影、电视、游戏、教育等领域,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崛起,未来工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将会受到巨大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创业工作的研究
    王尚磊
    2021, 4(11):  68-70. 
    摘要 ( 114 )   PDF (747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场所。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就业工作更为严峻。在就业创业教育工作中针对学生就业压力过大、职业规划不清等问题,通过教育活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搭建思政+就业创业平台,探索在师资、课程、规划、指导、实践、服务等方面融合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全面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工匠精神与应用型旅游人才核心素养培育:价值维度与融合路径
    潘冬南
    2021, 4(11):  71-73. 
    摘要 ( 115 )   PDF (709KB) ( 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旅游人才核心素养的培育,要突出爱岗敬业的价值理念、顾客至上的服务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并从全过程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教师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改革、校园文化建设五大方面采取有效路径。
    关于加强和改进山区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探讨
    罗正业, 黄喜华
    2021, 4(11):  74-76. 
    摘要 ( 61 )   PDF (713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完善与创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山区农村初中的教学条件日益改善,德育课程教学也有了质的提升。但是,与城市中学相比较,尚有较大差距,山区农村初中的德育理论课教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山区农村新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真正建立起具有乡土特色的山区农村初中德育教育教学体系。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教育的教学实践——以《服装工艺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向开瑛
    2021, 4(11):  77-79. 
    摘要 ( 85 )   PDF (714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落实创新教育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与企业联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开发,遴选适合产教融合的教学内容,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共同进行服装产品开发,实现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服装工艺设计》课程混合式实践教学体系与评价体系,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服装专业人才,是高校和企业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论项目式互动教学对本科生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
    袁芳, 孙海兵
    2021, 4(11):  80-81. 
    摘要 ( 90 )   PDF (706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人员在本科学习时应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但目前传统的本科生的“教与学”培养模式并没有针对性措施。项目式互动教学是指基于具体项目,在课堂教学中以师生互动为前提,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将知识切实迁移到具体工程项目中去。同时在师生的良性互动中,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该文简述了创新思维的概念,介绍了一种基于项目的新型互动教学方式,从三个方面分析该教学方法可能给本科生创新思维培养带来的促进作用。
    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林芳茂
    2021, 4(11):  82-84. 
    摘要 ( 86 )   PDF (71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中进行人才培养对促进我国烹调行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从转变传统观念出发,在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从提升教师人才培养能力入手,明确培养目标与重点,制定出适合的人才培养计划,确保所开展的培养工作能够满足人才发展需求。还要做好探索与研究工作,完善课程体系,引入先进教育方法,将学生带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王红波, 刘琴, 徐媛, 李佳楠
    2021, 4(11):  85-86. 
    摘要 ( 67 )   PDF (73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但是该课程的任课教师大多缺乏企业和政府部门食品安全相关的工作经历,难以将理论联系实际,造成教学方法生硬,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应主动深入企业和政府一线服务社会,不仅解决困扰政府和企业的食品安全难题,还运用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食品企业安全质量部门的资源,来打造优质的食品安全管理教学案例。将教师服务社会和学生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使高校教学和社会实践资源互利多赢,构建食品安全管理课程可持续性发展生态体系,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感悟理论,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实战能力,激发学生投身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责任担当。
    数据驱动下高校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路径
    师翠玲
    2021, 4(11):  87-89. 
    摘要 ( 73 )   PDF (707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轮技术革命,这就要求高校在数据驱动下推进教学改革。基于此,该文对数据驱动下高校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展开了分析,围绕教学改革的个性化、智慧化等多重发展需求,从课程体系改革、智慧教学管理平台建设等多个角度对教学改革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方向。
    探究高职对单招学生管理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邹丽君
    2021, 4(11):  90-91. 
    摘要 ( 56 )   PDF (705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单招学生的数量逐年增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单招学生予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教育已成为顺应高职院校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针对于此,通过论述高职院校单招学生管理教育现状,研究加强高职对单招学生管理教育的有效对策,旨在在尊重单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其全面均衡发展,充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并为单招学生管理教育的有效渗透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及探索
    黄杨婷, 黄秋源
    2021, 4(11):  92-94. 
    摘要 ( 58 )   PDF (712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脚步;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当前,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了教学质量改进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但是整体来讲,成效并不显著。思想政治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的基础、公共学科,其教学方式也亟待创新。该文结合新媒体环境,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新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与效果研究
    周青青
    2021, 4(11):  95-97. 
    摘要 ( 172 )   PDF (714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教育部门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成长关注度的逐渐提高,为响应新时代的高校人才培养新战略和新目标,该文以新时代高校为探索目标,着力探究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并以我国高校人才教育目标为核心,阐述了高校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最后,提出了诸多加强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措施及采取措施后的效果,供高校的教育研究者参考。
    新时代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刘琼, 钟晨雪
    2021, 4(11):  98-99. 
    摘要 ( 83 )   PDF (706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围绕“课程思政”新内涵,分析了高校专业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新时代高校专业教师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探讨了提升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内涵建设的路径,有效推进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专业课堂思政育人主渠道的作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思政课和专业课同向同行,共同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住培医师职业素养教育情况调查及分析
    庞亮亮, 吕永全, 林莉, 喻莉, 黄莉
    2021, 4(11):  100-102. 
    摘要 ( 134 )   PDF (762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工作在临床一线的住院医师,其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质量。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住院医师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该文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住培医师职业素养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住培医师职业素养课程进行讨论,以期引起住培基地对住培医师职业素养的重视,进而推进住培职业素养课程的建立。
    模式探索
    “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矿物材料加工》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于红超, 张梦萌, 喻能
    2021, 4(11):  103-104. 
    摘要 ( 75 )   PDF (70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发展。该文提出在高校《矿物材料加工》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以及完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希望能够推动“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矿物材料加工》课程中的发展。
    “师兄带师弟”新型师徒人才培养方式实践探索
    罗雅琴
    2021, 4(11):  105-107. 
    摘要 ( 134 )   PDF (71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园林技术专业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通过开展“创业者说创业”主题讲座、组建“园林创业先锋队”、招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开展短期学徒培训班等教学实践,突显师兄传道、师兄解惑、师兄授业在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创建“师兄带师弟”新型师徒人才培养方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以大学物理教学为例
    牟佳佳, 姜一平, 管越
    2021, 4(11):  108-109. 
    摘要 ( 96 )   PDF (75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北华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中心专业教师以大学物理为例,针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总结了“线上+线下”培养模式的一般规律,这种培养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大学物理的求知欲,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还能够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有效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个性化电子产品服务与勤工助学体系结合模式探讨
    朱有津, 朱文娟
    2021, 4(11):  110-112. 
    摘要 ( 52 )   PDF (71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教师和学生对数码电子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基于这一现状,提出依托高校勤工助学活动平台,创办高校勤工助学数码电子服务室的构想。运用校园信息公示栏、微信公众号和校园贴吧等信息交流渠道,将校园个性化电子产品线上、线下服务与勤工助学体系实现有机结合。不仅可以达到校园内参与勤工助学学生提升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目的,还可以极大地便利广大师生的在校学习和生活。
    高校计算机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黄俊莲, 吕博学, 冯花平
    2021, 4(11):  113-115. 
    摘要 ( 91 )   PDF (716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高校均开展线上教学。经过实践研究发现,多数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性强,相关技术更新发展迅速,非常适合开展线上教学。疫情过后,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该文以计算机类课程为例对当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了通过课前线上资料准备、课中线下课堂教学与互动、课后学生线下自主学习的方式对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
    任宏
    2021, 4(11):  116-118. 
    摘要 ( 105 )   PDF (775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在市场与社会需求导向下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均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主体,旨在融合高职教育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只是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尚未突破的发展困境。高职院校应在国家宏观政策的科学引领下,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提出创新的想法,探索出一条可以解决发展困境的有效路径,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出最理想的育人功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宾辰忠, 李德明, 黄建华
    2021, 4(11):  119-120. 
    摘要 ( 100 )   PDF (772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等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设计提出“四位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通过专业课程改革、学生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参与创新项目及竞赛、指导创新成果培育等四个层次的措施,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新创业中必要的能力和意识。
    共生论视阈下的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模式探究
    乐瑾
    2021, 4(11):  121-123. 
    摘要 ( 110 )   PDF (766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时代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还使得教育方式与学习形式发生质的变化,促进了各种教育形态的融合,使得不同教育类型的边界日渐模糊。目前就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二者相互融合来说,远程教育具有职业化的特点,而职业教育亦具备远程开放性发展特点,二者的发展特点为相互融合带来了可能性。因此,要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发展,要构建这样一个平台:具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放式的教学管理体系、强化融合过程的政策支持,且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基于产教融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研究
    林晓璐
    2021, 4(11):  124-125. 
    摘要 ( 106 )   PDF (706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产教融合”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借助于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育方法,能够进一步创新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途径,完善教育管理体系,优化管理制度,加速人才发展,使职业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提升。该文围绕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具体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强化测量展开研究。
    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党建+劳动教育”路径研究
    刘家敏
    2021, 4(11):  126-129. 
    摘要 ( 92 )   PDF (774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是党建工作中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力支撑。该文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建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分享为主案例,探索研究分析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党建+劳动教育”管理的新发展途径、新工作思路、新经验做法,并就此提出创新路径改革建议。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新型创新实践模式的探索
    朱宝忠, 孙运兰, 陈海飞, 于海龙, 刘恩海
    2021, 4(11):  130-131. 
    摘要 ( 78 )   PDF (707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理论学习,轻实践训练;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培养;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轻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现象,该文针对性提出了构建“以赛代练、以赛促学、赛学结合”的新型实践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实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乡村振兴视角下地方高校“助农+”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赵三银, 刘带, 陈龙, 张景锋, 楼淦
    2021, 4(11):  132-135. 
    摘要 ( 131 )   PDF (726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解决当下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地方高校助力农业,让教育、科技、消费、企业、电商等在学校的主导下从多个维度与农业进行了深度融合,形成了特有的“助农+”模式。此举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第三产业,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乡村科技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构建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运作机制探讨
    徐微
    2021, 4(11):  136-138. 
    摘要 ( 106 )   PDF (713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与“三全育人”的紧密结合,需要对高校的教育模式运作机制进行探索,使之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功能。该文主要对“三全教育”的德育理念进行分析,同时还分析了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运作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策略探讨,以期为新时期的高校育人实践提供参考。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杨硕, 欧阳泓杰
    2021, 4(11):  139-141. 
    摘要 ( 56 )   PDF (800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以实验教学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需要对此高度重视。文科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总结了“课堂实验—实习实训—竞赛—创新创业”四层次递进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从教学条件、教师队伍、经费支持、校企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专业协同打造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李莉, 李世宝, 张展, 刘会军, 张锡岭
    2021, 4(11):  142-143. 
    摘要 ( 79 )   PDF (707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从结合专业课程思政实现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专业课程、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专业特色文体活动提升学生身心健康素养三方面,探讨了专业协同打造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有效途径,并开展了教学实践及成效分析,为专业参与第二课堂建设,实现一、二课堂的深度融合提供有益借鉴。
    创新方法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韦梅娟, 尹海鹰, 农彩梅, 顾亚丽, 卢孟密
    2021, 4(11):  144-146. 
    摘要 ( 65 )   PDF (746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2020年护理本科实习生(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研究组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观察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满意度。结果两组学生入科前考核成绩无差异,P>0.05,出科成绩、教学满意度对比,较对照组,研究组均更高,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期间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各科考核成绩,并改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值得应用。
    “双创”教育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众创空间及孵化器建设实践及探讨——以合肥学院为例
    孙虹, 刘建中, 刘沛平, 王慧, 吴文胜, 王佳佳, 姜飞, 张俊凡
    2021, 4(11):  147-148. 
    摘要 ( 128 )   PDF (721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空间是提升“双创”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和平台。该文以合肥学院大学生众创空间及孵化器建设实践为例,依托办学定位,优化制度建设,构建一体化创业微型教室,深化产研结合和专创融合,建设具有高校特色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同时对其运行成效及提升发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高校“兴趣小组”活动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研究
    卢曦
    2021, 4(11):  149-151. 
    摘要 ( 92 )   PDF (752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剧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职业生涯模式变得灵活多变,个体在职业生涯领域的自主性被不断放大。个体从自身兴趣出发,可以有效启发对自我的认识,思考和探索生涯发展的多元可能性。该文主要从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的兴趣建立与发展、兴趣发展驱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措施三个方面研究了大学生兴趣发展和培养对其职业生涯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高校教材管理的现状与创新举措
    赵云
    2021, 4(11):  152-153. 
    摘要 ( 102 )   PDF (759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知识载体。教材的质量对新时代教育的创新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当下高校的教育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该文就当下高校教材管理现状进行阐释,并就其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思考。
    高职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讨
    陈盛兰
    2021, 4(11):  154-156. 
    摘要 ( 103 )   PDF (767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而言,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南,开展教学改革工作。从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与职业适应性出发,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应采取针对性培养策略,对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以高效培养。为此,该文主要对培养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进行分析,结合核心素养总体框架阐明高职医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医学专业有效开展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旨在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打通“三全育人”最后1公里的方式方法创新研究
    韩淑君
    2021, 4(11):  157-158. 
    摘要 ( 102 )   PDF (729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中遇到了“最后1公里”的困境。该文基于以上问题,在方式方法上进行了创新研究,即通过实施“双起点”“双空间”和“双主体”这个“三双工程”,实现思政教育纵向过程、立体空间和育人主体的全覆盖,并通过把握好“三双工程”实施的关键环节,打通和解决“三全育人”最后1公里的堵点和难点。
    基于OBE理念的线上教学应用与实践——以中药炮制技术为例
    张乐, 陈巍, 于生兰
    2021, 4(11):  159-161. 
    摘要 ( 99 )   PDF (822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线上教学应运而生,本课程结合了OBE教学理念,更好地从结果导向上对学生进行培养。该文简述了OBE教学的概念,介绍了中药炮制技术的学情背景,构建了基于OBE理念线上教学的中药炮制技术数字化平台。分别从课前引导、课中检查、课后在线复习、教学反馈等方面,开展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教学应用和实践,对疫情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效果进行利弊分析,为其他相关课程的线上课程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基于创新发展理念的专业建设措施分析
    陈磊, 王晓玲
    2021, 4(11):  162-164. 
    摘要 ( 86 )   PDF (739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基于创新发展理念,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专业科研等措施,实现专业建设、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了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向心力,提升教师业务综合能力;结合系统化的思想,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提出了信息化教学、深化创新创业、强化改革、基于数字化构建智能、智慧型专业培养体系等发展措施。
    基于治理理论创新独立学院管理机制
    杨眉, 禹华意
    2021, 4(11):  165-166. 
    摘要 ( 66 )   PDF (719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与一般的高等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在管理机制方面能体现出治理型的优势。在对独立学院管理机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从治理理论视角进行分析,以促进管理机制的创新及发展,为独立学院管理机制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该文结合治理理论的指导,针对独立学院管理机制的创新进行了探究,仅供参考。
    论内地高职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以江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藏族大学生为例
    次仁央宗, 展莲蓉
    2021, 4(11):  167-169. 
    摘要 ( 101 )   PDF (749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随着全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内地很多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逐年增加西藏招生规模,很多藏族学生随之到内地高校就读的机会不断增加,由于藏民族特有的性格、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内地高校在藏族学生管理方面面临很多困难及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该文以江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藏族大学生为例,阐述对在内地求学的藏族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方面的一些想法,为今后的其他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提供借鉴。
    提升高校学科竞赛管理成效的策略研究——基于以问题为导向的视角
    阳缘园
    2021, 4(11):  170-171. 
    摘要 ( 98 )   PDF (760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科竞赛是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已成为高校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10所本科高校学科竞赛管理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竞赛管理制度、竞赛宣传、参赛学生基础薄弱、竞赛辅导教师水平与能力等因素会影响学科竞赛管理。该文以问题为导向,针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出优化策略,为提升高校学科竞赛管理成效提供指导与建议。
    团队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作用及开发路径
    李和村, 宋兆岩, 张衍花
    2021, 4(11):  172-174. 
    摘要 ( 134 )   PDF (736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团队心理资本是团队的积极心理资源,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心理、行为和绩效具有积极作用,是可以进行测量和开发的。该文分析团队心理资本的内涵、结构、在创新创业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教育实践经验,从学校、教师和团队领导者三个层面分析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心理资本开发的建议,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协同视域下面向地方光电产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建设——以梧州学院为例
    郭慧, 贺杰, 龚平, 许才顼, 宫海晓
    2021, 4(11):  175-178. 
    摘要 ( 111 )   PDF (1506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搭建面向地方光电产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针对这一问题,以梧州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群为例,面向梧州市、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及毗邻珠三角地区的光电产业,探索构建基于“产、赛、研、创”为基本架构的多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新工科的内涵和要求推进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加快产教融合,促进成果转化,探索构建由国家众创空间、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相互协同的面向地方光电产业的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
    音乐活动在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研究
    刘世音
    2021, 4(11):  179-180. 
    摘要 ( 148 )   PDF (720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今,融合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已经逐渐在特殊教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音乐活动在融合教育中的开展还鲜有研究。该文从促进自闭症儿童大脑发育,提高智能水平;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展能力;利于自闭症儿童发展运动、协调能力;帮助自闭症儿童体验多种情感、控制情绪,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四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活动在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融合教育探索新的道路。
    语言顺应视角下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
    倪素平
    2021, 4(11):  181-183. 
    摘要 ( 64 )   PDF (737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顺应论关注语言的表达,语言的表达与语言的选择密切相关。课堂提问是课堂活动中常见的言语行为,也是教师组织课堂、开展教学活动的语用策略。该文分别采用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语文课堂话语交际作为语料,从语言顺应角度对课堂提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提问语用策略的不足,进而提出改进课堂提问的合理性建议。
    组织行为学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叶韵菲
    2021, 4(11):  184-186. 
    摘要 ( 87 )   PDF (736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和学习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在教育部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环境下,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职院校要为国家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方向,提高学校教学、办学水平。但在高职百万扩招的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成了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难题。组织行为学的出现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它主要是通过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等发现客观规律,预测或引导人的行为,进而更加有效地实现所制定的组织目标。该文主要分析了“做中学”的相关论述,阐述了高职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组织行为学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创业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指导互动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对分课堂视角
    叶玲丽, 张学新
    2021, 4(11):  187-189. 
    摘要 ( 76 )   PDF (47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指导是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双向互动过程,项目指导中的互动失调是影响项目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对分课堂”视角,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实践,以“教师讲授、独立学习、小组讨论、教师答疑”四个环节开展大赛项目指导,能有效提高互动的参与度、活跃度和满意度,对完善大赛项目指导互动机制、提升大赛项目指导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高职会展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薛艳
    2021, 4(11):  190-192. 
    摘要 ( 116 )   PDF (625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弱,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但缺乏相关专业知识。高职院校如何结合专业特色,构建符合行业发展、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专业人才培养需重点关注的问题。该文以高职会展专业的学生状况为例,通过构建高职会展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高职会展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基于“新文科”背景的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探索
    孙璐璐, 张萌, 苏兵, 姬浩, 蒋琦
    2021, 4(11):  193-195. 
    摘要 ( 79 )   PDF (473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新文科”背景,该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如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低、专业融合度不高、共享和开放度不够等,并提出对应的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建议,旨在为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实验室保障,在尊重文科教育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
    职教城公共创新创业基地的构建研究——以株洲职教城为例
    肖燕子, 陈刚
    2021, 4(11):  196-198. 
    摘要 ( 102 )   PDF (471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有效的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更加需要平台作为支撑,职教城作为教育资源的集中地,能更方便地共享创新创业资源。为了促进职教城创新创业基地的搭建及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和孵化,该文以株洲职教城为研究对象,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构建高校创新创业基地的必要性、职教城公共创新创业基地的现状,并从职教城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定位、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和孵化、创新创业教练团队体系、成果转化及市场运作研究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职教城创新创业基地的构建和运作提供了积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