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1-05-25
    理论研究
    以学科交叉项目促进地方性本科高校学科间融合——以许昌学院为例
    郭卫芸, 沈会焘
    2021, 4(10):  1-3. 
    摘要 ( 74 )   PDF (49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梳理并借鉴了国内外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历史和成功经验,说明了促进高校学科间交叉融合工作的必要性。许昌学院提出以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应用性的交叉性学科研究项目为抓手,通过加强过程管理、实施动态调整及促进项目间交流等创新的管理以及加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手段,在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上,力求促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职业发展。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就业数据的回顾性分析与思考
    颜志明, 韦妍妍, 许崇摇
    2021, 4(10):  4-6. 
    摘要 ( 115 )   PDF (577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广西医科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广西区内和区外就业比例、就业方向以及读研升学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现阶段的课程设置情况,借鉴国内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教育经验,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实际就业情况之间的契合度,以便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思维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乃至全国又快又好发展中药资源产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人才支撑和专业保障。
    高校体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全方位育人工作影响路径研究
    叶宇, 毕浩文, 杨星辰, 杜哲
    2021, 4(10):  7-8. 
    摘要 ( 52 )   PDF (53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体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意义。基于此,该评估指标由全方位育人工作、高校体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内容3个维度、44个指标所构成,经过检验发现该测量指标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高校体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全方位育人工作影响路径评估模型,经过检验、修正及计算,最后测得全方位育人工作、高校体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内容三个潜在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路径系数分别为0.89、0.92、0.83。
    教学革新
    课程思政背景下微课程《奇妙的中药动物园》的在线教学设计
    陈巍, 陈毓, 梁勇
    2021, 4(10):  9-11. 
    摘要 ( 112 )   PDF (897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保证在线教学的高质量开展和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有效激活中医药文化基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该文以动物类中药鉴定项目《奇妙的中药动物园》微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探索高职中医药类专业课程在线教学设计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地区面向中亚的俄语教学分析
    饶春娇
    2021, 4(10):  12-13. 
    摘要 ( 131 )   PDF (772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交流日趋频繁。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域,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新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新疆高校俄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各高校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建立一支具有中亚研究能力的师资队伍,增设中亚相关课程,加强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培养大批既精通俄语又通晓国际规则、熟悉中亚国家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高校英语阅读类课程教学
    刘磊
    2021, 4(10):  14-16. 
    摘要 ( 59 )   PDF (78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于2014年提出的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型外语教学理论,其接受度高、实施效果好。该文以《基础英语》课程为例,将产出导向法引入课堂教学。结合课堂教学经验,对《基础英语》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总结,积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高校英语阅读类课程改革。
    德法兼修育人视域下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应用研究——以中原工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为例
    李志豪, 王晓辉
    2021, 4(10):  17-19. 
    摘要 ( 60 )   PDF (788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急切需求。2018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突出强调了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创新和丰富法学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发挥校内外协同育人的合力作用,在法治人才培养中注重理论功底扎实和实践能力强两者兼具,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法学教育来源于实践,法学教育的生命力植根于实践。该文旨在围绕培养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开展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地球物理勘探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安然, 齐兴华, 蔡智鹏
    2021, 4(10):  20-21. 
    摘要 ( 49 )   PDF (926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理实一体化教学由于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存在众多优势而逐渐得到各高校的肯定和持续发展。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是一门典型的具有高度学科交叉特点的专业课程,相关概念晦涩难懂,原理较为深奥,单纯的理论讲授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地球物理勘探课程的教学效果非常有必要。通过教学实践,在该课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该文详细剖析了开展地球物理勘探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若干实例,总结出各类实验在纳入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可行方式及经验,对其他课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等教育翻转课堂模式“本土化”的反思
    郑少华, 肖春明
    2021, 4(10):  22-24. 
    摘要 ( 39 )   PDF (79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借着新媒体的巨大优势应运而生并获得了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热点。然而随着我国高校翻转课堂实践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些教学问题和困惑。该文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我国高等教育翻转课堂模式“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为其未来发展找到可实施的方向。
    后疫情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研究——以《创新与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王婷婷
    2021, 4(10):  25-28. 
    摘要 ( 107 )   PDF (126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高校各项工作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高校课程思政要主动适应新形势,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为指导,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与方法,以思政教育为牵引,对各类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实施合理、系统的融合设计,构建“课程思政”新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该文从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的必要性入手,对比分析了疫情前后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的差异,并以《创新与创业基础》课程为例,提供了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方案,通过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系列化与一体化育人新格局。
    混合式教学:后疫情时代学校教学管理的突破——以超星学习通平台在课程中的运用为例
    谢晓燕
    2021, 4(10):  29-30. 
    摘要 ( 203 )   PDF (780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合式教学主要结合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优势,是后疫情时代学校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和难中之难。该文以超星学习通在课程中的运用为例,首先,阐述了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特征,并介绍了超星学习通;其次,深度分析了混合式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优势;最后,从突破信息技术运用难关、摆脱传统教学管理束缚、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方面论述混合式教学对传统教学难点的突破。
    基于“教学做创合一”的《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以扬州职业大学旅游学院为例
    徐蓉艳, 缪德俊
    2021, 4(10):  31-33. 
    摘要 ( 74 )   PDF (789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旅游行业多样化和信息化发展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既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又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与创业能力。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了《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来适应行业需求。该文分析了《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现状,发现存在教学与实践分开、教学内容无法紧密联系岗位需求、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教学做创合一”的课程改革方案。通过对旅游行业的调查以及行业专家的意见重新规划与行业融合的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延展课堂的学习;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和自媒体开展实训,以期通过这些措施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
    基于OBE理念的BIM与工程项目管理双语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李培
    2021, 4(10):  34-36. 
    摘要 ( 91 )   PDF (78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IM与工程项目管理双语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基于OBE理念确立教学目标,包含课程思政目标。通过中英双语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工程实践、BIM5D软件应用技能、Project软件编制项目进度计划等教学环节,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内容、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教学参考资料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与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结合Blackboard平台进行课程开发建设,使用创新的多维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利用雨课堂与腾讯会议等软件,以双语微课视频与课程直播辅助进行教学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翻转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基于OBE理念的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王立宪, 吴长
    2021, 4(10):  37-39. 
    摘要 ( 67 )   PDF (790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BE是以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对指导工程教育认证具有较大意义。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丰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等,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将土力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基于能力本位的《酒类风味化学与品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王改玲, 王明成, 谌馥佳, 仲杰, 宋丽
    2021, 4(10):  40-41. 
    摘要 ( 56 )   PDF (78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酒类风味化学与品评》是黄淮学院生物工程专业食品发酵方向的专业课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和实践需不断地改革创新以满足发酵工程领域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该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环节、课程考核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其核心内容是以能力为本,坚持能力导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管理类课程改革与实践
    李玉霞
    2021, 4(10):  42-44. 
    摘要 ( 39 )   PDF (78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协同效应。该文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针对高校管理类课程建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将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融入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中,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计、教材体系建设以及考核方式改革四个方面提出高校管理类课程改革的思路。
    就业创业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李芹
    2021, 4(10):  45-46. 
    摘要 ( 55 )   PDF (778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是创新创业时代对学生培养提出的重要要求,这对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有必要对就业创业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路径进行研究,具体从进一步明确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教学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教学内容;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等几个层面着手进行。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探析
    汪恭敬, 方文利, 俞念胜, 刘昉
    2021, 4(10):  47-49. 
    摘要 ( 99 )   PDF (78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以来,由于“思政缺位”导致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价值导向不清、教学目标单一;缺乏顶层设计、教学内容单薄;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方法滞后;课程地位不足,教学效果不佳。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需要明晰课程目标、提升课程育人实效;丰富课程体系、优化课程顶层设计;厘清“三个关系”、改进课程授课方法。
    《普通植物病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夏博, 范海燕, 夏子豪, 李天亚, 李自博, 周如军, 段玉玺, 陈立杰
    2021, 4(10):  50-52. 
    摘要 ( 77 )   PDF (789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普及植物病理学基本原理和现代植物病理学基础理念,是培养植物病害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通识课。为开拓新型教学模式,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组总结多年教学经验,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部分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新媒体环境下英语语言教学的多维视角分析
    朱红红
    2021, 4(10):  53-55. 
    摘要 ( 72 )   PDF (786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新媒体环境下诞生了全新的英语语言教学体系,该体系充分融入了语言应用方案,以解决当前英语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为核心,构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并通过跨学科交流丰富教学体系的基本结构。该文根据现有英语语言教学体系的构建路径,从哲学角度、政治学角度、经济学角度、文化角度、对比角度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英语语言教学,剖析英语语言教学多维视角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合理性。
    新时代高职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
    林仁琅
    2021, 4(10):  56-58. 
    摘要 ( 61 )   PDF (787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强化思政课教学实效的迫切要求,也是贴近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须从更新教学理念、重塑教学结构、变更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推动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发展。
    研究生《机器人系统技术》课程思政建设
    王芳, 周东辉, 陈昌, 纪华伟
    2021, 4(10):  59-60. 
    摘要 ( 71 )   PDF (781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相比较本科生群体,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来自专业课程的课堂以及导师的言传身教。为此,加强研究生专业课程以及专业课堂的思政建设意义重大。以研究生专业课程《机器人系统技术》专业课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考核等方面,探讨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如何有机融合,可为同类研究生课程的课堂思政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教育改革与发展
    “1+X证书”制度下“校企互助、课证融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张瑞宾, 陈元华, 李静, 张治龙, 蒋春燕
    2021, 4(10):  61-63. 
    摘要 ( 93 )   PDF (75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应用型本科学历教育相结合,把基于实际工作中岗位技能培训与学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度结合,开展行动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基于个人特长的职业发展,有效推进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的改革,从而夯实人才培养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变革应向“1+X证书”制度方向发展,该文重点探讨“校企互助、课证融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学习跟踪与评估体系——以新疆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
    张博文, 宫相宽
    2021, 4(10):  64-65. 
    摘要 ( 148 )   PDF (74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信息化集成的新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教育部为了应对国际化、综合化、交叉化知识发展的新局面,要求工科专业完成工程教育认证,与世界工业体系接轨,实现“老工科”按照行业形势向“新工科”的升维。基于这一背景,新疆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程对学生制度、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持续改进的探索已刻不容缓。该专业以建立学生长期学习跟踪与评估体系为切入点,形成合理的学业跟踪制度,围绕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及培养目标,以期培养出胜任勘查任务、服务边疆、对战略大宗资源/能源预测及评价具有先进地质理念、较强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地质人才。
    城市公园自然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马双丽, 何婷, 赵雅慧, 辛连娟, 李圆圆
    2021, 4(10):  66-69. 
    摘要 ( 76 )   PDF (115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自然教育的概念和意义、自然教育行业的多元社会参与大背景以及城市公园是开展自然教育的重要载体的理论基础,依托在四川省自贡市几个城市公园开展的社会合作式自然教育项目:“亲近自然,乐贡童年”自然科普大课堂,进行实践研究,建立社会合作式的城市公园自然教育课程体系框架与实践模式,为多元社会组织机构合作开展自然教育提供参考。
    创新创业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张静
    2021, 4(10):  70-71. 
    摘要 ( 58 )   PDF (745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促进社会更好发展的重要途径,地方应用型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主体,其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开展效果。调查发现,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呈现出教师数量有待扩大、结构有待调整、管理有待规范、质量有待提升等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教师本身、高等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企业层面的影响。想要改变现状,可以通过革新专业标准、落实教育主管部门职能、完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以及发挥企业平台作用等策略进行应对和解决,从而为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地方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难点研究
    黄伟, 顾大刚, 邹茜
    2021, 4(10):  72-74. 
    摘要 ( 55 )   PDF (760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依靠地方高校培养相关人才,特别是一些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实验动手能力非常重要。地方高校中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学科,学科性质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需要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该文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要点、难点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希望能对地方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
    马浩浩, 顾水英, 剡晓旭, 李妍
    2021, 4(10):  75-78. 
    摘要 ( 74 )   PDF (966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每年大学毕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未就业大学生数量逐年增长。高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促进就业,加强教学过程中对人才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师范院校诸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引起高校关注,从专业的培养到就业,师范院校的非师范学生比综合院校理工科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该文对天水师范学院机械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对已就业和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探究师范院校非师范类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通过调研提出解决对策,助力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以期进一步促进非师范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
    多元融合模式下的《机场信息管理与控制》课程思政建设
    张旭, 赵鸣, 熊静
    2021, 4(10):  79-81. 
    摘要 ( 69 )   PDF (85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挖掘思政和能力教育元素,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机场信息管理与控制》课程将素质目标与思政教育内容结合,并通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案例、考核方式,积极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形成了基于微项目翻转课堂的多元融合教学模式。该文对该模式的教学内容、实现机制、既有成果、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教与学融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融合、过程考核与课程考核结合、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融合的多元融合方案。
    服务学习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以汕头大学公益课程为例
    蓝娜, 曹盈盈
    2021, 4(10):  82-83. 
    摘要 ( 51 )   PDF (747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服务学习是整合课堂课程教学和社区服务实践的公民教育模式。该文以汕头大学公益课程为例,从服务学习的视角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新路径,从目标设置、社区服务和学生反思三个方面进行公益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阐述公益课程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创新思政课堂模式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共生视角下政府促进高校合作发展的模式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刘佳, 肖琦楠, 王方方
    2021, 4(10):  84-86. 
    摘要 ( 77 )   PDF (79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入建设,推动湾区内高校合作,为湾区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已是重中之重。该文通过对湾区高校合作现状的深入剖析,从制度、资源、高校合作案例的方向出发分析政府参与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体化共生模式与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详细探讨了粤港澳政府进一步发挥作用促进高校合作的对策路径。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过程性考核改革与实践——以《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为例
    秦庆
    2021, 4(10):  87-88. 
    摘要 ( 81 )   PDF (745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该课程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同时进行多元化、多维度的过程性考核研究。从实施效果来看,过程性考核可以提升学生主动思考、语言表达、团队协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基于教学活动过程的教师教学能力分析
    黄利
    2021, 4(10):  89-91. 
    摘要 ( 71 )   PDF (75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激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已经成为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教师要守好课堂,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课堂的灵魂,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该文从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视角入手阐述了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分析了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教学后反思阶段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
    跨境电商用人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金莹, 刘慧灵, 金毓
    2021, 4(10):  92-93. 
    摘要 ( 57 )   PDF (747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得益于数字经济助推,跨境电商迅猛发展对外贸行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通过对全国跨境电商样本企业的岗位及对应能力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发现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课程体系不够合理;实践教学条件欠缺;师资队伍年轻缺乏实践经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岗位需求脱节;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前瞻性等方面。
    浅谈朋辈教育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唐丛洁
    2021, 4(10):  94-96. 
    摘要 ( 134 )   PDF (759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等院校中,朋辈教育是一种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方式。朋辈教育的应用不仅可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还能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责任感,也能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因此,高等院校必须要从多个方面准确把握朋辈教育的内涵,结合大学生的真实情况调整和优化朋辈教育模式,促使大学生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和成长,最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
    李斌, 余滔, 彭楚才, 罗华
    2021, 4(10):  97-98. 
    摘要 ( 156 )   PDF (74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担当和面临的内涵建设不完善、工作职责不明确、引领作用不充分等现实挑战,探讨了土木工程专业健全“课程思政”运行机制、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和绩效考核机制建设等推进路径,以期为目前高校理工类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改革和实践提供参考。
    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路径研究——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杨阳, 王维
    2021, 4(10):  99-101. 
    摘要 ( 45 )   PDF (755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发展对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线开放课程应运而生。该文分析了建设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的必要性、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及使用现状、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从借助优势在线课程平台,加强在线课程应用推广;建立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适应发展要求;通过各类政策引导,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使用方面推动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模式探索
    “双创”视角下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以税收学专业为例
    肖春明, 郑少华
    2021, 4(10):  102-104. 
    摘要 ( 48 )   PDF (64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部分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不再把学校出身及学历看成是招聘的唯一标准,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热门专业的税收学毕业生同样面临着就业难问题,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就成为各大财经院校的重要任务。该文在分析全国财经院校税收学专业实践教学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发现目前税收实践教学存在着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实训基地建设存在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税收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四维一体”管理模式在留学生管理中探索与应用
    张霜静
    2021, 4(10):  105-106. 
    摘要 ( 99 )   PDF (63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提质增优、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提升留学生管理服务水平与质量、打造留学生管理品牌,是各高职院校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该文通过定向研究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留学生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和路径,将留学生教育办实、办好、办出影响力,助力学校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扩大学校国际知名度和声誉,为高校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
    郭岩
    2021, 4(10):  107-109. 
    摘要 ( 60 )   PDF (645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注重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开展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创新模式和方法,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将高职学生培养成具备良好创新创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应用型技能人才,提升高职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对此,该文以创新创业为背景,分析创新创业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结合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问题,探究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对策。
    大数据驱动下精准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马晓艳, 陈英
    2021, 4(10):  110-112. 
    摘要 ( 87 )   PDF (94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准教学以其“精准”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不同课程的教学中,但传统的精准教学因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推广程度不深。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为精准教学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契机。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研究精准教学的模式构建与实施策略,并将其应用在地理课堂中,不仅能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锻炼自身的教学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后疫情时代OMO教学模式助力高校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史春艳
    2021, 4(10):  113-114. 
    摘要 ( 97 )   PDF (678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各大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不停教、不停学”号召,开展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活动,这是对我国数字化教育发展的一次大检阅,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变革的一大创举。后疫情时代OMO教学成为高校教学变革与创新的焦点。该文通过对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反思,明确OMO教学模式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新方向,结合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探索OMO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助力后疫情时代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大学生就业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李程云
    2021, 4(10):  115-117. 
    摘要 ( 33 )   PDF (650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经济的优化与发展既为我国高等人才的就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使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亟待多方通力合作以解决,实现高等人才顺利就业。为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应当全面推进基于大学生就业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通过打造优秀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校企联合培养电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的探索
    葛国伟, 程显, 李景丽, 谢伟
    2021, 4(10):  118-119. 
    摘要 ( 53 )   PDF (63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发展对能源动力专业类别电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了培养电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有必要不断探索校企联合教学方法,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该文提出将一次设备智能化理论教学、工程案例分析、校企共建创新实践基地和行业导师人才库等方面相结合,探索理论教育与创新实践融合的教学方法,提升电气工程领域专业学生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与工程素养。
    新文科背景下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医学英语教学研究
    慕秀荣
    2021, 4(10):  120-122. 
    摘要 ( 77 )   PDF (739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混合式学习相关理论,探索混合式医学英语教学模式。课前,在线教学;学生线上观看微视频及其他相关材料,完成线上测试,进行线上交流互动学习。课中,课堂实践教学;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汇报结果,教师积极评价,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讲解。课后,作业实践和作业成果在线展示。该模式可以克服传统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行知思想与新时代优良育人生态建构研究
    郭晖
    2021, 4(10):  123-124. 
    摘要 ( 73 )   PDF (639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教育新常态下,高校如何精准把握新一轮综合改革契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积极构建优良育人生态,打造开放化、动态化的大教育格局,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为此,该文结合师范院校育人现状,在深入剖析行知思想与新时代优良育人生态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重点从德、行和新三个维度入手,指出了行知思想指导下优良育人生态的建构路径。
    英语师范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邓芳娇
    2021, 4(10):  125-128. 
    摘要 ( 76 )   PDF (704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师院校培养中小学创新型英语师资的重要举措。以培养创新型英语教师为目标,以教师岗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搭建二类多元化平台和全面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重点,构建兼具英语专业特色和教师教育特色的“3·3”英语师范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体系,能够引导和帮助英语师范生转变就业观念,坚定终身从教信念,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多方联动、多措并施,才能确保英语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有效、持续发展。
    基于创新创业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探索
    顾石秋, 邢小刚
    2021, 4(10):  129-131. 
    摘要 ( 89 )   PDF (649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通过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重构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三教融合”的优势。探索艺术设计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基本路径,通过健全课程体系中创新创业课程模块、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强化创新创业项目实训、加强教师综合能力培训等措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设计骨干及创业精英,提升学生就业竞争优势。
    创新方法
    论OBE理念的内涵和实践
    刘佩, 韩肖华, 李文玲
    2021, 4(10):  132-134. 
    摘要 ( 190 )   PDF (903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BE理念的贯彻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专业建设贯彻实践OBE理念的前提是清晰OBE理念的内涵,即只有理解并深刻把握OBE理念的核心,专业建设者才能在实践中始终遵循该理念。OBE理念的贯彻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具有一环扣一环的内在逻辑性,应当运用辩证思维、有效思维等贯彻落实OBE理念,具体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实施中。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陶媛
    2021, 4(10):  135-136. 
    摘要 ( 90 )   PDF (789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日益深入。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也需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以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等不断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呈现出不同的身心特点,高校传统的管理工作模式逐渐暴露出许多不适应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了影响。因此,高校要积极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和模式,不断改善学生管理工作效果。
    “互联网+”项目教学法在新时代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单润琪
    2021, 4(10):  137-140. 
    摘要 ( 45 )   PDF (806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不断革新,推动传统的教学方法顺应现代教育前进的步伐。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亦为改革提供了历史契机。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改进传统的项目教学方法,线上线下结合,充分探索创新性的“互联网+”项目教学法新模式在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中的应用背景及实施建议,为培养现代化的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提供可操作的实现路径。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章程实施的现状与有效策略研究
    李兆敏, 李双
    2021, 4(10):  141-142. 
    摘要 ( 83 )   PDF (790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章程建设能够推动大学制度与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而如今高职院校章程建设还存在同质化、缺乏特色与亮点;落实不力,缺乏监督检查机制等问题,需要以在章程内容上实现全面化与特色化、在章程制定上体现科学性与广泛性、在章程执行上实现自查制与督查制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动高职院校章程的有效实施。
    CBL结合PBL教学法在儿科本科实习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刘爱敏, 曹春兰, 彭海燕
    2021, 4(10):  143-145. 
    摘要 ( 78 )   PDF (808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儿科本科实习教学中运用CBL结合PBL教学法的有效性。方法 对2018年3月-2019年10月加入儿科本科实习的学生80名进行调查分析,按照实习批次划分常规教学的一般组与CBL结合PBL教学的联合组,每组学生人员均是40名,研究实习生学习有效性。结果 入科考试成绩中,一般组实习生平均成绩是(76.33±5.02)分、联合组实习生平均成绩是(79.36±2.48)分,P>0.05;出科考试成绩中,一般组实习生平均成绩是(82.48±6.05)分、联合组实习生平均成绩是(89.66±5.11)分,P<0.05; 联合组实习生各项满意率数值均大于一般组实习生,P<0.05。结论 CBL结合PBL教学法在儿科本科实习教学中具有较大价值,取得的成效显著优于常规教学模式,因此可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大力使用和推广CBL结合PBL教学法,提高实习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医疗事业注入生机与活力。
    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探讨
    陈婕, 李红波
    2021, 4(10):  146-147. 
    摘要 ( 42 )   PDF (788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当前的全球发展趋势分析可知,国际化早已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而教育也早已走向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并且世界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已实现了互融、共通,在这当中创新创业教育也正强化着世界资源之间的流通与交流。高校学生是掌握高端理论知识及技术的主力军,是国家开展创新创业的核心人群。深入分析高校学生的发展特点可以看出,其受教育阶段虽形成了相应的创新创业能力,然而并不显著。
    创造性思维在工业设计专业工程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刘冀伟
    2021, 4(10):  148-150. 
    摘要 ( 58 )   PDF (98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程类知识是设计专业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如果按照原有工科思维教学,往往会使学生面临学习困境。该文在考虑设计类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其设计实现方式的基础上,以工程类课程内容在工业设计专业中的教学为例,提出一种在工业设计专业工程类课程教学中的思维和方法,探索性地建立一种整合产品机构和结构创意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实现途径,旨在让学生通过工程类知识的学习在设计创新和设计实现之间形成通畅的联系。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丁艳红
    2021, 4(10):  151-153. 
    摘要 ( 51 )   PDF (79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拓展学校发展空间的需要。商丘工学院始终坚持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构建了能力为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互动元话语资源及身份建构
    王媛媛, 孙铭钰
    2021, 4(10):  154-156. 
    摘要 ( 59 )   PDF (842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动元话语作为一种话语资源在身份建构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以Hyland对于互动元话语的5个分类作为理论框架,以10次师生对话的录音转写语料为研究基础,探讨高校辅导员如何使用特定的互动元话语资源在不同的师生互动情境下建构特定的身份。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会利用互动元话语资源建构职业身份(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日常教育管理者)和非职业身份(个人和朋友),从而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推进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校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以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为例
    张广哲, 杨艺源, 陈红, 陈秀秀, 成龙
    2021, 4(10):  157-158. 
    摘要 ( 133 )   PDF (816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生评教作为促进教学工作进步的有效方法之一,成为高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各高等院校得到广泛应用。该文主要围绕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并提供一些改善该模式的建议,以期使学生评教真正起到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贫困生判定方法及其认同度调查——以宁波高职院校为例
    石春宇, 程利江, 罗志强
    2021, 4(10):  159-161. 
    摘要 ( 55 )   PDF (800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及百万扩招政策的实施,高职院校贫困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做好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在高职院校的延伸,其关键就是精准地做好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该文采用随机分层抽样调查法,运用SPSS软件对反馈数据进行分析,调查高职院校现行贫困生判定方法的认同度。在基于信息有效性、准确性、全面性、可量化性的基础上找到公认的几种判定方法,并通过数据的分析为以后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提供相应的建议。
    高职院校文体活动的开展策略
    李园园
    2021, 4(10):  162-163. 
    摘要 ( 85 )   PDF (789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体活动在学校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良好学风的有效手段,将思想政治融入文体活动中,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教育。高职院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所以有必要对高职院校进行文体活动的研究。该文主要对高职院校文体活动开展策略进行阐述,分别从培养指导教师的能力、提升学团干部的本领、提高活动举办质量以及有效进行活动宣传四个层面进行了说明。通过加强协调各层面功能,扩大文体活动的影响力,让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以转变。
    基于“项目驱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高继梅, 许亚杰, 薛艳芬
    2021, 4(10):  164-166. 
    摘要 ( 84 )   PDF (799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选题难、形式主义、意识淡薄等问题,该文引入了“项目驱动”这一教学理念,并分析了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扩展了项目来源,构建了以专业任课教师为指导,涉及“载体、角色、激励”三方面元素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此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面向专升本学生的多层次教学方法探讨——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为例
    吴娇, 胡才梦, 朱广勇, 肖钦兰
    2021, 4(10):  167-169. 
    摘要 ( 63 )   PDF (85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六盘水师范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连续3届专升本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找出办学中专升本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针对专升本学生的教学方法——面向专升本学生的多层次教学,以达到既能充分发挥专升本学生的天赋特长,又能让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的目的。
    全科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与学习倦怠的相关性研究
    王永玲, 邓红, 程翠萍
    2021, 4(10):  170-172. 
    摘要 ( 61 )   PDF (809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全科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与学习倦怠的现况及相关关系,借助相关量表进行调研后发现:全科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得分为53.018分(总分70分),学习倦怠得分为64.248分(总分120分)。全科师范生职业认同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应提高教师地位,提升职业价值观;优化人才培养,提高职业技能;明确职业目标,促进终生发展,以此来提升其职业认同感。
    网络直播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付海恋
    2021, 4(10):  173-175. 
    摘要 ( 86 )   PDF (796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当前的网络化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日渐普及,人们每天都被大量的网络信息包围。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催生了网络直播这一新型媒介渠道,还对传统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这一专业教学工作面临着转型升级。鉴于此,该文首先分析了网络直播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所造成的影响,之后针对相应的对策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希望所提出的观点及建议可以有效推动我国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质效的提升。
    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成因分析
    陈冲羚
    2021, 4(10):  176-177. 
    摘要 ( 58 )   PDF (78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建设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是当前新疆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目标。新疆高职院校充分利用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培养方面的政策,明确建设目标,制定建设措施。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双督导”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刘喜峰, 朱海洋, 朱宝英
    2021, 4(10):  178-180. 
    摘要 ( 44 )   PDF (858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不少本科院校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构建与之适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既是地方本科院校持续发展的内驱力,也是建设高教强国的基本保证。教学质量是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学校前进中很重要一环,该文从教学质量监控的角度分析了传统体系的弊端,并提出“双督导”体系构成,在“督教”“督学”中加入多元因素,最终使所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所需,能直接为社会所用,切实提高人才的质量。
    支架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赵天琪, 张晓红
    2021, 4(10):  181-183. 
    摘要 ( 92 )   PDF (814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支架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模式探究:首先要初步搭建支架,动态规划整体支架;其次问题情景建构,激发学生内驱力;再次进行自主探究,深化学习效果;最后进行能力拓展,更新效果评价。通过建构支架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思维能力的完善。
    创业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模式发展瓶颈与应对
    张海, 郭毅, 王静
    2021, 4(10):  184-185. 
    摘要 ( 79 )   PDF (53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主力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培育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为大学生提供通讯网络与办公设施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大学生创业成本。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目前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面临方向不明、规划不详细等发展困境,需要通过找准方向定位、完善组织规划、发挥政策优势等措施提升发展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途径探究
    李文蓓
    2021, 4(10):  186-187. 
    摘要 ( 126 )   PDF (53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一定要学会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一定要具有强大的创新创业精神。在新时代中,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重要使命。据国家工信部门统计,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较低,甚至远远低于其他人群。那么如何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土壤呢?这就需要了解如何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并将其应用于创业实践中。该文简要叙述了当今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问题,最终为当代大学生如何进行创新创业提出了若干建议。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昌市高校的实证
    吴春雅, 袁云云, 吕重阳
    2021, 4(10):  188-190. 
    摘要 ( 104 )   PDF (553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江西省南昌市的高校为例,结合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将校园教育、个体资本、政府因素、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五个维度纳入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校园教育、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体资本、政府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基于此,分别从校园教育、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三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探索与构建——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
    魏倩倩
    2021, 4(10):  191-193. 
    摘要 ( 71 )   PDF (54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实践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当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分析了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思路,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举措,构建了系统化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实施路径,探索了高校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经验成果,为其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借鉴参考。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策略研究
    仲雯, 孙明娟
    2021, 4(10):  194-195. 
    摘要 ( 70 )   PDF (536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双创”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建构是对“双创”人才高质量培养的时代回应。审视现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双创”理念认同度低,“双创”教育与高校内部诸学科的共促模式尚未成熟,与外部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有待强化的发展困境,良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应打造“双创”文化,完善师资队伍,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实现生态优化。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类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罗飞, 赵娟
    2021, 4(10):  196-198. 
    摘要 ( 54 )   PDF (56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达,区域面积广,创业环境优越,具有发展体育产业的巨大潜力。高职院校体育类大学生是众多高职院校学生中的代表性群体,他们有着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困苦的坚韧品质,他们也有着对体育专业知识与体育技能精通的专业优势,想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实现成功创业的梦想,但同时也会面临着多种困难与挑战。据相关统计显示,当今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为此,该文通过高职院校体育类大学生自主创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加强创业心理教育、重视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完善创业课程、强化创业课程师资力量、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资源整合、资金支持、强化创业实践能力等对策,以期对高职院校体育类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