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编辑部公告
杂志声明!
2020-05-17
投稿须知
2020-05-17
论文模板
2020-05-14
更多>>
基本信息
主 管: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6-52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604/G4
社长:张 磊
副社长:杨 爽 穆延博
责任编辑:于诗洋
出版: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编辑部
电话:0451-84611887
社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00号
邮编:150010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2020-10-10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大学素质教育特点与改革创新研究
王梦遥, 霍楷, 赵翀阳
2020, 3(19): 1-3.
摘要
(
121
)
PDF
(495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素养、推动国家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素质教育涵盖创新能力培养、贯彻终身学习理念与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目前,我国素质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化,这些差异化体现在各地区素质教育资源不均衡、各高校素质教育师资不均衡、各部门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均衡等。根据素质教育理念与差异化特点,该文提出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第一,以创新能力为核心树立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第二,以创新竞赛为抓手推进素质教育;第三,以公平为原则整合不同区域与高校素质教育资源。
师范类大一新生人格特征和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关系研究——以运城某两所高校的师范生为例
陈敏, 苏贞贞, 权彦明
2020, 3(19): 4-6.
摘要
(
134
)
PDF
(532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师范类大一新生的学习倦怠和人格特征,采用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高职和本科两个层次的师范新生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师范新生人格正常、存在中等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人格的某些特征对学习倦怠有显著预测作用;高职和本科师范新生在人格某些特征以及学习倦怠上有显著性差异。基于调查结果,该文提出相应建议,以帮助师范新生减少学习倦怠,塑造良好人格特征,提高自身素质。
数学建模视域下的大学数学教学研究
宇振盛
2020, 3(19): 6-8.
摘要
(
72
)
PDF
(498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教育中,大学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不断积累,大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处处都会用到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数学可以培养和锻炼人的思维意识、逻辑能力,帮助人提升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可以为大学数学教育提供很好的帮助。使大学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成效,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通过数学建模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取得更好的发展做好铺垫,还可以为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西部民族地区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
杨眉, 唐慧, 田艳丽, 刘星
2020, 3(19): 9-12.
摘要
(
91
)
PDF
(547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学习倦怠量表结合调查问卷,对西部民族地区高职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旨在揭示西部民族地区高职生学习倦怠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改善西部民族地区高职生学习状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西部民族地区高职生明显存在中等程度的学习倦怠,其中情况最严重的是成就感低,其次是行为不当和情绪低落;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专业选择方式对学习倦怠的不同维度产生影响,而不同生源和家庭经济状况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没有统计意义。
教学革新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中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探讨
郑慧静, 叶韦, 刘美丽
2020, 3(19): 13-14.
摘要
(
116
)
PDF
(818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碎片化、理论化、实践缺位等问题,必须要立足“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聚焦教师、课堂和实践,贴近大学生“专业成长、精神成人”的实际,做好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而对大学生实现有效的专业教学和价值引领。
“三手一讲”之《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艾菲菲
2020, 3(19): 15-17.
摘要
(
112
)
PDF
(867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今社会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该院在传承老“三手一讲”课程精髓的基础上,探索新的“三手一讲”学生素质提升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能说、会写、会操作”的综合素质。该文论述“三手一讲”高职学生素质提升课程之《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从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改革教学手段等方面提高高职学生《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学习效果,提升高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信息资源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梁士金
2020, 3(19): 17-19.
摘要
(
95
)
PDF
(866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形势下,外部社会环境的重大变化特别是新型技术手段和教学理念的广泛应用,带来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从而衍生出崭新的在线教学生态。以《信息资源检索》课程为例,分析在线教学模式的选择、基于全流程的教学过程管理和课程思政建设等问题,并提出《信息资源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的三个重要且可行性思路——宏观层面的嵌入化、中观层面的专题化和微观层面的混合化,从而寄望为高等学校相关课程的在线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实践为例
高佳燕
2020, 3(19): 20-22.
摘要
(
137
)
PDF
(867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市场营销学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课,也是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的基础课。该课程在教会学生基本的营销知识和技巧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营销素养、商业思维的培养,尤其是诚信经营理念、以商业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营销使命的培养。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再次强调了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将经世济民的商业素养和营销使命根植于学生的心中,就成了课题组成员着重研究的问题。在“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中,课程组教师始终坚持“以诚信文化为引领、以营销知识为工具、以营销创新实践为抓手”,培养具有营销职业理想、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营销专门人才。该文以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为例,将思政内容与市场营销学课程项目模块和任务内容进行了有机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流程设计探究
陶蕴彬, 唐古力
2020, 3(19): 23-25.
摘要
(
105
)
PDF
(818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需要不断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革创新。立足传统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积极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和在线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倍受青睐。该文在研究高校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会计专业课程的特点,从4个方面设计了一套高校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流程,希望能够为各大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一些借鉴,促进教育的发展。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安全人机工程”课程改革探索
黄素果, 刘义磊, 许浪, 黄优
2020, 3(19): 25-27.
摘要
(
106
)
PDF
(841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BE 模式是当前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的一个主流方向,该教育理念特别适合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该文在介绍OBE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安全人机工程课程特点,设计了OBE理念下安全人机工程课程的目标,构建了OBE理念下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OBE理念下安全人机工程课程建设路径的设计,并完成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的设计,为新工科人才培养背景下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提供一点思路,为向应用型转变的工科相关专业提供借鉴。
基于TRIZ理论的《通信网络与综合布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李杰
2020, 3(19): 28-30.
摘要
(
85
)
PDF
(827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背景下,该文通过分析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必修课《通信网络与综合布线》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运用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将TRIZ创新方法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解决目前教学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精神。
基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
罗玲苑, 钟慧莹
2020, 3(19): 31-33.
摘要
(
97
)
PDF
(818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独立学院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着眼于培养面向行业基层、生产第一线,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重视实践性教学、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该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研究对象,探索契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融合专业特色要求、彰显经济法的教学定位、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之不足,致力于培养具有一定法律素养的应用型与创新型经管专业人才。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陈致印, 黄月, 白婧, 刘志, 王双辉
2020, 3(19): 33-36.
摘要
(
139
)
PDF
(838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紧紧围绕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的时代新主题,在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基础上,结合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结合了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前沿动态,深入挖掘每个章节知识点蕴含的传统文化,凝练出优秀的思政理念。在教学方法上坚持以成果导向为指导,将课程知识与培养目标高度对应,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考评体系上注重平时成绩的比重,突出成果评价指标。通过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将专业内容中蕴含的美德升华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效果,达到了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教学在《多媒介书籍设计》课中的实践研究
安娜, 刘健
2020, 3(19): 37-39.
摘要
(
71
)
PDF
(81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计算机教学在多媒介书籍设计课中的实践研究为目的,运用资料文献、教学研究、理论分析等方法,从“以计算机媒介为驱动的教学研究”“以计算机艺术为驱动的教学研究”及“以计算机思维为驱动的教学研究”三个方面来论述计算机教学在多媒介书籍设计课中的研究意义,实现专业课程与计算机教学的多角度综合构建。一方面,计算机教学促进多媒介书籍设计课程与时俱进,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美术院校课程研究完善计算机教学的理论与思维模式,增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和统一,培养兼具计算机实践能力的专业艺术人才,对专业美术院校计算机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实践意义。
立足地方特色文化建设课程思政的路径分析——以安阳市为例
马海丽
2020, 3(19): 39-41.
摘要
(
113
)
PDF
(834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特色文化是“课程思政”重要的载体和资源。要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课程首先需要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中的“课程思政”内涵,漫长的历史长河为安阳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红旗渠精神、工匠精神、扁担精神等。要从加强教师培训入手,着重从加强“课程思政”意识、地方特色文化认同和教学组织能力三方面下功夫,让地方特色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要积极将地方特色文化引入实践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软件定义网络》课程建设研究
何亨, 蒋俊君, 宋亚州
2020, 3(19): 42-44.
摘要
(
78
)
PDF
(830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软件定义网络(SDN)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针对SDN技术的特点,研究《软件定义网络》课程建设内容和教学改革方案,包括树立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建立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施以项目为中心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法,以及理论考试和项目验收并重的考核法。课程建设研究紧密围绕“扎实理论、综合应用、创新实践”三个方向展开,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以培养“未来网络”领域方向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南疆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为例
李有文, 莫治新, 韦良焕, 薛江鹏, 蔡吉祥
2020, 3(19): 45-47.
摘要
(
104
)
PDF
(820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基于南疆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需求及对棉花秸秆等生物质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需求,首先对喀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背景与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析《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对原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改革。其次根据《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新型课程教学体系,完善以水、气、固废污染控制及环境监测为特色发展方向的教学体系,进一步修订原有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和实践能力。最后结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信息反馈、在固废资源化利用方面做出的成效等综合评判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论幼儿园式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熊凤英
2020, 3(19): 48-50.
摘要
(
122
)
PDF
(826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论是专业素养还是知识能力方面都很重视。院校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培育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是院校的责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只有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育方式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该文结合教学实际,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幼儿园教育实践能力相结合,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教学案例阐述幼儿园式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体育素养与职业能力并重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张洋, 高佳燕
2020, 3(19): 51-53.
摘要
(
99
)
PDF
(820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体育教学,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更要兼顾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更好的胜任未来工作岗位、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夯实基础。体育素养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学生的体育意识、品德、行为、知识、技能等诸多方面。职业能力是适应工作岗位和环境的必备能力,与职业活动紧密相关,成为衡量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该文主要围绕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就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完善对策。
校企合作下《酒店职业能力综合》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于荀
2020, 3(19): 53-55.
摘要
(
121
)
PDF
(867KB) (
1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旅游院校与酒店集团之间的校企合作是以资源共享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酒店职业能力综合》课程是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与希尔顿全球校企合作的内容及主要成果。课程实践表明,校企合作的课程模式有助于学生丰富酒店运营管理知识,体会酒店工作环境的特点,细化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也存在着内容分散,教学对象认知不清晰等问题,对此该文提出了课程内容整合,丰富讲解视角,调整教学节奏等课程建设对策。
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在《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黄培培, 孟庆军, 韦磊, 李金玲, 王晓红, 董军奎
2020, 3(19): 56-58.
摘要
(
129
)
PDF
(820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应当是高校教师立德树人任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青年一代的思想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食粮。《生理学》是医学教育必选的一门奠基学科。人类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向生理学家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促进生理学研究不断的改革、探索、发展与创新。《生理学》课程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为当前的民族复兴培养人才、培育力量为目标,进行现代医学基础教育。
教育改革与发展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策略初探——以影视舞台技术班为例
夏欢庆, 史重庆, 杨翎翔, 张紫阳
2020, 3(19): 58-60.
摘要
(
106
)
PDF
(738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当前的高职教育做具体的分析,总结教育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并积极地进行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方法创新,这不仅对高职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对我国的高职教育做具体的分析发现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无论是在促进高职教育专业性发展方面还是在高职教育的规模化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此种教育模式将教育和产业进行了有效结合,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也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此,对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做讨论和分析便有了突出的现实意义,所以该文以影视舞台技术班为例做相关探讨,旨在为实践提供帮助与指导。
构建校企“双向考核机制”精准监控实践教学质量——通过考核机制推进校企真诚合作切实提升技能人才实践能力的探讨
陆广地
2020, 3(19): 61-63.
摘要
(
103
)
PDF
(807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教的人才培养方案包含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教学。但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考虑,很多企业消极应对职校生实习任务,导致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不足。该文提出应当基于现实情况,由政府出面构建平台,实施“校企双向考核机制”倒逼校企合作,可促进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中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研究
闫高原, 蔡慧, 杨宁, 程强强
2020, 3(19): 64-66.
摘要
(
93
)
PDF
(777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过多年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概念认知偏差、师资力量薄弱、实践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通过该文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尤其应注重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思维,其主要途径除了传统的组织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创新创业乐趣、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之外,还应推动专业课的研究性学习。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在线教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张琮
2020, 3(19): 67-69.
摘要
(
85
)
PDF
(775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在线教育快速发展,但学习过程与学习评价脱节、教育平台建设及资源未能充分共享等问题亟待改善。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重点对“互联网+教育”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实施系统化分析,以便更好地促进在线教育发展。基于此背景与现状,该文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增加现实互动等相应的解决对策。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席慧琴
2020, 3(19): 69-71.
摘要
(
169
)
PDF
(746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大学英语课程赋予了新的教学定义。学生在对英语语言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其思想意识也同步得到提升,这对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以及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应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探索提出了“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新路径。
“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
杨曼萍
2020, 3(19): 72-74.
摘要
(
183
)
PDF
(784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高校劳动观教育应当秉持立德树人原则,针对学生劳动观念弱、劳动价值观不端正等现象构建新的劳动教育路径,并在立德树人理念支撑下,推进劳动教育和德育、美育、情感教育等的融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武装学生头脑,以中华传统劳动文明提升学生理念追求,以现代劳动教育机制引导学生行为,从而以科学理性的方式提高高校劳动教育效率。让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灵上受到启迪和磨砺,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让个体生命的潜能能够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和持续的发展。
“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内涵发展研究——以医学院校为例
李宝群, 程艳芬, 张学良
2020, 3(19): 75-77.
摘要
(
100
)
PDF
(731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校积极实施“双一流”战略,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师资力量。教育教学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科研重于教学的现象导致青年教师的任务中心向科研转移,高校青年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应该注重青年教师内涵发展,大力开展教师教学研究,搭建教学改革平台,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完善教师管理政策,加大教学资金扶持力度。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张新华
2020, 3(19): 77-79.
摘要
(
99
)
PDF
(73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各个学科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创新创业教育背后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和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创新创业并不是学生阶段所必须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目的,而是一种学习、一种锻炼,是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依旧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教师们只有积极探究解决方案,摆脱这些困境,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更进一步。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刘林涛
2020, 3(19): 80-82.
摘要
(
142
)
PDF
(730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产权强国的战略提出对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产权教育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分析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知识产权教育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建议,包括从学校层面加强知识产权的教育,优化师资结构,结合案例开展教学,在创业后期提供知识产权相关的咨询和辅导等。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刘小琴
2020, 3(19): 82-84.
摘要
(
91
)
PDF
(1012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掌握和契合高职院校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真正走入学生心中,帮助学生实现 “知”“情”与“行”的统一。笔者采用自编问卷,在该课程学习之前,对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2019级96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课程前大部分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了解不多,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高职生最想要学习到的教学内容排前三的依次是: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情绪管理;高职生最喜欢类似情景、案例、团辅、训练、访谈等注重体验式和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方法;高职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教师最需要具备的素质能力体现在其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内容设计上;高职生喜欢的师生关系是朋友和合作关系;高职生对待课后作业的态度非常认真,喜欢阅读书籍和观看电影等课后作业方式。根据调查结论,笔者提出了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融合性分析
赵晓杰
2020, 3(19): 85-87.
摘要
(
94
)
PDF
(729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创业意识,强化学生的职业竞争理念。该文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且探讨了两者融合发展的策略,旨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水平。
新旧动能转换战略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以潍坊职业学院为例
单锡泉, 刘瑾瑜, 姜伟强, 郭冕
2020, 3(19): 87-88.
摘要
(
118
)
PDF
(730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活动,既不同于单纯的创新,也不同于单纯的创业。创新强调的是开拓性与原创性,而创业强调的是通过实际行动获取利益的行为。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潍坊职业学院通过实施“三三三一”工程,形成了课堂教学、课下自学、实践锻炼、大赛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该文总结了潍坊职业学院多年的实践经验,以供其他院校借鉴。
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与实践的探索
牟少龙
2020, 3(19): 89-91.
摘要
(
109
)
PDF
(731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钢琴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必修技能课程,其教学应贯彻统一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而目前钢琴课程的教学方法、培养方式、教学目标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偏差,不能满足幼儿园对高素质师资的实际需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方法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课题。该文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就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优化研究
李晗, 徐远超
2020, 3(19): 92-94.
摘要
(
78
)
PDF
(72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全面践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持续深化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现阶段社会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者间既互相影响,亦互相推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转变校园文化理念、充实校园文化活动、延伸校园文化空间,坚定思政教育主导性、加强思政教育吸引力、提高思政教育影响力,更是推动与促进校园文化有效建设的重要方式。
职业教育西部精准帮扶的创新与跨越
王玉玺, 杨倩
2020, 3(19): 94-96.
摘要
(
113
)
PDF
(753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对于增强扶贫内生动力,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就业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有其独特的作用,是最有效的“造血式”。该文主要介绍了职业教育西部精准帮扶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职业教育西部精准帮扶模式进行分析,来探讨职业教育西部精准帮扶的创新,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对西部地区进行精准帮扶,贯彻落实我国扶贫攻坚政策,以推动西部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而保障职业教育效益,达成精准帮扶目标,促进西部经济的迅速增长。
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探析
宇振盛, 李臣学, 秦铭
2020, 3(19): 97-98.
摘要
(
100
)
PDF
(795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教融合属于高校、企业与科研深度合作的教育模式,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积极采用产教融合的方式,构建教育工作共同体,增强整体的教学指导工作效果,打破传统教育工作的局限性,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大学生的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
承湘宇
2020, 3(19): 99-101.
摘要
(
152
)
PDF
(806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下“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对培养人才的职业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关乎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的“软实力”,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举措。该文结合“三全育人”理念以及辅导员在高职院校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模式提升和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
“双高计划”推动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杨传景
2020, 3(19): 102-103.
摘要
(
89
)
PDF
(799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高水平创新科技人才的战略支持。“双高计划”的实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参照“双高计划”标准,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新工科”背景下的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张克非, 喻琼, 高翔
2020, 3(19): 104-107.
摘要
(
73
)
PDF
(1002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推动高校“新工科”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有合作意识、有创新思维、有科研水准、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四有创新人才素质顶层设计模型。结合国家对创新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个性的“纵向”发展原则,构建了“价值目标、教育体系、资源搭建”三维创新人才培养生态体系,着力培养工程应用型复合人才;通过“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牵引,开展了“新工科”背景下的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的改革,形成并实证了产-学-研-赛的创新培养模式。
石油天然气类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彭浩平, 何岩峰, 李恩田, 赵会军, 雷云
2020, 3(19): 108-110.
摘要
(
84
)
PDF
(789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探索了在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石油天然气类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模式和途径,尝试从四方面分析如何实现石油天然气类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大学生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系:构建完善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环境、培养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提升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培养作用、以学科竞赛为手段推进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求实现对石油天然气类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王正勇, 熊淑华, 吴晓红
2020, 3(19): 110-112.
摘要
(
71
)
PDF
(819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号与系统课程概念抽象,公式、性质多。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对重点难点难于理解和掌握,不易形成课程知识体系结构。鉴于此,结合课程特点,在教学中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引导+比较”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突破课程重点难点,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自特性,构建课程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完善考核方式,注重平时过程化考核,侧重考查学生学习态度及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使评价结果更公正客观。经教学实践验证,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南通大学为例
侯昀彤
2020, 3(19): 113-115.
摘要
(
118
)
PDF
(796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日渐重视网络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倡导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成为高校师生关注的重点问题。该文以地方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对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大学生应努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相互监督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师生线上互动,教学相长提高学习质量;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保障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以此提升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实效。
高职院校“互联网+”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刘薇, 沈君
2020, 3(19): 115-117.
摘要
(
131
)
PDF
(806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该文将“互联网+”技术引入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与模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载体三个方面分析“互联网+”能有效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融“互联网+”思想交流、网络学习、安全教育、主题教育、心理辅导五位一体的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提升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开展科技伦理教育的路径研究
张爽
2020, 3(19): 118-120.
摘要
(
106
)
PDF
(818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新兴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隐藏着科技伦理风险。科技事业的未来在于青年一代,加强高职院校的科技伦理教育,让学生明确科研活动中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伦理准则,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等措施,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的科技伦理和学风建设,提升学生的科技伦理素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基于“三创融合”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
孙秋野, 任程泽, 黄晓颖
2020, 3(19): 121-123.
摘要
(
99
)
PDF
(824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在助力释放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的过程中,还存在概念理解不深刻、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手段不丰富等问题。进一步深化高校三创教育改革,首要任务是理清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造教育三者的内涵本质、层次差异和内在联系。以此为基础,为高校学生制定有长远指导意义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构建出围绕一个中心,针对两类人群,包含三个阶段、四个层次,立足五大平台的三创教育体系。通过不断地创新、实践和自我优化,逐渐探索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基于“中国智造”理念的大学生金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曾超, 王湘江
2020, 3(19): 124-126.
摘要
(
144
)
PDF
(797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对高校培养大学生金工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南华大学金工实训的现状,深入研究“中国智造”背景下大学生金工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解决目前金工实训中教学内容陈旧、单一,缺乏创新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面拓展不足,缺乏创新实践动手环节等问题,提出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方案,丰富教学内容,建立金工实训创新实践服务平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实现“中国智造”培养更多人才。
基于MOOC的O2O高校数学专业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探究
朱晓钢
2020, 3(19): 126-128.
摘要
(
88
)
PDF
(817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基于新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其中,线上线下(O2O)混合式教学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该文分析了高校数学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计算智能》理论课程为例,基于大规模在线开放课堂(MOOC)构建数学专业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根据课程特点制定课堂的实施方案与考核评价机制。实现主体从“教”到“学”的重要转变,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基于OBE理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3W+2S模式研究——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
梁国富, 李青青, 李康海
2020, 3(19): 129-131.
摘要
(
169
)
PDF
(879KB)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BE教育理念作为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培养缺陷。该文在OBE教育理念架构的基础上,结合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具体特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探索出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3W+2S模式,并通过阐述OBE理念的具体实施原则以及3W+2S模式的实施导向,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效果评价机制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为双创技能培训以及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新方向。
基于融合创新的应用型本科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董喆
2020, 3(19): 132-133.
摘要
(
114
)
PDF
(932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从企业需求出发,审视“大商科”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课程规划与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三融合”创新理念,即产教学研的知识融合,校企、校校的组织融合,国内、国际的地域融合。在人才培养上突出和强化开放理念、市场驱动理念、校企联动联合理念、协同共享理念等,提出以校际联盟、校企联动、中外合作等方式,接轨世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课程和教学模式,使得改革后的人才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融合创新背景下国内外人才市场的需求。
基于微课的中职思政课程教学实效提升策略
王兰欢
2020, 3(19): 134-136.
摘要
(
146
)
PDF
(79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学习终端等学习工具、教学工具得以推广和普及,这给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微课的出现为教育手段和方式带来了新的变革机会,可突破传统教学中的难题,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加强学生学习主体化的意识。该文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关系出发,就怎样利用微课提升中职思政课程教学实效进行了研究,以达到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目的。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评估》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尹海鹰, 韦梅娟, 卢孟密, 黄亿元
2020, 3(19): 136-138.
摘要
(
95
)
PDF
(807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健康评估》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正确的健康评估是护理诊断的依据,这门课程涉及面广、操作较多,初学者较难理解和掌握。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传统课堂面授教学和网络辅助学习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是线上与线下、集体授课与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微信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即时聊天工具,普及率高,且备受青年学生的青睐,将微信平台引入到《健康评估》课程教学过程中,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与微信平台教学的双重优势,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之间的交互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王爽爽
2020, 3(19): 139-141.
摘要
(
87
)
PDF
(804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快速发展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中心环节,思政教育工作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该文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分析当前思创教育融合的现状并给出相关建议,为思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探索思创教育融合新路径。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双创”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杜伟, 华波, 朱宁
2020, 3(19): 142-143.
摘要
(
99
)
PDF
(799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普遍存在“双创”教师数量不足、士气低落、专业能力不足、兼职社会师资利用不足等情况,严重制约了高等医学院校的“双创”教育工作开展。基于对高等医学院校在专业、学科设置上的特殊性分析,探索实践了其在“双创”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应坚持学校顶层设计先行,打造以校内专兼职“双创”教师为核心力量,广泛引进校外兼职教师为补充,引进与培育并行的独特建设策略,以期构建符合当前高校“双创”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双创”教育师资队伍。
素质教育背景下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的融合发展研究
杨雪, 徐君萍
2020, 3(19): 144-146.
摘要
(
133
)
PDF
(874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占有重要地位,不仅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通过将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能够进一步以培养发展型人才为核心完善学校的学生管理机制,有助于保障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对此,该文围绕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概述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详细探究了其与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融合的有效路径,旨在为广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并最终促进我国高校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和实践
吴懋亮, 郎咸集, 宋明, 李汝润
2020, 3(19): 147-149.
摘要
(
171
)
PDF
(857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需要不断增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该文提出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学生培养和评价制度以及增加学生创新实践机会等措施,以创新兴趣为引导,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展创新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沟通交流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研究
董腾, 陈振富, 刘清, 陶秋旺, 彭楚澌
2020, 3(19): 149-151.
摘要
(
68
)
PDF
(804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研究以新工科的内涵和专业认证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研究了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知识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模式。该研究突出企业角色,突出行业新知识、新技术的价值,突出思政教育,重视学科交叉,解决创新教学资源短缺和教学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提高学生创新意识。该研究提出了项目育人机制,探索了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核方法,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考核机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南疆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复合模式创新体系研究——以新疆理工学院为例
李晓燕
2020, 3(19): 152-154.
摘要
(
121
)
PDF
(798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理工学院为例,借鉴“U校园智慧云平台”的相关概念和任务设计,打破目前教学方式单一性僵局,摸索出贴合“一带一路”倡议,贴合南疆的区域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U校园智慧云平台”的兴起适应了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发展要求,应用型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同时采用项目式或案例式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创新方法
TRIZ创新方法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
周蕾
2020, 3(19): 154-155.
摘要
(
105
)
PDF
(698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RIZ创新方法是解决创新型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在培养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对高校学生TRIZ创新方法的学习和引导。TRIZ主要涉及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该文将TRIZ创新方法与高校专业教育、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实践活动等方面结合起来,将TRIZ创新方法引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对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动作智能分析软件在舞蹈教学中的探索运用
江芃芄
2020, 3(19): 156-158.
摘要
(
157
)
PDF
(708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推动着中职舞蹈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动作智能分析软件的研发及应用,对优化、革新舞蹈教学课堂,教师及时准确地完成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和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深远且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中职学校舞蹈教学应顺应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引进动作智能分析软件,进行相应教学运用,为连通舞蹈现场教学和舞蹈网络教学、舞蹈远程教学搭建桥梁。此外,中职学校要优化动作智能分析软件的设计,提高软件利用的便捷性。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域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与实践
孙垒
2020, 3(19): 159-161.
摘要
(
72
)
PDF
(707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开展对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者工作目标一致,相互配合,互为支撑,相得益彰。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还存在着工作管理模式滞后、工作机制不健全、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以学生专业认证为契机,倒逼学生工作提质增效,创新工作理念、理顺工作机制、创新工作内容、加强队伍建设。
工匠精神培育视角下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机制研究
卢招娣
2020, 3(19): 162-164.
摘要
(
80
)
PDF
(705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首先阐述了目前阶段,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学生综合能力欠缺、缺少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的建设、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理念落后等几个方面。接下来论述现阶段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从提高学生责任心、能力、创业素质三个方面来论述工匠精神对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新机制的作用。
科技软件在高分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李尧, 韩颖, 孙广卫, 郭延柱, 王兴, 周景辉
2020, 3(19): 165-167.
摘要
(
106
)
PDF
(771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软件是科研工作者整理、分析、归纳实验结果,撰写科技论文必不可少的科研工具,在分析化学结构、绘制谱图、数据处理及设计反应装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科技软件与高分子理论教学相结合,将软件应用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掌握高分子结构的同时学会应用科技软件绘制高分子的化学结构及反应方程式。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高分子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科研兴趣,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的本领。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夏爱萍
2020, 3(19): 167-169.
摘要
(
99
)
PDF
(708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政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也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培训体系、突出学生关切等方面,培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新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提升辅导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创新策略研究
胡斌
2020, 3(19): 170-173.
摘要
(
61
)
PDF
(707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实践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现阶段大学生普遍为“90后”和“00后”,一方面,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使他们的思想普遍比较活跃,且在价值观方面逐渐倾向于多元化和差异化。同时,他们以独生子女居多,具有非常张扬的个性特点,喜欢表达和表现自己,崇尚自由,自律意识需要加强。另一方面,这些大学生在心理层面存在较多问题,相对上一代而言普遍比较脆弱。因此,独立学院辅导员应重视对学生心理层面的辅导和教育,而在此过程中人文关怀能力属于独立学院辅导员应具备的重要能力,如何有效提升其人文关怀能力促进对学生心理层面的指导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新时代健全高校实验技术队伍激励机制的探讨
章迪, 邹进贵
2020, 3(19): 173-175.
摘要
(
83
)
PDF
(712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技术人员作为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设备管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其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重视,极大地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和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升。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高校应通过全面完善激励机制来促进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保证实验技术队伍的长期稳定,提升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时期大学生日常管理创新探讨
王宁
2020, 3(19): 176-178.
摘要
(
89
)
PDF
(712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也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因此,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也应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变革发展模式,革新管理理念。从本质上来看,大学生日常管理是一项较为繁琐、复杂的工作,其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了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及高校教育的改革质量。但是由于计划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仍然面对着诸多困难。若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尽快研究出一条适合我国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的发展路径。
职教改革背景下校企协同思政育人工作机制研究
韦秋凤, 冯业
2020, 3(19): 179-181.
摘要
(
91
)
PDF
(699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应当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展开。通过分析在职教改革背景下校企双方在思想育人工作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双方优势,不断挖掘学校和企业在教学和培养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优势资源整合,探索出校企协同思政育人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为企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物生理研究法实验教学创新与建设
王岩, 王晓光, 贾宝艳, 敖雪, 王术, 赵瑞, 曹萍
2020, 3(19): 181-183.
摘要
(
80
)
PDF
(71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物生理研究法课程自开设至今已有四十年的历史,教授学生从生理角度分析解决农作物生产的实际问题,是农学本科生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猛,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依托“粮食作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借助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建立的契机,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教学资源、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作物生理研究法课程的创新与建设情况进行了阐述。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分析
刘琬
2020, 3(19): 184-186.
摘要
(
95
)
PDF
(701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若仅依靠传统的工作模式,势必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将大数据运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不仅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且教育工作者可通过数据分析,全面了解学生的动态变化。该文以大数据为研究背景,阐述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希望该研究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
创业实践
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师企业实践的启示
樊凡, 王凝, 徐雪礼
2020, 3(19): 186-188.
摘要
(
88
)
PDF
(531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联系较为密切,思政教师赴企业实践不仅能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及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思政教师通过企业实践,了解企业文化、生产工艺、规章制度、用人标准等,将这些信息融入教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要求,引导学生提升自身职业竞争力。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探究——以湖北民族大学为例
张弋明
2020, 3(19): 189-191.
摘要
(
127
)
PDF
(52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874万人,受全球经济发展放缓,我国经济下行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至今,无论是在规模还是质量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光本科院校全国就有1 200多所,因此研究地方高校是掌握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问题的一个关键。以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为范本,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有助于进一步探究促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也有助于推动地方高校的发展与改革。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课程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
郑伟
2020, 3(19): 191-193.
摘要
(
77
)
PDF
(533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在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已从探索尝试阶段发展到分层化、多元化的新阶段,但也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家长缺乏热情、教学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教学方式不能有效激发创业欲望和潜能、课程未能有机融合形成整体等问题。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是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核心,必须优化教师配置,强化实战能力,突出创业课程体系教学目标的系统实现,采用模块化的创业课程内容设计,差异化备课,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还应通过校企深入合作,提高创业教育的成效。
高职院校学生理性创业关键因素分析
李玮, 裴忠贵
2020, 3(19): 194-196.
摘要
(
85
)
PDF
(533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创业逐渐成为高职学生的一种职业选择方式。然而高职学生创业成功率相对较低,主要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影响,其中内在因素包括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等;外在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及社会认可度等。通过对这些关键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学生个体和高职院校形成理性创业的思维模式和创业教育及实践的探索研究。
双创背景下高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刘沥
2020, 3(19): 197-198.
摘要
(
83
)
PDF
(523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双创的背景下,各个高校对于实验实训室建设和管理的工作越来越重视,目前,各个高校的实训实验室正在逐步对外开放,不仅为校外人员提供了便利条件,使更多的科研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入实验实训室开展实验,而且,很多在校的大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针对课上学习的内容,进入实验实训室进行实训。但正是这种便利,给高校实验实训室建设和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该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从而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