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编辑部公告
杂志声明!
2020-05-17
投稿须知
2020-05-17
论文模板
2020-05-14
更多>>
基本信息
主 管: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6-52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604/G4
社长:张 磊
副社长:杨 爽 穆延博
责任编辑:于诗洋
出版: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编辑部
电话:0451-84611887
社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00号
邮编:150010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2021-10-10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和课程达成度评价研究及实践——以生物科学专业为例
李成会, 蔡玉梅, 朱莲英
2021, 4(19): 1-3.
摘要
(
148
)
PDF
(543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师范类专业认证中课程目标达成度和课程达成度评价是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也是课程体系设置合理性、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基础。该文以生物科学专业为例,通过展示课程目标达成度和课程达成度评价的过程,对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应用,以便更好地完善评价方法,及时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社团与兼职活动的满意度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朱哲, 夏文浩
2021, 4(19): 4-6.
摘要
(
182
)
PDF
(510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顺应“双创”的时代要求及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改革,塔里木大学越来越重视社团活动创新性和管理体制提升和改进,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和兼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目前针对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和兼职满意程度和影响因素领域的研究较少,针对这一状况,本团队通过调研,全面了解“双创”背景下在校大学生社团参与情况与兼职情况,分析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和兼职对学习和就业的影响满意程度,探析主要影响因素,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参考和建议。
高校教师大数据应用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独立学院教师为例
姜东旭
2021, 4(19): 7-9.
摘要
(
136
)
PDF
(523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独立学院“三全育人”面临着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发展契机,但是对教师大数据应用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该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独立学院教师的大数据认知程度、大数据分析能力、大数据应用主动性、自我职业评价与外部支持感知等因素在大数据应用中的相关关系,提炼影响独立学院教师大数据应用的两个主要因子,第一因子是内部因子,第二因子是外部响应因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独立学院教师提高大数据应用水平的建议。
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卓越人才内涵及框架体系研究
廖维俊
2021, 4(19): 10-12.
摘要
(
103
)
PDF
(555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国家实力的保证,人才的培养尤为关键,高校是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目前,高校卓越人才培育研究与实践如火如荼地开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卓越人才的内涵为培育指明了方向,但也存在众说纷纭,尚未有统一定论。该项目追根溯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嵌入旅游管理专业,通过开放式半结构访谈收集数据并展开质性分析,阐述高校培养卓越人才的内涵及其框架体系。该研究是对高校卓越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反思,以期引发更多思考,推进高校卓越人才培养。
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师生共同成长的路径研究
杨兆廷, 李苗苗
2021, 4(19): 13-15.
摘要
(
88
)
PDF
(505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的环境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受到广泛重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性学习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而师生共同成长的模式成了提升创新创业类课程育人效果的重要途径。为此,该文研究新时代的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提出师生共同成长的几点建议、路径,旨在为增强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育人效果、发展水平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教学革新
5G时代基于翻转课堂与协作学习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设计
钟柳
2021, 4(19): 16-19.
摘要
(
114
)
PDF
(784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文写作因其应用范围广、内涵深、意义远而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单纯依靠教师课堂教学,很难提高写作水平。实现课堂翻转与协作学习是提升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的关键。5G技术为应用文写作课堂翻转与协作学习夯实了基础。该文重点阐述以5G技术为支撑,基于翻转课堂与协作学习前提下,如何做好应用文写作教学设计。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路径探索
王瑶, 王萌
2021, 4(19): 20-21.
摘要
(
85
)
PDF
(840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分课堂”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填鸭式教学的传统局面,强调教学各环节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原则与“对分课堂”教学理念有机结合,是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瓶颈、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手段。课堂上教师讲授、学生内化吸收、“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各环节的有序开展,有助于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使学生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富有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认识过程,获得更大的学习主动权和成就感。
《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育人实践探索与研究
韩玺, 冯小亮, 郭昱琅, 张莉
2021, 4(19): 22-24.
摘要
(
163
)
PDF
(767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该文基于《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探索,从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目标、重视课程思政的价值和意义、储备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资源、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和《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案例解析五个方面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经验借鉴。
CDIO理念下的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探讨
张根凤
2021, 4(19): 25-27.
摘要
(
71
)
PDF
(795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DIO是国际著名的工程教育模式,它的学习效果好,标准要求非常高,满足CDIO大纲要求规定的学习效果就能够满足相关国家的认证标准。该文介绍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标准、教学大纲、教育理念及教学要求;在CDIO理念下,分析了工程导论课程的特点;对标CDIO标准及教学大纲要求,分析了工程导论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从CDIO理念出发,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改进当前工程导论课程的一些方法。
IEET工程认证下HVAC工程训练课程教学探索
林小闹, 赵仕琦, 杨宏军
2021, 4(19): 28-30.
摘要
(
72
)
PDF
(771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VAC工程训练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是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一门专业实践课。IEET工程认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在IEET工程认证下,从HVAC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及课程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对HVAC工程训练课程进行了教学探索。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思政实践与思政元素挖掘
赵丹, 闫娟枝, 田大惠
2021, 4(19): 31-33.
摘要
(
147
)
PDF
(831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业微生物学是生物化工系列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工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中贯穿课程思政教育,对于实现我校“五有三能”的育人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结合工业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介绍了提高专任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途径,探索了课程思政的路径和方法,并挖掘了本课程的思政元素,介绍了本课程部分课程思政案例,以期为其他相关课程的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贯通培养项目语文核心素养的实施路径和模式
左文燕
2021, 4(19): 34-36.
摘要
(
103
)
PDF
(772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贯通培养项目语文课程从四个层次和步骤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文本解读,培养语言能力;文本思辨,培养思维能力;文本鉴赏,培养审美能力;文本感悟,增强文化自觉。在教学模式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校企相融”的《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设计改革的探讨
赵志宏
2021, 4(19): 37-39.
摘要
(
63
)
PDF
(942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某企业最新产品技术点进行剖析、凝练,并将其融入《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改革设计中,使课程教学内容实例化、实用化。同时,挖掘该企业产品技术的不足,通过对学生开展创新训练,为该企业产品提供有效的技术提升解决方案。充分落实“校企相融”理念,发挥强强优势,既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改革的实用性、创新性,也能促进企业技术快速提升。实践表明,“校企相融”推进课程教学设计改革,双方“互利共赢”,对持续推动课程改革创新提升起到典范作用。
基于专业特色的“科创第一课”研究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为例
高明
2021, 4(19): 40-42.
摘要
(
115
)
PDF
(822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大一新生为对象,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对学生进行第一次科创普及教育工作,从重点赛事介绍、专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典型与榜样引领等多方面入手,引导新生逐步了解科创、理解基于自己所学专业的科创,加强对新生的价值导向,从而实现学生从一入学就接受具有专业特色的“科创第一课”,为在大学阶段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以及专业的学习做好准备,为优良的学风打好前站。以具有专业特色的新生科创普及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建设为中心,形成一套具有专业特色的新生“科创第一课”,对专业日常学习形成有效补充。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建设
吴启琴, 沈克强, 赵俊霞, 孙小羊
2021, 4(19): 43-45.
摘要
(
81
)
PDF
(1182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大力支持,三江学院开设了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旨在提高微电子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在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中的实际操作技能。该文介绍了该课程的学生培养目标、理论及实践教学内容等建设情况,并进行了后期的规划与展望。该课程利用实际案例进行集成电路设计的电路仿真、版图设计、寄生参数提取、版图的后仿真等实践教学,对实践教学形式及内容进行大胆创新,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晶体光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夏芳
2021, 4(19): 46-48.
摘要
(
124
)
PDF
(823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晶体光学主要是研究可见光通过透明晶体所产生的一些光学现象(颜色、折射、双折射、干涉等)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质学、地球化学、资源勘查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在偏光显微镜下研究、鉴定透明矿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一些常见造岩矿物的光学性质。根据不同的晶体其光学性质不同的特点来鉴定透明矿物,可以对相关矿物进行定量和半定量分析。秉承“加强基础、强化应用、激励创新、体现特色”的教学指导思想,为加强地质科学研究、矿产资源勘查的基本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探析项目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周慧芳, 高将
2021, 4(19): 49-51.
摘要
(
102
)
PDF
(833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目前职业院校教学课堂现状,阐述了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的概念,从能力训练项目、项目情景、第一次课以及考核方案等多个方面对整体设计主要内容进行了设计,指出采用最新的职教理念,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项目化课程以项目为导向,突出任务和情景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职业教育系统中推广采用。
热处理工程实训教学的改革及实践
车雨衡
2021, 4(19): 52-54.
摘要
(
100
)
PDF
(770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处理基础工程训练属于热加工部分,是工科院校基础工程训练工种之一。从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出发,对热处理工程训练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充实,在一些传统实训内容中开拓创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学会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和自主思考能力。
“三全育人”格局下的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研究
熊菊霞, 毋晓迪, 杨静
2021, 4(19): 55-57.
摘要
(
145
)
PDF
(782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三全育人”格局下,大部分本科高校近年来都在努力探索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途径,并尝试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添加合适的课程思政内容。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学位课。微分和积分是高等数学的两大核心内容,其知识体系中蕴含了大量的哲学基本原理和唯物辩证法观点。在“三全育人”格局下,为了达到全面培养人才的目的,将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开展高等数学思政多元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型本科课堂教学组织的探讨
武英芝
2021, 4(19): 58-60.
摘要
(
48
)
PDF
(76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堂教学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因而,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至关重要。该文基于新时期应用型本科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背景,以“线下”为主的教学视角为出发点,从课程定位与学情的明确、导课的设计、授课内容的理论联系实际、课程思政的渗入、课堂节奏的把握、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课堂收尾的内化等教学环节,结合《证券投资学》课程,阐述了一些组织课堂教学的心得与体会。
在工程训练中融入柔性制造系统的创新思考
李新杰, 张婧
2021, 4(19): 61-62.
摘要
(
80
)
PDF
(838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柔性制造系统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典型应用,它涵盖的学科知识广泛,应用的制造技术集成度高,涉及的加工工艺新颖。工程训练课程是大学生学习工程知识、感受工程文化、培养实践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拓宽专业视野,提高劳动素养。在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背景下,柔性制造系统加入工程训练课程中,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工程文化的体验、更先进的制造技术的训练、更坚实的学科竞赛的支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不断深化改革的要求。在当前教育改革新形势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格外关键。另外,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等新工科专业的建设也对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改革与发展
基于新工科的高校单片机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严晓波, 梁毅, 夏大文, 黄成泉, 郑泽鸿
2021, 4(19): 63-65.
摘要
(
68
)
PDF
(930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单片机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目前,高校教学模式普遍存在“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协同育人机制难以跟进”等共性问题,从而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供需严重错位,为此,高校教育亟待改革优化与创新发展。该文以人才培养机制为研究重点,以“单片机”课程为例,在系统性、交叉性和应用性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旨在构建新工科背景下大学单片机教育新模式,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提高地质实践教学质量的探讨——“傻瓜式”地质教学剖面的建设方法与实践
郭峰, 王蓉, 黄娟, 郭岭, 宋逸婷, 刘峰源, 强鹏飞, 杨孟菲
2021, 4(19): 66-68.
摘要
(
72
)
PDF
(149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践教学在地质学科举足轻重。为阐明“傻瓜式”地质教学剖面的建立方法,从西安石油大学、西北大学和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合作共建野外实习基地的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用人单位和指导教师对实习反馈的信息,探讨“傻瓜式”地质教学剖面选择标准、建设方法、应用及其意义,旨在提升实践学习效率。
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崔迪, 闫妍
2021, 4(19): 69-71.
摘要
(
94
)
PDF
(692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高职教育衔接是当前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该研究基于以往的实践调研,分析了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解决对策,提高教育有效性,稳固中高职教育之间互相衔接和沟通的桥梁,促进中高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研究生奖助学金测评体系构建——以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为例
安惠惠, 赵晋国, 陈佰鸿, 颉建明
2021, 4(19): 72-74.
摘要
(
350
)
PDF
(724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逐年提高,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针对不同研究生类型,构建与之对应的奖助学金评定细则,对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优化了奖助学金评定细则,阐述了多元化形式的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体系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充分激发研究生奖助学金潜在效能,保证评定体系的公平、公正,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全面成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探究
陈斌
2021, 4(19): 75-77.
摘要
(
68
)
PDF
(690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各高校育人工作的两大抓手,二者需要协同发展,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和相互融合的可行性。该文从协同育人的内涵入手,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现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结合,建立起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机制。
工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王晓晖
2021, 4(19): 78-81.
摘要
(
109
)
PDF
(750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科专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工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迫切需要。构建工科背景下“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经纬”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工科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的充分融合和师资队伍的不断优化,有助于充分提升工科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
基于BOPPPS模式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曾敏玲, 黄丽娟, 谢国杰
2021, 4(19): 82-84.
摘要
(
122
)
PDF
(691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如何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发挥育人目标、提升教学效果,是值得思考和践行的问题。该文以《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课程为例,探索课程授课中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并引入BOPPPS教学模式“导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的六个环节,对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展开规划设计,以期为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陈丽, 管志杰, 潘伟强, 梁经伟
2021, 4(19): 85-87.
摘要
(
97
)
PDF
(689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推动新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需结合教学资源、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系统探索创新发展的思路与实现路径。通过分析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背景,重点剖析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做到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加快推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高质量发展,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服务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
破“五唯”背景下研究生导师评价体系研究
钱玲
2021, 4(19): 88-90.
摘要
(
83
)
PDF
(695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首先分析当前研究生导师绩效评价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忽视师德师风考核,忽视学生培养水平考核,忽视个人发展,忽视差异性评价,研究生指标分配等方面论资排辈现象依然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研究生导师绩效评价的原则与思路,比如,师德问题一票否决,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重视个人发展,分类评价。最后,构建研究生导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人工智能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董展眉
2021, 4(19): 91-93.
摘要
(
117
)
PDF
(692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将人工智能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给诸多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人工智能对高校就业市场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将对就业市场的规模和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作为就业市场供给的重要来源,其人才培养也将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就业结构的变化将倒逼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增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调整人才需求萎缩专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造传统专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创新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规格向复合型、创新型和综合型转变;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进行调整;人工智能等新的教育技术将加快应用。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
詹一览
2021, 4(19): 94-96.
摘要
(
119
)
PDF
(692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源于2014年上海市相关高校为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孤岛”困境,特别是解决传统思想增值理论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存在的“两张皮”现象。为了做好新时代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工作、做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国家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全面育人效果。该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探讨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问题及发展路径。
新时代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分析
王洋洋
2021, 4(19): 97-99.
摘要
(
114
)
PDF
(684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具有良好思想政治觉悟及高尚道德品质的专业化人才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高校思政教学的效果,同时,也无法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目的。因此,高校应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创新。基于此,该文主要研究新时代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希望能给相关人员一些启示。
学科竞赛促进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李彬, 顾燕, 江文, 姜杰
2021, 4(19): 100-102.
摘要
(
135
)
PDF
(692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学科竞赛的意义及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学科竞赛可以在教学方式、评价标准改革、师生创新意识培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及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为学科竞赛深度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应用地球化学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冯松宝, 闵宁, 魏强, 王明明, 姜玮
2021, 4(19): 103-105.
摘要
(
105
)
PDF
(73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背景下,以应用地球化学课程为例,在对课程三个模块内容进行创新尝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业元素的挖掘及应用,提出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通过研究与实践,挖掘了逻辑思维、组合创新法等创新元素,归纳了课上+实践+项目“三位一体”的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该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性,能够为地质类专业课与创新创业融合提供一定的借鉴。
模式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J高校MOOC建设的思考——基于ARCS模型的视角
李俊儒, 刘志峰, 安杰晶
2021, 4(19): 106-108.
摘要
(
125
)
PDF
(789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信息化给高等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变化。J高校率先在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启动了MOOC建设与实践,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建设成果。该文以ARCS模型为视角,以J高校为动机主体,从关注(Attention)、关联(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与满意(Satisfaction)四个方面探讨MOOC建设与实践,为J高校切实推进MOOC的深入有效应用提供了理论思考,为进一步提高立体化课程建设成效、建设应用型MOOC生态共享体系提供借鉴。
“三全育人”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路径探析
马东泽, 周昕, 郑敏柔, 刘蕊
2021, 4(19): 109-111.
摘要
(
97
)
PDF
(713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载体。从“三全育人”视域角度出发,归纳现阶段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过程中全员性、连贯性以及多元性不强等问题,探寻工作效率提升新路径,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二级学院人才引育机制探究
李静波
2021, 4(19): 112-114.
摘要
(
70
)
PDF
(790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人才资源是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核心。该文基于高校二级学院作为教学和科研一线阵地情境,提出高校二级学院人才引育机制思路,进一步探究高校二级学院人才引育机制路径,要统筹人才“引”和“育”的工作机制,为通过多维度考察后的引进人才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源保障。
城市地下空间专业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与探索——以河南城建学院为例
郑超, 张硕, 罗从双, 郭璐璐
2021, 4(19): 115-117.
摘要
(
199
)
PDF
(803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是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高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河南城建学院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为例,基于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城市地下空间专业校内教学实践基地,详细介绍校内实践基地的设计方案、项目组成及投入使用后的效果,为同类院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地方院校“教学赛创”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以莆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陈玮, 宋娜, 黄淋云
2021, 4(19): 118-120.
摘要
(
91
)
PDF
(875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地方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莆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探索出以竞赛为核心,“教学赛创”四位一体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竞赛改造教学和实践体系,提炼更新教学内容,改变学生学习模式,较好地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新工科建设快速融合,解决了新时期地方院校工科人才培养质量难提高的问题。
佛山高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培养策略
李琳, 周桂凤
2021, 4(19): 121-123.
摘要
(
93
)
PDF
(778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技能型人才对提高佛山工业发展水平,满足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用人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对佛山高技能型人才基本情况、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佛山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完善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仅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制定相关的吸引政策来吸引高技能型人才,还要发挥企业、学校机构、社会培训机构以及其他部门的作用来消除高技能人才引进障碍等结论,期望通过该研究对提高佛山高技能人才吸引力,优化高技能型人才队伍有所帮助。
高职院校科研育人困境与对策研究
都宏霞
2021, 4(19): 124-126.
摘要
(
63
)
PDF
(777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科研育人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科技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该文从科研育人氛围、内容、载体、体系、路径五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科研育人所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高职院校科研育人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园林古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苏州香山工匠学院为例
赵宇丹, 周军
2021, 4(19): 127-129.
摘要
(
163
)
PDF
(1060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园林绿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特色建筑建设需求的日益增加,园林古建专业技能人才一直存在较大的缺口。然而当下职业教育由于学校与企业合作存在多方面局限性,园林古建专业的学生培养很难达到企业要求、满足社会需求。该文以苏州香山工匠学院为例,从与职业需求对接,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对应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专业师资团队;强化技能人才输出,打造高效实践平台三方面,探索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古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护理专科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
黄玉婷
2021, 4(19): 130-132.
摘要
(
91
)
PDF
(78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研究致力梳理护理专业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现状,分析护理专科生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网络自主学习的现状,以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550名二年级专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探索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护理专业课程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护理大专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对于网络学习行为和网络学习时间的控制能力较弱。该研究通过“三段式”创新教学法、整合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完善过程性评价机制等途径来提高高职护理专科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崔红, 冯荣, 康芹
2021, 4(19): 133-135.
摘要
(
76
)
PDF
(714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械工程学科不仅是高校工科专业的重点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与工科其他学科的学习有较大的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尤为重视人才的创新能力。但是,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应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交通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索
宫月红, 张少君, 王明雨, 孟雄飞, 李家淦
2021, 4(19): 136-138.
摘要
(
62
)
PDF
(77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各类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促进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交通类专业中开展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仍存在各种不足,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该文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针对当前科技竞赛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措施,以期为在交通类院校中广泛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宋彦黎
2021, 4(19): 139-141.
摘要
(
130
)
PDF
(71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高等教育实现“三全育人”的必然选择。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受众最广泛的通识课之一,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该文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法,论述如何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将学生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从课程思政内容搭建、方法改革、评价体系和教师发展《四个方面开展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行性思路和方案。
劳动教育视域下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探索
苏萌, 严伟
2021, 4(19): 142-144.
摘要
(
107
)
PDF
(716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志愿服务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和进行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促进大学专业知识的深化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强化大学生劳动品质的塑造和劳动能力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体自觉意识四大育人功能,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然而高校志愿服务目前发展尚未成熟,存在管理水平低、保障制度等不完善、品牌文化缺失等问题。高校可从规范服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制度保障,创新激励机制,搭建服务平台;依托学科特色,明确品牌定位,构建文化特色三个方面实现其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
新商科背景下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林川
2021, 4(19): 145-147.
摘要
(
85
)
PDF
(838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商科是新科技革命给传统商科带来的冲击与变革,在新商科背景下,传统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创新与提升。该文针对新商科背景下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路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包括“国际化校校合作”模式与“国际化校企合作”模式,而实施路径包括重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国际化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模块、加强教师能力的提升。
依托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STEM教育模式研究——基于铜陵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
王东生, 王丽萍, 王泾文
2021, 4(19): 148-151.
摘要
(
109
)
PDF
(741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TEM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相似的理念、契合的本质,融合STEM教育理念是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介绍铜陵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探究了其依托创新创业教育系统推进STEM教育的具体措施,以期给应用型本科高校STEM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创新方法
进展写作法培养学术型一流本科人才
陈煜, 徐远清, 甘强, 陈棋, 陈锟, 许兴燕
2021, 4(19): 152-154.
摘要
(
76
)
PDF
(1059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材料、化学、生命等学科本科生培养的特点及普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探索通过“进展梳理,知识链化,科创倒逼”的进展写作训练模式,形成了提升本科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方法,培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能力特点突出、专业发展目标明确的学术型一流本科人才,产生了突出培养效果及典型示范效应。
MOOC+SPOC模式下的《投资学》教学内容的集合型设计
黄梦桥, 杨茜云
2021, 4(19): 155-157.
摘要
(
70
)
PDF
(703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OOC时代教育资源给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理论性课程带来了新的机遇。SPOC模式的应用可以加快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以填鸭式教学向知识互动性教学的转变。集合型设计教学知识点,可以实现以平行教学替代顺序教学,非常适合MOOC+SPOC教学模式。按照相对独立性和底层性的要求设计《投资学》课程的原子知识点,有利于在MOOC+SPOC教学模式下实现知识互动性教学,从而完成《投资学》课程教学知识创新的目的。
包装设计专业运用SCAMPER技法的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分析
罗爽爽, 王洪
2021, 4(19): 158-161.
摘要
(
110
)
PDF
(882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包装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包装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并且促进商品的销售,包装设计主要包括包装造型设计、包装结构设计以及包装装潢设计。图形创意课程作为包装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需要根据专业特点,融入有效的创作技法,能够更好地将图形创意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为后期专业课程的思维创造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参考国内外文献,结合SCAMPER技法的特点,设计图形创意教学课程的教学方案,然后将学生作品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打破学生长期依赖性的思维习惯,鼓励学生自信阐述其创作思维过程,实现有序合理的创作过程。只有将创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当下事物相结合,才能产生新的、有意义的作品。
护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举措
张夏霖
2021, 4(19): 162-164.
摘要
(
118
)
PDF
(67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方向和目标,积极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护理教学方法,努力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实现更大突破。但目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制约了护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该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护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护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面临的制约因素,最后就如何在护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出有效举措,旨在为促进护理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
基于泛在学习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药剂学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
赵洁, 郭波红, 黄展鹏, 谢诗韵, 李启铭
2021, 4(19): 165-167.
摘要
(
75
)
PDF
(852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泛在学习的先进信息技术支持,包括移动端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在线课程网站、医学仿真动画等,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其灵活的教学形式更加吸引学生,为药剂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为构建药剂学特色鲜明的贯通式培养的教学模式起到示范作用,为其他学科的信息建设与应用以及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科研进展新闻在海洋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使用
王磊, 彭旭钢, 甘秋莹, 吴敏敏, 陈柏洋
2021, 4(19): 168-170.
摘要
(
70
)
PDF
(838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介绍了科研进展新闻在海洋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教学实践经验。所选用的科研进展新闻与专业课程中讲授的专业知识联系密切,能够体现学科的最新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这些科研进展新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使用能够促进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能够紧跟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教学实践表明,科研进展新闻在海洋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使用能够在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很好的育人效果。科研进展新闻在教学中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并且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最新的科研进展,开阔了视野和思路,增强了对海洋科学专业的兴趣,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能够更好地体现以科研促教学和人才培养、“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理念。
论《心理治疗学》实践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以箱庭疗法为例
杨志杰, 陶佳雨, 李晓敏, 张琳钰, 马璐, 袁婧, 李宝芬, 梁明明
2021, 4(19): 171-173.
摘要
(
143
)
PDF
(678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治疗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应用性强、实践性突出的特点。在传统教学中,存在重视理论讲授而忽略实践互动、实践环节不集中、考核方式片面等问题。该文以箱庭疗法为例,建立“教师示范—学生体验—交流讨论—课后实践”四个递进式体验实践环节,并在每个环节中都加入过程考核,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心理治疗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效果良好,教学效果显著,为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整合完善提供借鉴。
实践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以《设计基础》课程为例
任敏
2021, 4(19): 174-176.
摘要
(
98
)
PDF
(723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通过引入实践导向型教学模式,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以拓展思维、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为核心,对《设计基础》课程的目标定位、设计原则、实施模式、课程内容、考核评价等进行了探索。旨在营造以学生为本的自主学习环境,使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拥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
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一流大学艺术惠民活动新模式
李晓迪, 霍楷
2021, 4(19): 177-179.
摘要
(
62
)
PDF
(674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举办艺术惠民活动应当是高校、社会共同的责任,艺术惠民活动能够为城市文化建设带来积极影响,也能够为艺术类专业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一流大学的艺术惠民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针对当前一流大学艺术惠民活动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并分析出当前大学艺术惠民活动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移动教学平台在经管类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李欣, 刘湘宁
2021, 4(19): 180-182.
摘要
(
64
)
PDF
(719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移动学习正在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使用移动教学平台。移动教学平台将改变经管类实验教学模式。研究分析了移动教学平台的必要性;提出了移动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目标;移动实验教学平台所应包含的功能模块,如微课慕课教学平台、移动教学交流平台和移动实验APP课程平台。并结合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开展移动实验教学的案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移动教学平台促进了经管类实验教学的开展,高校建立经管类移动实验教学平台是十分有必要的。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社区共融设计研究
倪红, 廖心妍, 陈阳, 吴楚槟, 刘悦
2021, 4(19): 183-185.
摘要
(
109
)
PDF
(799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推进,广州、深圳两地吸引了大量青年人才涌入,在政策配套和市场需求推动下,区位配套便利、价格实惠的青年公寓类型社区得到快速发展。该文结合广州昌岗青年社区项目设计方案,阐述“青年社区共融设计”理念和主要内容,探索和总结青年社区共融设计策略。通过对新旧空间共享共融设计理念和方法的研究,促进存量转型阶段社会融合,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创业实践
孵化平台建设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吴岸晶, 戴想华, 曾朱玲, 黄玉莲, 高华
2021, 4(19): 186-188.
摘要
(
75
)
PDF
(529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但目前,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给我们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需求不断增长。养老与健康行业急需有创新创业意识的青年人才。21世纪中国的发展需要具备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也要具备创新能力。“涉老服务创业项目孵化平台”项目通过校企合作,共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搭建平台,推动师资队伍能力提升,积极开展多方建设,为涉老服务乃至健康产业提供更多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执行分析——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张春明, 孙悦
2021, 4(19): 189-192.
摘要
(
184
)
PDF
(542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满足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和贯彻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视角,从创新创业政策执行的质量、目标群体的认同程度、政府执行主体的利益矛盾、政策执行环境的特点这四个方面系统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政策的执行过程。为达到政策执行的预期效果、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执行路径、增强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与反馈的真实有效性,运用多种方式保障政策执行质量;加大政府、企业、高校多方相互联结性,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与服务;注重创业教育的过程实践性,培育SIE型创新人才。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参与率与成功率,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创业,开展全民创业,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段丽华
2021, 4(19): 193-195.
摘要
(
62
)
PDF
(550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学生创业的政策,但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难以被准确评估,缺少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该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创业竞争能力、创业服务水平和创业扶持成效3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能够对现有的创业政策进行诊断与评价,进一步促使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经济新常态下提升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策略研究
盛婉莹
2021, 4(19): 196-198.
摘要
(
60
)
PDF
(494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并积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在创业中会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部分学生因此而产生了心理问题。如何缓解大学生心理障碍,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心理资本,逐渐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该文基于新常态视域,对大学生的创业心理资本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新常态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经济新常态对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影响,从创业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为提升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寻求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