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婷袅,高佳平.STEM教育中国本土化实践探索——论中国科技教育的变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6):9-11. [2] 张春海,叶海燕.融合与共生:我国STEM教育研究进展及展望[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3):24-31. [3] 徐奕菊. 我国高校STEM教育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综述[J].文教资料,2018(16):117-118,182. [4] 刘云,王健.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校计算机课程建设与改革[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10):72-73. [5] 郭小凡.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应用型本科教学探究——以电子商务本科教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9(11):123-125. [6] 程晨,周祎,戴西,等.基于STEM教育模式的高校通信类聚合课程体系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0):39-41. [7] 秦瑾若,傅钢善.面向STEM教育的设计型学习研究:模式构建与案例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8(10):83-89,103. [8] 段瑶瑶.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借鉴STEM教育理念[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 [9] 孙晓红,李沐瑶.STEM教育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9,(3):53-57. [10] 白逸仙,邓艳明.STEM教育视角下我国工科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8(8):68-73. [11] 吴春胜. STEM教育对创新创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2019(6):148-149. [12] 倪国爱,高天星,王丽萍,等.地方本科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现路径探析[J].铜陵学院学报,2019(6):107-110. [13] 倪国爱,高天星,王丽萍,等.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J].铜陵学院学报,2020(6):110-112,116. [14] 李岩. 基于STEAM理念的VR开发实训平台建设[J].铜陵学院学报,2020,19(5):102-105. [15] 王晓龙. 浅谈STEM教育教师培养[J].教育科学论坛,2019(7):41-42. [16] 朱清光,宋大明.探索STEM教育教师成长之路[J].教育科学论坛,2019(7):4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