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3-10
    理论研究
    地方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现状剖析
    马晓君, 李春江, 邢传波, 马华泉, 张宏伟
    2021, 4(5):  1-3. 
    摘要 ( 67 )   PDF (491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阐述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新工科建设三部曲的发展,分析了国内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现状,面向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技术升级的迫切需求,地方高校在工科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理念、人才结构、培养模式等方面不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通过该文期望可为新工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文永刚
    2021, 4(5):  4-6. 
    摘要 ( 97 )   PDF (523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社会网络舆情的延伸,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对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态度、看法和意见的总和,具有参与主体的自由性、内容结构的多元性、舆情的瞬时突发性和诉求方式的不成熟性等特点,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针对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应当从占领舆情阵地、健全监测机制、完善思政队伍等方面进行改进。
    管理学教学中的课堂氛围建设研究
    陈果
    2021, 4(5):  7-8. 
    摘要 ( 65 )   PDF (480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良好的管理学课堂氛围是确保学生扎实掌握管理学理论知识基础、培养基本管理能力的重要前提。该文在分析了建设管理学课堂氛围具有利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利于改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意义的基础上,梳理了管理学课堂氛围的三种常见问题,进而提出为了建立良好的管理学课堂氛围,高校应该设置相应的选课机制、评价机制、比赛机制,并建立管理学教学团队;管理学授课教师应该学习榜样教师的授课模式、积极与教学团队内的其他教师交流、增进与学生的沟通,并培养自身课堂管理能力;学生应该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与教师充分沟通。
    我国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春光
    2021, 4(5):  9-11. 
    摘要 ( 74 )   PDF (507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剖析,指出我国高职教育存在重技术轻知识,强调动手能力而文化学习稍显不足等问题,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高职学生本身学习能力有待提高,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单一,高职教育体系不完备。该研究提出:完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和发展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具有浓厚人文教育氛围的教学实践环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各项课程的考核内容,并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考核体系,以期对提升高职人文素质修养具有一定价值。
    教学革新
    岩土工程勘察钻探章节教学思政案例的设计与实践
    罗伟, 彭静, 李华章, 金廷福, 黄川腾
    2021, 4(5):  12-14. 
    摘要 ( 99 )   PDF (729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立德树人是教育过程的一项基本核心任务,课程思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新时期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岩土工程勘察的钻探章节为例,通过对该章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其中,构建了以钻探知识内容为主体,且有机融入了职业精神、爱国情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内容的教学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金课"建设背景下的农业院校物理教学研究
    段智英, 张茹, 韩小平
    2021, 4(5):  15-16. 
    摘要 ( 52 )   PDF (683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目前开展一流本科的课程建设发展要求,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对农业院校《农科物理学》课程进行改革,促进《农科物理学》课程的教师将常规教学法和现代化拓展手段相结合,使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化、多样化,提升《农科物理学》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探索农业院校物理课程建设,更好地推动物理农业的发展。
    "SPOC+团队"模式下《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建设与探索
    杨如意
    2021, 4(5):  17-19. 
    摘要 ( 102 )   PDF (692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POC既融合了MOOC的优点,又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该文通过教学理念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途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总结与反思对"SPOC+团队"模式下《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期提升创业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创业元素融入《数字高程模型》课程改革的研究
    周璀, 孙玉荣, 杨志高
    2021, 4(5):  20-21. 
    摘要 ( 88 )   PDF (67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高程模型》课程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文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数字高程模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以及教学评价中融入创新创业元素,进行改革与探索。这种改革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亦能有助于学生对数字高程模型技术知识的掌握,也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熊慧芳, 宁晨, 贺雪岚
    2021, 4(5):  22-23. 
    摘要 ( 72 )   PDF (719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些年,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教育部推行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因而,部分高职院校通过开展项目化教学,来提高学校内部的教学效率。通过应用项目化教学方式,在课堂内部结合课程情景,以及开展课程的评价,来搭建起产教融合的教学管理平台,增强高职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热情,进而激发高职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高校数码钢琴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刘芳艺
    2021, 4(5):  24-26. 
    摘要 ( 66 )   PDF (690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码钢琴以数字处理技术为基础,为人们提供了钢琴授课和学习的现代化途径。随着我国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多,高校师资力量与硬件力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教学需求。利用数码钢琴进行钢琴教学能够打破传统钢琴教学一对一的封闭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使用教学资源,因而在高校中得到了不断的推广。但是,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数码钢琴教学的要求,而且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对数码钢琴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数码钢琴教学的教学效果,必须对数码钢琴教学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探索出一系列实用性的改革策略。基于此,该文从课堂教学、授课方式、钢琴教师与微课建构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以期促进我国高校数码钢琴教学的发展。
    基于POA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探析
    万鹏
    2021, 4(5):  27-29. 
    摘要 ( 139 )   PDF (690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时期人才培养方向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过去以"重学轻用"的教学实践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一转变,我国教育机构必须尽快转变教育理念,并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方法等方面做出全面改革。该文将探讨POA(产出导向法)在高等教育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面向"新工科"建设的《储运仪表与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雷云, 高玉明, 于鹏飞, 彭浩平, 赵会军
    2021, 4(5):  30-31. 
    摘要 ( 69 )   PDF (73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结合新工科建设理念,行业发展趋势与本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探索了《储运仪表与自动化》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不断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材及考核评价机制,引入信息化辅助教学和综合性实训及虚拟仿真内容,对《储运仪表及自动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及学习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改革,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储运与仪表自动化复合型工程人才打下基础。
    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黄美婷
    2021, 4(5):  32-34. 
    摘要 ( 59 )   PDF (704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也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所以,民办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地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高等数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民办学校要能按照新课标提出的办学标准,对高等数学教学形式进行改革。为使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教学课程的教学顺利进行,该文将对其相关的教改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
    校企合作模式下职业院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孟良成
    2021, 4(5):  35-37. 
    摘要 ( 56 )   PDF (690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我国在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中已经开始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实践操作环境氛围,这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职业院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创建更多新的教学体系,将课程教学与社会市场、企业相联系,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西班牙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刘晋彤
    2021, 4(5):  38-40. 
    摘要 ( 161 )   PDF (691KB)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高考背景下,教育教学理念的改革及创新备受关注。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新课程方案将西班牙语纳入高考科目,必将促进我国中学西班牙语教学的发展,推动课程建设的步伐。当前中学西班牙语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全国十余省市开设西班牙语课程的中学开展调研,对访谈、问卷进行分析,该文探讨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新工科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杨海英, 叶青
    2021, 4(5):  41-42. 
    摘要 ( 67 )   PDF (681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针对当前不同层次的电子技术授课对象,遵循工程教育理念,在教学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模式、实验教学手段、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一套以多元化的教学培养目标、多维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手段、多视角下的评价考核体系为指导思想的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策略。实践证明,该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新媒体时代广告学专业"三维立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成效
    边微, 任海峰, 房雪
    2021, 4(5):  43-45. 
    摘要 ( 69 )   PDF (744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黑龙江财经学院广告学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创客空间为依托进行研究,阐述了该校符合学生个性和需求的多层次多选择的"三维立体"的实践教育方式,提出了结合创新创业的纵向改革的四个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还提出了横向改革多项互联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企合作的应用,广告学专业创客空间的建设以及新媒体平台的运用。最后,由点带面,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开展广告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希望该研究可为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新时代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于美亚
    2021, 4(5):  46-48. 
    摘要 ( 118 )   PDF (68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政课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可以发挥价值导向、德育、凝聚等功能,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能力。然而,新时代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部分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不完善,与多元文化、专业课的渗透教学力度不够等。因此,高职高专院校需重塑教育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
    应用型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崔丽娜
    2021, 4(5):  49-51. 
    摘要 ( 60 )   PDF (750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型大学主要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及相关课程逐渐兴起,尤其是在应用型大学中。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上显得尤为重要。从当前的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探寻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必要的。该文针对应用型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创新展开研究,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保障措施几个方面提出创新建议。
    教育改革与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路径探究
    刘洋, 王娇楠
    2021, 4(5):  52-55. 
    摘要 ( 98 )   PDF (742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流的本科教育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途径,探索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模式,已成为近年来我国高校本科教育的内在要求。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应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优势,在搭建科研训练平台、构建创新团队培养模式、发挥专业教师育人功能、发挥社会主体教育功能、建立有效的师生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索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路径,形成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浅谈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肖璐
    2021, 4(5):  56-57. 
    摘要 ( 85 )   PDF (72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围绕独立学院思政教育工作展开探析,站在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分析探讨思政教育创新问题,从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活动的开展以及心理测评的运用等多个方面阐述具体的创新策略,力求打造高品质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推动二者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及正确思想三观的塑造。
    德国推进"职业教育4.0"浪潮下对我国职教人才培养路径的启示
    曹育红, 李凤玲
    2021, 4(5):  58-60. 
    摘要 ( 91 )   PDF (736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教育4.0"是"工业4.0"形成的产物。工业应用型人才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国推进职业教育4.0背景下对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师资、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要求和举措旨在适应市场导向的需求,灵活应对信息技术和职业发展模式的不断转型,对我国职教人才培养路径选择上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
    周庆平, 吴晗, 夏鹤津
    2021, 4(5):  61-62. 
    摘要 ( 63 )   PDF (773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师范人才以及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创新型人才输出的关键主体。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双创"教育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各个地方师范院校也积极加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阵地中,通过创新创业教学开展等方式,加大对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以地方高等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为基础,对该类院校创新创业开展的实践路径与优化建议进行系统的探讨,旨在为各个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
    高等院校线上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姜爽, 李璐, 丁爽, 于澄
    2021, 4(5):  63-65. 
    摘要 ( 97 )   PDF (773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线上教学成为可能。为了响应教育部在疫情期间提出的"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各高校纷纷组织师生充分利用在线网络资源和教育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线上教学模式下尤为重要。该文主要在界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描述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及探讨自主学习能力获得的基础上,从线上教学的特点出发,利用PBL、TBL、网络资源及形成性评价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问题与对策
    刘子腾
    2021, 4(5):  66-67. 
    摘要 ( 83 )   PDF (72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学徒制体现了院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教改的主要趋势,近年来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不少高职院校也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索,并获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际实施中发现,无论是在企业积极性还是在院校本身对接上都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该教学模式的效果,不利于学徒制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分析当前高职教育在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相关对策,以期推动该育人模式的发展。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实践
    王燕飞
    2021, 4(5):  68-70. 
    摘要 ( 115 )   PDF (735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实践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企业发展和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一是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不够高;二是对创新创业的财政投入不足;三是高校创新创业体系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院校和政府机构应该增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加大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财政投入,还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体系。
    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内涵目标与实践路径探索
    韩鸿雁
    2021, 4(5):  71-72. 
    摘要 ( 74 )   PDF (725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素质教育的贯彻与实施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高职院校在教育中仍存在"重技能,轻素质"的情况,关注学生的技术培养,而没有关注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着素质教育内涵目标不清、实践途径单一的问题。这很大程度限制了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内涵目标,完善素质教育实践路径,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制度的完善。该文主要针对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内涵目标与实践路径展开分析。
    构建中国特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周熹, 王梦楠, 邓德祥
    2021, 4(5):  73-76. 
    摘要 ( 63 )   PDF (742KB) ( 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双创型人才的支撑,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高校教育体系决定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对此,站在全球的视角和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为适应当今和未来创新创业型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以国际视域研究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和优势,立足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文化内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驱动创新创业发展,建设创新创业型社会,成为该文探讨的内容。
    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分层教学思考与实践—以《大学语文》为例
    蒋丽霞
    2021, 4(5):  77-78. 
    摘要 ( 96 )   PDF (728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百万扩招"背景下,该文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在线课程建设为例,基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探讨了在线课程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出发,论述了在线教学平台分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模块的建设,反馈、评价和考核方式的改革等方面的思考和做法;也针对在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生态文明视野下林科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黄庆斌, 陈政, 苏靖辉, 卢旭
    2021, 4(5):  79-82. 
    摘要 ( 75 )   PDF (84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学生不断创新推动其发展。笔者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深入剖析林科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困惑,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平台构建、师资队伍打造等改进措施,供同类院校借鉴。
    实践育人视野下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
    田静
    2021, 4(5):  83-84. 
    摘要 ( 91 )   PDF (726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高校教育教学领域当中,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成了重要的一项内容,其中公益创业更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模式,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对于公益创业板块也表示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大学生的公益创业教育,是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方向的一个重要举措,不仅仅有助于各类高校落实多元化人才培养计划,而且对于拓展大学生的就业空间、树立大学生的全新就业理念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该文将结合实践育人的视角以及相关内容来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性的发展路径与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杨雪峰
    2021, 4(5):  85-87. 
    摘要 ( 74 )   PDF (73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下,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学生接收的信息日益多样化,且当代大学生群体自身的个性特征较为突出,这些都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较大挑战。面对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各高校的工作重点,思政教育是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教育手段。该文主要介绍了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我国思政教育现状,详细阐述了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优势与困境,并根据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我国高校慕课发展的困境及策略研究
    梅雪莹
    2021, 4(5):  88-90. 
    摘要 ( 113 )   PDF (736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背景下,慕课俨然成了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思路。任课教师通过制作品质精良的课程,让学生在线进行学习和测试,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然而从高校慕课发展现状来看,存在不少问题。该文将探讨高校应用慕课的巨大价值以及慕课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给慕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出慕课的优势,推动高校教学改革进程,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大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重塑研究
    皇甫贤昌, 江淑云
    2021, 4(5):  91-92. 
    摘要 ( 410 )   PDF (727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中国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持续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该文从历史角度,阐述我国劳动教育推进演变的过程,寻找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重塑的逻辑起点,剖析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内涵,分析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存在问题,从理念、精神、制度、实践四个层面提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重塑路径,以助高校更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
    新时代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盼盼
    2021, 4(5):  93-95. 
    摘要 ( 105 )   PDF (734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现阶段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培养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培养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多数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理性、积极面对自身的成长。而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周边因素影响、教师综合素质、市场化因素、网络因素等都会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培养质量,因此,需要从这些因素入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改进。
    学科竞赛驱动的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改革研究
    李川, 潘海
    2021, 4(5):  96-98. 
    摘要 ( 69 )   PDF (734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阶段,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增强其整体素质方面,研究生学科竞赛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平台作用。然而在具体实施环节,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参赛作品不匹配社会需求、研究生学习研究活动和竞赛活动存在冲突以及学校竞赛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因此,为了推动学科竞赛提质增效,应对研究生培养体系加以改进,构建更为高效科学的考核评价流程;对学科竞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推行激励机制;使校友在增强学科竞赛社会影响力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医药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李晓菁
    2021, 4(5):  99-100. 
    摘要 ( 60 )   PDF (747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将其作为医药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媒介。建设医药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要以学生发展和需求为中心,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全员参与并凸显医药特色,全面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形成"理论课-实训课-实践课-创业实务"金字塔式课程体系网络,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素养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使其具备医药企业家的基本素质,有效提升医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模式探索
    创新创业背景下数学与统计类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方壮, 周敏, 向长城, 向宇, 魏代俊
    2021, 4(5):  101-104. 
    摘要 ( 89 )   PDF (718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创新创业背景下地方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分级分类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备、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亟待拓展及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具体指出了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案。通过实践,检验了这些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面向"仿生科学与工程"新工科本科生人才培养
    田丽梅, 孙霁宇, 赵杰, 商延赓
    2021, 4(5):  105-107. 
    摘要 ( 64 )   PDF (72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工科建设工作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助力工科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高效推进新工科建设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针对"仿生科学与工程"新工科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为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践行吉林大学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添砖加瓦。
    测量学课程实习模式改革及其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应用
    成遣, 杨国范, 高振东, 马玲玲
    2021, 4(5):  108-109. 
    摘要 ( 78 )   PDF (70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量学作为对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课程,实验及教学实习在其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实习方法及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单位对测绘类人才专业能力的需求,这就需要对现有的测量学课程实习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测量学课程实习模式的改革应根据教学实习特点及其在课程中的重要性,结合用人单位要求和测绘技术的发展现状,从传统教学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在实习平台建设、教学内容、实习场地、教学方法及教学实习考核模式等多个方面实行改革,为建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综合体系夯实基础,以努力培养贴近市场需求、有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当代大学生创业培训模式构建的战略研究
    卢必林
    2021, 4(5):  110-112. 
    摘要 ( 55 )   PDF (709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养水平会对国家未来发展产生很大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趋于多元化,加上就业形势严峻,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变得更加苛刻。据此,高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重视大学生创业培训模式的构建,帮助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完成创业梦想,同时还能缓解就业压力,当代大学生创业培训模式构建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广西"数字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路径分析
    周蕾, 潘益庆
    2021, 4(5):  113-115. 
    摘要 ( 76 )   PDF (754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对接广西数字经济发展与高校人才培育工作,根据学生已有学习成绩数据,利用相关软件描绘学生的雷达知识图谱,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教学服务,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该文以广西大学研究生单一导师制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构建以数学学科为基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多学科导师共同指导和交叉培养广西"数字人才"的创新型机制。
    基于工作室项目制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邱建英
    2021, 4(5):  116-118. 
    摘要 ( 81 )   PDF (708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于工作室项目制视角,要提高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除了要分析当前该专业的项目设置要点之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平台,注重技术攻关与交流,打造良好学术氛围的同时,树立劳动模范,使人才能够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自身对于数字媒体专业的认知,另一方面能够强化合作的意识,为项目开启和研究提供思路源泉,进而为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该文主要就数字媒体专业基于工作室项目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学者带来一定参考。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大学生教育结合的有效路径探索
    鲍丛余
    2021, 4(5):  119-120. 
    摘要 ( 146 )   PDF (701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中,可帮助大学生群体增加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能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社会的各种挑战。因此,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的阐释和传播手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新育人模式,是每一所高校都应不断探索的课题,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性及其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影响和必要性入手,分析目前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以期指导实际工作,推动大学生教育,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开放式实验室促进"互联网+"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
    王充, 郑向华, 李刚俊
    2021, 4(5):  121-123. 
    摘要 ( 57 )   PDF (842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增加的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 +"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竞赛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从实验室管理的网络化、实时性、仪器共享、开放预约、安全管理、效益评估等多方面入手,对开放式实验室的功能进行分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开放式实验室综合管理和服务体系,提出促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人员聘用制度,建立智能化开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和实验信息归档等管理措施和评价体系。
    面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维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梧州学院为例
    贺杰, 郭慧, 宫海晓, 邸臻炜
    2021, 4(5):  124-126. 
    摘要 ( 147 )   PDF (848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指出了培养主导单位单一化、培养目标同质化、课程设置片面化导致的学生创新思维缺乏、实践能力欠佳的问题,探讨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多维协同育人模式,并以梧州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总结、阐述了该模式下的基层教学组织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双元导师模式推进、实践与竞赛开展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与实际成效。
    探析民航高校中朋辈教育功能的实践路径
    卓昱含
    2021, 4(5):  127-129. 
    摘要 ( 87 )   PDF (709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朋辈教育功能是一种创新型育人模式,它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育人模式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逻辑和技巧。高校单向度的授课传输模式已不适用于当前全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也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为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高校教育者有必要在育人过程中引入并掌握朋辈教育功能,现结合工作实际,对民航高校中朋辈教育功能的实践路径进行探析。
    探析仿真实验与实体实验相结合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潘贵英, 曲晓英, 马彦兵, 邓雄
    2021, 4(5):  130-131. 
    摘要 ( 91 )   PDF (698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实体实验教学模式在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课前预习、实验操作及撰写实验报告等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其次介绍了仿真实验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课前预习、操作实验及撰写实验报告等环节所起的重要作用。立足于教学实际,结合仿真实验与实体实验的优势,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提出了仿真实验与实体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工程测量》为例
    张蓓, 许茜, 周平
    2021, 4(5):  132-134. 
    摘要 ( 90 )   PDF (709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平台,都具有深刻意义。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需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具体的模式。该文以《工程测量》课程为例,对高职院校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校企合作三个方面探讨了满足现代学徒制要求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与方法。并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组建工作室、项目化情境教学、课程考核制定等一系列具体的实施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心理困境与应对—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欢
    2021, 4(5):  135-136. 
    摘要 ( 96 )   PDF (699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仅能加强对学生的健康引导,也能使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得到帮助,从而使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健康成长。该文首先讲述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测评步骤及结果,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其次,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心理困境;最后,阐述相关应对策略,希望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一系列参考意见,从而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职业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版式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探讨
    张域
    2021, 4(5):  137-139. 
    摘要 ( 63 )   PDF (707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应不断优化和完善,以能促进实训教学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设计人才奠定基础,并有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该文首先分析版式设计课程实训教学目标;其次,分析职业院校设计专业学情;最后,阐述平面设计专业版式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方法及其辅助方法,希望可以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参考,并有效促进平面设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的优化和完善。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程国辉
    2021, 4(5):  140-141. 
    摘要 ( 56 )   PDF (721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是为国家与社会培养高素质、全能型、优质人才的主要场所。为了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要紧跟时代发展,进行地方高校教学工作的改革与转型。因此在今后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也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以此加快地方高校的转型步伐。
    创新方法
    CBL和TBL结合教学法在口腔科学正畸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邹林洪, 张琳林, 彭春
    2021, 4(5):  142-145. 
    摘要 ( 130 )   PDF (836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口腔科学正畸教学中应用CBL和TBL结合教学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级和2015级临床医学学生进行分析,2014级和2015级各154例,共308例,采用Excel表格将此次研究的患者相关信息统计后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n=154)、试验组(n=154),参照组实施LBL教学,试验组行CBL和TBL结合教学法,对比和分析两组理论知识评分、病历书写得分,操作技能评分,教学效果、两组教学满意率。结果 通过对比可知,①试验组理论知识评分(90.00±6.28)、病历书写得分(44.00±4.00),操作技能评分(28.00±2.83)均高于参照组(63.6±7.65)、(34.02±10.9)、(16.9±2.5),组间存在同质性(P<0.05);②试验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7.5±0.8),医患沟通能力(8.5±0.9),合作互助能力(9.9±0.5),理解能力(7.3±0.5),动手能力(9.5±1.0),文献搜索能力(7.3±0.6),自学能力(8.2±0.7)均高于参照组(6.1±0.5)、(3.7±1.2)、(5.6±1.1)、(6.0±1.0)、(6.2±0.8)、(3.2±0.8)、(5.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教学满意率90.00%高于参照组63.33%,组间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 通过实验对比可知,在口腔科学正畸教学中进行CBL和TBL结合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进而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满意率。
    教学方法多元化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杨新宇
    2021, 4(5):  146-147. 
    摘要 ( 122 )   PDF (801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学》是大学本科阶段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旨在使大学生接受并掌握系统、全面的《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概念。在新课改形势下,《教育学》课程迫切需要推进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譬如教师传授和学生自讲相结合的方法、案例教学、课堂自主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方法,依托各类方法的运用,使学生们牢固掌握系统完备的教育学基础理论常识。该文密切联系《教育学》课程教学实际,系统阐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本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原因及策略。
    "项目贯穿、小组教学"的高职大数据人才精细化培养研究与实践
    郑述招
    2021, 4(5):  148-150. 
    摘要 ( 58 )   PDF (80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大数据技术专业;作为新工科专业,其培养难度加大,因而,大数据专业如何准确定位、如何精细化育人成为重要课题。为此,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采集企业招聘大数据,构建了大数据人才分析平台,聚焦大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等岗位,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项目实践贯穿师资队伍培养及学生培养全过程,进而建设了系列化的教学,反哺教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建"课堂教学共同体",实施小组学习,取得一定成效。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路径
    孙杨, 李任斯茹
    2021, 4(5):  151-152. 
    摘要 ( 64 )   PDF (80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农家书屋在全国农村广泛建立并发挥作用,农村的公共阅读服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国家对城镇化进程的稳妥推进及对城镇化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村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但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深入了解农村阅读服务环境,掌握农民日益增长的阅读需要,以小城镇为服务主阵地,健全农村公共阅读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做好阅读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是构建农村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进路所在。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助推心理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廖全明, 黄荔, 于敏章, 贾双黛
    2021, 4(5):  153-156. 
    摘要 ( 127 )   PDF (817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高校的不断开展,是教育部面对国家社会发展和创新而做出的重要举措,是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学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抓手,是提升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该文针对大创训练项目的开展对于心理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意义进行初步研究,分析了心理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阐述了心理学专业学生参与大创训练过程的特征,提出了大创训练计划项目助推心理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策略。
    地方本科高校工科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研与对策分析
    贺龙, 张志荣, 罗均华
    2021, 4(5):  157-159. 
    摘要 ( 71 )   PDF (81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学业预警谈话和专业课任教师访谈的方式,调研了河西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等五个工科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调查所得样本数据进行了处理,结合学业预警谈话和教师访谈信息,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工科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不高的原因;最后,针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中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提出了实现途径。
    《工程导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设计
    沈艳, 朱烨
    2021, 4(5):  160-162. 
    摘要 ( 168 )   PDF (1641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工程导论》课程为例,探讨如何从党和政府的文件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行业发展态势和职业规范三个方面挖掘提炼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将这些元素有机融入工程导论课程中,为建立专业和思政教育相互交融的课程内容体系奠定基础。
    基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探究
    董亚君, 张晋
    2021, 4(5):  163-164. 
    摘要 ( 94 )   PDF (79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已成为高校师生日常获取信息、拓展视野、思维碰撞、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鉴于网络舆情的隐匿性、即时性、多元性等特点,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尤其是思政教育方向,教师应当坚持以生为本,借助实践育人平台,建立大学生利益驱动机制,利用"O2O"思政教育模式,健全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借助高校网络舆情,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科学、系统、规范、有效的开展,形成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可呈现的实践育人机制,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响应"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建设要求。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对"十四五"期间高校国际交流工作的思考
    潘娜
    2021, 4(5):  165-167. 
    摘要 ( 112 )   PDF (808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强劲。开展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工作是提供人才储备、培育创新源泉、促进区域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助推器。在当前形势下,需要以变革的视角展望"十四五"期间的高校国际交流工作,立足内涵发展推动在地国际化,开展专业国际认证、建设科研国际平台、改革英语教学模式、提升来华留学教育水平,打造在地国际化氛围。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路径
    王敏
    2021, 4(5):  168-169. 
    摘要 ( 106 )   PDF (800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承担着育人职责。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也是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议题。新时期,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引导者,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育人能力,对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状态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此,针对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辅导员育人能力提高路径等相关问题,该文进行了简单地论述。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王姗姗
    2021, 4(5):  170-172. 
    摘要 ( 86 )   PDF (805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阶段,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是社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场所,对社会人员提高专业能力以及技术水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普通高校对成人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其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而影响其管理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为其所选择的管理模式。该研究对现阶段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中的三种主要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包括一级管理模式、二级管理模式和独立管理模式,主要总结以下两个问题:继续教育学院对教学管理的力度不足以及管理职能定位模糊。结合各管理模式的特点以及成人教育管理的情况,该研究进一步对成人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的管理人员更好地做好成人教育的管理提供参考。
    浅谈时代背景下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的发展—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杨振强, 杨洁, 雷玉婷
    2021, 4(5):  173-174. 
    摘要 ( 353 )   PDF (803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动力之源,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同全国创新资源,共享共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实践基地拓展、师资队伍建设等重点领域和方向的改革发展,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与高质量就业创业有效实施,与此同时,创新创业类社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色化活动、专业化实践、导向化发展、区域化服务成为创新创业类社团的主打品牌,该文以优化创新创业社团发展为主旨,丰富"三阶四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内涵建设,提出"一体两异三阶四化"的发展理念。
    数据挖掘下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构建研究
    朱敏
    2021, 4(5):  175-177. 
    摘要 ( 64 )   PDF (874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教改的逐步落实,社会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状况,高职院校管理层开始探索在数据挖掘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构建,目的是对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与应用,在提升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同时,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就数据挖掘概述、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构建存在的问题、数据挖掘下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构建展开论述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思考
    周超英
    2021, 4(5):  178-179. 
    摘要 ( 76 )   PDF (859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课程背景下对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思考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必要性,介绍新课程背景下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面临的困境,最后指出新课程背景下,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需打好全科型教师培养基础、科学构建小学教师培养教学体系,内化全科型教师培养计划、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动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工作进程、增强小学教师研究水平,更好地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团队,满足新课程发展需要。
    信息互动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探索
    李岩, 李力恒, 王殿一, 郑欣蕾, 孙志勇, 王晓磊
    2021, 4(5):  180-182. 
    摘要 ( 73 )   PDF (809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耳鼻喉的解剖结构极为复杂特殊,以腔、洞居多。在临床教学中单凭授课教师进行说教式的讲授,学生难以对其进行具体形象的认识。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活跃思维一直都是耳鼻喉科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我院为提高耳鼻咽喉科相关教学质量,对互动式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充分利用蓝墨云班课等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采用循序渐进、互动教学的方法,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教学。不但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扎实了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出更多耳鼻咽喉科专业人才。
    学前儿童在早期阅读中建构生命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
    王进源
    2021, 4(5):  183-184. 
    摘要 ( 96 )   PDF (855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命教育是聚焦"人的生命"的教育,旨在尊重生命主体,关注生命的价值,其涵盖着人对生命的态度、生命存在的方式、生命的价值等内容。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国人民对生命意涵及价值的沉思,也增强了对"生命教育"意题的重视。幼儿期是终身教育的起点,也是身心发展及人格养成的关键期。因此,图文并茂的"生命教育"绘本,是开启幼儿生命教育最好的教科书。
    医学创新思维与TRIZ创新方法应用研究
    黄德胜, 郑长花, 陈晓诗, 崔慧通, 罗漫, 彭勇
    2021, 4(5):  185-187. 
    摘要 ( 174 )   PDF (813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医药类高职和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八个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8种方式和路径。以医学创新思维与TRIZ创新方法统领,对两类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系统集成并进行应用和实践。经过三年的研究和实践,两校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师资的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与医学专业教育结合、产教融合和服务大湾区社会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和实践表明,以医学创新思维与TRIZ创新方法引领和指导医药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走专创融合、产教融合、本职协同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是"双创"教育的一条有效的方式和路径,彰显了广州特色。
    以"互联网+"竞赛为主导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与实践—以机械类专业为例
    郑向华, 罗金武, 李刚俊
    2021, 4(5):  188-190. 
    摘要 ( 78 )   PDF (97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促进应用型高校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构建全方位的育人模式,探索了学科竞赛下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从学科竞赛对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以成都工业学院机械类专业为例,提出以"互联网+"竞赛为主导的育人机制,并形成了以逐级培养、校赛选拔、奖励机制、"双创"协同、项目引导等方面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实践成效显著。为应用型高校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参考。
    疫情防控下Y高校应急物流系统仿真与优化研究
    孙嘉佳, 许瑞
    2021, 4(5):  191-193. 
    摘要 ( 88 )   PDF (1023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9年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高校应急物流系统暴露了其不足之处,亟待改善。该文以Y高校应急物流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疫情下高校防控物流系统的优化,运用AnyLogic对Y高校应急物流系统进行离散仿真,在对模型进行仿真优化后,对优化结果加以分析,以获得高校应急物流的仿真优化成果,从而提出对策建议,为Y高校应急物流系统的运行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期望可为高校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做出贡献。
    创业实践
    基于"互联网+"背景探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王晗奕, 杨靖伟
    2021, 4(5):  194-195. 
    摘要 ( 100 )   PDF (38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互联网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过程中,互联网技术与我国的经济相结合,实现了共同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各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重点。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创业能力比较缺乏,虽然每天都接触互联网,但对"互联网+"并没有正确理解。高校在培养创业人才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环境予以创新,让学生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创业素质。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不足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学生有较高的创业能力。该文着重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校企协同育人实训平台建设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以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
    洪伟鸣, 左伟勇, 杨海峰, 陈毓, 圣志存, 张龙
    2021, 4(5):  196-198. 
    摘要 ( 82 )   PDF (398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主要介绍了实训平台建设中的五种创新机制,即校企共建共管共享机制、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实训平台协同创新与激励补偿机制、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机制、实训平台建设质量评估与协调联动机制。并总结了构建的建设运行机制运行到实训平台建设过程中,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等方面取得的实践效果,同时对实训平台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可为同类高职院校建设实训平台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