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2-25
    理论研究
    《测量学》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宋芊
    2021, 4(4):  1-3. 
    摘要 ( 81 )   PDF (450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许多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测量学》的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提出了《测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测量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从教师队伍建设、实验条件建设、课堂模式转变、考核方式优化、实验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构建《测量学》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革措施。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及关系探究
    董艳宁
    2021, 4(4):  4-5. 
    摘要 ( 86 )   PDF (464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生涯教育对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具有推动作用和实践意义;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对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创新型大学的必备条件。职业生涯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都是当下高校正逐步推动的两类教育体系,厘清二者的内涵与关系对推动这两类教育意义重大。该研究中从概念厘析、内涵阐释和关系探究三个层面进行了讨论,分别建构了两类教育体系的教育框架与发展布局,以期对高校合理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问题、成因及解决途径初探——以贵州健康职业学院为例
    刘春先, 李黔军, 张红广
    2021, 4(4):  6-8. 
    摘要 ( 98 )   PDF (448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00后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行为呈现出很多新特点,在对其思想行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认识其现状,找出问题,分析成因,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做到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革新
    “双一流”建设下的艺术院校学科建设
    覃宇
    2021, 4(4):  9-10. 
    摘要 ( 87 )   PDF (77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双一流”建设新时代的到来,全国高校为实现“双一流”的建设目标,均重新制定了新一轮的建设规划。在“双一流”的建设浪潮中,艺术院校如何开展学科建设,怎样促进“内涵建设”,值得深入研究。该文从学科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特色化、科学研究特色化、服务社会特色化等方面展开探讨,艺术院校如何更好地把握“双一流”建设契机开展学科建设。
    《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王丹
    2021, 4(4):  11-13. 
    摘要 ( 85 )   PDF (863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房屋建筑学》作为建筑学的入门课程,为之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奠定基础。该文结合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以及高校学生的特点,从该课程新发展方向的各个方面,来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分析,并将教学改革研究应用到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提升整个教学的质量。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分类、选择与运用
    李敏
    2021, 4(4):  14-16. 
    摘要 ( 168 )   PDF (791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高校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存在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不容忽视的问题。该文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方法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创新创业教学法进行梳理和分类,提出教学法选择与运用的基本依据,以此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方法的变革,探索构建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和应用式相融合的教学法体系,让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堂充满教育机智。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动态评价模式构建
    陈细竹
    2021, 4(4):  17-19. 
    摘要 ( 91 )   PDF (833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受传统阅读教学终结性评价方式的影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评价模式比较单一,过分强调结果。这种静态的评价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动态评价,不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该文以心理学家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为指导,在参考国内外评估理论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动态评价模式的建构,以期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
    耳鼻咽喉科临床实习中的信息互动式教学探讨
    李岩, 李力恒, 王殿一, 孙志勇, 王晓磊
    2021, 4(4):  20-22. 
    摘要 ( 81 )   PDF (791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实习是课堂教学实践及医学方法论工作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大学生将来迈向临床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临床教学实践中,进行互动式教学实践,具有开创性意义。互动式教学,就是在临床带教医生在教学过程中将教与学融合在一起,带教医生与学生进行沟通和探讨,在师生间架起平等交流互动的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为互动式教学带来更多的可能,情景互动交流也增强了课堂效果。该文将结合耳鼻咽喉科教学特点,对互动式教学进行探讨。
    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杜盼盼, 任昊源
    2021, 4(4):  23-24. 
    摘要 ( 99 )   PDF (81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数据环境下,为了应对财务管理相关岗位职能、工作环境的变化,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也应进行教学改革。该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课程资源、实践内容、课程考核、教学团队等多个方面对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多维度讨论,以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于大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创新
    陈琳
    2021, 4(4):  25-27. 
    摘要 ( 145 )   PDF (79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教学内容比较复杂且枯燥,要想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物理知识。从实际教学中可以看出,当前的物理教学仍然存在问题,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教师还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改善物理教学现状。该文对大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创新措施作了具体分析。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高职智慧型课堂研究
    徐伟锋
    2021, 4(4):  28-29. 
    摘要 ( 89 )   PDF (78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传统高职课堂教学环境智能化程度低、教学模式常规化、缺乏个性化教学以及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该文通过对传统高职课堂深入分析,以5G、物联网、AR/VR等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技术与教学相融合,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职智慧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高职课堂的智慧型教学系统,提高课堂教学环境智能化,实现课堂学习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教学,完善课堂测评系统,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综合的职业能力,从而提升高职课堂的教学质量。
    基于SPOC的聚合物改性实验混合式教学改革探讨
    张梦萌, 钱勇, 陈荣
    2021, 4(4):  30-32. 
    摘要 ( 57 )   PDF (79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聚合物改性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POC)的优势,将线上学习、线下实验与线上拓展有机结合,建立以线上互动学习为重点的课前学习环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课堂实践和以拓展知识体系为核心的课后延伸,从而形成一种课前、课中、课后的闭环教学体系。通过SPOC实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优化研究与实践
    肖柳珠
    2021, 4(4):  33-34. 
    摘要 ( 71 )   PDF (782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出导向的教学法俗称POA,是国外商科教学中比较推崇的一种教学法,后来延续到外语语言教学、信息化科学的教学中。产出导向的教学法的核心优势是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关注课堂的随学即练和阶段性成果产出。而计算机作为一门学科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亟待在课堂教学中落实随学随练,并且针对某个知识点有一定的探究和成果展示,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计算机操作能力。鉴于此,该文将围绕产出导向的教学实践理念来设计整个计算机的课堂教学。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控技术教学改革
    吕文艳
    2021, 4(4):  35-37. 
    摘要 ( 49 )   PDF (819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当前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在不断进步和更新,在当前高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紧跟当前时代发展的方向,对原有课程教育模式和课程教育体系进行有效的改进以及创新,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效融合,灵活应对今后工作岗位中所遇到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凸显高校特色化的办学质量,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教学实证研究
    任伟, 葛慧杰, 吴君, 耿青涛
    2021, 4(4):  38-40. 
    摘要 ( 65 )   PDF (82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国家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开始,如何把“1+X”证书融入专业教学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基于 “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了专业BIM方向的升级改造,把“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的职业技能要求融入专业建设,并实现与专业核心课程对接。从课证融合角度叙述教学总体设计,以课程案例详细介绍教学具体实施过程,通过“1+X”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教学实证的研究,形成较完备的“1+X”证书教学解决方案。
    课程思政融入法学本科教学范式改革与实践——以“互联网+课堂教学”为切入
    王印, 路军
    2021, 4(4):  41-42. 
    摘要 ( 116 )   PDF (784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需要回答好高等教育改革中“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承担的重要社会功能,人才培养范式改革需要破解的突出矛盾就是学生能力培养问题,着力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构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坚持以能力培养为问题导向,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抓手,把“互联网+”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努力实现二者相融并重,探索本科教学新范式。
    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的路径探索——以客房管理实践教学为例
    蒋双秀, 姚海华, 隆晓文
    2021, 4(4):  43-45. 
    摘要 ( 126 )   PDF (79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对新一代大学生,教师需要学习如何运用好以专业学科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学习的全过程,明确课堂教学内容与思政的结合点,丰富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吸收与接纳,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变成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该文以客房管理实践教学为例,着手进行课程思政与专业内容教学融合的尝试,在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对前期课程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客房管理专业的教学路径。
    模块化教学法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陈燕燕
    2021, 4(4):  46-47. 
    摘要 ( 64 )   PDF (77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针对传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特点,详细阐述了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在保留原有课程知识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重构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提出了一种模块化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基本项目和扩展项目,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巧妙地将理论知识贯穿到模块的项目中去,解决了单片机课程的基础性与应用性要求的突出矛盾问题,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模块化教学法改革成效显著。
    巧导入,增色高效思政课堂
    曲雪松
    2021, 4(4):  48-50. 
    摘要 ( 99 )   PDF (784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课堂导入是课程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堂导入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上下文导入、视频导入、故事导入、利用道德冲突点导入以及设疑导入等。在授课过程中,多种导入方式优化组合,运用恰当,能为高校思政课堂增添色彩。思政课教师重视课堂导入,会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程达成率,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构建和谐课堂。
    我国中小学阶段田径课程内容优化的策略研究
    李静, 徐华
    2021, 4(4):  51-52. 
    摘要 ( 64 )   PDF (784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田径运动”作为“运动之母”,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作用可见一斑。然而,当前诸多研究表明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上体育课,就是因为体育课的内容设计没能真正吸引学生。该文就如何使我国田径课程内容科学化、系统化展开论述,提出以下策略:(1)应着重强调田径课的价值;(2)内容应符合年龄特征;(3)突出田径课内容的趣味性;(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5)强调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
    新媒体环境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田静
    2021, 4(4):  53-55. 
    摘要 ( 63 )   PDF (79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就业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出现就业问题时,无论对社会成员个体还是社会整体,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就业问题,关系每一个社会成员,毋庸置疑,就业指导是整个社会的研究选题,因此《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期职业学校主题班会的课程研究
    白丽
    2021, 4(4):  56-57. 
    摘要 ( 56 )   PDF (783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题班会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课程,好的主题班会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增强学生与老师间的沟通互动。当前中职院校的主题班会存在种种问题,该文通过对主题班会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开展主题班会课程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提升中职院校的主题班会的质量和效果,真正发挥主题班会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大作用。
    应用型课程《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新探
    胡莉
    2021, 4(4):  58-60. 
    摘要 ( 56 )   PDF (794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型课程在各高校课堂教学中的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改变教学现状。现在,虽然各高校运用应用型课堂教学,但教学方式仍和理论教学相近,降低了教育质量,收效甚微。该文以《生物化学》为例,从理论、实践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改革方案。
    职业教育新形势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及应对策略
    陆智敏
    2021, 4(4):  61-62. 
    摘要 ( 59 )   PDF (783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职业教学的发展,对当前的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培养和教育,这就要求相关学校和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然后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大纲要求开展更加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这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该文主要对当前高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建设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希望有助于全面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
    以全景式体验教学提升经管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
    张予川, 叶红春, 陈奇
    2021, 4(4):  63-65. 
    摘要 ( 48 )   PDF (959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景式体验教学通过调动全面的教学资源、创设特定的情景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主动探索和研究,在得到反馈和评价后进行原问题的交流和思考,深化理解。该文将以湖北大学商学院经管专业课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法为案例,探讨全景式体验教学的主要特色,以及全景式体验教学对于经管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
    管理学教学中的管理活动开展研究
    陈果
    2021, 4(4):  66-68. 
    摘要 ( 73 )   PDF (790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的管理学教育不仅应传授管理学理论,还应培养学生的基础管理能力。该文在分析了在管理学教学中开展管理活动具有利于丰富课程教学模式、利于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意义的基础上,梳理了管理中的计划理论、组织理论、领导理论、控制理论的相关能力培养要求,进而提出了在管理学教学中开展涉及计划理论、组织理论、领导理论、控制理论的管理活动的建议,从而培养学生的基础管理能力,改善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教育改革与发展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及质量标准研究
    赵胜男, 霍楷
    2021, 4(4):  69-71. 
    摘要 ( 74 )   PDF (658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教育部提出对高校学子进行创新创业培养的政策以来,我国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实践历程,且取得了一定的佳绩。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国家对相应人才的培养也有着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培养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的使命,需要有精准的人才培养机制并把控好方向。如何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质量标准,准确把握创新创业人才的新动向,仍然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该文通过对国内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在培养机制及质量标准方面的状况进行分析,探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探索相应的培养机制及培养质量标准,提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及标准走向,希望可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借鉴,更好地为国家、社会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互联网+”在马业科学专业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曾亚琦, 姚新奎, 孟军, 王建文
    2021, 4(4):  72-74. 
    摘要 ( 69 )   PDF (661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马业科学专业建设为出发点,综合分析了学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互联网+”战略为切入点,阐明了“互联网+”在现代教育中的优势;以学科课程和教学案例为落脚点,探讨了“互联网+”在马业科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向,以期为国内马业科学专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建设提供参考,为信息化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思路,从而助力国家马业高质量人才体系建设。
    “三全育人”视角下开展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王莹莹, 秦煜浛
    2021, 4(4):  75-77. 
    摘要 ( 63 )   PDF (67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推进上下一体、内外联动、有效协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该文以D高校二级学院为例,探讨通过全院全员全系统的努力,让每个人成为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奔跑者,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价值引领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实践
    蔡印, 孟威, 贾东旭, 闫国栋, 逯家辉, 刘艳
    2021, 4(4):  78-80. 
    摘要 ( 80 )   PDF (725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吉林大学积极开展本科生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构建校政、校所、校企创新创业多模块训练平台,形成“广谱式、反哺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近年来通过加强融合式课程建设、双融合实训实习建设机制,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逐步探索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
    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战略与微观体系研究
    郭月峰, 祁伟, 徐雅洁, 王鑫
    2021, 4(4):  81-83. 
    摘要 ( 64 )   PDF (665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下国内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各大高校被社会、国家赋予了更加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同时,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也是高校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积极响应。目前,各大高校的教学模式都在向着信息化、创新化的方式不断转变,并且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进而使其可以更好地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该文基于我国的人才现状,对人才培养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方案与构想,这对教育模式的创新也具有积极作用。
    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本科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分析
    朱平, 吴广霞, 郭秀珍, 刘芳, 王若维, 郭然
    2021, 4(4):  84-85. 
    摘要 ( 51 )   PDF (689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了四个班级164名本科护理专业大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四个班级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观察组采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核心能力。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护理能力、科研能力、人际关系、教育能力分数分别是:(19.47±1.76)、(18.92±1.32)、(18.03±1.91)、(17.96±2.04);观察组的临床护理能力、科研能力、人际关系、教育能力分数分别是:(23.46±2.31)、(20.24±2.16)、(23.05±2.41)、(20.74±2.06);两组比较,各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心能力教学模式通过本科护理实践教学的实施可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向导深化高校教学改革
    李勇, 古翠英
    2021, 4(4):  86-88. 
    摘要 ( 58 )   PDF (65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提升。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就业质量是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体现,也关系到个人发展。提高就业率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想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就需要从根本上入手,从教学开展的角度出发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其创造更好的就业前景,这也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有效路径。
    以需求为导向的人工智能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探索
    廖文喆, 雷兆明, 刘斌
    2021, 4(4):  89-91. 
    摘要 ( 63 )   PDF (753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人工智能为产业发展核心,以学生未来发展为探索方向,结合往届学生的就业情况,搭建以需求为导向的人工智能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紧密结合行业前沿与教学教研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科研素质、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与积极的反馈。
    转型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探究
    张光位
    2021, 4(4):  92-94. 
    摘要 ( 53 )   PDF (657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应把创新创业作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明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通过建立课程体系、丰富实践载体、推进协同创新、强化师资建设、突出机制建设等措施,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素质教育各环节,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培养专业化师资,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策略研究
    安娜
    2021, 4(4):  95-97. 
    摘要 ( 113 )   PDF (68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软件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既体现在大学生意识、行为的层面,也体现在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层面。以自媒体为导向开展的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为其教育的有效性实施拓宽了路径,但与此同时,也凸显出当前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不足的问题。对此,立足于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实施的重要性,从自媒体时代给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带来的机遇及挑战两个维度,分析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影响,并提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路径,旨在实现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良好模式。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问题与对策
    王之宇, 张国春, 李峰, 郭家林
    2021, 4(4):  98-100. 
    摘要 ( 53 )   PDF (66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认为课程体系不健全、缺少合格师资、实践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契合度不高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打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建立创新学分认定体系、人才引进与线上教育相结合、建设双创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等途径来健全和发展双创教育体系。
    模式探索
    “U-G-B-S”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究
    葛敏敏
    2021, 4(4):  101-102. 
    摘要 ( 85 )   PDF (728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技术创新已成为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新途径,利用数字化手段突破高校、政府、中小学(U-G-S)三位一体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U-G-B-S”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模式基于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深耕于“互联网+教育”,在“协同创新”的理念指导下形成以“政府政策导向、高等师范院校主导、互联网公司技术支持、基础教育应用反馈”的优秀师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成立数字化的教师教育发展中心、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师教育培训项目、建立数据研究中心等实施路径加强产学研的一体化,并在资源整合共享、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学分外包: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廖卫红
    2021, 4(4):  103-105. 
    摘要 ( 61 )   PDF (735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分外包”,作为“校企合作”一种新策略,由于操作路径简单清晰,能落实得更好,对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有比较大的帮助。“学分外包”作为弥补校内教学资源不足的重要手段,实施时要慎重确立外包课程、选择外包企业,与企业谈判、合同签订,实施过程监控,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学质量,并对整个外包工作进行风险把控,以确保这项工作的效果。
    “学科竞赛引领,多层分块反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陈书锦, 黎文航, 赵莉
    2021, 4(4):  106-108. 
    摘要 ( 65 )   PDF (921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研究对工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思考,从课堂体系、教学改革、实践能力、科研反哺和学科竞赛五个方面对“学科竞赛引领,多层分块反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阐述。实践证明,这一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对工科高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课堂成绩单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耦合育人探究
    顾春风
    2021, 4(4):  109-110. 
    摘要 ( 93 )   PDF (724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第二课堂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为了使第二课堂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探索第二课堂成绩单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耦合育人的方法,才能将思政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该文对第二课堂成绩单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势进行了论述,掌握第二课堂成绩单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耦合育人的优势,并提供有效的实施对策,提升课堂教书育人的质量。
    高等学校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培养模式再探讨
    杨馥榕, 冉璐瑶
    2021, 4(4):  111-114. 
    摘要 ( 84 )   PDF (742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经济新发展,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举措。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开展双创教育。高校双创教育是否取得成功,师资队伍的培养是关键。培养高校师资队伍是各高校双创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文对现有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进行深刻剖析,对高校进行双创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对策与建议,力求达到优化高校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的目的。
    高职扩招背景下Seminar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郭云婷
    2021, 4(4):  115-117. 
    摘要 ( 62 )   PDF (79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扩招后,生源呈多元化趋势,学生年龄相差悬殊,应届和往届高中、中专毕业生皆有,涵盖已就业和未就业人员。该文结合高职扩招不同生源的学情剖析高职院校扩招百万教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调研分析高职院校实施Seminar教学法的优势以及影响Seminar教学实施的因素,从而构建符合高职院校百万扩招学情的Seminar教学模式。使百万扩招背景下学历起点有异、学习目标有别、社会出路不同的学生群体顺利完成学业。
    基于OBE理念的MOOC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
    马秀兰
    2021, 4(4):  118-120. 
    摘要 ( 91 )   PDF (738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课堂受时空局限,其内隐的困境在疫情期间显现并爆发。MOOC作为一种线上教学的典型代表模式,不仅可以解决时空问题,而且在受众人数上呈现出覆盖面广、专业跨度大的特点,在学习内容上呈现出信息量大、学科交叉的特点,在学习环境上呈现出自主性高、评价全面的特点,在教学效果上呈现出科学性高、针对性强的特点。该文以山东省首批一流课程《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例,探讨了基于OBE理念的MOOC混合式学习模式,助力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生态,从而成功实现教学的O2O闭环。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厉佐葵, 欧赵福
    2021, 4(4):  121-123. 
    摘要 ( 82 )   PDF (734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全球的工业化创造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了可以使我国的产品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并且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亟待对我国的转型发展提出更加高的要求。而在这其中,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方式,是当前高职教育的要求之一,也是高职学生可以面对社会、实现自我提高的需求之一。在新的形势之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需要依照相关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先进的培养方式,提出一定的改革策略,通过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改变高职培养方式,提供多渠道的培养策略,将校企合作、专业课堂等方式充分的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造出高素质的高职学生,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基于微创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以高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
    黄文萍
    2021, 4(4):  124-126. 
    摘要 ( 60 )   PDF (734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创业是一种新型的创业模式。目前,互联网生态正逐渐呈现出全民参与、个性化与创意化的趋势,这给微创业者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契机。该文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当下高职大学生微创业活动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经验,探索基于微创业的高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启发式教学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刘智敏, 许志刚
    2021, 4(4):  127-128. 
    摘要 ( 69 )   PDF (777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的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以教师简要讲解、学生动手完成验证性实验为主,以此达到理论与实验的验证统一,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适应当前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化学生被动做实验为通过实验主动解决科学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在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学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范必双, 王玉凤, 王文, 樊绍胜, 田双喜
    2021, 4(4):  129-131. 
    摘要 ( 59 )   PDF (734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高校学术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以创新实践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OBEE(Outcomes-based Education of Experiment),这种理念定义了理论知识与创新实践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和有机结合的过程。一方面通过创新实践验证理论知识的真实可靠性,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理论创新指导实践活动,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该文以提升学术型创新人才能力培养为目标,从发展方向、课程建设、能力培养三个方面构建了电气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探究
    任玥
    2021, 4(4):  132-133. 
    摘要 ( 113 )   PDF (72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是研究生培育的主体,能够有效引导研究生进行学习和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对研究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能够协同育人,优势互补,提升研究生培养的效果。该文基于此展开论述,简要分析了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在研究生育人过程中的职业角色定位以及协同育人的现状,并提出了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途径,期待能够对高校研究生的培育有所帮助。
    以数学建模能力为驱动的本科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刘今子, 郭立丰, 杜辉, 高伟, 王晶
    2021, 4(4):  134-136. 
    摘要 ( 76 )   PDF (737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高校传统专业教育思想观念“重理论、轻实践”和“重可行、轻创新”的人才培养困境仍然未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手段。该文基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数学建模思维方法,以创新实践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型的教学手段,开展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模式的探索性教学和实践,进行“全学年全年级:理论-实验-实践-检验”一体化、持续连贯地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训练,形成 “多阶段、模块化、问题驱动、多学科、教学科研相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效果良好。
    以应用型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浙江理工大学新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例
    向忠, 胡旭东, 钱淼, 刘丽娴, 程晓颖, 汝欣, 应志平
    2021, 4(4):  137-138. 
    摘要 ( 79 )   PDF (727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同质化严重、工程实践基地推广建设乏力、课题研究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如何有效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做好“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人才培养工作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难题。该文以浙江理工大学新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例,从改革思路、培养举措、改革成效、推广效果等方面探讨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深度融合的研究培养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探索
    李春江, 马晓君, 王欣欣
    2021, 4(4):  139-141. 
    摘要 ( 90 )   PDF (73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工科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与研究前沿,“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2017年2月20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启动实施“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地方高校工科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地方高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德学兼修,不断进行新工科的研究探索与实践,主动与地区发展目标定位对接,围绕立德树人、德学兼修,坚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产业,完善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深化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发挥支撑作用,为建设工业强国而不懈奋斗。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参与中医药科普志愿活动的路径探析
    王怡璇, 黄河
    2021, 4(4):  142-144. 
    摘要 ( 78 )   PDF (73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重视中医药文化的挖掘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是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步骤,同样也是一项复杂且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随着当代大学生逐渐成为志愿活动的中坚力量,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参与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具有极大优势,应从专业性、团队性、实践性等方面加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参与中医药文化科普志愿活动的途径构建。
    创新方法
    “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师资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罗敏娜
    2021, 4(4):  145-147. 
    摘要 ( 60 )   PDF (774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常态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毕业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显得尤为突出,这种情况倒逼了高校重视创业促进就业的作用,凸显了创新创业师资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一支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基础。探索与北京志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研究模式,借助该公司平台对师资能力提升路径做深度研究。该文详细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创业师资能力的提升路径。
    RISE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杨筱
    2021, 4(4):  148-149. 
    摘要 ( 92 )   PDF (778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RISE)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级的护理学专科学生72名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6)学生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接受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研究组(n=36)学生则采取RISE教学法,就两组学生的课程成绩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学生个人作业、小组作业、个人汇报以及课程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3.971、3.967、7.261、4.829,P<0.001);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高于对照组(χ2=4.545,P=0.033)。结论 RISE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可借鉴。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普通高校的战略选择——读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的途径》
    赵苗汝
    2021, 4(4):  150-152. 
    摘要 ( 89 )   PDF (776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普通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阶段中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地位,伯顿·克拉克在《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的途径》中提出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并概括出传统大学转型的五大核心要素。依据克拉克教授的创业型大学思想,普通院校可着力于深化办学理念、改革制度体系、提高科研能力以及拓宽经费渠道进行转型,变被动依赖为主动适应,实现从传统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
    高校教师创业模式与扶持机制
    邓德祥, 周熹, 刘凯歌
    2021, 4(4):  153-156. 
    摘要 ( 117 )   PDF (83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教师创业与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从宏观层面提出探索高校专业技术员的创业指导性方向,但有待地方政府和高校对高校教师创业政策进行细化。通过对高校教师创业模式、扶持机制和创业保障的探索,为高校教师创业政策制定提供一个维度参考和启示,期待高校教师创业在完善、细化的政策和运行机制下蓬勃发展。
    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实践研究
    赵大伟
    2021, 4(4):  157-159. 
    摘要 ( 62 )   PDF (773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在校园内部推行数字化是必然趋势,也符合当前信息时代的要求。结合所在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情况来介绍数字校园发展的概念与意义,同时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数字化建设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看法和改进措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对贫困大学生“扶志”路径研究
    黄伟庆, 刘国华
    2021, 4(4):  160-162. 
    摘要 ( 64 )   PDF (775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国家对贫困生在经济上的帮扶已经十分全面,但经济上的帮扶只是基础工作,而通过帮扶,使贫困生获得全面的成长,才是最终的目的。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帮扶,让其获得更好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以往的高校帮扶工作虽然成效可人,但也存在“扶贫不扶志”“济贫难济弱”的问题。该文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分析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质并对高校贫困生“扶志”路径进行探索,以期弥补以往高校帮扶工作的缺陷。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的研究
    吴必善
    2021, 4(4):  163-166. 
    摘要 ( 88 )   PDF (894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借助创新创业、校企合作等实践教学模式,可鼓励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地方院校本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该文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选聘双师型教师对优化教师队伍的必要性之后,构建了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再分别以各评价指标作为影响公因子,明确地方应用型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成效的评价步骤;最后以实际案例,分析影响地方应用型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效的关键因子。该项研究有助于促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长远发展,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需要,还可为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创新教育模式,探索新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教育模式的实际成效提供参考与借鉴。
    基于地方工科院校研究生课题源视角的高校产学研现状分析与对策
    文家燕, 姚午, 朱广生
    2021, 4(4):  167-168. 
    摘要 ( 60 )   PDF (814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工科院校作为我校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地方工科院校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产学研的发展状况,该文从西南地区某地方类院校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情况着手,通过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得出地方院校产学研现状的同时,对于地方类工科院校产学研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建设思路,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立体交互式PDF数字课件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高亚贤, 王永为, 肖丽君
    2021, 4(4):  169-171. 
    摘要 ( 57 )   PDF (775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将立体交互式PDF数字课件应用于基础医学教学中,尤其是网络在线教学,使复杂、理解困难的知识点易于掌握,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充分交流互动,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突破了课堂在时间和空间及没有线下课堂教师辅导等方面的局限,设计了课堂的交互式教学方法,为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创建英语网络自助学习平台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微信公众号为例
    丁子涵, 赵丽, 胡常玲, 刘菊华
    2021, 4(4):  172-174. 
    摘要 ( 69 )   PDF (87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通过对玉溪师范学院大学生英语网络学习现状的分析,总结出该校大学生在英语网络学习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了提高学生自主、自助学习英语的便利程度,以现代多媒体和网络学习平台为基础,以“Interesting, Innovating, Improving, Increasing”为理念创建了I英语学习小站微信公众号并完成了相关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及I英语学习小站公众号的后台数据,探讨了英语网络自助学习平台的创建需要考虑的问题:平台定位、内容创新和内容互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措施:找准清晰定位、创新推文内容和互动多元化。
    欠发达地区小学图书馆利用教育游戏推广英语阅读的研究
    傅惠鹃, 刘贵发, 谢文婷, 吴颖瑞
    2021, 4(4):  175-177. 
    摘要 ( 59 )   PDF (810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索适合欠发达地区小学图书馆的游戏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该文以赣州市文清路小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和定性数据分析学生、教师、家长三方对于图书馆利用教育游戏推广英语阅读的态度和看法。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游戏的教育可供性、技术可供性和社会可供性能够被学生们感知,学生阅读兴趣得到提升,三方对图书馆推广教育游戏都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最后,该文总结了图书馆利用教育游戏推广英语阅读的策略,以期为欠发达地区小学图书馆推广英语阅读游戏提供参考。
    青海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路径研究
    袁长鹏, 薛源, 蔡洁琼
    2021, 4(4):  178-181. 
    摘要 ( 56 )   PDF (78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是回答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经过对青海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提高学习支持服务水平:意义、内容与实现路径
    王学珍
    2021, 4(4):  182-184. 
    摘要 ( 111 )   PDF (77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提高学习支持服务水平是适应远程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推进开放大学综合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在线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构建聚焦学习需求、注重学习交互、强调学习体验、增强学习效能、改善学习效果的高质量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开放大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推进学习支持服务供给创新,统筹学习支持服务要素协调发展,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环境建设,构建学习支持服务共享机制。
    新信息技术下高校图书馆的外语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探索
    王楠
    2021, 4(4):  185-186. 
    摘要 ( 55 )   PDF (75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信息技术、智慧城市、大数据等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长有机体,需要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网络、移动设备,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空间和读者服务平台,跨界合作,开发海量优质的外语数字产品,从而使图书馆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战略研究
    齐震, 杨汶霖, 赵彬彬, 周家金, 李远华
    2021, 4(4):  187-189. 
    摘要 ( 71 )   PDF (77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践教学是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该文结合师范院校体育教育师范生的培养方案,面向中小学体育教学需求,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重视体育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强化体育教育专业师范技能的训练,进而提高教学及科研的综合素养,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提供实践平台。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升路径研究
    石玥, 胡静娴
    2021, 4(4):  190-193. 
    摘要 ( 78 )   PDF (91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创业群体逐渐年轻化,创业热潮越来越深入到当代大学生中。“双创”政策的支持,为当代大学生创业成功提供了极大可能。但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总体创业率仍不高,且创业成功率相对较低。究其原因,与大学生个人有着直接关系,如创业认知偏差、综合能力素质不足、创业心态不好等。对此,高校应该通过积极搭建各类平台、开展各类创业实践、邀请企业家参与创业指导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学生个人素质及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创业实践
    依托大学生创业项目深化工业设计课程改革探索
    杜仙, 张天瑞, 麦炜欣, 何欣洋, 张一岚
    2021, 4(4):  194-198. 
    摘要 ( 86 )   PDF (363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将工业设计课程的概念化设计成果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一直是本科院校工业设计课程的困惑所在。大学生创业项目是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创新创业项目为商业市场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探索模式。所以,在该研究中,主要分析了学生在校内的理论学习结合市场化的创业实践项目,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专业与行业的认知水平,而且还推动了工业设计课程的进一步改革。通过辅导工业设计类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可以在创业项目中促进学生学习专业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各种项目实践解决个人专业学习问题,深化本科生教学改革,进而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