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编辑部公告
杂志声明!
2020-05-17
投稿须知
2020-05-17
论文模板
2020-05-14
更多>>
基本信息
主 管: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6-52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604/G4
社长:张 磊
副社长:杨 爽 穆延博
责任编辑:于诗洋
出版: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编辑部
电话:0451-84611887
社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00号
邮编:150010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面向智慧农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问题分析与模式探索
郑建华, 刘双印, 王潇
2021, 4(6): 1-4.
摘要
(
179
)
PDF
(641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智慧农业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该文结合智慧农业的特点和当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现状,从四方面分析了现有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智慧农业人才需求原因。随后,该文提出了面向智慧农业的“训、体、赛、创、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体化培养模式,并对每个模块做了详细分析。同时对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实践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双创”教育背景下广东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策略研究
张梅
2021, 4(6): 5-8.
摘要
(
90
)
PDF
(634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基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人才供给分析,针对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对商务英语专业定位进行策略研究。地方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需要设立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围绕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境电子商务、国际会计、国际商务等五个应用型学科方向确定商科内涵的比较优势定位。科学开设创新类及实践实操课程,多渠道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从而实现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结构配比的契合。
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的调查及其与抑郁的关系研究——以S高校为例
罗方芫
2021, 4(6): 9-12.
摘要
(
132
)
PDF
(668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S高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探索大学生手机依赖和抑郁之间的关系。使用手机依赖指数(MPA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S高校40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MPAI的平均得分为(35.43±11.06)分,大学生在性别、年级、户口性质、是否独生子女、民族、是否学生干部、是否恋爱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手机使用时长不同的大学生在MPAI上的得分差异显著,手机依赖高、低分组在SDS上的得分差异显著,SDS与MPAI总量表和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性显著。
基于Incites数据库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论文计量分析
汪钊, 董子靖, 蒲永平
2021, 4(6): 12-15.
摘要
(
126
)
PDF
(818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青岛大学、大连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及四川大学10所高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2015-2019年的WoS论文为研究对象,选取InCites数据库中的9个文献计量指标从发文及被引规模、期刊等级、国际化水平和标准化被引表现4个维度对10所高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论文进行计量分析并提出建议。
历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作品分析
王安东, 陈龙, 罗丹
2021, 4(6): 16-18.
摘要
(
2195
)
PDF
(625KB) (
9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2015年举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来,该赛事已经成为国内规格最高、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之一。该文就前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基本信息、获奖情况等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相关经验,引导更多的师生关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不断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
论语篇分析教学法在大学日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
吴晗, 杨洁
2021, 4(6): 19-21.
摘要
(
82
)
PDF
(785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研究基于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战略背景探讨大学日语阅读教学中导入语篇分析教学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该教学法突破了“词法—文法—翻译”传统教学法的局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分析篇章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课堂的最大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裴晓敏, 刘英为, 唐明生, 张建华
2021, 4(6): 21-24.
摘要
(
85
)
PDF
(821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国家部署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战略背景下,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对“双创”教育内容、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协同机制等进行再思考和系统设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闭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由零散走向系统化,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升级发展,对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国际高等教育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以斯坦福大学为例
朱燕丛, 黄锦阁, 肖铠, 潘文洁, 刘伟
2021, 4(6): 25-29.
摘要
(
145
)
PDF
(789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范式在变革中进入到新的阶段,高校创新教育也必将与科技产业变革密切关联,对未来世界格局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对其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应用、体系进行归纳总结,基于创新范式3.0,通过案例描述分析斯坦福大学创新生态系统特点,总结对我国高校建立创新生态系统的经验启示。
教学革新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思政实施方法探索
张洪欣
2021, 4(6): 30-32.
摘要
(
225
)
PDF
(658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与专业课同向同行,体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和电气工程等学科的基础课程,该文探索了以课程思政为价值引领,深化《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和实施措施。主要包括《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中的哲学要素、价值引领作用、电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基于杰出历史人物的课程思政方法,以及结合教师自身魅力进行课程思政等,深入分析了《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思政的思路、方法和手段。
《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究
王志鑫
2021, 4(6): 33-35.
摘要
(
123
)
PDF
(647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而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课程是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的专业群基础课程,该文本着“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信念,对《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课程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该课程的内容和目前“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并从教学团队、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标准、教学文件制订、学生参与、课程考核等方面阐述了该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和预期目标。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乔惠云, 陈誉
2021, 4(6): 35-37.
摘要
(
73
)
PDF
(661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强,并且与现行的规范、规程等制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该文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充分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挖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助力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点的运动学的教学新思路
袁斌霞, 朱瑞, 王道累, 李敏, 吴懋亮
2021, 4(6): 38-40.
摘要
(
100
)
PDF
(730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点的运动学是运动学部分的第一章,是运动学的基础。矢径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是该章的三个学习模块,理论性强、内容相对比较枯燥。95后的学生个性明显,知识面也更宽,要更好地讲授该节内容,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新鲜的东西,把学生吸引到这门课当中来。该文从需求分析、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引起学生注意、刺激学生回忆先前知识、呈现刺激和引出学生学习行为及评价等方面阐述了该节内容的教学过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崔祥翠
2021, 4(6): 41-43.
摘要
(
86
)
PDF
(655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面对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现实困境,教师应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各种素材,提升资源质量;建立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教学资源共享。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对于丰富教师教学内容,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生学习自主能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新型混合教学实践研究——以《基础工业工程》课程为例
黄丽, 贾舒媛, 赵晏林, 曾庆, 卿馨予, 唐林
2021, 4(6): 43-46.
摘要
(
104
)
PDF
(874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合式教学(B-Learning)是将传统线下教学(Face to Face)和互联网线上教学(E-Learning)的优势相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在“做中学”,特别适用于“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教学,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该文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混合式教学方法,形成以“职业目标-教学目标-任务目标-任务”为主线的新型“混合式”教学闭合结构,并在《基础工业工程》课程中进行应用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希望以此给同类研究者提供参考。
基于线上和线下的数据结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李晔
2021, 4(6): 46-48.
摘要
(
120
)
PDF
(709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结构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任课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将该课程的理论融入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编程与算法设计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该文提出基于雨课堂的线下与线上教学设计方案,制定混合式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线下主动学习的需求,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增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
借助电台促进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
王亚男
2021, 4(6): 49-51.
摘要
(
93
)
PDF
(729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教育解决了如何培养学生、培育学生的基本能力素质结构等问题,培养了大量适应市场需要的职业性人才。该文就职业学校中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述了目前高职《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现状,为促进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利用在线电台展开了一系列实施路径的探究。
慕课视域下《水质工程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与探讨
龚为进, 周子振, 刘玥, 吕晶晶, 李扬
2021, 4(6): 52-54.
摘要
(
138
)
PDF
(657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质工程学》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该文提出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通过促使学生进行慕课预习、教师对预习效果进行线上答疑解惑、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并且加强过程考核等方式,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期该教学改革及实践能够为兄弟院校《水质工程学》教学提供借鉴。
学前教育本科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
石梅燕, 黄丹丹
2021, 4(6): 54-56.
摘要
(
228
)
PDF
(719KB) (
1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发展趋势,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也可以进行全课育人的新尝试,该文从优秀传统文化和《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相融合的立论点出发,从教学背景、问题审视、价值审视三个方面分析得出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的积极作用,并基于吸引—决策—实施三个层次提出具体的行动策略。
自动化专业教学中几类经典控制理论问题及方法探析
王立成, 刘帅
2021, 4(6): 57-60.
摘要
(
119
)
PDF
(719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作为该学科相对应的本科专业,在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与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背景相结合,而且要求任课教师对该研究领域的几大基本理论问题及方法(如稳定性分析、系统辨识、最优控制等)有着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只有清晰地认识和掌握这些经典理论问题的研究背景、概念、理论基础,才能在具体的实际工程中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该文主要介绍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几类经典理论问题及方法,目的是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经典理论问题及方法的介绍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理解该学科主要内容及其理论框架,有助于今后对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
艺术类专业创新思维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李孟贾, 霍楷
2021, 4(6): 61-63.
摘要
(
74
)
PDF
(655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艺术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起步较晚,是一门成长中的学科。因此,需要更加深入地研讨适合艺术学研究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艺术人才。近几年来,随着创新创业工作的不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艺术类毕业生普遍面临着就业难、压力大的问题。因此,创新性思维的引导在学生阶段的教育中就显得至关重要。该文着重分析了艺术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对如何提高艺术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分析,对解决当下艺术类专业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不足的现实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教育改革与发展
“伯克利创业方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策略
宋露露
2021, 4(6): 63-65.
摘要
(
138
)
PDF
(696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伯克利创业方法”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将创业心态作为培养目标,开发出与之相适配的教学方法、课题体系与测量工具。在我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伯克利分校的实践经验对我国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深度剖析了“伯克利创业方法”,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双创”教育背景下智慧型教育技术在实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夏璐, 冯涛, 张淑琴
2021, 4(6): 66-68.
摘要
(
83
)
PDF
(701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通过探索“双创”教育背景下智慧型教育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供一种新的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和实践路径,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引导和服务学生,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教学技术的作用,在虚拟中模拟,在现实中实践,进而提高高校实验教学质量,使大学生更高效、更主动地掌握各类技能和理论,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新医科”背景下中医药高等院校专创融合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陈邵涛, 曲鹏翰, 张晓林, 周星宇, 林红菊, 张龙, 刘明军
2021, 4(6): 69-71.
摘要
(
98
)
PDF
(65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创新创业越来越受高校的重视,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课程和大赛也随之兴起。中医药高等院校因其较强的专业特色兴起了一股专创融合的创业思潮,各个院校的创新创业氛围越来越浓厚,但是与此同时,在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该文将着重探讨中医药高等院校在专创融合教育中的不足,并且与国外的创新创业环境进行对比,从而为“新医科”背景下中医药高等院校专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高等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环境设计专业发展方向研究
陈娟, 程柏擎
2021, 4(6): 72-74.
摘要
(
109
)
PDF
(65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设计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多数人都希望让环境变得更加美观,以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各大高校开设了许多环境设计相关专业,以培养环境设计方面的人才,满足人们对环境设计的需求。近年来,环境设计专业不断发展,经历了由外到内的一系列改革过程,这一改革过程十分漫长。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习哪些专业知识?环境设计专业将朝着哪一个方向发展?是当前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这也关乎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发展及该专业的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李士晓
2021, 4(6): 75-77.
摘要
(
103
)
PDF
(646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能力,还可以为企业输送创新型人才,更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着教育理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课程结构不合理、保障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对此,相关单位可以采取深化理念改革、培养师资力量、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四个措施。
互联网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难点分析
贾征
2021, 4(6): 77-79.
摘要
(
109
)
PDF
(656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思政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人生观念的形成等有着直接影响,所以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也是传播主流价值观念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新时代的思政教育也应当依托互联网进行创新与发展。
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管理学课程改革路径研究
周桂凤
2021, 4(6): 80-82.
摘要
(
107
)
PDF
(691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产教融合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常态的背景下,管理学课程如何进行改革,实现突出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从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三个方面,提出应用型本科管理学改革路径。具体阐述了对管理学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课程设置,合理编排符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结构和内容;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创新,全面检验课程实施质量等内容。
基于非正式学习的高校思政教育生态圈管理体系初探
胡瑾
2021, 4(6): 83-85.
摘要
(
81
)
PDF
(720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正式学习正在重塑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生态圈管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非正式学习。基于非正式学习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该论文提出以学校教育为核心,构建学校、家庭、企业及社会为一体的,实现个体教育、氛围教育及职业教育整合的生态圈管理体系,以此形成大思政格局。
双创背景下理工科高校专利素养教育体系构建
徐卜一, 张帆
2021, 4(6): 86-88.
摘要
(
92
)
PDF
(783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工科高校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每年在创新创业领域会产生大量的创新成果。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主要将精力放在如何指导创新上,而对创新中所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重视不足,造成了大量创新成果的流失。因此,在理工科高校普及专利素养成为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该文分析了现有高等院校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提出了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于多学科相融合的专利知识教育体系。
工程教育认证下金工实习实训体系建设——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为例
马尧, 凌云, 王凯
2021, 4(6): 88-90.
摘要
(
262
)
PDF
(777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等专业正在积极准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申请工作。金工实习是支撑机务类专业学生综合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此背景下,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遵循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对我校金工实习实训体系进行了不断建设与持续改进。实训体系由具有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习安全保障体系和成果导向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组成。
探析思政学生“本导制”的价值意蕴、历史逻辑与实践方略
卓昱含
2021, 4(6): 91-93.
摘要
(
125
)
PDF
(64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初级阶段,在学生是发展的主体、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下,过往数十年的实践中,早已证明在本科教育中引入导师制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引入“本导制”是大学育人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根据工作实际,聚焦民航高校思政学生群体“本导制”的实施情况,探究其价值意蕴、逻辑机理与实践方略。
新时代西部民族院校本科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刘梦颖
2021, 4(6): 93-95.
摘要
(
96
)
PDF
(652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对本科实践教学质量提出了新要求。西部民族院校本科实践教育存在缺资金,少投入;缺人才,难创新;缺经验,能效低等突出问题,建议遵循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质量优先,稳健改革的原则,建立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为轴心、以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为驱动、以实践平台基地为依托的本科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体系。
模式探索
创新实践能力为主的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刘春奇, 徐媛媛, 徐晓
2021, 4(6): 96-98.
摘要
(
114
)
PDF
(733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逐步由高速增长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经济领域内各行业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促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重新思考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会计学专业教育改革。从职业道德教育薄弱、双师型教师队伍欠缺、实践课程开设层次低、校外实习效果差四个方面分析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并从注重“以德树人”为核心、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增强校外实习合作与交流四个维度,完善创新实践能力为主的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迎涛
2021, 4(6): 99-101.
摘要
(
89
)
PDF
(824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主流,民办高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也是新时代的教育思路。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与旅游行业人才紧缺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高校已经成为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该文对民办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究与分析,提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些许建议,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旅游人才,为旅游行业和现代管理型企业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
“一带一路”背景下校企合作“订单式”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姜丹妮, 朱健, 黄超, 杨雄, 王平
2021, 4(6): 102-104.
摘要
(
239
)
PDF
(782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一带一路”的政策背景下,“订单式”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企业需求出发,向企业输出高质量的专有所长的专业技术人才,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校企合作,特别是加强与一些国际化企业之间的合作。实践证明,“订单式”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培养了一批国际化、精准化、专业化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有效提升了环境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率和培养质量。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两双一结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王建华, 蔡淑萍, 韩国防, 李安萍
2021, 4(6): 105-107.
摘要
(
89
)
PDF
(722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学院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基础上,开展“两双一结合”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充分利用学院拥有的省部级科研平台或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或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两类平台,紧密结合导师的企业委托横向科研课题,开展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着力提高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打造具有“两双一结合”特色的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材料工程领域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提供理论基础。
产教融合视角下“双创”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模式探讨
周晓丹
2021, 4(6): 107-110.
摘要
(
112
)
PDF
(842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产教融合视角,人才培养供给侧需与产业需求侧相适应,高等教育如何避免“两张皮”问题?现今我国经济正处于提质增效的重要时期,为满足创新经济企业对创新人才的渴求,将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以管理类专业课程为例,探索专业课程与“双创”教育交叉融合的“课创交融”五步教学模型与专业课程教育-“双创”教育-“大创”项目训练-科研成果转化-“互联网+”大赛的耦合实践模型,以及“课创交融”的教学与实践整合模型。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以上领域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高校工科专业实习实训课程虚拟仿真教学实践——以制药工程专业为例
周华从, 洪海龙, 陈秋月, 李潇, 高媛媛, 许瞳
2021, 4(6): 111-114.
摘要
(
104
)
PDF
(733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工科专业实习课程面临现实困境、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虚拟仿真教学显现出独特的优势。该文结合制药工程专业开展毕业实习虚拟仿真教学实践,阐述了虚拟仿真教学实施流程和实践经验。实践结果表明,虚拟仿真能够有效解决疫情防控背景下企业实习难题,具有传统“实地”实习所不具备的优势,学生有学习热情高、主动性增强等表现,教学效果良好。将虚拟仿真与传统“实地”实习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协同进行,能够显著提升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该文为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虚拟仿真教学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构建
刘冰洁, 唐雅雯, 宁晨
2021, 4(6): 114-115.
摘要
(
88
)
PDF
(76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高职技术院校犹如雨后春笋,不断增加的高职类院校,为企业生产和社会进步的人才需求提供了保障。但是与此同时,迅猛增加的高职院校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明显。该文就目前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探索进行简单的讨论。
基于SPOC泛雅平台的金融理财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孟先彤, 卫彦琦
2021, 4(6): 116-118.
摘要
(
108
)
PDF
(729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融理财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通过金融理财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丰富的金融理财知识,满足金融行业发展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SPOC泛雅平台,能够提高金融理财课程的教学水平。该文细致地介绍与分析了SPOC泛雅平台,剖析SPOC泛雅平台对于金融理财课程教学模式的促进作用,依照教学的关键点提出对应措施,旨在提高金融理财课程的教学水平。
简化OSCE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技能考核中的应用
尹海鹰, 黄翠婷, 卢孟密, 韦梅娟, 黄亿元, 覃莹莹
2021, 4(6): 119-121.
摘要
(
132
)
PDF
(733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简化OSCE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级312名护理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简化OSCE考核模式编写病例,设计考站进行考核,自行设计问卷了解学生、考官对该模式的评价。结果2019级护理高职学生成绩合格率为98.4%,平均分为(81.32±6.74)分;学生及考官对简化OSCE考核模式的满意率分别达到96.01%及95.24%。结论简化OSCE考核模式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利于发现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值得临床推广。
教育案例开发+梯度: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新探索——以幼儿教师的“研究力”自主发展为例
陈彩玲
2021, 4(6): 122-124.
摘要
(
107
)
PDF
(731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案例开发+梯度”是以自主专业成长为目标,幼儿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案例开发的梯级难度,在洞察教育生活、采集信息素材的基础上,撰写、交流、研讨教育案例,并实践应用再反思案例,从而促进自身与他人共同发展的过程,它是幼儿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它的“六个梯级十二个策略”,为幼儿教师“研究力”核心素养的自主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科教融合视域下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以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方晟, 杜轶君, 杨群, 周瑾
2021, 4(6): 125-127.
摘要
(
78
)
PDF
(723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双创”和“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仪器分析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等特点,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针对独立学院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科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提出“讲授案例-Seminar研讨-实验探究-课外实践”的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独立学院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参考。
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赛”互促模式探索
余雅滨
2021, 4(6): 127-129.
摘要
(
124
)
PDF
(722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等教育中,学习知识是基础,利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同时也贯穿于各类学科竞赛中。该文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了解了目前大学生群体对自身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认知,并且在课堂和竞赛的不同情景下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提出建议。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协同效应
岳颖
2021, 4(6): 129-132.
摘要
(
128
)
PDF
(848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需要不断更新人员配备。其中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给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出发,挖掘其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最后提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策,推动“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位一体运转,发挥协同效应。
基于“专创融合”的信息技术专业分层次人才培养实践
李绍华, 冯晶莹, 王科
2021, 4(6): 133-135.
摘要
(
118
)
PDF
(820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学生人数众多,且学习能力差异较大,按照同一模式进行培养,无法满足人才的个性化需求。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培养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依据考试成绩选拔前8%的学生组成拔尖人才班,开展“专创融合”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模式对学生创业技能影响研究
徐沛巍, 战乃岩
2021, 4(6): 136-138.
摘要
(
97
)
PDF
(786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可通过一系列实训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该研究依据学生的评价,以终端链模型和层次分析图作为研究方法,得出结论:虽然通过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学模式,学生创业技能不断提高,但学生接受高风险商业竞争环境的动机不足。因此,高职院校在今后的电子商务实训教学中应将风险教育纳入其中。
线上线下一体化“三创”实践培养体系的构建
蔡瑞雷, 林鸿敏, 庄江伟, 杨孟浩
2021, 4(6): 138-140.
摘要
(
98
)
PDF
(790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就业压力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实施“三创”教育培养“三创”型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同类型高校采用的方法和模式略有不同,有些高校偏重企业实践,有些则更侧重课程体系的优化。该文对目前高校“三创”教育实践培养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提出构建更加优化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引企入校“互联网+三创”实践培养体系。
创新方法
“双一流”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校友捐赠工作推进思路
李绚, 邢芳凝, 蔡炜嘉
2021, 4(6): 141-143.
摘要
(
100
)
PDF
(772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校友捐赠”作为各高校办学经费补充的有力来源,已成为大学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并被纳入了“双一流”建设院校遴选的评价体系。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落实,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着校友捐赠资金不足的短板。只有认识到“双一流”背景下校友捐赠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改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从改变工作理念、加强组织建设、创新校友联络方式、加强校友服务、创新筹资方式、加强在校生捐赠意识培养等方面进行突破,才能帮助行业特色高校争取更多的校友捐赠资金,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大学生创业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以某高校为例
陈永, 张冉冉, 张明吉
2021, 4(6): 144-146.
摘要
(
200
)
PDF
(839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大学生创业特质与创业意向的内在联系,采用《大学生创业型人格特质问卷》《大学生创业意向问卷》对贵州某高校47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文科生在成就需求、风险承担、主动性与创业意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大学生的成就需求、风险承担、主动性与创业意向相关均显著,且成就需求与主动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创业意向。该研究提示培养大学生创业人格品质是提高大学生创业意向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倪兴军, 杨振强, 雷玉婷
2021, 4(6): 147-149.
摘要
(
134
)
PDF
(764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创新创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及热点,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全面宏观调控,出台一系列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全国各省市积极响应。这些因地制宜、具有区域特色化发展的政策红利,促进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有效提升学校的管理服务水平,培养符合未来发展的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责与使命,而创新创业导师是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对职业院校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在全面完善“三阶四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阶梯化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在校内校外、专兼结合、政企协同、科研转化方面全面提升育人能力,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特色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基于“SEQ”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初探——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
肖红升, 陈广健, 肖汪冬, 王磊
2021, 4(6): 149-151.
摘要
(
140
)
PDF
(84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武装的具有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高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首要教育目标。培育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简称SEQ)专业素养,有利于工科专业学生融入实践,满足社会企业需求。该文从顶层设计、教学环境、课程资源、教学团队、学生社团、校企融合等多方面阐述了SEQ文化在机械制造专业中的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SEQ专业文化建设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
基于标准化病人的OSCE教学模式在MBBS临床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胡伟, 喻卓, 樊文星
2021, 4(6): 152-154.
摘要
(
143
)
PDF
(764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标准化病人(SP)为载体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一种先进的临床技能评价体系。通过建立规范的OSCE考站,培训合格的SP,可以客观、公正、有效以及有针对性地评估医学生的临床技能。目前,由于受授课方式以及语言差异的影响,临床教学中MBBS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低下,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不强,医疗行为能力不规范,职业素养相对较低。因此,该研究将基于SP的OSCE教学模式引入MBBS的临床教学中,通过情景式教学调动MBBS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其正确的临床思维,规范其医疗行为,提升其职业素养。SP结合OSCE的教学模式为MBBS留学生临床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策略
卢毅
2021, 4(6): 154-156.
摘要
(
107
)
PDF
(772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中普遍应用,基于互联网技术而蓬勃发展的各类网络平台已经在高校扎根发芽。将新媒体技术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一方面体现了高校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也有效促进了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创新。在此环境背景下,该文将微信公众平台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实施可操作性的、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现学生的实际问题,推动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进程,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论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蒙榴
2021, 4(6): 157-159.
摘要
(
99
)
PDF
(836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今,高校的创业教育蓬勃发展,各大高校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都非常重视,打造出别具特色的“以生为本”的个性化指导和服务已经是大势所趋,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模式,要求在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具个性,且灵活的指导及服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使高校创业教育迈向成熟并取得良好效果。
探讨艺术设计类实训室综合管理系统设计
黄鹏
2021, 4(6): 160-162.
摘要
(
95
)
PDF
(908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艺术是非常宏观且极具发展潜力的一门综合性文化,艺术借助媒介或手段,营造形象、氛围,综合反映现实寄托情感,是一种具有典型意识的社会形态。因此,其整体艺术实训室的建设,应符合整体的发展需求。该文将就艺术设计类实训室的综合管理系统设计展开讨论,阐述艺术设计类实训室的具体功能及其重要性,研究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实现对艺术设计类实训室的综合提升以及管理优化。
新常态下企业管理创新路径分析
蒋晓梅, 姚静武, 农成敏, 廖海乐
2021, 4(6): 162-164.
摘要
(
111
)
PDF
(773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市场经济竞争异常激烈,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通过管理创新以激发企业活力。在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对外树立良好的形象,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变化规律,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水平和自身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该文以新常态下企业管理创新为出发点,对创新路径进行了分析。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模型与预警观测研究
杭俊
2021, 4(6): 165-167.
摘要
(
98
)
PDF
(961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独有的产业属性,其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需要选取更科学的评价主体、依据更直观的评价标准和执行清晰可行的评价流程。该文在广义的校企合作视角下基于PDCA循环理论,采用核心“基点”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全过程流程化,并从中选取各质量预警观测点,用于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自我评价与优化,以期实现精准评价,重塑教育教学生态。
中医药高职院校对贫困生就业帮扶问题研究
孙俊锋, 张晶晶
2021, 4(6): 168-170.
摘要
(
60
)
PDF
(764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应届毕业生面对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贫困生来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问题也逐渐成了社会、政府对口扶持当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该文着重针对中医药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问题做出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给之后贫困生就业帮扶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参考。
自研自制拉伸敏感性能测试装置,培养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
武元鹏, 安鹏, 来婧娟, 刘丽, 西宇辰
2021, 4(6): 170-173.
摘要
(
88
)
PDF
(82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装置的自研自制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围绕导电高分子柔性器件的测试,将数字万用表和万能试验机相结合,根据材料的特性和测试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亲自动手调节两台设备的匹配情况,最后获得测试导电高分子柔性器件的设备。通过自研自制测试评价系统,让学生在参与前沿科研成果研究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同时,通过自研自制设备研发,使学校能够更好地研发适合自身专业建设需求的非标设备,提高师生设备研发能力,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提升策略研究
郭惜今
2021, 4(6): 173-175.
摘要
(
100
)
PDF
(771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线学习方式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主流学习方式之一,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众多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投入低下的问题。在线学习投入关乎着大学生的在线学习绩效,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水平,进而提升在线学习质量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该研究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提出提升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水平的策略,以期促进大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投入水平,提高在线教育质量,更好地开展在线教育。
移动课堂的应用对大学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的影响研究——基于对杭州下沙高校学生的调研分析
张鑫婧, 戴军
2021, 4(6): 176-178.
摘要
(
94
)
PDF
(841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教育”概念提出,人们不断探索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新和推动。如今移动课堂在各大高校都有所应用,如何使移动课堂的应用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帮助大学生充分利用移动课堂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该文通过对杭州下沙高校学生的问卷调研,了解移动课堂在大学生学习中的应用现状,发现移动课堂并没有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效果。该文又进一步分析移动课堂对大学生学习效果提升不显著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从大学生自身、移动课堂工具及平台、以及高校教学模式等多角度出发,引导大学生合理、高效地运用移动课堂到学习当中,从而提升移动课堂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乡村文化振兴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梅州客家山歌为例
王榕, 黄晓琳, 曾丽婷, 邱春安
2021, 4(6): 179-181.
摘要
(
239
)
PDF
(773KB)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文化振兴,就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繁荣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梅州客家山歌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同时也是梅州客家人的精神文化载体,其思想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是客家精神之所在。在梅州地区开展了以客家山歌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从而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当地客家山歌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试图对当地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出有效建议、探寻客家山歌传承和发展的阻力。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定量方法课程群建设研究
张惠丽
2021, 4(6): 182-184.
摘要
(
71
)
PDF
(1073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创”能力已经成为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各大高校相继建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机构来辅助完成对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该文分析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双创”能力的内涵和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定量方法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思路,并从教学内容梯级知识链和教学模式优化两方面给出了定量方法课程群建设策略。
创业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园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研究
谢木西丁·阿布拉, 阿依努尔·艾山
2021, 4(6): 185-187.
摘要
(
113
)
PDF
(506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中,是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趋势。该文简单介绍了“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机遇,针对大学生创业园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索其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道路,包括打造创业第二课堂、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凸显公益服务价值等。希望能够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教师创新创业培训,为大学生“双创”教育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研究——以“极速猴配送”项目为例
朱军兰, 杨成科
2021, 4(6): 187-189.
摘要
(
128
)
PDF
(51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各学校也立项了一些大创项目,在这些项目实践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发现总结和研究这些问题,对大创项目实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文以一个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例分析了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应对措施,以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把握新的机遇,圆满完成项目计划,为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实证训练。
视障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与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市盲人学校职业教育为例
周树鹏
2021, 4(6): 190-192.
摘要
(
154
)
PDF
(544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京市盲人学校针灸推拿诊所是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和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平台,是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在特殊职业教育中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该文探讨了南京市盲人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训基地的运营模式,希望可培养特殊职业教育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优秀品格,为其自立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杨婷婷
2021, 4(6): 192-194.
摘要
(
87
)
PDF
(509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新时期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积极创业行为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为我国青年人才的蓬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高校举办大学生创业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创业意愿。相关部门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实时关注,对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该文结合具体事例讨论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活动内容以多种方式进行,并根据活动结果给出相应建议。
基于工程训练中心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探索
李卫国, 阴杰
2021, 4(6): 195-198.
摘要
(
67
)
PDF
(561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5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了《中国制造2025》,它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为我国工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方向。本科院校应建立适应于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先进制造实训基地,运用信息技术将工程训练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合理调整工程训练课程,加强宣传力度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和科研项目等,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