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21-07-10
    理论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基于环境嵌入理论
    张晓华
    2021, 4(13):  1-3. 
    摘要 ( 124 )   PDF (390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大力培养数字技能人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价值定位,满足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人才需求,缓解人才供给与数字经济就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新使命和新要求。该文运用环境嵌入理论,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变革要求,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数字经济战略,顺应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新变化,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价值预期高、就业前景好,不断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数字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以江西某高校教育管理专业领域为例
    张继河, 唐鑫昀
    2021, 4(13):  4-9. 
    摘要 ( 100 )   PDF (445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以江西某高校教育管理专业领域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等获取数据发现:教育管理专业领域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感较低、专业实践机会相对有限、参加专业竞赛经历较少、跨学科融合培养体系欠佳。提出要基于专业学位硕士的定位,强化针对性培养;关注学生的发展与职业需求,强化与行业的对接;树立跨学科培养理念,充实跨学科培养过程;完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强化专业应用。
    教学革新
    “金课”建设形势下《作业治疗学》的教学探索与创新
    祁芳, 艾坤, 张泓, 易细芹, 邓石峰
    2021, 4(13):  10-12. 
    摘要 ( 206 )   PDF (763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科教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打造“金课”是强化本科教育的关键环节。作业治疗是重要的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之一,《作业治疗学》是本科康复治疗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牢固掌握作业治疗相关理论与技术对康复治疗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金课”标准为指导,结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探讨了《作业治疗学》线下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以期提升课程学习效果,优化人才培养。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赵志根
    2021, 4(13):  13-15. 
    摘要 ( 460 )   PDF (733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球科学概论》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学科基础教育模块中的课程,也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自然科学课程。课程思政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体现。该文从五个方面对《地球科学概论》的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同时在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学高为师,而且要身正为范,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恰当的手段来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
    《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改革的创新研究
    刘扬, 马富裕
    2021, 4(13):  16-18. 
    摘要 ( 95 )   PDF (801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与深入推进,不仅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农学专业学生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该文阐述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的特色、课程内容与结构等内容,从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为今后的课程改革和农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提升等工作提供借鉴。
    《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苏彩霞, 丁岚
    2021, 4(13):  19-21. 
    摘要 ( 103 )   PDF (800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网络资源丰富、多媒体技术先进的大学教学环境。因此,探究一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基于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此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同伴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线上学习模式的增加也正迎合了新时代大学生对电子设备以及网络资源的需求。实践结果表明,此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效果。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思政教学理念的耦合研究
    孙涛
    2021, 4(13):  22-23. 
    摘要 ( 104 )   PDF (72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大学体育课程与思政教学理念进行有效融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大学体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主要探讨了大学体育改革与思政教学理念的耦合发展,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提高大学体育教学效率。
    高校思政化教学对学生就业创业路径的影响
    张亚萍
    2021, 4(13):  24-26. 
    摘要 ( 100 )   PDF (73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每年都会向社会输送大量毕业生,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各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都加强了就业创业教育,但我国多数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却无法获得理想效果,不能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有效帮助。对此,高校应积极发挥思政化教学的作用,通过思政化教学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获得良好发展。基于此,该文针对高校思政化教学对学生就业创业路径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
    工业软件融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夏建生, 窦沙沙, 陈青, 周临震
    2021, 4(13):  27-28. 
    摘要 ( 99 )   PDF (932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阐述了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培养目标,坚持面向工业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深入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教”和“学”的方式;将先进的工业软件NX系统贯穿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中,针对专业课程、课程实验和实践环节的不同特点,结合信息化技术,将NX系统的不同功能模块,以不同的方式融合到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整轮教学实践表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适应了企业发展的时代需求。
    基于“专创融合”思想的《项目管理》特色课程建设研究
    郭金金, 程道平, 徐红
    2021, 4(13):  29-31. 
    摘要 ( 152 )   PDF (740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高校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打造“专创融合”特色课程,是高校实现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的一项重要途径,对培养能力导向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深入分析了基于“专创融合”思想的《项目管理》特色课程的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建设计划及具体实施措施,旨在为高校进行《项目管理》特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经验与参考。
    基于应用型生物工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食品加工工艺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李静, 董新红, 李南, 关媛, 黄道坤, 李霞
    2021, 4(13):  32-33. 
    摘要 ( 82 )   PDF (724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加工工艺学课程为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主要选修课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该文对食品加工工艺学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提出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坚持以赛促教理念,以期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思考与实践
    郑岩, 宿伟玲
    2021, 4(13):  34-36. 
    摘要 ( 226 )   PDF (805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旅游管理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与理想贯穿各门专业课程始终。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通过系统性的课程设计,遵循“盐溶于水”的原则,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优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时间和空间。
    论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线上和线下搭配教学模式
    尹绚, 朱桂丹
    2021, 4(13):  37-39. 
    摘要 ( 113 )   PDF (741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为了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及课堂教学工作,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通过平台在线直播部分课程,积极探索高效的线上教学模式,为在家未能返校的学生及时提供教学内容,按计划完成课程要求。待学生返校后,按原定课程安排,继续线下学习后续课程内容。该文以机械工程材料课程为例,探讨该课程“线上和线下搭配”的教学模式,为后续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授课提供实例。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赵明
    2021, 4(13):  40-42. 
    摘要 ( 80 )   PDF (85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培养职业技术技能人才、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核心是校企协同育人。通过在物业管理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发现其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阐述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与创新具体措施:基于校企合力,加强招生招工一体化工作,组建“双元型”教学团队,共同开发系统化动态化课程体系, 开展综合实训,构建多元评价标准和发展平台。
    新时代“五育”视域下高校劳动育人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王晓波, 李苗苗
    2021, 4(13):  43-44. 
    摘要 ( 142 )   PDF (731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构成部分,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教育在目标与内容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今,两者相融可以有效解决劳动育人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问题,但是该研究还处在探究阶段。基于此,该文对高校劳动育人现状进行了简单阐述,然后分析了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教育相融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新时代“五育”视域下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课程建设策略。
    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赵秋, 喻婷婷, 张琳薇
    2021, 4(13):  45-47. 
    摘要 ( 166 )   PDF (799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少年是民族进步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而要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离不开的就是教育。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所遵循的准则,立德就是通过德育来正面地感化人、激励人、塑造人;树人就是以人为本来达到改变人、发展人、使人成为更好的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实现立德树人不仅要靠家教家风的熏陶,更离不开学校思政课的开展。
    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赵波, 徐冬平
    2021, 4(13):  48-50. 
    摘要 ( 84 )   PDF (802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8年,国家自然资源部组建,标志着我国城乡规划工作进入全面改革时期——融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一体的新型规划时期。为了适应城乡规划改革和社会对规划人才的新需求,作为规划专业人才的摇篮,城乡规划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和调整。通过对城乡规划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的探讨,该文提出了对《城市总体规划》课程从教学目标、课程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生课堂如何开展有效教——基于L大学教育心理学课堂的案例分析
    邓红, 张欣怡
    2021, 4(13):  51-53. 
    摘要 ( 88 )   PDF (791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对L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心理学课堂进行分析,发现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生课堂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师生之间注重交流互动反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生生之间共享学习经验;二是教师具备课堂教学机智,巧用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三是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擅用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基于此,教师应始终贯彻“学生中心,教师引导”的理念,同时对课堂整体把控,合理构建教学设计;学生也应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紧跟教师教学节奏。
    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教学的路径探索
    王明蓉, 蒋树清
    2021, 4(13):  54-55. 
    摘要 ( 72 )   PDF (731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时代,计算机辅助设计成为制造等诸多行业的重要技术支持。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教学中,需要立足互联网时代特点和趋势,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对其进行优化和创新。该文主要阐述了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以及现阶段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现状,最后详细研究了如何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教学。
    教育改革与发展
    “双一流”背景下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思考
    高蕾, 代付军
    2021, 4(13):  56-58. 
    摘要 ( 131 )   PDF (656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一流”建设是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行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国家对高校的学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对健康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我国医疗事业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同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为其日后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提供基础,也在医学领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分析高校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试图有目的性地探索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期望为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山东大学为例
    曹利华, 邢建平, 王丽
    2021, 4(13):  59-61. 
    摘要 ( 476 )   PDF (743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在《创业基础》课程设计过程中选取相关代表性案例,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关注,以先进创新创业事迹的价值创造活动为引导,与学生的自身发展做深入结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践证明,该课程润物无声般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了学生爱国、爱党、自信自立的精神品格。
    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基于CNKI期刊文献
    谭金凤, 郑雪艳, 陈语萱
    2021, 4(13):  62-64. 
    摘要 ( 191 )   PDF (1025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2000-2020年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中以“大学生就业能力”为主题的4 536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对相关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领域的学者已达到一定数量,高职院校和教育研究所是相关研究的重要平台,但作者之间和机构之间缺少合作,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培养路径两个方面。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思考——基于电子商务综合实践教学改革
    林榕镕
    2021, 4(13):  65-67. 
    摘要 ( 88 )   PDF (657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在教育部门的统筹安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发展,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也得到学生和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仍然存在教学体系不健全、基础投入不够、师资力量不足、创新创业氛围不浓等问题。为了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通过在电子商务综合实践课程开展教学改革,实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取得良好效果。
    高校特色型素质教育改革思路和举措研究
    霍楷, 赵胜男
    2021, 4(13):  68-70. 
    摘要 ( 94 )   PDF (657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改革发展已全面推进和逐步深化,我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素质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高校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如何针对特色型素质教育进行改革、培养特色型素质教育人才成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教学任务。在此背景下,该文探讨了特色型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了特色型素质教育的改革思路以及改革举措,旨在通过特色型素质教育的培养,更加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对策探索
    杨现坤
    2021, 4(13):  71-73. 
    摘要 ( 126 )   PDF (657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匠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职业精神,彰显了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能力和品质,主要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四项精神内涵。工匠精神对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制造行业的发展,还能为企业竞争提供充足的品牌资本,为员工的提升和成长提供道德指引。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要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更应该塑造优秀的工匠精神。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充分发挥工匠精神的作用,该文就此进行了相关阐述和分析。
    试论校企合作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策略
    张耿锋
    2021, 4(13):  74-76. 
    摘要 ( 65 )   PDF (655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学校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许多学校开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对于高职学校来说,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需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促使教育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而就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而言,整体工作难度较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抓住新时代背景之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优势,在不断的改革优化中保证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及高效应用。
    探析新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徐慧, 刘慧鑫, 王居义
    2021, 4(13):  77-79. 
    摘要 ( 82 )   PDF (689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医药在当今时代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开展中医药创新创业是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使其进一步完善提高的重要途径。当下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虽取得一定进展,但尚处于摸索前进阶段。该文指出中医药院校可以采取“一定位、二教育、三培养、四帮扶、五保障”的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结合时代背景,如“双创”政策、“互联网+”“一带一路”、《中医药法》等。中医药院校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大有可为,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赵文军, 李泱茜, 刘婷, 徐戈
    2021, 4(13):  80-82. 
    摘要 ( 79 )   PDF (657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继传统工科之后,新工科的提出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与时俱进。为了推进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双创”教育质量,研究结合新工科学科交叉融合性、前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对我国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讨论。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构建思考
    周燕
    2021, 4(13):  83-85. 
    摘要 ( 97 )   PDF (65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外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必然趋势。大学生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职院校应立足新的发展形势、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对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明确两者有机融合、耦合联动的时代意义,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两者双向构建的路径和方向,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
    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金融学本科培养方案优化研究
    朱宁, 盛虎
    2021, 4(13):  86-88. 
    摘要 ( 69 )   PDF (658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以理工见长的“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南大学优化了其金融学本科培养方案,将学校理工特色融入通识型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同时利用所在学院经济管理结合的优势,开设大量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课程;并根据专业研究优势和教学改革的方向,设置特色化专业课程。通过培养方案的实施,毕业学生升学与就业呈现均衡态势、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且基于对产业与公司运营的深度理解,在实践活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些结果表明,该培养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深其对“产业+金融”的认识,满足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模式探索
    “三段一体”式课程思政融入模式——以测控电路课程为例
    周围, 刘伟玲, 高楠, 孟召宗, 肖艳军
    2021, 4(13):  89-92. 
    摘要 ( 196 )   PDF (980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当前课程思政融入方式不恰当、融入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依据《测控电路》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特点,围绕OBE教学理念,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以及BOPPPS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种“三段一体”式课程思政融入模式。课前教师以对课程目标的理解以及对课程的精心准备体现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课中利用言传身教、探索精神、家国情怀等切入点锻炼学生辩证统一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课后,利用考核的公平、考试的诚信、沟通的平等来实现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融为一体,共同实现学生的价值塑造。此外课程思政的融入设计还与本校“勤慎公忠”的校训有机结合,较好地诠释了校训精髓。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学合作共同体”线上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初探
    杨都强
    2021, 4(13):  93-96. 
    摘要 ( 109 )   PDF (769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主张“自我认同”和“社会化”两大核心任务,通过践行课程本身理念,进行实训本质的“自我探索”与线上教学环境与平台变化的“环境探索”,构建“教学合作共同体”线上课程体系:教学任务分解、学生分组教学;设置“学生自律学习与实训展示”等三个课程环节;设定“模型理解与实践能力”等5个一级评价指标、15个二级评价指标,评估和促进学生学习实效。促进师生“共建、共学、共进”,学生学习留存率增强,教师教学效能提升,课程也完成新环境、新需求的“职规”升级。该研究对线上教学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未来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从中医自信的内涵把握中医药院校护理人才的培养
    王杰, 袁亚美
    2021, 4(13):  97-99. 
    摘要 ( 99 )   PDF (694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中医药不论是在防病、治病,还是护理、养生过程中,都有着重要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证明其独特性及有效性。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药发挥了惊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中医护理也被看作是新冠肺炎病人恢复的关键。因此,坚持文化自信,发展中医特色护理,培养有坚定中医自信的护理人才是中医药院校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
    大学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同向育人创新路径实践探析
    葛顺, 陈桂玲, 王涛, 张立涛, 张玉然, 李瑞
    2021, 4(13):  100-102. 
    摘要 ( 109 )   PDF (691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育人有效融合成为研究热点。结合学院实际,解析同向育人内涵,剖析主要困难,结合实际探索同向同行育人工作有效路径。通过牢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增强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把关能力,挖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大学生培养全过程,形成有效合力,构建方向同向、行动同行、协同有序的育人机制,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养。
    高校治理现代化视阈下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探析
    樊燕飞
    2021, 4(13):  103-105. 
    摘要 ( 73 )   PDF (693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是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量化体现,是高校决策发展和政策制定的依据。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是推进高校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统计工作还存在统计认识不到位、工作模式陈旧、工作思路方法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在高校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必须更新认识理念、创新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思路方法,积极服务高校治理理念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实践现代化。
    具身认知视域下《康复护理学》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王雅立, 黄思敏, 黄萍萍, 邵凡, 黄淑敏
    2021, 4(13):  106-108. 
    摘要 ( 123 )   PDF (695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以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的《康复护理学》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高质量康复护理人才的培养需求,需要推动信息化教学,融合虚拟仿真技术。研究阐明虚拟仿真教学手段的必要性,基于“具身认知”理论,通过梳理教学目的,创新课程内容,将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与康复护理实训课堂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了实训课程教学的新模式,以期锻炼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培养康复护理高阶应用型人才。
    探索人工智能时代高职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发展路径
    许丽莎
    2021, 4(13):  109-111. 
    摘要 ( 108 )   PDF (693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简单的工种将会被人工智能产物所替代,由此引发全新的市场经济革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外语教师要准确认知时代发展趋势,不断结合信息素养培养方式,提高工作水平,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工智能专业性人才。该文对信息素养概念进行分析,由此得出外语教师拥有较高信息素养能力的意义,并结合现有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就如何提高高职外语教师信息素养进行路径思考,以期提升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培养效果。
    探索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路径
    李阳
    2021, 4(13):  112-113. 
    摘要 ( 99 )   PDF (685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政课是高职教育中比较重要的课程内容,其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因此,教师需高度关注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并提出“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这一课题。教师可围绕这一课题展开深入的教学研究,并结合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展开思政课教学,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服务地方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以宿迁学院为例
    高政
    2021, 4(13):  114-117. 
    摘要 ( 101 )   PDF (700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宿迁学院作为一所年轻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年轻的宿迁市都充满着活力和改革创新发展的精神。地方高校扎根地方,服务地方,契合地方发展实际,融入地方发展,特别是为地方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发展留住人才,是地方高校依托地方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当与政府、企业实现三方协同合作,共同做好大学创新创业和就业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蒋大锐
    2021, 4(13):  118-119. 
    摘要 ( 88 )   PDF (685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新的时代需要全新的人才,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够适应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给社会的进步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大学生总数呈持续上升趋势,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率,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建构
    陈月阳, 杨丽, 向春枝, 范颖
    2021, 4(13):  120-123. 
    摘要 ( 59 )   PDF (795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重要内容,其人才培养是核心问题。在社会经济大变革、职业教育大改革的历史时期,需要明确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的定位,指出其基本特征、核心品质、根本要求,理清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一核心三融合三结合四递进”的课程体系,建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体系,形成“探、学、研、仿、练”创新教学模式,校园文化体系同课程体系互为一体,互通、互融、互促,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
    人才供给侧改革下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策略探究
    李智军, 娄星明
    2021, 4(13):  124-125. 
    摘要 ( 69 )   PDF (68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需积极探索“人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就业创业教育模式。为有效拓展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渠道,首要任务是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积极探索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更为有利的路径,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使毕业生能够更为顺利地走上各个岗位,为未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此,该文先就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概念以及就业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进行简单概述,再对人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的问题以及该背景下应如何推进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创新方法
    标准化病人应用于护理实践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董项慧, 乌仁, 朱金璞
    2021, 4(13):  126-128. 
    摘要 ( 87 )   PDF (890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护理实践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校护生150名为研究对象(2020年6月-2020年12月),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组,其中75名学生采用常规护理教学方法,纳入对照组,另外实施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的75名学生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践考试成绩比较,并对比两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97.33%(73/75),对照组满意率80.00%(60/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教学中引入标准化病人模式,可帮助提高综合能力,且学生认可度较高,可在实践中应用。
    病理科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培养的创新路径探索
    陆竞艳, 李运千, 金美华, 胡洁, 曾思恩
    2021, 4(13):  129-131. 
    摘要 ( 94 )   PDF (801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培训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加强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学员轮转分组管理,强化临床病理诊断和专业技能操作培训,在考核评价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分层递进式培养方案并形成特色,不断提高住院医师培养质量,提升学员的六大核心胜任力和就业满意度。
    独立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工作机制研究
    项俊华
    2021, 4(13):  132-134. 
    摘要 ( 76 )   PDF (88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高等院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毕业生就业关乎社会的稳定,是我国的一项民生工程。该文选取独立院校为研究对象,分析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类型,并提出具体的帮扶措施,通过完善精准帮扶就业服务机制,构建精准就业帮扶工作体系,落实各项帮扶就业工作。
    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在高校通识课程中的应用
    郑静
    2021, 4(13):  135-137. 
    摘要 ( 79 )   PDF (802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景交际英语》混合式课程改变了高校通识课程《大学英语听说》的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实践翻转课堂理念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课前通过“线上”观看视频,完成简易的自主学习任务,而重难点任务通过“线下”课堂完成,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异较大、课程学时相对较少的问题。师生在“线下”课堂协作与互动,共同讨论,同时借助“线上”信息化教学技术,了解学生实时学习情况,解决传统课堂互动不足的问题。最后,通过“线上”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学生随时随地完成作业,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反馈。
    高校教师对学生称呼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张赞, 王占忠
    2021, 4(13):  138-139. 
    摘要 ( 122 )   PDF (872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称呼满意度的调查分析、案例分析和访谈,更好地说明称呼的魅力,方便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升教学质量、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该研究对笔者所在学校10个不同专业中1 600名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取样,分成四组分别对教师对学生四种常见称呼方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按学生特征称呼方式获得的满意度最低为4.5%,学生更喜欢用名的称呼方式,满意度高达94.75%。无论哪种称呼方式,尊重及亲和力才是提高学生满意度最主要的因素。一个恰当的称呼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调查,期望大学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改善自己的称呼用语,在沟通和交流方面做得更好。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景翾
    2021, 4(13):  140-142. 
    摘要 ( 74 )   PDF (800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教育中,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它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高职院校要做好育人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切实抓好。该文分析了高职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为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质和教师队伍的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为例
    李林, 林若兰, 许银珊
    2021, 4(13):  143-145. 
    摘要 ( 105 )   PDF (979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以培养全方位综合性人才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提出,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必然趋势。基于OBE理念对大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该文将基于OBE教学理念,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为例,通过对大学课堂教育模式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将OBE教学理念应用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实现教学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基于教师授课能力申报安排教学任务的创新与实践
    潘梦鹞, 郇锐铁, 王锋, 陈少伟, 吕小勇
    2021, 4(13):  146-148. 
    摘要 ( 63 )   PDF (851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任务安排是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针对目前大部分学校教学任务安排不够科学、不够合理、效率不高、不够人性化等问题,提出基于教师授课能力申报安排教学任务的创新与实践,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授课能力申报授课课程,学校根据教师申报的授课课程科学、合理、高效地安排教学任务,有效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
    基于微信的《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贾明明, 吕大刚
    2021, 4(13):  149-151. 
    摘要 ( 81 )   PDF (1147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微信广泛的应用基础、即时交流的便利性、丰富的学术资源、便利的数据分享功能、灵活的互动方式,对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建立《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课程微信公众号和班级微信群,与学生实时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并依据课程内容和进度向学生推送相关微信资源。微信中的教学素材可以让学生更生动地理解课程内容,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因此,学生可高质量完成各学习环节。建立微信线上测试系统,随时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评估教学质量。结合微信实现多层次和多渠道的混合教学模式,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皮郁郁
    2021, 4(13):  152-154. 
    摘要 ( 135 )   PDF (1011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师资匮乏、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有待考量。项目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学情,以学生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将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且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使学生成为拥有理性平和健康心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该文提出通过学情分析、构建教学项目的目标、构建教学项目的内容、实施项目教学、改革评价模式等,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角色压力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业学习”冲突的纾解策略探究
    谢宇奇, 徐洪刚, 刘娟
    2021, 4(13):  155-157. 
    摘要 ( 148 )   PDF (803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多角色发展,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创新创业—专业学习”的角色冲突。该文分析了大学生多角色发展的情况和“创新创业—专业学习”角色冲突的成因,并通过角色压力视角分析了角色冲突的不良影响。为确保大学生在角色冲突情境下的心理健康,提出了若干纾解角色压力的策略,主要包括:高校要指导大学生动态修正角色预期、加强角色冲突心理干预、引导学生扎根所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适当提高创新创业学分在必修学分中的比重。
    批判性思维在材料专业课堂中的培养与应用——以《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
    左敏, 李嘉, 关瑞芳, 王贵
    2021, 4(13):  158-160. 
    摘要 ( 128 )   PDF (896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等院校更注重人才的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而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理性思维与创新素养形成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该文以《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启发式教学逐步拓展思维深度、质疑与论证过程激发批判性思维形成、结合网络平台训练批判性思维、课程实验过程中践行批判性思维、多层面考核助力批判性思维发展五种措施,这对于批判性思维在材料专业课堂中的形成、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探析区块链和高校教育教学数据管理的融合运用
    高颖
    2021, 4(13):  161-163. 
    摘要 ( 97 )   PDF (888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区块链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在2019年将其确定为国家战略技术。区块链技术在技术革新、产业变革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扩大。传统数据库的缺陷日益明显,不能满足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的要求。基于此,该文介绍了区块链的基本运作模式并阐述传统高校教育教学数据管理面临的问题,总结出区块链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挑战,分析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高校教育教学数据管理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让区块链技术在教育管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思政融入OBE教学法在色彩搭配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杨晓丽, 刘妹
    2021, 4(13):  164-167. 
    摘要 ( 188 )   PDF (955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色彩搭配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技能课程,课程内容涵盖面广、应用领域宽泛,以成果为导向(OBE)的教学设计是色彩搭配课程的必然选择,结合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知识、技能、思政”三线合一实现色彩搭配课程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该文通过概述OBE(成果导向)教学法,分析思政融入色彩搭配课程的必要性,通过色彩搭配教学实践探索思政融入OBE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将“知识、技能、思政”三线合一,实现色彩搭配课程教学目标。
    探究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渗透
    黎波, 罗虎成, 陈洁
    2021, 4(13):  168-170. 
    摘要 ( 126 )   PDF (800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以问题为载体,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性课堂。将数学文化渗透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交流合作、学习的同时,能够将所见、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使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有深刻的感受。数学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随着时代的变迁,已转变为独特的数学符号、数学形象,追根求源,教师需要认识并了解存在于数学中的数学文化底蕴,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传递出来的价值,形成独特的数学思想。
    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与管理体制创新策略分析
    师絮
    2021, 4(13):  171-173. 
    摘要 ( 77 )   PDF (79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质量已经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在学生就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已经对我国高职教育效果的改善造成了一定影响。该文将对高职学生与就业管理体制创新进行简要概述,强调了创新相关体制的重要性。其次,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不足。最后,重点从就业理念的改善、就业管理团队的建立以及相关指导平台的构建等多方面出发,对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管理体制的创新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信息化驱动中小学混合教学质量评价现代化
    黄双双
    2021, 4(13):  174-176. 
    摘要 ( 73 )   PDF (888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混合教学逐渐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选择。在实践中,混合教学由于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和教学组织的分散性及线上线下比例的不确定性,教学质量评价出现缺位。主要体现在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模糊、评价过程简单、评价主体单一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弥补这些不足的策略为:国家顶层设计增强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的权威性;实行教学全要素评价提高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多元主体参与提升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性。
    中医药职业技能培训调研分析及对策建议
    汪洋, 田维珍, 孙权, 陈刚
    2021, 4(13):  177-179. 
    摘要 ( 143 )   PDF (887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我国中医药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情况,比较行业企业、院校、卫健委组织的培训是否有差异。在调研过程中综合应用文献与网络信息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团体焦点访谈法、个人访谈法、电话访谈、对比分析法等调研方法,分析不同单位组织的培训异同点,构建具有中医药行业自身特色、“覆盖全员、标准统一”的中医药职业技能终身培训体系。结果显示:在培训项目方面,主要为保健调理师、健康管理师、药物制剂工、中药炮制工等;培训对象主要为在校中高职学生、下岗工人以及村医等;培训所用教学资料相对比较完善。
    基于TPACK的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探究
    黄娟
    2021, 4(13):  180-182. 
    摘要 ( 111 )   PDF (801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受信息技术的影响随之增强。推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提高教学水平、打造新时代“金课”,这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经之路。TPACK将成为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的基础,教师是否具备系统完善的TPACK知识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前提条件。该文在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
    创业实践
    阿坝民族地区众创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李娟, 黄成兵, 曲英姐
    2021, 4(13):  183-185. 
    摘要 ( 84 )   PDF (557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坝民族地区众创空间的发展面临着创业创新人才缺乏、盈利模式不清晰、同质化现象严重、自身特点缺失、政策支撑环境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创投力量严重滞后等问题。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下众创空间的概念及其功能发挥,重点分析当前众创空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提出众创空间发展的主要模式,包括地产型、培训辅导、活动聚合、投资驱动、产业链服务、电子商务和综合创业生态体系等类型,结合阿坝民族地区实体经济的发展,以民族小镇、传统村落、民族特产为载体,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进程,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国贸专业跨境电商实践教学基地构建研究——以保定理工学院为例
    薛芳, 王艳芳, 苑浩畅, 李冬雪
    2021, 4(13):  186-188. 
    摘要 ( 115 )   PDF (612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保定理工学院国贸专业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产教融合、引企入校,构建跨境电商实践教学基地,搭建跨境电商实践教学平台,校企双向输出,壮大师资队伍,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培训体系,实现了校、企、学生、行业的四方联动、互利共赢。
    基于竞赛视角的创新创业社团现状调查研究
    韦齐齐, 李小华, 陈微笑
    2021, 4(13):  189-192. 
    摘要 ( 122 )   PDF (754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管是学科竞赛类社团还是创业社团,都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社团既有自我管理的职能,也有自我发展的需求。但是目前高校创新创业社团普遍存在专业指导不强、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导致创新创业社团发展存在诸多障碍。该文从竞赛视角,对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对创新创业社团建设的一些思考。
    韶关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姚圣梅, 刘伟钦
    2021, 4(13):  193-195. 
    摘要 ( 100 )   PDF (561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韶关文化创意产业应主动把握党和国家的大好政策和时代机遇,努力克服地域特色不足、同质化严重;创新创意不够;营销手段陈旧,现代化欠缺等不足,采取加强校企合作,共育文化创意人才;深究地域内涵,创设文化创意氛围;丰富产品种类,培育文化创意“个性”;挖掘附加价值,打造文化创意品牌;推动融合营销,收获文化创意硕果等对策,让韶关文化创意产业更好地为韶关代言。
    网络直播电商促进乡村创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以黑龙江省为例
    崔帅, 吴昊
    2021, 4(13):  196-198. 
    摘要 ( 198 )   PDF (561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直播电商行业作为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新业态,近年来在培育新消费群体、提升消费水平、创造多样化的自主就业机会等诸多方面表现得十分亮眼,不仅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新平台,为我国乡村创业领域提供了众多创业与就业机会,更为打造我国经济全新增长点做出了贡献。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阶段,我国要主动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需要,让网络电商直播产业助力我国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