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编辑部公告
杂志声明!
2020-05-17
投稿须知
2020-05-17
论文模板
2020-05-14
更多>>
基本信息
主 管: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6-52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604/G4
社长:张 磊
副社长:杨 爽 穆延博
责任编辑:于诗洋
出版: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编辑部
电话:0451-84611887
社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00号
邮编:150010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卷 第14期 刊出日期:2021-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双一流”建设新形势下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李立芹, 王西瑶, 杨世民, 鲁黎明
2021, 4(14): 1-2.
摘要
(
241
)
PDF
(450KB) (
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国家战略。该文分析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双一流”建设的培养要求,提出了复合创新型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科技小院”四川创新模式,总结了在该模式下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成效,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国家战略下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
王宇蒙
2021, 4(14): 3-6.
摘要
(
99
)
PDF
(465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国内出台的相关政策中反复强调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复兴。传统文化艺术复兴的重点在于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这也就要求国内艺术类人才对传统艺术做再创造。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性能力、品学兼优的艺术类专业学位人才也就成了重中之重,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的必要举措。该文以艺术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切入点,分别从立德树人、师资队伍、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国际化水平和社会服务这六个角度详细分析当前部分高校在国家战略背景下,对于艺术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在思想、团队、设施、对外交流和回馈社会方面做出的重要举措及意义。
课程思政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研究
王玮, 魏宏波
2021, 4(14): 7-9.
摘要
(
114
)
PDF
(486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培养创新人才、提高育人水平的重要举措。该文在分析课程思政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以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为目标,从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结合专业特点践行以赛促创的举措、建设有力的创新创业保障制度等方面论述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途径。
教学革新
案例式教学方法在博弈理论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简孝祐
2021, 4(14): 10-11.
摘要
(
100
)
PDF
(748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型高校办学目标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博弈理论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此目标,因此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应用型指标,应以社会对应用才人的专业结构、能力需求作为博弈理论教学改革的重点。新的案例式教学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使博弈理论教学契合于应用型目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与式教学在文秘专业课程中的运用探析——以《档案管理》课程为例
卢志兰
2021, 4(14): 12-14.
摘要
(
88
)
PDF
(764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文秘专业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具备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特点,将其应用于文秘专业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基于此,该文将分析参与式教学在文秘专业课程中运用的价值及现状,以《档案管理》课程为例,探究参与式教学在文秘专业课程中的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
柏景岚
2021, 4(14): 15-16.
摘要
(
192
)
PDF
(795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要求各高校开设相关课程,至此创新创业类相关课程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课。该类课程的开设,为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该文以南京体育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为例,重点阐述课程改革的理念、过程、成果及创新之处。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
黄辉宁, 卢娜, 覃娟, 曾翰超
2021, 4(14): 17-19.
摘要
(
84
)
PDF
(762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作为教师需要深刻重视这方面的问题,要改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并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才能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并具备应用能力。该文就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基于“课程思政”的《路面工程施工》教学改革研究
蒋梦雅, 王琛艳, 王彬彬
2021, 4(14): 20-22.
摘要
(
149
)
PDF
(770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期,为了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已是一种趋势。该文以路桥专业核心课《路面工程施工》为例,基于“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把“两路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系列“交通精神”思政要素融入且贯穿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实现“专业教育”向“专业育人”的转化,得到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验研究——以《情景交际英语》课程为例
郑静
2021, 4(14): 23-25.
摘要
(
125
)
PDF
(809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情景交际英语》MOOC课程为依托,采用MOOC与线下课堂交互协作式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是否有助于提升高校通识课程的有效学习。该文以景德镇陶瓷大学199名艺术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时两个学期的混合式实验教学。研究发现:实验组前后期测试具有显著性差异,MOOC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基于OBE的数据库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安立奎, 韩丽艳, 王晓锋
2021, 4(14): 26-27.
摘要
(
86
)
PDF
(786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培养适合现代企业需要的创新应用型数据库人才,设计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数据库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方案。该方案以OBE为指导,整合校企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数据库能力进行培养。经过教学实践,该教学模式发挥了学生学习自主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实践创新能力。
基于POA理论的大学英语读写课教学模式探析
刘景慧, 李芳芳, 胡冰, 张瑾
2021, 4(14): 28-30.
摘要
(
135
)
PDF
(768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一直以来存在着大班教学、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大、师生普遍重视输入轻视输出等问题。基于此,该研究开展教学改革,旨在解决以上问题,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该文主要阐述了基于POA(产出导向)理论的大学英语读写课改革实践,通过教学案例分析其可行性以及对提高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率的作用。通过教学案例分析,说明基于POA的大学英语读写课教学可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重入轻出等问题。
基于大数据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
张慧
2021, 4(14): 31-32.
摘要
(
132
)
PDF
(801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质量监控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将监控点放在每门课程中,构建完善的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教师把握授课内容,明确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位置,有助于教学的连续性。该文首先论述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国外、国内研究现状;最后提出基于大数据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基于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反馈使教师更有效地获取课程讲授情况,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进度等;同时也有助于本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构建更完善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基于钉钉+云班课的线上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结构力学》为例
王小蔚, 王敏容, 陈孔亮, 颜少荣
2021, 4(14): 33-36.
摘要
(
162
)
PDF
(868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2016年正式提出新工科以来,传统力学教学工作已无法满足现今新工科发展的需要。面向新工科,线上教学正逐步成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该文基于钉钉、云班课平台,在结构力学课程中分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实施线上教学,进行细致化的探讨,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对学生力学思维的培养,加强过程考核,也能实现考核环节的多样化和教学评价多元化,对线上教学模式进行反思与调整,适应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翻转式课堂教学改革——以《企业价值评估》课程为例
向鲜花
2021, 4(14): 37-39.
摘要
(
89
)
PDF
(817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企业价值评估》课程为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基本原理,引入四个学习情境,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将行动和思维过程分解为十个步骤,将本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在这四个学习情境中进行比较、迁移与内化,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融入价值观的引领,使学生在学会做事的过程中学会做人,以期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指向。
基于国际交流项目课程设计的教与学实践研究
王吉晖, 黄一帆, 胡斌
2021, 4(14): 40-41.
摘要
(
107
)
PDF
(802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国际人才的使命。要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要始终面向国际化。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物理工程研究学院开展的ANU-BIT Photonics Masterclass项目为光电学院的学生提供了在世界名校学习的机会。ANU-BIT Photonics Masterclass项目提供了两周的课程。针对项目课程的设计及授课特点展开研究,并与国内课程进行比较。分析了学生在项目中的学习收获,吸收了ANU的授课经验,并给出了今后国内课程设计和授课的建议。
基于口袋实验室的项目式单片机教学改革
邵磊, 闫晨阳, 曾华鹏, 徐喆, 陈鹏, 张敏
2021, 4(14): 42-44.
摘要
(
97
)
PDF
(788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切实增强学生利用单片机进行产品开发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针对单片机课程中理论无法充分应用于实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roteus+Keil+STM32口袋实验室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并在期末考试中引入实操考核,用做实验的方式来对学习成果进行考察。对比以往教学达成度数据,此教学方式明显提高了单片机课程教学的质量。
借鉴康奈尔大学的教学经验推动我国高校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
闫春霞
2021, 4(14): 45-47.
摘要
(
87
)
PDF
(766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借鉴康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各个方面对我国高校植物生理学实验课进行改革,弥补我国高校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的不足。这将为培养创新型、专业型高层次学术人才奠定基础。
思想教育融入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研究——以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为例
莫坤山, 殷广达, 盛丽丽, 杨智凯
2021, 4(14): 48-50.
摘要
(
128
)
PDF
(769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类与通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重要纽带,但由于其概念抽象、公式复杂,是大学中出名的难教、难学的课程。该文结合专业要求和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特点,挖掘其内蕴的德育元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发展历史和工程应用融入理论教学,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也培养了学生的国民意识和职业素养,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思想品德得到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进《微生物学》课堂之教学探索
丁媛媛, 李祎
2021, 4(14): 51-52.
摘要
(
71
)
PDF
(759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此高校专业课课堂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课堂,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该文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进《微生物学》课堂的必要性,对《微生物学》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与教学思路进行了探索,并进行了一定的反思,以期为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傅冰玲
2021, 4(14): 53-56.
摘要
(
158
)
PDF
(836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语言与思维的综合活动。对于读者来讲,具有多少特定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原有图式)与对文本的正确理解有很大的关系,而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提高对读物的解码能力以及提高读者和作者的情感交流能力。该文主要探讨图式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影响,运用图式理论帮助学生激活原有图式,丰富原有的各种图式并创建和巩固新的图式,同时探讨培养学生调用图式的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综合能力。
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桑杰措
2021, 4(14): 57-58.
摘要
(
70
)
PDF
(758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人类生活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写作课程也有所改变,如何在当前背景下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已成为高校教师首要关注的问题。该文对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写作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相关探讨,希望为高校写作课程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信息技术辅助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赵莹
2021, 4(14): 59-61.
摘要
(
92
)
PDF
(779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相融合,建立起适合外语教学的网络生态环境,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也从传统课堂走向了现代网络环境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该课题试图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找到有效的教学途径,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的背景下,转变学习观念,学会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育改革与发展
《创新创业管理》课程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谷再秋, 朱庆伟
2021, 4(14): 62-64.
摘要
(
117
)
PDF
(702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发展到新阶段,“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大势所趋。该文从《创新创业管理》课程融合专业教育的必要性出发,从教学内容和考核体系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该课程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探索,为当前高校的专创融合提供更多的工作思路。
创业教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宣王威
2021, 4(14): 65-67.
摘要
(
86
)
PDF
(694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创业是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也是证明自身价值的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创业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更好地进行就业、创业,以此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的道德素养与社会责任意识。然而,将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足与问题,不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质量。因此,该文将深入研究创业教育视域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希望能够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独立学院财会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究——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为例
龙涛, 黄奕盈, 石丹
2021, 4(14): 68-69.
摘要
(
123
)
PDF
(726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每年求职人数排在前列的财会系毕业生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职业锚理论的引入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自己的职业定位,也让授课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讲授课程。结果显示:独立学院财会系大学生中选择稳定型职业锚与生活型职业锚类型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职业锚类型的人数。建议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以引导财会系大学生早做规划,针对稳定型岗位做全面性了解,设置阶段性目标,稳步提升个人素质为方向。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与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有效衔接可行性研究
刘敏, 刘树淼, 何明
2021, 4(14): 70-72.
摘要
(
67
)
PDF
(69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公共卫生服务行业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需求,公共卫生服务行业领域基层专业人才严重缺失。基于此,加强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与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有效衔接,为推动公共卫生服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的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中在专业教学与行业需求衔接、课程实践与岗位能力、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衔接、校企合作与就业发展衔接等方面还不够紧密,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为此,提出了“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创新专业教学”“以岗位能力为基准,加强课程实践”“以职业规划为方向,完善学业规划”“以就业发展为目标,健全校企合作”等可行性对策建议。
高校科研育人的现实意义与路径探索
王心如, 张超
2021, 4(14): 73-75.
摘要
(
235
)
PDF
(696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发展、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然而许多高校存在重科研轻育人、过于功利化、追求成果等情况。鉴于此,该文从科研育人的背景、内涵出发,先分析目前高校在科研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再提出高等院校科研育人的路径,通过优化科研管理、完善科研体制机制,提升教师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研作风,建立教研一体、学研相济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打造高水平科研育人队伍,从而培养出一批品德高尚、志存高远、务实笃行、自强不息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及路径探索
王诗倩
2021, 4(14): 76-77.
摘要
(
173
)
PDF
(687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大学生就业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与时俱进,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升。但就当前形势分析,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困境和问题,因此,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势在必行。
高职生学业拖延与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王丽平
2021, 4(14): 78-80.
摘要
(
136
)
PDF
(738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研究探讨了高职生学业拖延与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采用一般拖延量表(PASS)和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SCS),以随机整群选取C市和H市两所地方综合类高职院校三年制高职生,发放496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72份。结果显示:高职生的学业拖延现象比本科生严重;男生的学业拖延行为比女生严重;低自我控制的高职生学业拖延更严重;高职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与学业拖延呈负相关,且自我控制中的冲动控制、节制娱乐,抵制诱惑三个维度对学业拖延有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教学医院的教学秘书工作探讨与实践
张秀梅, 刘彦梅
2021, 4(14): 81-83.
摘要
(
98
)
PDF
(72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医院的教学秘书可协助教研室主任、科室教学主任落实各项教学工作,在医院教学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医院临床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该文探讨了教学医院的教学秘书应具备的素质、岗位职责及其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并根据实际工作体会,阐述了教学秘书在协助教学管理、良好沟通协调、促进临床青年教师成长及促进临床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影响。
美育、德育与专业相结合的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昌进, 霍楷
2021, 4(14): 84-86.
摘要
(
129
)
PDF
(71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对“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号召,立足美育、德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进行教育改革实践的相关研究。阐明美育、德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必要性;提出以课程体系调整推动学科发展、以教学模式创新推动专业进步、以教育环境改善实现人才培育的三大改革策略;立足三大策略提出特色化、在地化,全时间、全空间,提升式、引领式的三大改革实践。理论和实践表明,美育、德育与专业相结合的教育改革实践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一流人才培育的必然要求,在一流综合素质专业精英培育的同时,不断实现专业进步、学科发展。
探析“三全育人导师团”的建设完善与实践——以西安工程大学为例
郭西平
2021, 4(14): 87-89.
摘要
(
137
)
PDF
(69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设和完善“三全育人导师团”,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体系的重要途径,是改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举措。要在思想认识、制度保障、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工作职责、过程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统筹安排,建设完善,多方推进,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多方位多层次实践教学探索
杜戈果, 丁金妃, 黎冰, 王梦遥, 杨拓, 曹文华
2021, 4(14): 90-92.
摘要
(
148
)
PDF
(697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部分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意识不足、学生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造成学生实践能力薄弱。该文通过对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分析发现,构建多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就业,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微课在高校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国庆, 刘慧敏, 熊菲
2021, 4(14): 93-95.
摘要
(
104
)
PDF
(726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学是较为抽象和严谨的学科,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够培养高校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考力。随着数学教学工作的推进,传统应试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改变,以前是教师主动讲授传输知识,学生被动性接受知识,主要是通过不断的课堂练习或者作业的形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对于很多高校学生来说,学习是被动的,缺乏主动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需要对高校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数学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而微课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并且在高校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分析了微课的概念及其特点,探究了应用微课的意义,以及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方法。
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思路
张光伏
2021, 4(14): 96-97.
摘要
(
103
)
PDF
(688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如今,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非常鼓励与引导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双创”精神,帮助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与人生价值。该文通过对“双创”教育的相关思路与策略展开研究,在了解“双创”教育现状基础上展开有效分析,能够更好地优化“双创”教育的路径,增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与水平,促进高校大学生取得更好、更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运用通识教育理念推动高职美育课程改革的策略探讨
张笑寒, 卢英娜
2021, 4(14): 98-100.
摘要
(
111
)
PDF
(695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一直是大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的东西。美不仅体现在外表,也体现在个人内涵素养中,通过后天的教育能够帮助个人形成较高的审美能力。很多高校对美育教育重视度不高,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当中,教师更多地将专业技能培养作为重点,甚至部分院校中没有开设美育课程,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该文对运用通识教育理念推动高职美育课程改革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模式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创客思维的实施路径
黄荣川
2021, 4(14): 101-103.
摘要
(
139
)
PDF
(66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思维模式改造传统教育生态,以此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该文通过对创客思维的研究,将创客培养的教学模式融入高校设计类课程改革中。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以创新能力、问题意识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以及思辨探究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为切实改进高校设计类人才培养提出一条有效路径。
“互联网+”环境中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新发展探究
唐智权, 郑瑶
2021, 4(14): 104-105.
摘要
(
136
)
PDF
(654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1世纪以来,新兴信息技术正在快速、迅猛发展,“互联网+教育”条件下,我国教育体系的重构成为可能。传统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都有优缺点,共同点是都需要构建学习氛围。传统教学理论是“讲知识背景”,建构主义理论是“给知识背景”。该文分析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可行性和必需性,提出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目的和教学手段,通过完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能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地方院校机械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孙如军
2021, 4(14): 106-107.
摘要
(
81
)
PDF
(658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械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重视发展学生的软、硬实力。地方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需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正视和明确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改革发展的要求,发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该文的研究内容即为地方院校机械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通过深入剖析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效借鉴。
高校“三全育人”教育体系现状分析与实施路径探索
张振霞
2021, 4(14): 108-109.
摘要
(
134
)
PDF
(662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主线,凝聚育人合力,推进全方位、全过程教育管理体系。该文以高校“三全育人”教育体系构建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具体实施路径为研究重点,梳理总结出有可实施性的有效路径,以期不断完善“三全育人”教育体系和实施效果。
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有效实现路径研究
陈迎欣
2021, 4(14): 110-112.
摘要
(
113
)
PDF
(667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合教学模式的出现,是适应现代教育信息化的体现。将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进行融合,以提升高校教学质量。通过对混合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结合高校教学现状,提出混合教学模式的有效实现路径,包括提高线上教学资源质量、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健全线上教学管理机制、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改革混合模式下学分制等。
基于CDIO理念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张健, 巨永锋, 沈向余
2021, 4(14): 113-114.
摘要
(
118
)
PDF
(659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CDIO理念作为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已被广泛应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各类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改革中。该文主要针对基于CDIO 理念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过程中融入CDIO理念,从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着手,培养满足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期望CDIO 理念能为各院校提供有效路径和借鉴。
矿业工程“学科-专业-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郭进平, 卢才武, 卜显忠, 王森, 肖国庆, 白洁
2021, 4(14): 115-117.
摘要
(
118
)
PDF
(667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团队和平台等方面基础薄弱,在“双一流”战略背景下,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导向,正在践行一条不同于传统大学的新道路。作为新建本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内涵式发展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围绕矿业工程学科,依托“学科-专业-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理论框架探索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实现特色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多维路径构建
张自广
2021, 4(14): 118-119.
摘要
(
91
)
PDF
(714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发展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大学生好奇心强,社会阅历不丰富,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和社会生活多元化的影响。然而,网络发展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信息资源获取、信息传播途径、师生沟通方式等方面提供了诸多便利。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不能仅靠某一方的力量,需要政府、高校和家庭等多方合力,协同育人,共同推进。
校企合作视阈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模式分析
吴云超, 范晓玲, 张波
2021, 4(14): 120-122.
摘要
(
114
)
PDF
(720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所应用的培训模式是重理论轻实践,难以满足酒店行业对高素养综合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成为高素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必经之路。该文就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模式存在的各类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基于校企合作视阈下行业培训标准的设定、高资质的校企教师团队的组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方案的制定等建议,以期为酒店行业和相关部门输送高素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新工科形势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与实践
于海龙, 张桂芳, 王海博, 朱宝忠, 孙运兰, 纪国剑, 陈海飞
2021, 4(14): 123-125.
摘要
(
117
)
PDF
(670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程教育质量认证是高等教育工科专业改革的趋势和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作为传统专业,其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专业改造,而其核心则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知识结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训练,而改革的主要内容将集中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该文详细介绍了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创新改革实践。
学习共同体视角下教学改进支持机制的探究——以南华初中英语教学改进为个案
赵复婧
2021, 4(14): 126-129.
摘要
(
92
)
PDF
(669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华初中的英语教学改进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教学质量为目的,开始了为期六年的探索之路。该研究的目的是梳理南华初中英语教学历经了怎样的改进过程,探究其改进支持机制。研究发现,学校通过构建多方协作学习共同体作为教学改进的支持机制,制定行动计划实施教学改进,这多方主体分别为大学、教育行政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南华初中,这些主体在改进过程中分别发挥着专业支持、行政支持、监督支持和场域支持的作用,共同助力南华初中教学改进的实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研究生《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
郭舒萍, 蔡世远, 万龙
2021, 4(14): 130-132.
摘要
(
90
)
PDF
(664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分析了研究生《运筹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不足,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标准四个方面设计了分层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与实施了《运筹学》课程的案例教学。研究生《运筹学》课程采用分层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助于促进教师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分类考核内容及评价方式研究
霍楷, 王亚楠
2021, 4(14): 133-135.
摘要
(
109
)
PDF
(66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艺术类专业的综合性较强,对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分类考核及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文深入分析艺术类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分类改革标准、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完善内容体系、细化量化标准这四个方面为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分类考核的内容进行改革,旨在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通过宏观评价、微观评价、流程评价、具体评价来加强设计成果评价,进而从根本上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
艺术设计专业在线学习反馈机制探究
陈岭
2021, 4(14): 136-138.
摘要
(
119
)
PDF
(670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在线学习对传统的线下学习模式产生极大冲击,因而研究在线学习为主的新型学习方式迫在眉睫。相较于文、理科专业的“上课-习题”的反馈机制,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面对同一知识点展开的问题思考,在设计创作中有不同的想象或联想表现形式,这意味着最佳学习活动适合并实践为一对一的互动方式。艺术设计专业的线下学习具备直观性和即时性,学习互动成效良好,以此为参照,在线学习反馈机制同样应当达到直观和即时的效果。因此,在线学习可以分成输出机制和反馈机制,其中输出机制集中探讨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反馈机制则重点关注学习反馈,在分析总结现有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征,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
创新方法
“互联网+”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
刘伟钦
2021, 4(14): 139-140.
摘要
(
150
)
PDF
(653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以信息、网络平台和新技术为代表的时代,高校统战工作必须抢占先机,在统战信息资源、信息发布平台和新技术手段等方面,实现“互联网+高校统战”的深度融合。如何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同时应对时代发展带来的全新挑战,实现趋利避害,努力提高高校统战工作水平,与时俱进地做好高校统战工作,是“大统战”思想下高校统战工作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研究
刘小平, 肖永光, 王正功
2021, 4(14): 141-143.
摘要
(
106
)
PDF
(735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主要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进行了探讨。结合“三全育人”的发展理念,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该研究对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使高职院校学生找到符合自己理想的工作或对其创业起到推动作用,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研究——以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为例
王冠玺
2021, 4(14): 144-145.
摘要
(
169
)
PDF
(64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全育人”理念,服务大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该文以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为例,探索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基层院系在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上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以供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思考和借鉴。
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衔接的新思考与对策研究
刘国清, 张玲, 李唐海
2021, 4(14): 146-148.
摘要
(
172
)
PDF
(657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多所中学和大学教师学生进行多种形式调查,对比中学和大学数学教材,分析两个阶段学生学情,针对两个阶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给出新的思考与对策。分析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衔接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完善教学内容,使脱节知识得以补充;调整教学目标,使其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开设一门衔接课作为补充,进而实现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合理衔接。
地方院校数学类专业扩大学科竞赛受益面的探讨
李军成, 肖萍, 陈国华, 杨炼, 刘成志
2021, 4(14): 149-151.
摘要
(
85
)
PDF
(651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展学科竞赛已成为地方院校培养数学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地方院校数学类专业如何进一步扩大学科竞赛受益面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探讨了地方学院数学类专业如何通过“五结合、五互动”来增强学科竞赛的实效性,从而进一步扩大学科竞赛的受益面,提升学科竞赛对地方院校数学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思考
张书贵, 葛天林
2021, 4(14): 152-153.
摘要
(
109
)
PDF
(649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为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发展空间,能够促使大学生尽快收获成功。大学生的到来,能够使农村摆脱建设人才不足的困境,有效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使农业朝着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创新创业教育在助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需要结合现实情况探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策略,这样不但能够促进二者的结合,而且也能够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赵娣
2021, 4(14): 154-156.
摘要
(
106
)
PDF
(658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已经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院校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该文在阐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归纳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分别从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教学落脚点、校外的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升。
基于OBE线上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邹世平, 邹贝贝, 黄彪
2021, 4(14): 157-159.
摘要
(
109
)
PDF
(657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线上教学是开展远程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传统教学的重要改革。利用线上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线上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该文从学校管理、学生觉悟、奖励机制、教学方法和共享课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学生的敬畏科研、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培养核心素养等思政教学因素,提出了培养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为确保大学生线上学习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方法教学——以家庭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系统研究为例
曹利华, 明恒强, 陈国鹏, 韩晴, 路英杰, 陈逸群, 李铭
2021, 4(14): 160-162.
摘要
(
132
)
PDF
(763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简述了创新方法教育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山东大学《创新理论与技能》《创新方法实践应用》等创新方法类课程为依托,具体阐述了家庭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系统研究教学案例实施过程。将TRIZ理论引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与授课学生采用项目制形式,共同开展TRIZ教学研究工作,探索出TRIZ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的有效途径。通过“TRIZ+”赋能,有效增强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生成课程在高职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以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为例
张娜
2021, 4(14): 163-165.
摘要
(
85
)
PDF
(65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成课程是在生成主义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课程观,它关注学生个体与环境交互耦合的过程,对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着预设课程,不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而根据课程内容开展生成式的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生成主义、生成课程的理论分析,以学前教育学课程为个案,讨论实施生成课程的一般范式。
微时代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创新途径
杨德新
2021, 4(14): 166-168.
摘要
(
84
)
PDF
(695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时代的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为发挥微时代对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还需辅导员强化自身执行者的角色认知,并且结合信息技术,充分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中。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微时代给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如何在微时代背景下推动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发展,成为辅导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此,该文在分析微时代给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的基础上,结合微时代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特征,提出关于微时代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以推动微时代下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化发展。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思考
黄双双
2021, 4(14): 169-171.
摘要
(
162
)
PDF
(698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适应信息化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已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特别强调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该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现实意义,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具体策略,即适度使用信息技术凸显语文教学本质;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恰当引入信息技术引导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
创业实践
“五位一体”“双创”教育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为例
王华丽, 谭新旺
2021, 4(14): 172-174.
摘要
(
98
)
PDF
(762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是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必备条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以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为例,从制度建设、标准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条件建设和文化建设五个方面,探索“五位一体”“双创”教育平台建设,探索“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基础条件建设新路径,希望能为“双创”教育平台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创业经历视角下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创业素质的调查研究
张继河, 唐鑫昀
2021, 4(14): 175-179.
摘要
(
72
)
PDF
(682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创业素质的现状及本科生的创业经历是否会对创业素质产生影响,该文以江西某高校农学类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创业素质分为创业人格(成就需求、冒险性、创新性)、创业知识与能力(创业相关知识、组织领导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创业意向三个一级维度和六个二级维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学类本科生的创业人格处于偏上水平,创业知识与能力欠缺,创业意向不足。且农学类本科生的创业经历对创新性、创业相关知识、经营管理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结论对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提出了优化建议。
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探析——以四川旅游学院焙烤食品开发与应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例
徐向波, 何光美, 华旦扎西, 钟志惠
2021, 4(14): 180-182.
摘要
(
97
)
PDF
(610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内实践基地的设立是为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为学生搭建校内创新创业实践锻炼平台,拓展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该文通过对四川旅游学院焙烤食品开发与应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设立的意义、定位、建设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为高校校内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和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大学生创业项目参赛与实践反思——以“AIPlanting”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为例
杨美华, 古文洁, 邵美芝, 王丰硕, 吴迪
2021, 4(14): 183-185.
摘要
(
150
)
PDF
(614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I Planting”是浙大城市学院学生在本科二年级期间开展的创业项目,项目起源于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在“双创”比赛中孵化,并逐渐成型,获得了浙江省“挑战杯”三等奖。比赛落幕,“AI Planting”作为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继续成长,并且在学校创业基金的支持下,完成了“老带新”的迭代传递。该文从项目来源、发展、成就等方面进行全面复盘反思,总结了项目的亮点、不足和大学生创业的优缺点,并基于自身的项目经历,对高校“双创”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通过本项目的经历为其他项目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经验。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现状及对策研究
周春丽, 霍楷
2021, 4(14): 186-188.
摘要
(
101
)
PDF
(653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生态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构逐渐成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必经途径。而国内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目前仍存在课程体系不完整、师资力量不充实、组织机构不健全、实践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运用数据归纳、案例分析、逻辑推理、可行性预估等方式对国内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进行深入探析,提出具有客观实践意义及前瞻价值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维护理念是进行这一研究的主要目的。这对实现高校创新创业系统特色链条的完美建设、打造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协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并期望其在系统构建、链条完善、资源拓展等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导规划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农业创业问题及实现路径研究
毛传雨
2021, 4(14): 189-192.
摘要
(
200
)
PDF
(617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战略日益深入的实施,给大学生农业创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学生农业创业有助于促进个体发展,同时能够改善农村经济,该文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农业创业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大学生农业创业面临的问题,构建大学生农业创业的实现路径。
医学影像AI技术创业探讨
许建林, 林准升, 刘婷, 李启铭, 刘志武, 赵洁
2021, 4(14): 193-195.
摘要
(
207
)
PDF
(824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影像和AI技术相结合,是当前创新创业的热点问题。医学影像AI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但专业公司比较少并且价格昂贵。而医学院校信息专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医学背景和深厚的编程能力。因此,利用医学影像AI技术进行创业探索,既可以解决医院的医学影像AI处理需求,又将闲置的在校学生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也为学生学习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提供了途径。
专创融合视域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黄本生, 罗霞, 杨军, 王杰, 范舟
2021, 4(14): 196-198.
摘要
(
109
)
PDF
(612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经济增效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因学校的属性、定位及地理等因素的不同,高校“双创”教育的开展与实施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亟待构建一套适合本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该文分析了我国当前专创融合的构建现状,然后,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定的改革内容和措施,构建了科学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和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