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1-01-10
    理论研究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朱常龙, 潘勇
    2021, 4(1):  1-3. 
    摘要 ( 75 )   PDF (555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有效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实践教学是其中关键环节。目前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能够推广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还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之中,创新创业教学理念有待革新,未建立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差异化培养目标,实践教学阶跃训练不够,师资队伍建设欠缺,实践教学平台缺乏,实践教学制度不具有刚性。针对上述问题,该文以南京工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和专业为例,探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粤港澳大湾区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及成因研究
    林启德
    2021, 4(1):  4-6. 
    摘要 ( 205 )   PDF (388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粤港澳大湾区划定之后,区内的民办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了校企协同的育人模式,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该文结合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民办本科高校的校企协同育人情况,分析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问题及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以及满足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要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民办本科高校的实际特点,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对策。
    教学革新
    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李雯
    2021, 4(1):  7-8. 
    摘要 ( 74 )   PDF (772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对从业者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大使命,基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角度出发,大力实施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该文重点分析了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面临的难题以及相应改革措施,希望能够为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达成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金课”视角下“一带一路”课程建设研究
    甘元玲
    2021, 4(1):  9-11. 
    摘要 ( 101 )   PDF (884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带一路”倡议是世界性的经济革命,是国家级顶层设计,也是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等专业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提升战略思维的重要课程。该文根据重师商院建设“一带一路”课程中所做的思考、探索,分析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高校开设“一带一路”课程与研究的必要性;二是从课堂到实践,积极探索“一带一路”课程的实施,包含课堂教学、课程考试、课程推广、游学实训等四个方面;三是“一带一路”课程建设的初步成效和培育涉外人才取得的效果。通过分析可知:“一带一路”进课堂,拓展了学生国际视野、促进了特色学院发展、提升了涉外人才质量,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同时也实现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使命要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语言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
    梁良
    2021, 4(1):  12-14. 
    摘要 ( 95 )   PDF (840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一群体的语言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高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沿线来华留学生官方语言众多,文化风俗多样,语言水平不均,教育背景不同,师生互动方式不一致,知识点理解与掌握存在差异,为来华留学生语言教学工作带来挑战。该文将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解决措施。
    OBE理念下面向创新应用人才培养的“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
    李婕, 胡永涛, 张士磊
    2021, 4(1):  15-17. 
    摘要 ( 112 )   PDF (832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工科背景下,以培养创新应用人才为目标,该文总结多年来“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以OBE理念为指导的“单片机”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方式、以及教学手段四个方面的改进措施。通过精心进行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的反向设计、多维评价观测点设计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的混合教学手段来组织实施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
    操作系统课程中的思政教育
    吴佳贞, 祁超
    2021, 4(1):  18-20. 
    摘要 ( 117 )   PDF (782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做好高校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意义重大。依托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操作系统》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通过从连续存储管理方式、离散存储管理方式、虚拟存储管理方式这三个方面对存储器管理进行讲授,充分挖掘课程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践行思政进专业课堂的理念,探索思政教育新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领悟立身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其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培育能“挑大梁”“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产教融合视域下大学英语教育优化探析
    路平
    2021, 4(1):  21-22. 
    摘要 ( 67 )   PDF (773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如今我国教育事业在逐步与社会接轨,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这就导致现代企业对人才的渴求程度提高,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对大学生的英语教育也愈发重视,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教师们应重点关注学生们的培养目的和培养模式,从而满足当今英语的市场需求,这就要求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英语的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现代化产教融合的大环境下,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在产业化时代背景下,需要将英语教育与产业需求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该文就目前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论述,期望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城乡规划专业集中性实习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西安工业大学为例
    刘勇, 冯小杰
    2021, 4(1):  23-25. 
    摘要 ( 93 )   PDF (782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习实践教学是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展效果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该文根据集中性实践教学的特点及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以西安工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城乡规划专业集中性实习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从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实习准备、制度制订修订、实践质量保障、评价体系、后勤保障等方面对集中性实践教学进行教学改革,构建了集中性实习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为城乡规划专业集中性实习实践教学的优化和完善提供新思路。
    电气类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王志勇, 胡文丽, 高波, 刘喜荣
    2021, 4(1):  26-27. 
    摘要 ( 135 )   PDF (774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气类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思政教育的定位,设计出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路,分别从课程的发展历史、专业知识点、专业领域的科学家、时代楷模和教师个人经历等角度把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相融合发掘出多个思政教育的案例,结合相应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电机、电路等电气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启发学生用科学技术武装自己,敬重科技工作者,争做时代楷模。最后总结了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
    翻转课堂引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路径探析
    段立颖
    2021, 4(1):  28-30. 
    摘要 ( 55 )   PDF (782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应如何将其引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实现公共体育教学的整体改革与创新,提高公共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是目前我国教育领域极其重视的问题。因此,为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融入,打造高效的公共体育教学课堂,该文深入研究翻转课堂引入公共体育教学的必要性,探索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公共体育教学中的价值所在,并为其提供三点有效融入对策,以供参考。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马玲梅
    2021, 4(1):  31-33. 
    摘要 ( 67 )   PDF (783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和形式。但是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教学标准和教学规范不健全,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实践教学时间不足和学生覆盖面不全。因此,在今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应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教学设计和规范化教学,加强师资培训和整合,全员覆盖和精品培育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多管齐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能力导向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单晓娴
    2021, 4(1):  34-36. 
    摘要 ( 84 )   PDF (780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对我国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教学改革研究的意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制定以设计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创新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情景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研究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设计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规划,以期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与革新提供思路。
    基于雨课堂量化的医学免疫学过程性考核
    赵学荣, 丁实, 王建平, 高亚贤, 梁秀军, 白冰, 程露阳, 刘镭, 肖丽君
    2021, 4(1):  37-39. 
    摘要 ( 117 )   PDF (788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课堂越来越重视过程化考核,量化平时成绩。雨课堂软件具备实时发送课堂测试题、课后作业的功能,并可统计所有相关数据。该文使用雨课堂对2018级和2019级护理学专业824名学生的免疫学课程量化评分,统计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习题得分,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检验该方法的效果,最后探讨雨课堂量化过程性考核对免疫学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顾吉浩, 闫运忠, 朱恒宣, 李娜娜, 李志会, 王进
    2021, 4(1):  40-41. 
    摘要 ( 99 )   PDF (773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新工科为背景,研究新形势下的高校实验教学创新方法,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该文以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对本科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研究,介绍了如何增强实验教学师资力量、加强实验教学硬件建设、改革实验教学与考核体系等方面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培养创新性人才。
    生活体验和创作相融合的插画设计教学探索
    梁路, 庄仕伟
    2021, 4(1):  42-44. 
    摘要 ( 82 )   PDF (784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深入生活、观察生活,通过创作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和生活的思考,能够体现超越现实物象的艺术价值,是对真实生活的提炼与升华,插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不例外。真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为感官和心灵带来数不尽的体验,这些生活体验能够给予插画创作丰富的灵感和素材,从而获得更好的画面效果。该文提出将生活体验融入绘画能力训练、创意构思训练以及创作严谨性等主要插画教学环节,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此提升插画设计课的教学效果、解决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师范生教学技能实训线上教学改革
    白景锋, 杨道闯
    2021, 4(1):  45-47. 
    摘要 ( 95 )   PDF (78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技能是师范生的核心技能,一般采取面授的形式,如何开展教学技能实训线上教学,提高师范生竞争力,受到师范专业的广泛关注。受实训课特点的制约,教学技能实训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要突出互动性强的特点,在实训过程中,首先,备课要细。其次,需要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衔接,教师要全程随机提问引导、学生全程视频讲解与讲评。学生的课后训练要做到教师全程监督,使教学成果及时得到反馈,从而提高教学技能实训的效果。
    新工科背景下单片机课程DMA技术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罗开武, 韩春霞, 冉耀宗, 黄帅
    2021, 4(1):  48-49. 
    摘要 ( 84 )   PDF (860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片机技术是新工科背景下信息工程、机械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其相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中。单片机课程知识内容中,常用到的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内存访问)技术是一种外围设备与内存、内存与外围设备,或内存与内存之间在数据高速交换时不需要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参与的一种独特应用技术。在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性高校单片机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熟悉掌握与运用该技术,有很大难度。单片机DMA技术的讲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有着精心的设计,该文以单片机型号STM32F103C8T6为例,设计了教学实验板,对DMA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做适当的改革与尝试,同时将科学技术以课堂思政的形式引入了课堂。从实践效果上来看,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新工科背景下以应用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改革探索
    王凤梅, 戴振华
    2021, 4(1):  50-52. 
    摘要 ( 77 )   PDF (816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各大高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与探索正逐渐深入。本校大学计算机教学部在此背景下以应用为导向,不断积累经验并改革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与优化相关评价机制的措施,并在进一步教学改革中,完成了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及相关教学评价体制的建立,有效提升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增强。
    信息化教学在《标志设计》实训课程中的创新应用
    杨韵妍
    2021, 4(1):  53-54. 
    摘要 ( 87 )   PDF (811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理解能力,因此,该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备受关注。传统单向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对该课程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首先总结《标志设计》教学现状以及常用教学方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教学下的实训课程创新应用策略。
    学前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陈文娟
    2021, 4(1):  55-57. 
    摘要 ( 122 )   PDF (783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专业课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是教学理念的创新,更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该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提出背景,分析了高校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学前心理学“课程思政”的改革途径。
    医学院校工科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
    秦鑫, 王昌, 赵宗亚
    2021, 4(1):  58-60. 
    摘要 ( 118 )   PDF (824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医工交叉的复合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此,结合医学院校实际以《医学仪器原理》课程为试点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使其与教学深度融合。利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构建准备阶段、教学阶段和评价阶段全过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利用教学资源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课时减半,经过一个周期的教学实践,通过试卷分析和调查问卷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创新意识,通过打造高效课堂来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专业选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为例
    孙伟明, 冯丽娜, 韩伯嘉, 杜利强, 董永红
    2021, 4(1):  61-62. 
    摘要 ( 77 )   PDF (774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普通本科高校的“重理论宽基础的本科生培养现实”与公司/企业的“能实践懂创新的人才需求”矛盾突出,也与科研院所/高校招收高科研素养研究生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以《食用菌生产技术》专业选修课程为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新入职年轻教师为实施主体,以大学四年为教学周期,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以项目教学法为手段,采用导师制为基础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创新创业项目成果为主和实践表现为辅的综合考核标准,对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了课程改革与实践。
    教育改革与发展
    “德育”“美育”融入《微电影创作》课程实践研究
    张杰
    2021, 4(1):  63-65. 
    摘要 ( 94 )   PDF (659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育”“德育”融入式教学是从课程观的角度做思政,将学科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念的引领有机结合。高校影视创作类课程具有丰富的“美育”“德育”融入式教学资源,挖掘其思政内容、发现课程育人重心、思考育人资源如何更好地融入课堂,实现无缝衔接,对当下“美育”“德育”融入式教学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该文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微电影创作课程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德育”“美育”融入《微电影创作》课程的路径,以期在微电影创作课程当中逐步实现思政教学。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乡村振兴融合的思考
    林树生, 陈章宫, 刘武强
    2021, 4(1):  66-68. 
    摘要 ( 91 )   PDF (658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全育人”视域下,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就业创业,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不谋而合。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催生了创新创业机会,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未匹配农村创新创业对大学生能力的需求、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意愿较低、高校为大学生开展农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的平台不足等挑战同时存在。该文提出共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将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乡村振兴紧密融合。
    “新常态”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探索
    韩焕菊
    2021, 4(1):  69-70. 
    摘要 ( 64 )   PDF (648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满足“新常态”经济发展下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该文首先阐述了“新常态”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然后对“新常态”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存的困境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新常态”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创新策略。希望借该文可以和业内同行展开有效交流,以促进“新常态”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基于力学课程改革的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许猛堂, 金志远, 周泽, 梁维
    2021, 4(1):  71-72. 
    摘要 ( 66 )   PDF (64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力学课程在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该文以培养学生力学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分析了采矿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创新教育实验室建设、实验实践课程改革、特色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增设毕业设计专题环节、项目/竞赛驱动,科研导师促进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采矿工程专业力学课程改革创新能力培养思路,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析
    李雅琴
    2021, 4(1):  73-75. 
    摘要 ( 211 )   PDF (658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90年代,我国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到教育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是大学毕业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选择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个人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因此,从国家发展建设的层面来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核心素养也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进行了探讨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化策略研究
    周群华
    2021, 4(1):  76-78. 
    摘要 ( 74 )   PDF (703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师资队伍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引擎和重要保障,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依然存在着数量紧缺、质量不高、结构失衡等问题。要从根源上改善和破解这些难题,应从强化双创教育的师资归属、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兼职教师作用等方面入手,持续不断地加强和改进师资队伍。
    环境工程专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的探究与实践
    周小斌, 游少鸿
    2021, 4(1):  79-81. 
    摘要 ( 92 )   PDF (666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以来,理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存在重“专业技能”轻“人文技能”的问题。作为典型的理工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培育的学生肩负着环境保护的重任。为培养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环境工程专业育人体系亟待完善。该文阐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的内涵,分析了“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在环境工程专业建设中实施的必要性,最后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特点,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的践行路径,以此指导高素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
    激光加工技术在项目式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海洋大学为例
    雷晓, 陈劲松, 冯文, 吴宇涛
    2021, 4(1):  82-84. 
    摘要 ( 82 )   PDF (888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项目式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转变的一种实时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针对江苏海洋大学目前在实施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存在专业受众面窄、加工方法普通等问题,该文提出在工程训练项目式教学中引入激光加工技术,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自由组队,打破专业界限,运用学科交叉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以完成项目任务,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论高校辅导员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刘漫宇
    2021, 4(1):  85-87. 
    摘要 ( 92 )   PDF (65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与深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的重视,辅导员作为高校一线学生工作者,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就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了辅导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提高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新工科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
    王威, 陈国民, 刘大伟, 王身建, 刘存革, 吴其林
    2021, 4(1):  88-90. 
    摘要 ( 75 )   PDF (737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体系构建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该文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阐明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意义,构建原则,并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结合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加快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进程。
    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机制研究——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
    王娜
    2021, 4(1):  91-93. 
    摘要 ( 147 )   PDF (657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专业建设的必然要求,能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但目前,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还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所需存在矛盾、教学模式缺少创新、优质课程不足、缺乏专业创新师资队伍、与互联网媒体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基于此,该文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机制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以项目为导向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改革与实施
    王旦
    2021, 4(1):  94-96. 
    摘要 ( 90 )   PDF (65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重要课程,由于该课程涉及创新创业理念、精神和能力等多方面内容,迫切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体系和搭建基于现实场景的实践项目。将项目化合作式教学方式应用于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改革,通过对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模块和内容的整合设计,运用项目化合作性现代化教学模式和兼顾过程和结果的课程考核模式,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接触真实创新创业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模式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中陶文化的渗透策略研究
    王伟红
    2021, 4(1):  97-100. 
    摘要 ( 90 )   PDF (1230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的有效手段,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创新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互联网+”的必然趋势,是教师、学生人际交往环境的有效路径,也是学习资源的整合及教学手段的挑战。该文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出发,论述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将陶文化渗透到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了相应策略,希望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长安大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为例
    李兆磊, 谭宇
    2021, 4(1):  101-103. 
    摘要 ( 221 )   PDF (819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工科”建设对物流管理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重中之重。长安大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紧密围绕专业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结合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从创新环境、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反馈制度以及教学计划出发,为综合性大学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物流人才提供思路。
    “一带一路”视域下鲁班工作坊建设策略分析
    张文剑, 余锋
    2021, 4(1):  104-105. 
    摘要 ( 160 )   PDF (705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天津率先开展鲁班工作坊职教国际品牌建设,以大国之“工匠精神”为理念建立鲁班工作坊,搭建起我国职教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该文分析了鲁班工作坊建设的重大意义、原则及模式,探讨了“一带一路”视域下鲁班工作坊的建设策略,以使中国工匠精神能够发扬光大,培养顶尖技术人才。
    创新创业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培养策略的研究
    汤卫东, 李永胜, 刘美玲, 张桂芬
    2021, 4(1):  106-108. 
    摘要 ( 92 )   PDF (711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结合新工科发展背景,针对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以协同育人理念为切入点,针对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最后重点阐述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战略,旨在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运行机制的完善,即校企共同定制教育项目合作计划,围绕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来调整培训内容与策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演练,分阶段对教学效果进行验证,以此对协同计划进行优化革新。希望该研究可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高等教育语境下“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索
    陈婉兰
    2021, 4(1):  109-111. 
    摘要 ( 87 )   PDF (724KB)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工科”的提出和建设部署,是中国科技界和教育界应对席卷全球的智能化信息化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而采取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当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抓手,加强高校“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该文旨在梳理高等教育语境下“新工科”提出的时代背景,厘清和分析“新工科”的基本概念,探索高等学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思路与对策。
    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严志国, 李敏
    2021, 4(1):  112-113. 
    摘要 ( 128 )   PDF (698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研究从同步异步混合教学过程的设计、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的设计、基于问题设计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和案例式教学方法等多个视角探讨了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在运筹学课程中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实践案例和可操作性步骤。该教学设计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牛云霞
    2021, 4(1):  114-116. 
    摘要 ( 105 )   PDF (712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得益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施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创新与改革,高职院校教学目标也从以往的知识技能传授转变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与发展,以期使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得以强化。而作为将知识概念转变为岗位技能的主要途径,实践教学的开展至关重要,如何构建科学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俨然成为高职院校及其专业教学的首要思考问题。基于此,该文针对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分析研究。
    高职院校“三全四阶一平台四维度”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杨新月
    2021, 4(1):  117-119. 
    摘要 ( 108 )   PDF (978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对创新发展“新时代”和转型升级“新产业”,该文在剖析产业、专业和创新创业关系基础上,构建了“三全四阶一平台四维度”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集成了“探索-创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文化、课程、实践、竞赛、项目、服务”六位一体育人平台、“产-学-研-用”评价体系和体制机制保障体系,弥补了现有人培体系培养目标不明确、实践平台不多元、评价体系不健全等不足,能培养专业水平和创业能力兼备的“新人才”。
    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助推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李春, 韩琪, 曾亮华
    2021, 4(1):  120-122. 
    摘要 ( 92 )   PDF (763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着重大调整,传统制造业与新一代技术深度融合,向着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视觉技术能助力我国制造产业的升级、转型,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实现智能制造。然而,我国的机器视觉技术人才缺口大,高校对该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滞后于企业需求,因此,该文通过分析各大高校的培养方案,进一步探索机械类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基于“互联网+”特色产业班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张晓芳, 金喆
    2021, 4(1):  123-124. 
    摘要 ( 86 )   PDF (705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互联网+”经济与社会发展理念的提出,加快了不同行业产业结构、生产经营模式的改革创新,也推动了传统制造工业、互联网信息产业之间的融合。高校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也要围绕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发展目标,结合社会市场经济的实际要求,对整个课程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育流程等作出规划设计,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理论知识储备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该文探讨了在“互联网+”信息环境下,通过构建创新创业特色产业班,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以解决专业课程教学、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英语听说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刘增娟, 秦雯
    2021, 4(1):  125-127. 
    摘要 ( 130 )   PDF (712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BE是一种倡导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的教学理念,它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获得什么能力和能够做什么。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从学生的毕业要求出发,细化课程教学目标、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评价方式,充分利用学校Tronclass平台,旨在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并采用翻转课堂将授课环节设计为课前预学诊断、课中内化知识和课后反馈提升。在考核方面,课程通过线上线下形成性评价和期末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手段,配合实时有效的监督、反馈、评价机制,使教学质量得以持续改进。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模式创新
    罗春婵, 孙红月
    2021, 4(1):  128-130. 
    摘要 ( 75 )   PDF (714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经济结构和经济驱动因素促使人才需求发生转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侧重理论学习、局部教育、结论记忆,忽视实践、全局意识、过程推理的重要性。针对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创新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模式是调整人才供给结构的重要途径。应对当前人才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应向需求导向、创新思维、改革专业及课程转变。同时,建立前瞻性、动态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企业—学生—学校利益共同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并给予相应的物质保证和制度保证,提升产教融合下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可淑玲, 梁小勇, 赵琰, 李斐, 张学辉, 康丽华
    2021, 4(1):  131-132. 
    摘要 ( 75 )   PDF (705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地方高校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土建类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的需求,企业缺乏适合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使新工科建设更好地推进,对土建类专业必须按照新形势的要求进行升级改造,注重发挥区位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创建并完善实践基地和平台,强化实践环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满足社会需求。
    新时代发展下护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探索
    程蕾
    2021, 4(1):  133-135. 
    摘要 ( 230 )   PDF (713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时代发展,护理专业适应国家教育方针及行业发展潜力,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医疗健康发展事业开拓创新。该文以社区护理学课程体系为例,从意识、知识、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着手,建立课程体系。突出创新意识培养与创业概念构建,兼顾专业与创新创业的知识贯通性与实践逻辑性,推进项目教学与案例教学。学校在资金投入及服务支撑上给予支持,拓展创新思维,培养创业能力,全面提升护理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创新方法
    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薛源, 张明露, 袁长鹏
    2021, 4(1):  136-138. 
    摘要 ( 93 )   PDF (812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江源国家公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其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丰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核心价值观导向作用,助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课堂、实践、网络,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LPAI融合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类课程中的应用
    张云
    2021, 4(1):  139-140. 
    摘要 ( 87 )   PDF (929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PAI融合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基于互联网新技术的课程资源平台提供的一种融合渐进的教学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较好地满足了差异化教学和过程化考核的教学需求。该教学模式以“教而学、学而做、做而用、用而创”为核心理念。该文从可行性分析、应用流程、课程资源平台建设以及过程化考核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LPAI融合教学模式应用后,教学效果和课程考核结果都有很大提升,因此LPAI融合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类课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从中西方传统建筑入口比较中谈文化融合设计
    王冠, 查艳
    2021, 4(1):  141-143. 
    摘要 ( 131 )   PDF (965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的多样性与创新的需求使人们接受了文化融合设计。该文从入口空间的角度阐释了中西方建筑入口的发展演变,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和总结了中西方传统建筑入口空间的差异,从中借鉴其设计精髓和文化,以便探索现代入口空间的中西方文化融合设计方法。希望该文的论述能有助于我国入口空间设计的发展。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填报分析与策略研究——以贵州某高校为例
    龙诚
    2021, 4(1):  144-145. 
    摘要 ( 83 )   PDF (805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贵州某高校为例,对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填报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填报工作存在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工作主动性、队伍不稳定、缺少专业化研究团队、平台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对数据分析结果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多个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充分利用绩效杠杆作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借力教学和科研平台,加强对数据填报工作的研究”“加大经费投入,整合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结果,指导学校内涵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普通高等院校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高校地理师范生从师技能培养
    倪璐璐, 李文慧, 李振国
    2021, 4(1):  146-148. 
    摘要 ( 111 )   PDF (81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课程改革和教师资格认定改革给地理师范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分析了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中存在的诸如:师范院校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师范生教学技能不扎实,知识应用能力较低,不会教学反思等问题,并提出加强教育实践环节的控制,注重能力培养,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等相应举措,着力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高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金娟
    2021, 4(1):  149-150. 
    摘要 ( 101 )   PDF (797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机械制图》课程占据重要地位,它是该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性基础课程,是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性课程。职业教育必须依照国家相关法律要求规定,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进行,确保学生的思想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职业道德得到有效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该文主要分析了在高职机械制图教育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互联网企业离职员工管理策略研究——以腾讯公司为例
    欧贤, 邓岩
    2021, 4(1):  151-154. 
    摘要 ( 225 )   PDF (941KB) ( 1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但互联网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中普遍存在离职率高的问题。该文分析了互联网企业员工离职状况,研究腾讯公司离职员工管理策略,发现离职员工可以发展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需要正面认识和对待对离职员工的管理,优化员工关系管理,重视对离职员工的价值挖掘,把离职员工资源整合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之中。
    积极心理学背景下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
    于敏章, 廖佳妮, 刁佳玺
    2021, 4(1):  155-157. 
    摘要 ( 171 )   PDF (813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亲子关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社会关系,是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最持久、最稳定和最亲近的关系,亲子关系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以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聚焦影响儿童发展最直接的因素,重点分析了父母职业状况、家庭教养方式、亲子互动状况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并将亲子关系作为自变量考察其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有效的亲子互动可以对儿童各方面能力水平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结果表明亲子关系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儿童今后的社会化水平及同伴关系。
    基于专业交叉的知识整体化课程体系建设
    王潼宇
    2021, 4(1):  158-160. 
    摘要 ( 99 )   PDF (826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探究活动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运用多学科理论进行解决,因此,交叉学科的研究成为必然。目前我国在交叉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仍然受到传统单一学科研究的影响,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十分丰富。该文分析了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参考建议。
    理工科材料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路径探究
    王晓敏, 邓坤坤, 章海霞, 许美贤
    2021, 4(1):  161-162. 
    摘要 ( 86 )   PDF (803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详细阐述了理工科院校材料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思路,分析了创新创业的概念与发展,重点论述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与“学校-企业-政府”三螺旋结构,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双创教育建设课程体系步伐,大力建设双创教师队伍,注重在双创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商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应培养学生成为既博学多才又科学专业的人才。最后该文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列举其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成就。
    论第二课堂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程诚
    2021, 4(1):  163-165. 
    摘要 ( 66 )   PDF (827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语作为各级教育的重点,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第二课堂注重以轻松趣味的方式提高学生实际英语应用能力,它通过有趣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交流能力,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输出型人才。但第二课堂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该文从第二课堂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方式以及现实存在问题两个角度进行探讨,深入研究第二课堂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
    论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对“三全育人”理念的认知与拓展
    刘亚娟
    2021, 4(1):  166-168. 
    摘要 ( 117 )   PDF (806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补全短板脱颖而出,是无数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对“三全育人”理念的认知与拓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该文主要从“三全育人”理念的认知及拓展过程中的“办学定位” “特色专业”“课程思政”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旨在为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及帮助。
    南昌市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保障机制研究
    谢红龙
    2021, 4(1):  169-171. 
    摘要 ( 85 )   PDF (814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民办高校几乎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且数量及规模在逐年递增,同时民办高校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显现,比较突出的是教师权益得不到保障,包括工资待遇低、职称晋升压力大、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渠道有限、工作环境有待改善、学校劳动合同不平等、监督检查力度有待提升。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体,在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的缺失,严重影响教师的稳定力。因此,充分保障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对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探究教师课堂教育智慧及其有效生成
    乔炎
    2021, 4(1):  172-173. 
    摘要 ( 66 )   PDF (802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教师落实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课堂是最为重要的场所,而教师教育活动所面对的学生个体带有生命的独特性和发展性,导致课堂教育环节的情境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课程改革工作之后,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还需要达到知识技能、方法过程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这些变化都会对教师的课堂教育智慧提出更高的要求。该文针对教师课堂教育智慧的涵义、外在表现及生成策略展开了相应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探索
    魏莹
    2021, 4(1):  174-176. 
    摘要 ( 77 )   PDF (811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改变了以往传播速度慢、传播渠道单一等问题,让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从多种渠道了解事件的相关信息。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成为校方、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新媒体时代信息能够从多种渠道传递至学生,高职院校应采用合理的方式,让学生准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该文在新媒体时代的视域下,分析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具体措施进行解决。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姜晓洁
    2021, 4(1):  177-178. 
    摘要 ( 169 )   PDF (803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步入网络时代,在此背景下,网络语言的生成丰富了我国语言文化信息内容,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为汉语言文学的创新注入新的动力。对此,该文立足于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的内涵及特性,着重分析新时代下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提出新时代背景下网络语言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路径,旨在推进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创新发展,实现以汉语言文学弘扬我国文化的作用效能。
    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商科实验室建设研究
    刘昭晖
    2021, 4(1):  179-181. 
    摘要 ( 76 )   PDF (864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新商科相关专业为研究对象,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商科实验室的建设背景,以新商科人才培养为目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商科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并从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商科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实验室绩效管理四个方面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商科实验室建设管理策略,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商科实验室建设从产教融合、专业技能竞赛及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及鉴定三个方面提出预期。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方法研究与探索
    王栋梁, 易湘斌, 王永靖, 周瑾元
    2021, 4(1):  182-184. 
    摘要 ( 85 )   PDF (81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应贯穿于工程教育的全过程。该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重点,提出了机电类专业师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的培养方法,分别从增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两个方面分析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创业工作机制为切入点,介绍了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的途径;研究了搭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具体方案,重点阐述了校企合作培训机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突出作用;强调了创新创业教育方案的必要性和执行性。上述研究,可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在线教学视域下教务管理需求与发展契机
    胡路伟
    2021, 4(1):  185-186. 
    摘要 ( 59 )   PDF (804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在线教学的迅猛发展,在线教学不仅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在改变学校的管理,尤其是教务管理模式。通过分析在线教学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对教务管理的需求,梳理在线教学视域下教务管理的发展契机,并从完善顶层设计,提高教务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整合平台终端,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师生互动,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创业实践
    多目标融合的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胡德昆, 易发胜, 李立, 陈晓丹, 张君雁, 赵丽琴
    2021, 4(1):  187-190. 
    摘要 ( 124 )   PDF (599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创新需求,为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在深入分析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竞赛的现状与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项目技术创新,以“双创”工作室创新项目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动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并支撑高校学科竞赛的多目标驱动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的实践结果表明,此模式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升专业技能,还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方向和机会。
    基于“互联网+”大赛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研究与实践
    熊英, 王月娇, 单炜军, 葛春华, 娄振宁, 刘巍, 于海彪, 崔俊硕
    2021, 4(1):  191-193. 
    摘要 ( 124 )   PDF (57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源于兴趣,起于自主,发于尝试。基于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了解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结合以往学习中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来提高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尤其是通过紧跟学科发展,以真实问题为导向(以“废弃蘑菇棒的处置及再利用”为例),将实验设计与研发、学术演讲与论文写作、产品营销模式等多个实训环节有机结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潘浩, 张强
    2021, 4(1):  194-195. 
    摘要 ( 64 )   PDF (508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途径。以协同理论的某些重要理论为依据,从目标协同、要素资源协同的视角去深入探讨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校企合作中的深层次矛盾,激发彼此的合作意愿和动力。这对于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内涵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促进作用。在校企协同模式的创新实践中,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做到技术共研、人才同育、师资合用、学训一体。
    疫情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双创教育的新思路与探索——以电商物流专业为例
    杨红玲, 吴梅, 黄亚洲
    2021, 4(1):  196-198. 
    摘要 ( 116 )   PDF (52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既带来不利影响,也伴随着一定的机遇与挑战。该文以高职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在分析了疫情对双创教育带来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做出的探索与变革,具体包括:心理思想疏导,积极面对疫情;云端直播学习,交流分享互动;线下实践实习,知行合一;社群多维评价,灵活考评方式等教学改革,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