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编辑部公告
杂志声明!
2020-05-17
投稿须知
2020-05-17
论文模板
2020-05-14
更多>>
基本信息
主 管: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6-52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604/G4
社长:张 磊
副社长:杨 爽 穆延博
责任编辑:于诗洋
出版: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编辑部
电话:0451-84611887
社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00号
邮编:150010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5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2022-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医学实习生岗位胜任力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谢国秀
2022, 5(16): 1-4.
摘要
(
74
)
PDF
(1362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医学实习生岗位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背景问卷、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通用模型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对贵州某医科大学852名学生进行线上调查,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1)医学实习生岗位胜任力最重要的因素是核心价值观与医生职业素养;(2)医学实习生岗位胜任力在性别、专业、班级类别、单亲家庭等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或
P
<0.001)。结论医学实习生岗位胜任力整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问题,可以通过培养医学实习生职业素养,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发掘历史智慧 启示中国道路——评《中国道路的历史基因》
于斌
2022, 5(16): 5-7.
摘要
(
55
)
PDF
(1317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构西方话语,建构中国话语”。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作为一种制度,并非产生于中国本土。但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已被历史证明是中国的正确选择。这种选择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归根到底是中华文明的逻辑发展,是13亿人的意志体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反映,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教学革新
“三高四新”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王力东, 郝海霞, 彭旭龙, 韩艳
2022, 5(16): 8-10.
摘要
(
147
)
PDF
(1407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高四新”战略对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该文从《材料力学》教学出发,根据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求,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包括优化教学材料、拓展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加创新训练项目、融入“湖南元素”五个方面。通过上述改革,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三高四新”战略下社会对高素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中文+职业技能”背景下高水平高职院校国际汉语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黄路路
2022, 5(16): 11-13.
摘要
(
129
)
PDF
(1319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发展趋势,这不仅为“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历史机遇,也为职业教育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沃土,同时也为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国际汉语教学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和课题。探索职业技能和中文语言教学的融合方式,对国际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工艺品小件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研究
刘亚娟
2022, 5(16): 14-16.
摘要
(
77
)
PDF
(1509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是“线上”视频教学与“线下”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法。该文主要针对《工艺品小件设计》课程进行具体阐述——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法进行一流课程建设的研究。首先,通过“线上”理论环节知识点及拓展资料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玉产品镶嵌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理论、行业发展趋势,掌握玉产品镶嵌工艺流程和设计方法,进一步获得开发玉产品镶嵌设计创作的本领。其次,通过本课程“线下”实践环节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项目组织与开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勇于创新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食品感官评定》产教融合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毕韬韬, 吴广辉, 张倩, 孟望霓, 朱思洁, 喻仕瑞
2022, 5(16): 17-20.
摘要
(
115
)
PDF
(1431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感官评定》是面向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感官评定》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在产品质量控制、产品研发、市场调查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改革问题亟待解决。加强《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改革建设,促进课程的产教融合建设,不仅对专业的发展,而且对人才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金亮
2022, 5(16): 20-22.
摘要
(
66
)
PDF
(135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生物学》理论和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领域以及生物学方向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主干课程,是药学和生命科学研究和相关工作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本科生《细胞生物学》课程知识内容更新快。为加强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从实验过程的完整性、教学模式、实验报告内容和课程考核方式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几个方面对《细胞生物学》实验进行改革和探索,促进我校《细胞生物学》实验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满足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及“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改革研究
郭晓敏, 范婷楠, 霍楷
2022, 5(16): 23-26.
摘要
(
102
)
PDF
(1399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课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对创新思维和创业指导制定相应对策,从而调整自身结构,缓解就业压力,提高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该文着重探究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创业课程开展中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探究,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后疫情时代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秦晋, 霍楷
2022, 5(16): 26-30.
摘要
(
115
)
PDF
(144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及教学内容。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转变,该文就新冠肺炎疫情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深刻剖析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如何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对策,以期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整体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高职药学专业“《中草药栽培技术》+劳动教育”融合课程体系的建设
赵燕
2022, 5(16): 31-33.
摘要
(
191
)
PDF
(1351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草药栽培技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不怕累、不怕脏的品质。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就业中存在的困难,探索“《中草药栽培技术》+劳动教育”融合课程体系的建设,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和从事中草药栽培相关工作的意愿。
“大健康产业”背景下天然产物研究方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郑燕菲, 蔡杰慧, 翁艳英, 吴春燕, 赵汉民
2022, 5(16): 34-36.
摘要
(
91
)
PDF
(1319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背景,从指导教师队伍的培养、学术环境的建设、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引导、科技创新相关课程的开设、资源及平台的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的合理制定、学生科技创新评价制度的有效制定等角度,阐述了天然产物研究方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结果对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过程性评价在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李玲, 陈惠琴, 杨建, 孙莲, 马晓丽
2022, 5(16): 37-39.
摘要
(
96
)
PDF
(1318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把控,能够弥补传统终结性评价的不足,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过程性评价结果的反馈,有助于学科与专业的建设发展。该文对医用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改革及效果进行了概述,详细阐述过程性评价在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探讨了过程性评价对培养医学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分层教学研究——以新文科教学实践探索为例
柳春波, 李文玉
2022, 5(16): 40-42.
摘要
(
86
)
PDF
(1319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文科建设对高校传统文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新”应当包含“新的技术支撑”。分层教学是高校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教学方式,遵循以人为本的素质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学改革与信息技术融合是必然趋势。基于此,该文以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新文科教学实践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分层教学设计,最后对分层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以期对其他高校具有引领示范作用,促进线上新文科教学实践的改革。
面向管理与实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李梦迪, 段汀龙, 邢燕, 刘会晓
2022, 5(16): 43-45.
摘要
(
64
)
PDF
(1399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思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在城市转型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与其他课程的融合环节与更新课程评价标准四个方面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思路,以期构建面向管理与实施的多课程融合、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与创新能力、创新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编制内容与方法的复合式系统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
慕课背景下《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
王小美, 张明媚
2022, 5(16): 46-48.
摘要
(
75
)
PDF
(1419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遥感图像是科学研究和工程设施建设的基础数据。在传统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课堂讲授模式中,学生参与度较低,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有很大局限性。基于此问题,该文以《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为例,构建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英语类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英语人文阅读教学设计
张珊珊
2022, 5(16): 49-52.
摘要
(
70
)
PDF
(1360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提出,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以能力培养作为产出导向,符合“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提出外语课程应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目标。该文以英语专业人文阅读课程为例,选取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
True Love
》,尝试进行基于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产出导向法”教学设计。案例显示,课中“促成”环节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需衔接课前“驱动”环节和课后“评价”环节的教学设计,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产出交际任务培养。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高原, 谢勤岚, 张莉, 陆雪松, 刘晓军
2022, 5(16): 53-55.
摘要
(
59
)
PDF
(1375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由于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难度大、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该文针对当前教学模式下该课程存在的具体问题,从教学内容优化、解决学习难点、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优化课程考核形式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效果。
数字媒体技术视域下应用型院校音乐公选课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兰州工业学院《合唱艺术》课程为例
吕雪婷
2022, 5(16): 56-59.
摘要
(
133
)
PDF
(1479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音乐选修课是开展艺术美育教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对音乐知识的教授和实践,提高工科学生的艺术审美和人文素养。该文以兰州工业学院音乐选修课《合唱艺术》为例,从课程设置目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选择和教学效果考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选修课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研究生《高级园艺植物生理生态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曾晓芳, 李岩, 李建容, 吕立堂
2022, 5(16): 60-62.
摘要
(
88
)
PDF
(1431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级园艺植物生理生态学》课程是园艺学研究生专业必修学位课程。针对茶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特点,结合贵州大学园艺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要求,对本门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从课程的教学特点、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以及优化教学方式与手段四个方面对《高级园艺植物生理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思考,以提升教学效果,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职业技能大赛驱动下的测绘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梁艳
2022, 5(16): 63-65.
摘要
(
59
)
PDF
(137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技能大赛是检验学生技能水平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平台,可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业”的效果,是职业院校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以我院测绘类专业工程测量技术技能大赛为例,探索了在职业技能大赛驱动下,教学团队、实训设施、课程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技能大赛在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方面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
王玉媛
2022, 5(16): 66-68.
摘要
(
58
)
PDF
(1375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响应新文科建设,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安徽外国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进行模块化改革。改革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建设三方面。在教学内容方面,精选、重构教学内容,以经典作家作品为主,重视对作品的感悟和共情,重视对其现实意义的阐发。在教学设计方面,课前采用启发式导学,课堂采用参与式教学,课后作业具有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在教学资源方面,以电子资源为主,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为目的。
专业教学与课程实践良性互动的探索与反思——以《质性研究方法》课程为例
秦莉莉, 梁丽霞, 李伟峰
2022, 5(16): 69-71.
摘要
(
68
)
PDF
(1406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质性研究方法》课程建设与改革中,提出专业教学与课程实践良性互动的教学模式。该文分析了实施此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对此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与反思,并指出该教学模式今后的发展方向。该模式的实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学人才。
教育改革与发展
“起点—过程—结果”一体化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熊凤, 付玉, 冯仁蔚, 岳海燕
2022, 5(16): 72-74.
摘要
(
84
)
PDF
(139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入手,总结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进展及评价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学生中心理念和增值理论,构建“起点—过程—结果”一体化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起点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三个维度进行评价,提出一种可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参考的实践思路。
“双创”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黄德斌
2022, 5(16): 75-77.
摘要
(
64
)
PDF
(131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双创”升级背景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只有培育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才能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当前,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应当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加以重视,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于此,该文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发现在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从实践角度出发,提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双万计划”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济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为例
李颖慧, 李伟峰, 梁丽霞
2022, 5(16): 78-80.
摘要
(
68
)
PDF
(137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万计划”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地方高校应积极思考“双万计划”带来的新要求、新挑战,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抓住发展机遇进行专业建设。基于“双万计划”背景,以济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例,围绕专业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专业建设实践进行探讨,以期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社会工作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班主任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洪佳蕊, 王春梅
2022, 5(16): 81-83.
摘要
(
86
)
PDF
(1323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校企合作是学校为应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及对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而采用的创新型办学模式。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实现“双赢”,而其中班主任作为校企之间沟通的桥梁,既需要增加学生对企业的了解,改正学生实习态度,又需要关注企业实习期间的安全风险,协调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该文主要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研究班主任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作用及在学生实习期间的学习、生活、情感态度方面的作用,为今后班主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作用的更好发挥提供参考。
创新四螺旋视域下“双创”教育内部协同度研究
王可心, 葛遵峰
2022, 5(16): 84-91.
摘要
(
82
)
PDF
(1799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背景,探究现有“双创”教育内部要素协同的现状与问题。该研究基于传统的“政-产-学”创新三螺旋理论,重构了包含课程、实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双创”教育协同创新四螺旋模型,从互信息视角收集了中国知网(CNKI)引文数据库中2015-2020年创新创业教育论文发表数量,运用Abramson的协同度算法,实证测度“双创”教育内部“课-实-法-评”协同程度与发展态势。同时针对当前“双创”教育内部协同存在的问题,从大数据反馈机制、线上实践平台、政策支持、“专创融合”和课程思政5个方面,对“双创”教育进行全链条式的有效提升,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祝弘扬
2022, 5(16): 91-93.
摘要
(
98
)
PDF
(1318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工作内容发生明显变化,不仅要关注学生教育,学生管理也同样重要。尤其是高校规模持续扩大,学校就读人数明显增加,相关数据量、信息量激增,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再加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电子化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必须顺应这一变化,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做出转变,确保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该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诸多挑战与对策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有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地方农业院校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及提升建议
常培荣
2022, 5(16): 94-96.
摘要
(
73
)
PDF
(131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能力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农业院校通过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提升理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农村发展、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更好地满足新型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该文总结了地方农业院校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培养中所存在的制约因素,通过分析提升地方农业院校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提出了新形势下提高地方农业院校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建议,为地方农业院校提升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及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多模态语料库辅助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研究
蔡莹
2022, 5(16): 97-100.
摘要
(
63
)
PDF
(132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背景下,该文探讨借助多模态语料库,促进学习者利用真实语料探索语言学习的乐趣,使学习者成为自我导向学习的终极学习者。通过分析成人学习者内驱力不足、难以实现知识习得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成因,研究学院或社区作为供给侧,如何制定符合成人学习者水平的教学标准,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丰富成人学习者线上学习内容,最终制定出多元化评价体系,“量身定制”考核方案,以检测成人学习者学习效果。
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分析
黄露
2022, 5(16): 101-103.
摘要
(
115
)
PDF
(1372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部分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职业规划缺乏长期性等问题,需要通过“双创”教育拓展职业规划的广度与深度,同时进一步科学定位,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新时期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应坚持系统性与全程性原则,既要结合院校实际科学调整“双创”教育课程安排与教学设置,也要校企合作,提升“双创”教育的针对性与适应性,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双创”意识培养。
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
邢玲玲
2022, 5(16): 104-106.
摘要
(
45
)
PDF
(1317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国家教育改革逐步深化,高等院校着力于推进高职教育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工作。通过高职生自身价值的实现,注重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为全面促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奠定基础。目前,高职院校是发展国民素质教育和技术教育的重要体系,而在国家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由于高职院校的进一步扩招,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增加,高职生的就业压力变大,创业难度也随之增加,高职教育面临着实践教学的考验。该文立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结合经济发展要求,开展高职生实践教学的探索,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广西公费师范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周丹丹, 黄瑞捷
2022, 5(16): 107-110.
摘要
(
177
)
PDF
(1398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费师范生是国家教育事业中重要的人才资源基础,培养就业核心竞争力强、职业素养高的公费师范生,是高等教育高度重视的人才培养目标。广西地区的公费师范生计划在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多年对公费师范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形成了更适应该区域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提升广西公费师范生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带来助力。该文从广西公费师范生就业现状及其原因入手进行分析,采取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对公费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构成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况给出了人才培养方案与策略,旨在提升广西地区公费师范生的综合能力,为我国教育事业输送优质人才。
广西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与策略
何林, 黄永良, 李广华
2022, 5(16): 111-114.
摘要
(
120
)
PDF
(1353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界也在不断推进改革进程,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倡导。高校需积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学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对体育专业的学生以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较少,不利于体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该文分析广西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广西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策,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合肥市大学生为例
伍浩川
2022, 5(16): 114-116.
摘要
(
150
)
PDF
(1378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对就业的观点看法、心理预期、形势判断等都会受到疫情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该文以合肥市大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样本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合肥市大学生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师范类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
徐乐, 于如信, 杨东
2022, 5(16): 117-119.
摘要
(
57
)
PDF
(1318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对师范类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需求进行了分析,设计并制定了师范类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思路。通过校内工程训练专业和课时的安排、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工程训练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安全管理机制的健全等,提出师范类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方法,结合师范类高校现状,充分发挥工程训练中心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促进师范类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师范生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探索
伍小梅, 李帆
2022, 5(16): 120-122.
摘要
(
109
)
PDF
(1397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我国部分师范院校未开设劳动教育专业,专业化劳动教育师资培养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现有的师范教育类专业将师范生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能有效提高师范生的劳动素养和劳动教育课程执教能力,实现为基础教育输送高素质劳动教育师资的目的。该文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四个方面阐述师范生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探索。
特殊教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探索——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何燕春
2022, 5(16): 123-126.
摘要
(
254
)
PDF
(140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动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高等特殊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该研究将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综合设计和多样性设计的构建原则出发,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从课程教学目标出发,探讨特殊教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思路,通过将创新创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入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内化,最后提出当前特殊教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路径
刘亚娟, 胡龙基, 王媛
2022, 5(16): 127-129.
摘要
(
62
)
PDF
(131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我国基础创新人才培养还存在评价主体维度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教学方式改革未达预期等问题。网络学习空间为解决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路径:第一,构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多角色参与模型,形成教育合力。第二,构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模型,实现教育均衡。第三,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下的教与学活动助力教学方式变革。第四,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数据分析和决策系统,可实现多维度的教学评价。
现代教育理念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
韦平
2022, 5(16): 130-133.
摘要
(
58
)
PDF
(1349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理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各类具有创新性、科学性、战略性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部分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没有深刻认识到现代教育理念的积极作用,需要对其重视并认真改进。该文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在分析现代教育理念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提出优化对策。
应用型本科高校新文科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杨佩月, 李运方, 乔颖
2022, 5(16): 133-135.
摘要
(
61
)
PDF
(1374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新文科建设,旨在突破传统文科的教育模式和思维定式,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学习的机会,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立完善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文首先对新文科的特征做出了介绍,然后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新文科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新文科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
模式探索
“双碳”与“交通强国”背景下道路工程专业学生的绿色工程教育探索
常锦, 雷鸣, 聂重军, 艾丽菲拉·艾尔肯, 张锐, 罗世林
2022, 5(16): 136-138.
摘要
(
115
)
PDF
(1344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双碳”与“交通强国”背景下,高校教师如何开展道路工程专业学生的绿色工程教育,提升学生的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造能力,是新时代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关键。该文分析了道路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道路工程专业学生的绿色工程教育内涵,并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评价方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探讨了道路工程专业的绿色工程教育途径,研究成果将为“双碳”与“交通强国”背景下道路工程专业学生的绿色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培养提供建议,为提高新工科人才的绿色工程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孙福艳, 吕宗旺, 赵红月
2022, 5(16): 139-141.
摘要
(
82
)
PDF
(1417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从人才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和人才培养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尝试。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产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过程性监控、动态性评估、发展性评价互动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营造创意、创新和创业人才培养氛围,全方位促进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基于现代商贸流通产业链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研究
刘杨
2022, 5(16): 142-144.
摘要
(
66
)
PDF
(1420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建设优势突出、资源优势整合与互补、群内专业结构合理的专业群,是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和提升可持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电子商务专业群的基本建设思路和方法,应该是在现代商贸流通产业链与电子商务专业群各专业对接分析的基础上,优化专业群结构,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基于协同理论的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吴荣方, 钱伟
2022, 5(16): 145-148.
摘要
(
59
)
PDF
(1374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合作的沟通中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从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行业协会的作用和角色定位,探讨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从协同理论角度出发,提出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行业协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工作。
建立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研究
关颖
2022, 5(16): 149-151.
摘要
(
61
)
PDF
(1318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才学徒制培养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徒制主要是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才潜力,符合当前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促进学校就业率的提高。该文对高职现代学徒制的概念进行阐述,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供思路。
美学育人与“双创”能力培养互融模式的制约因素及动力因素研究
马小娟, 王珂珮
2022, 5(16): 152-155.
摘要
(
82
)
PDF
(1359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基于珠三角地区、华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1所工科高职院校及工科类企业合计1 719名受访者的调研,探究创新创业教育及美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在工科高职院校实施美学育人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互融模式的制约因素和动力因素,对提升高职院校的美学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促进美学与创新创业教育互融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依托学生“社团工作坊”建设全面打造实践育人新机制
徐瑶, 吴偲
2022, 5(16): 156-158.
摘要
(
118
)
PDF
(1400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学生社团是在校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自愿组成,在学校明确登记注册,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出发点,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保障。社团在学校的实践育人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成规模的社团、社团发展参差不齐等。如何建好社团,让社团品牌化,更好地服务学校实践育人,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根据社团工作经验,依托“社团工作坊”建设,全面打造实践育人新机制。
创新方法
“PBL”教学法及其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
胡利玲
2022, 5(16): 159-163.
摘要
(
81
)
PDF
(1410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很多高校正在积极推进法学教学的改革,其核心目标是加强法律职业教育,培养法律专业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需开展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法律职业教育重在职业技能的训练,因此必须强化实践性教学。在西方法学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的“PBL”(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已被证明是培养法律职业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追溯其特点和理念,分析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同,探讨其运用于法学教学的具体方法、目标以及与其他实践教学方法的关系,将有助于其更有效地服务于我国法学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视域下大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陈思毅
2022, 5(16): 164-166.
摘要
(
112
)
PDF
(1319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作为非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引进新的教学模式和相关改革势在必行。针对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课堂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该研究将深入探讨如何基于“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构建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拓展高效课堂的深度,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提升学习挑战程度,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逐步形成个性化的学习风格,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AR技术在高职工科核心课程中应用现状研究——基于江西省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
扶金萍, 杨铭键, 余德孙, 黄江诚
2022, 5(16): 167-169.
摘要
(
66
)
PDF
(1479KB)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以信息技术推进教育公平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是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该文以江西省7所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对AR技术的了解情况为调查对象,以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手段为切入点,调查了解AR技术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AR技术应用的现状及成因,从研究背景及意义、AR技术应用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等角度提出提升AR技术应用的策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胡悦
2022, 5(16): 170-172.
摘要
(
86
)
PDF
(1319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许多高校的教学方式也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被应用于教学,多媒体教学转变了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由原来的“老师讲,学生听”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传统教学模式是学生课堂上学知识、课堂下写作业,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让学生课下学习知识,课上与教师、同学探讨所学内容,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不利于促进师生互动,降低了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该文主要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结合现有的翻转教学模式案例,分析翻转课堂教学的具体应用模式,促进该教学模式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基于CiteSpace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研究
孙晓枫, 莫欣, 朱翠兰
2022, 5(16): 173-178.
摘要
(
63
)
PDF
(1820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研究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通过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关键词的关联性分析,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研究的热点、趋势等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虽然国内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研究发文较多,但作者、研究机构间合作相对较少,研究主题较为宽泛,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创新创业课程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等方面。未来研究的前沿更加关注“专创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新工科的结合等。
基于超星学习平台的TBL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魏娜
2022, 5(16): 179-181.
摘要
(
64
)
PDF
(135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超星学习平台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应用,将其应用于高等医学《外科护理学》教育中,能够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同时TBL(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此,该文以超星学习平台为切入点,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分析其应用现状及可行性,并探讨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超星学习平台TBL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以期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推动基础医学教育改革发展。
基于对分课堂的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刘武扬
2022, 5(16): 182-185.
摘要
(
63
)
PDF
(1437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分课堂是针对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出的一种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优点进行了充分整合。该文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工科课程教学中师生交流不足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电压技术课程,详细阐述了该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过程。实践表明,对分课堂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高电压技术问题的能力。
创业实践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分析
高秋爽, 王子娴, 张梅, 肖水清, 刘芳
2022, 5(16): 185-188.
摘要
(
63
)
PDF
(132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使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可以发展企业的新产业技术,使企业获得更多技术支持,从而实现校企共同发展的目标。在具体的实施和构建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改革教学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实现产教融合。基于此,该文简述了产教融合的定义,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供相关人士参考。
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网络创业培训的研究
李冉
2022, 5(16): 189-191.
摘要
(
89
)
PDF
(131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创业者的创业渠道,对创业者进行培训是落实“互联网+”职业技能提升政策的重要方式。基于网络创业形势,负责网络创业培训项目的讲师要进行网络创业培训的理论建构,以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操作;针对网络创业培训中存在的学员筛选、监督与评估、项目落地等问题,通过培训师资、强化过程监管、做好后续服务,确保网络创业培训为创业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校企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策略探析——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杨勇
2022, 5(16): 192-194.
摘要
(
134
)
PDF
(1344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下,企业追求成本降低和数字化转型,迫切需要大量创新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是职业院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均不足。在校企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形成责任共担、服务区域经济、资源共享、利益共生的协作体系,提供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基础制度保障,制定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规划。因此,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有效提升区域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校园新式茶饮店的创业模式探索——基于《茶艺与茶馆经营》课程的创新创业实践
张春娥
2022, 5(16): 195-198.
摘要
(
107
)
PDF
(1378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通过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茶艺与茶馆经营》课程以开设校园新式茶饮店为创新创业项目,形成实训场所与创新环境相结合、课程实训与创业实践相结合、课堂内教育与课堂外实践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管理相结合、课程学分与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相结合的“五结合”专业课程创业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