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编辑部公告
杂志声明!
2020-05-17
投稿须知
2020-05-17
论文模板
2020-05-14
更多>>
基本信息
主 管: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6-52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604/G4
社长:张 磊
副社长:杨 爽 穆延博
责任编辑:于诗洋
出版: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编辑部
电话:0451-84611887
社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00号
邮编:150010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5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2022-08-10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创新创业项目驱动下的高校导师投入现状及影响机制的研究
刘珊慧
2022, 5(15): 1-3.
摘要
(
102
)
PDF
(2528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国内外创新创业导师建设研究为背景,以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人性假设Y理论为理论依据,调查大学创新创业导师投入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建立导师团队、夯实导师创新创业理论、加强导师心理辅导和培训、增强导师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导师管理考核、激励导师、综合评价等方面建立相应制度,确立创新创业导师的影响机制。
工程教育认证下应用型本科“本科导师制”建设与实践
陈颖, 张萌萌, 张萌, 单珊, 孙晨
2022, 5(15): 4-8.
摘要
(
77
)
PDF
(387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本科导师制”在高校的引入和推行,其制定和执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面临一些问题。该文依托应用型本科院校,结合学院工程教育认证背景,对“本科导师制”进行现状调查、体系设计和施行,连续多年的实施结果表明,“本科导师制”仍是比较好的模式,在学术科技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于“双轨驱动”的人工智能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
吕朋, 刘芝辰, 黄东方, 何志平, 赵瑞雪
2022, 5(15): 9-11.
摘要
(
74
)
PDF
(259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简要概述了“双轨驱动”的实践课程体系在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以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双轨驱动”理论引入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实践课程体系,通过积极开展“双轨驱动”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寻找到一条能将“双轨驱动”理论应用于人工智能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最终借助“双轨驱动”理论,有效推动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解决我国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难题。
教学革新
超星学习通平台在生物化学教学应用中的探索与思考
田风霞, 鲁云风, 崔艳, 赵青平
2022, 5(15): 12-14.
摘要
(
205
)
PDF
(2737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课程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教学内容繁多、概念抽象、理论复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移动学习模式正逐步在全国高校流行。超星学习通平台能够帮助教师摆脱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沟通交流。基于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超星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被用于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及时的师生互动交流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该文主要介绍了超星学习通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其优势进行了详细介绍。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索
赵乾坤
2022, 5(15): 15-17.
摘要
(
59
)
PDF
(2659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气运行与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可以为社会培育具备电气技术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智慧制造”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愈发注重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实训教学,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实训教学改革工作,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的一些实训教学改革方案非常值得推广应用。该文从多个方面分析学校落实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策略措施,期望为此类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的制造类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施
王燕
2022, 5(15): 18-20.
摘要
(
65
)
PDF
(301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中国制造业正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针对制造类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与企业智能化方向发展需求存在差异、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智能制造企业岗位需求等问题,提出了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的制造类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法,并在某高职学院制造类专业实施。结果表明,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职业素养显著提高,在就业领域具有良好的竞争力,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于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探讨
王丽, 唐鸿鹄, 刘润清, 韩海生, 葛鹏
2022, 5(15): 21-23.
摘要
(
81
)
PDF
(264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成效的重要评价标准。只有合格、高质量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才能够满足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学位申请的要求。因此,如何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是高校研究生导师、学生、管理人员始终关心的重要问题。该文主要针对研究生学术论文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提高质量的方法。
海洋中药学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以珍珠为例
刘雯, 杜成智, 侯小涛
2022, 5(15): 24-26.
摘要
(
65
)
PDF
(226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课具有精短、易懂、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海洋中药学微课以珍珠为例,首先从珍珠的形成讲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列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新知识点;然后讲述珍珠的来源、产地、采收方法、鉴别方法、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以及珍珠的现代研究成果;最后列出思考题,让学生检验学习成果。笔者认为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流畅,能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会有较高的参与度,学习效果能达到预期目标。
基于“做学合一”的理实一体化城轨信号教学方案
刘雪玉, 沈洁惠, 陆炎, 邓小燕, 夏长凤, 贾君瑞, 吴炜
2022, 5(15): 27-29.
摘要
(
68
)
PDF
(267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职教20条”相关内容,针对传统教学未能有效融合理论实践以及未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问题,通过借鉴黄炎培“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理念,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设备》课程基于“做学合一”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方案,同时增加微课、情景视频等资源辅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好地培养交通强国建设所需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基于学习通+QQ的生物化学双语课程线上教学的实践和总结——以“糖代谢”为例
唐王刚, 潘雪珊, 刘辉
2022, 5(15): 30-33.
摘要
(
317
)
PDF
(3311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化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生命科学教育与国际前沿接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积极依托现代化的信息工具,整合多种教学资源,采用基于超星学习通+QQ平台的在线教学模式,开展生物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后疫情时代开展相关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于“专创融合”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与实践初探
付敦, 冯松宝, 周方明, 韩淑新
2022, 5(15): 34-36.
摘要
(
69
)
PDF
(2691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已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主渠道,但一些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低、创新创业教育还缺乏系统性的课程设计。该文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载体,以案例教学法和开设第二课堂,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进行了初探性的设计与实践,以期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专创融合”课程优化提供借鉴。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实践
段炼, 吴倩文, 熊宜乐, 黄蓓佳
2022, 5(15): 37-39.
摘要
(
56
)
PDF
(288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环境工程专业的育人目标由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转向培养复合型环保人才。《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环保工程类人才有重要作用。该文结合课程教学现状和教学改革实际情况,总结实际教学经验,从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转变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旨在建立融知识、能力、素质训练为一体的科学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环境类专业人才。
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李松, 杨宇婷, 张景怡, 金哲
2022, 5(15): 40-42.
摘要
(
72
)
PDF
(279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需要通过课程学习来了解道路发展情况,并掌握道路建设设计的有关理念与方法,熟悉其施工工艺、路面材料具体要求、施工要点等内容。分析现阶段教学模式,可以发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践作业难以有效结合,教学效果无法有效彰显,因此,创新和改革目前的课程教学方式十分必要。基于此,该文主要研究了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李勇, 古翠英
2022, 5(15): 43-45.
摘要
(
105
)
PDF
(3324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成长、成才紧密相关,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实际发展中却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学生能够接触到多元化的信息内容。为了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辨别信息,获得健康的心理发展,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在多方配合下建立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
信息化背景下《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马志娟, 成杰
2022, 5(15): 46-48.
摘要
(
70
)
PDF
(3102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量也在随之增加,对《商务英语》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但现阶段,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仍然存在课程设置单一、教师水平和教学观念没有紧跟时代步伐等问题,因此提高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智能化教学平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拓展课堂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对《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尤为重要。
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岩溶学》教学改革探析
李清光
2022, 5(15): 49-51.
摘要
(
65
)
PDF
(2770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西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亟需大量掌握扎实岩溶知识的相关人才。现阶段,《岩溶学》相关课程的开设比较有限,与我国岩溶区分布规模和面临的岩溶地质环境问题不协调。岩溶学人才的培养应立足西南地区地域优势,密切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需求,重点培养服务贵州及西南岩溶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量人才。《岩溶学》课程授课内容应体现生态文明内涵、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并体现贵州岩溶区域特色。课堂教学应通过革新教学方法、组建教学团队、搭建科教平台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岩溶学》的兴趣,促进科教融合,进而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质量岩溶学人才。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采矿工程双语课程考核方式研究与实践——以《采煤方法》为例
高林, 裴鹏, 孔德中, 吴桂义, 刘萍, 汪永印
2022, 5(15): 52-54.
摘要
(
48
)
PDF
(246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带一路”倡议和“双一流”建设为采矿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也对培养具有较强英语运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以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贵州大学采矿工程《采煤方法》双语课程为例,基于本专业建立的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方式,形成了“三位一体”课程综合考核方式,即“随堂测试+课后作业+期末口语测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改革后的双语教学考核方式使得《采煤方法》对相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度值由0.30提高为0.46(接近目标值0.50),改革成效显著。
艺术类高校钢琴教学改革新路径
李宇峰, 董攀攀
2022, 5(15): 55-58.
摘要
(
66
)
PDF
(3247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国家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钢琴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钢琴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钢琴教育理念与社会需求不符,衍生出的新问题需要解决。该文着重分析了艺术类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弊病,并结合艺术类高校钢琴教学的具体经验,从钢琴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改革定位、钢琴教学的线上线下设备保障支撑、钢琴教学实践演出的机遇营造、增加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等方面展开论述,探索钢琴教学改革新路径。最后,从钢琴教学的新理念和社会需求入手,探索钢琴教学新方法、新模式以及新理念,旨在推进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智慧树平台在线共享课程教学实践——以大学写作课程为例
金灵巧
2022, 5(15): 59-61.
摘要
(
178
)
PDF
(3102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效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智慧树平台在线共享课程教学实践,是对传统教学内容的突破与创新,以大学写作课程为例,分析智慧树平台在线模式的实践流程和应用方案,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制定学生感兴趣的教学主题。想要充分发挥出智慧树平台在线教学的优势,就需要了解当前智慧树平台在线共享课程教学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智慧树平台线上教学需求,总结教学经验,运用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全面提高智慧树平台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为实践教学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教育改革与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基于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视角
赵林波, 李娜, 尹进红, 蒋旭东
2022, 5(15): 62-65.
摘要
(
96
)
PDF
(4400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互联网+”及“中西医并重”的背景下,创新创业不仅对个人成长有深远影响,对国家发展及中医药传承创新也有较大推动作用。该研究着重从理论教育、实践训练及二者结合三个角度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教学设计、以赛促学促教、丰富资源、转变认知等方面探讨了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升路径,以期为社会输送“互联网+中医药”创新型人才。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探究
顾珍
2022, 5(15): 66-68.
摘要
(
80
)
PDF
(2952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因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在大学生价值塑造、全面发展及高质量就业创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因认同度不高、支持服务不足、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等因素,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成效不够显著。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激活潜力、整合资源、协同赋能,构建相互支持的制度体系、活动体系、资源体系,有效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成效。
“双高”建设中以“六个融合”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研究
张妍妍, 李鹏
2022, 5(15): 69-71.
摘要
(
111
)
PDF
(2785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育人是“双高”建设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构建以提升学生“价值认同、情感陶冶、文化素养、工匠精神”为教育目标,以“质量与创新、职业与学业、艺术与技术、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学校、中国与世界”“六个融合”为文化教育内容,以“三类课堂”为教育实践平台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新格局,将有效促进“双高”建设院校文化育人取得更多成效。
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尹洪廷
2022, 5(15): 72-74.
摘要
(
86
)
PDF
(2713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区域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大学科技园是高校推动创新战略,拓展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是我国科技不断创新的重要载体与服务平台。在产教融合大环境下,职业大学科技园在发展中仍存在融合度不足、发展不充分的现象。该文通过对现阶段科技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提出解决方法,为职业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探索路径,为实现新时代科技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地方应用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金廷福, 彭双艳, 谭野, 谭青青
2022, 5(15): 75-77.
摘要
(
113
)
PDF
(2681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贵工程”为例,总结现阶段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学校顶层设计,明确部门职责;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完善准入制度;提高安全经费投入,搭建信息管理平台,重视过程管理;引进安全管理人员,成立专职管理部门,挂钩绩效考核四个方面的改进对策。旨在提高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实验教学安全正常有序开展,为学校培养和输出新时代经济建设需要的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做出贡献。
发达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案例研究及启示
霍楷, 林梦娇
2022, 5(15): 78-80.
摘要
(
110
)
PDF
(2742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发达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创新创业法律法规进行研究,分析美国、日本、德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案例,借鉴他们在政策层面、教育层面、管理层面、制度层面的经验和启示,立足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提出更符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改革意见,为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完成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借鉴。
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基础与路径
陈华
2022, 5(15): 81-84.
摘要
(
68
)
PDF
(489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现实需求和公益文化氛围是孕育公益创业的社会基础。社会传统公益慈善文化的逐渐回归,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公益服务的旺盛需求,创新创业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政策体系的渐趋完善,都为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提供了“良机”和“沃土”。高校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公益创业理论课程体系,拓展公益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搭建公益创业项目孵化平台,强化公益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培养德才兼备的公益创业时代新人。
高职医学生职业素养创新培养研究
乔瑞红
2022, 5(15): 85-87.
摘要
(
67
)
PDF
(2787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时不仅要夯实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临床技能,而且还应着重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与人文素养,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服务。该文简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进而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
后疫情时代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郭亚玲, 宋杨, 孟娇, 张勇
2022, 5(15): 88-90.
摘要
(
65
)
PDF
(2848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后疫情时代,地方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融合力度不够,在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及实践考核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教学理念,构建二者融合发展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丰富实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时代复合型专业人才。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研究
梁臣艳, 唐云丽, 陈文雅, 冯旭
2022, 5(15): 91-93.
摘要
(
57
)
PDF
(280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行的培养模式要求强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实验室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该文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探讨通过加强实验室管理和建设,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开放型实验平台与提升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室产学研联合培养等渠道,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五育并举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与实践研究
朱宏锦, 霍楷
2022, 5(15): 94-97.
摘要
(
101
)
PDF
(3568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探索如何实现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时,创新理论是前提基础,创新思维是进阶突破点,实践是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手段,将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相结合,推动创新教育改革发展。为推行五育并举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在思想道德、理论基础、学术、科研、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等方面协同创新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研究
黄梦秋
2022, 5(15): 98-100.
摘要
(
121
)
PDF
(282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和智力支持。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符合“以学哺农”要求的“双创型”“新农人”。该文分析讨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难点,并提出教育思路和具体的教育策略,包括转变育人理念,将人才培养目标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强化课程思政,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渗透进各学科教育;构建课程体系,形成创新创业课程群;完善培养方案,创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校园平台等。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研究
邓小芳, 李治, 钱凯
2022, 5(15): 101-103.
摘要
(
56
)
PDF
(2464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职责。基于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现状,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成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向。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来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从而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新农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选修课体系的构建
赵赫, 王畅
2022, 5(15): 104-106.
摘要
(
94
)
PDF
(2850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结合新农科理念,研究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校创新创业选修课体系的构建,深入分析高校创新创业选修课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并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创新创业选修课体系的构建为例,阐述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和过程,对该体系进行客观分析和反思,并对下一步的选修课开设提出建议,从而培养符合新农科建设需求的优秀人才,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
王占娣, 赵静, 史胜利
2022, 5(15): 107-109.
摘要
(
87
)
PDF
(2520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而当前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机制亟待完善,学生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为了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机制,该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调查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行为表现、影响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因素和困境,分析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现状,为更好地发挥第二课堂育人的载体作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创新教育探究
周银
2022, 5(15): 110-112.
摘要
(
54
)
PDF
(281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双创”时代,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任务。该文在明确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创新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际情况,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进行了探究。
职教集团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实证研究
常顺, 张广庆
2022, 5(15): 113-115.
摘要
(
62
)
PDF
(2956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提供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稳定高质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的保证。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双师型”师资质量,建构“双师型”队伍培养途径,是当代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该文首先对职教集团和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进行界定,然后深入探究职教集团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希望能给广大相关教育同行带来借鉴和思索。
职业素养培育的困境与对策探究
汪安
2022, 5(15): 116-118.
摘要
(
95
)
PDF
(2678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就业与职业发展过程中,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被提升到新的高度,社会与院校提升职业素养培育势在必行。该文阐述职业素养的内涵与功能体现,总结当前高职院校在职业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自学意识、推动校园与企业文化活动互动建设、构建产教融合职业素养培育机制的对策,来应对职业素养培育的困境,旨在更好地实现高职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职业院校新教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以阿拉尔市为例
高倩, 刘德成, 马林界, 李裕仁, 张蕊
2022, 5(15): 119-121.
摘要
(
89
)
PDF
(281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院校的新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群体,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新教师的培养非常重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的职业教育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该文通过对第一师阿拉尔市职业院校新教师培养工作进行调查,了解到还存在认识不够、制度不健全、形式单一等问题,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加大新教师培训力度、落实分层次培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搭建多元化发展平台、完善考核评价和做好传帮带教工作等对策,为第一师阿拉尔市职业院校新教师培养工作奠定基础。
模式探索
对于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李鑫璐, 霍楷
2022, 5(15): 122-125.
摘要
(
53
)
PDF
(371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在创业2.0时代所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高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该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总结出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并通过转变传统思维和观念、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和师资力量、发展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全方位发展人才、建立高校型众创空间以及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分享等方式,提出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
邵美妮, 曲波, 苗青, 李楠, 范海延, 崔娜, 刘明超
2022, 5(15): 126-128.
摘要
(
114
)
PDF
(2718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重要基础学科,包含植物学理论、植物学实验和植物分类实习三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一套理论、实验、实习立体交叉的植物学教学体系,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本科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了植物学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了适合高等农业院校的植物学“三结合一体系”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陈维东
2022, 5(15): 129-131.
摘要
(
113
)
PDF
(2749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通过逻辑分析、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融合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创新性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教学模式,首要是认清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教学的现状。为此,笔者针对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对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进行了调研,试图找出高职院校武术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在研究过程中,针对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基于混合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更符合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发展需要,促进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契合新时期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的需要。期望该研究为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以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
基于“卓越农林人才2.0”的园林园艺专业群“U-A-S-C”四级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实施
吕其壮
2022, 5(15): 132-134.
摘要
(
78
)
PDF
(335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实施“卓越农林人才2.0”的背景下,通过分析园林园艺专业的教学现状和卓越农林人才计划的重要内容,发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不符合当前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需求。因此,该文构建了基于园林园艺专业的高校(U)、农林企业(A)、科研院所(S)和综合试验站(C)协同发展的“U-A-S-C”四级联动人才培养模式,重点阐述了四级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体系、高素质专任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农科教与“产学研”深度融合行动计划,并建立专门的质量评价体系,以期为园林园艺专业群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职英语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潘瑞勇, 仝慧茹
2022, 5(15): 135-137.
摘要
(
91
)
PDF
(2591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高职英语评价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无法服务现代高职教学工作。该研究基于移动教学平台,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搭建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平台,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展开教学。与此同时,构建和实践线上线下相结合、知识和情感兼顾、教师和学生同参与的混合式评价体系。
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研究
马淑欣, 张梦溪, 程贺
2022, 5(15): 138-140.
摘要
(
56
)
PDF
(265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当前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分析了土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从知识技能对接岗位需求、工学交替育人模式、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管理与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扩招背景下高职“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张静
2022, 5(15): 141-145.
摘要
(
90
)
PDF
(426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生源在学生规模、学习预期、行为习惯、知识储备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加上行业快速发展、新技术的运用,企业对营销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有所提高,因此,高职院校构建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三融合、三联通”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分类分层设置培养目标、精准化教学模式、“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搭建教学+创业服务平台等改进措施,以解决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扩招后的实际教学问题,保障国家政策的有效落实。
普通心理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模式构建探析
赵伯妮
2022, 5(15): 146-150.
摘要
(
86
)
PDF
(5863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方法的热点,被我国各层次、各学科的教学所应用。该文结合普通心理学课程要求及当前传统教学现状,探讨小学教育专业普通心理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并进行该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普通心理学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医学遗传学教学模式构建
桂宝恒, 李春燕, 桂春绒
2022, 5(15): 151-154.
摘要
(
100
)
PDF
(3633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精准医学时代背景下,不同专业医学生均需适应基因组医学带来的临床变革,因此对医学遗传学传统教学内容及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十分必要。按照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科研带动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从模块化课程设置优化、创新性教学方式探索、全方位临床实践强化、多学科特色科研创新四个层面构建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医学遗传学教学模式,以培养拥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医学专业人才和适应当今精准医学发展需要的新型医学人才。
创新方法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活页式教材探索与实践
窦丽然, 王福增, 郝丽媛
2022, 5(15): 155-157.
摘要
(
105
)
PDF
(3503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提出要“倡导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该文深入分析《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活页式教材编写实践,探索了活页式教材的本质,提出了“做中学”项目化教学模式课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流程,并以具体课程教材开发实践为例,阐述了工作岗位与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与学习材料开发的方法。
DOPS在皮肤性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何渊民, 杨艳, 熊霞
2022, 5(15): 158-160.
摘要
(
190
)
PDF
(2618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应用于皮肤性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
方法
实验组培训期间每3个月采用DOPS考核,完成培训后参加国家执业医师统一考试。对照组采用常规考核,完成培训后进行1次DOPS考核,然后参加执业医师统一考试。
结果
两组学员在沟通能力、适时需求帮助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三方面得分具有差异,实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学员的执业医师统一考试成绩也存在差异,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皮肤性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采用DOPS考核可以提升培训学员能力,提高培训学员执业医师统一考试成绩。
POGIL教学法在五年制高职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王潆潆, 周丽荣, 陈晓敏
2022, 5(15): 161-163.
摘要
(
80
)
PDF
(2739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以过程为导向的探究性教学方法,称为POGIL教学法。这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国外的高等医学教学中受到广泛青睐和应用,而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中则主要应用于中药制药和护理的教学活动。该文从POGIL的概念和特征出发,详细介绍了POGIL教学法在五年制高职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状况和操作流程。
基于“三阶四层五环”的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任铭, 童新安, 张荣
2022, 5(15): 164-166.
摘要
(
100
)
PDF
(2918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数学作为高校理工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及应用分析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剖析高等数学传统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三阶段递进式教学环节、打造四层次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实施“教、学、拓、督、评”五环节联动改革,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促使学生在获得感、课程满意度、教师成长、课程良性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基于OBE的模拟电子技术“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
王蕾, 马壮, 葛超, 伦志新, 宋晓英
2022, 5(15): 167-169.
摘要
(
127
)
PDF
(2824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当前高校教育中专业能力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脱节的问题,以OBE为理念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体现了电子信息专业核心课程“专创融合”的策略。以“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为教学案例,展示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方法融合的过程。实践证明,基于OBE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基于OBE理念的学生工程绘图能力培养的探讨与实践
黄伟, 李雪梅, 刘鹏
2022, 5(15): 170-172.
摘要
(
97
)
PDF
(261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程图纸是机械类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表达设计最直观的图形语言。该文针对部分学生在绘图中规范性和工程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从教学体系设计、毕业设计强化和师资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在教学体系中通过绘图的不间断训练,规范学生的绘图能力;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专题讲座和企业专家的指导,改善和增强学生的绘图能力;通过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能力,从而提高其指导学生的水平。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学生在毕业设计时的绘图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基于学生需要评估的课程教学设计——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语言为例
夏桂云
2022, 5(15): 173-175.
摘要
(
105
)
PDF
(2614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需要评估是一门课程教学设计的起点。教师语言作为全校性师范类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在支撑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助力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需要评估的基础上,从测试需要、交流需要、教育教学口语提升需要三个方面入手,对教师语言这门课程进行全面统筹设计,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助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基于职教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以《建筑材料》课程为例
黄越
2022, 5(15): 176-178.
摘要
(
71
)
PDF
(2740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不断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可以将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进行有机融合,对提升学习者学习主动性与创新性具有重要意义,现已成为教育界广泛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该文结合《建筑材料》课程,设计了“三环联动式”课程的教学,同时论述了基于职教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具体实施步骤,并分析了教学效果。
校企协同“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路径探索与构建
柳军, 张世平, 陈洵
2022, 5(15): 179-181.
摘要
(
66
)
PDF
(292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1+X证书”试点背景下,校企协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重点是理解其内涵、建设意义和建设路径,分别对校企协同、实践教学与校企协同“1+X证书”制度下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做了介绍,建设意义包括职业教育的历史责任、推进人才培养和教学与生产对接,建设路径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三个方面,以提高培养质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真菌基因组组装技术在《农业微生物学》开放实验中的设计与实践
李诚, 杨再福, 王勇
2022, 5(15): 182-184.
摘要
(
83
)
PDF
(2248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基因组组装技术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信息是开展真菌基因组学研究的前提。近年来,该技术在微生物研究领域应用广泛。为在本科教学中推广该技术,贵州大学农学院在院级平台课《农业微生物学》中设计开放实验,让植物保护本科专业的学生分组实践。具体实验内容为以HGAP4、Canu和MECAT对天麻褐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测序数据的基因组进行组装,并通过QuickMerge软件整合后得到最终的基因组序列,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对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的兴趣及动手能力,进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应用——以数控加工训练为例
李学涛
2022, 5(15): 185-187.
摘要
(
62
)
PDF
(2691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其发展迅速,本质是实用教育,与传统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重操作、重实践、重生产的特点有很多契合之处。该文结合数控加工工程训练课程的特点,探讨科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通过优化传统数控加工实践操作,改变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从产品构思、设计、制作到市场的投入进行全面思考,激发学生创业思维,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的目的,为工程训练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问题分析与建议——以青岛理工大学创新创业项目为例
丁淑芹, 孙浩, 陈江波
2022, 5(15): 188-191.
摘要
(
98
)
PDF
(3543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不少的问题。该文以青岛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例,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模式,总结了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创业项目团队成员知识背景单一且缺乏实践能力和技能,创业项目发展的持续性不足,镖师队伍人员流动性较大。最后,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要优化创业导师团队构成、建立跨学科的联合团队,提升创业项目成员实践能力、增强用户黏性,动态调整创业团队人员构成、建立可持续人员培养机制。
高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志强, 龙芸
2022, 5(15): 192-194.
摘要
(
155
)
PDF
(233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媒体技术创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不强和创新能力薄弱、创新创业教育与生产实际脱节、学校创新创业指导资源匮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项目与企业项目对接”“课程学习团队与创业团队对接”“教学团队与企业项目团队对接”,对创新项目开发、企业项目制作等不同层级的学习进行课程互认和学分置换,实现了对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畅通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通道,有效实现了“课堂教学出作品、校企合作出产品、创业岗位出精英”。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创客空间个性化教学研究
吴瑜洁, 藏美君, 马飞扬
2022, 5(15): 195-198.
摘要
(
73
)
PDF
(338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在“双一流”背景下,对高校创客空间的建设进行研究分析,深入剖析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个性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合适方法来解决问题。根据个性化理论,提出通过教学模式多元化、丰富教学资源、给予高校学生人文关怀,提高个性化教学在高校创客空间的教学效率。创客空间建设作为我国教育的一个新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好的平台和环境,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