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2-25
    理论研究
    CiteSpace软件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张春芳, 刘春林, 郝震宇, 徐慧
    2022, 5(4):  1-3. 
    摘要 ( 127 )   PDF (559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研究探讨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如何运用CiteSpace软件提高文献综述质量。以《上海翻译》2005-2020年1 417篇载文为语料,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以及关键词网络图谱,探测出该刊的核心作者、核心机构、研究热点、主题演进和未来研究趋势。CiteSpace软件有助于快速了解所研究议题的关键文献和研究脉络,提高文献综述水平。
    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探索
    齐宝坤, 江连洲, 张爽, 胡淼
    2022, 5(4):  4-6. 
    摘要 ( 84 )   PDF (469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业教育实质上是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能力的培训、创业知识的传授以及创业实践经验的介绍过程,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奠定基础。作为高校的食品特色学院,如何将实验教学体系从以课本为导向,拓展为服务学生创新创业,成为教学改革面临的新课题。该研究从食品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角度出发,通过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素质拓展相结合、多元教师团队引导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进行,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实践,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推进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
    教学革新
    《现代设计方法》优质课建设探讨
    陈修龙, 盛永超, 高顺
    2022, 5(4):  7-9. 
    摘要 ( 74 )   PDF (725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设计方法》是机械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对培养具有创新设计和实践能力的机械类人才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因此建设《现代设计方法》优质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课程的概述、结构、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四个方面,对《现代设计方法》优质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不仅为《现代设计方法》优质课建设提供了思路,也为其他优质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产教融合背景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汪志刚, 齐亮, 张迎晖, 刘东佶, 肖翔鹏
    2022, 5(4):  10-12. 
    摘要 ( 124 )   PDF (768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思政为对象,从课程思政育人元素设计、课程思政模式设计以及典型案例三方面探索了产教融合背景下该课程的教学设计。采用“一课堂两基地”的教学模式,把专业技能培养与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有机融合,发挥校内与校外基地在提升科学素养和情怀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大思政理念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臧园, 王晓琴
    2022, 5(4):  13-16. 
    摘要 ( 132 )   PDF (79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高等教育注重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立德树人,因此课程思政至关重要。土木工程专业因属于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在思政元素挖掘和融入过程中难度较大。该文结合专业特点分析了土木工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类型和路径、结合课程特点分析了第一课堂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结合学生比赛分析了第二课堂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从过程性和终结性两方面分析了课程思政的评价。土木工程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达到较好的育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药物化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实践探究
    黄美子, 田忠平, 李锋涛, 陈未
    2022, 5(4):  17-19. 
    摘要 ( 59 )   PDF (761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促进高职院校《药物化学》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融合实践,高职院校教师以智慧职教线上教学平台为依托,通过剖析课程现状、学生特点,结合信息化技术,强调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的融合。为避免两者机械式叠加,教师强化衔接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以《环境毒理学》课程为例
    任艳芳, 何俊瑜, 张雨哲
    2022, 5(4):  20-22. 
    摘要 ( 125 )   PDF (723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主要因素。高等教育肩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而教学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针对《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通过提升教师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考核方式等措施,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基于烹饪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以《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为例
    徐向波, 尤香玲, 钟志惠, 罗文
    2022, 5(4):  23-25. 
    摘要 ( 61 )   PDF (1374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烹饪类专业实验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烘焙食品加工技术实验课程对学生掌握烘焙食品制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实验教学的开展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目的比较单一;实验设计中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程度不够;实验结果分析不全面等,从而影响了课程的学习效果。该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以“清酥制作”为例的实验设计。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教学改革探索
    于晓慧, 杨宾, 金凤云, 杨华
    2022, 5(4):  26-28. 
    摘要 ( 75 )   PDF (715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导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僵化、教师学生积极性不高、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渗入不全面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课程团队面向国家节能减排的重大需求,秉承学校“兴工报国”“工学并举”的办学传统及特色,深入探讨全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新的导论课教学理念,初步形成了一套基于成果导向(OBE)理念的系统教学模式。通过改革和创新,以期增强学生对专业内涵与社会需求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使其热爱专业、学好专业,最终成为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思政融入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数控车教学为例
    王其兵, 陈劲松, 金孝红, 夏静, 王颖, 蔡泳宁, 张俊旭
    2022, 5(4):  29-31. 
    摘要 ( 232 )   PDF (698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研究旨在积极响应国家、江苏省、学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要求,提高当代大学生工程训练课程学习兴趣、激发其家国情怀。为此,通过优化工程训练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讲稿,融入课程思政要素。经过一年探索与实践证明,不但学生参加工程训练的兴趣、工程素质、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学生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家国情怀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该文以数控车教学为例展开阐述。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吴海明
    2022, 5(4):  32-34. 
    摘要 ( 96 )   PDF (70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学科教学与科研的全过程,使各门类课程教育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形成教育合力。如何做到充分利用课程教学这个渠道,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是当下大学教育中重要的问题。目前,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目标也已在高职院校引起了高度重视,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高职数学的教育教学,也纳入了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视野,成为课改的风向标。该文将就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融入数学课堂进行初步探索。
    盲校《西医诊断学》教学改革思路
    倪杰, 杨继兵, 李青
    2022, 5(4):  35-37. 
    摘要 ( 79 )   PDF (726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医诊断学》是学习临床各学科重要的桥梁课程,具有理论性高、实践性强和技能性全面的特点。由于疾病的症状、体征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多种多样,在诊断学中病历资料的采集信息量大,又非常零散,而盲校学生由于视力障碍而无法运用自己的视觉获取信息,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显得尤为困难。思考和探索针对盲生的《西医诊断学》教学过程中的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及考评方案改进,有益于促进盲生掌握疾病诊断的方法。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朱建华, 董桂丽
    2022, 5(4):  38-40. 
    摘要 ( 65 )   PDF (702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相关要求,探索以提升工程能力为目标、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开展数电实验。以一个小型数字系统为主线开展项目化实验教学,将数字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包含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关键知识点的单元电路,以一个单元电路为一个实验单元,在完成所有实验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组装联调,最后制成该数字系统。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提高构建数字系统、开展实验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初步训练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识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化路径探讨
    陆增辉, 罗志军, 陈艳宁
    2022, 5(4):  41-44. 
    摘要 ( 82 )   PDF (722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的被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大高校认真落实国家颁布的各项指导文件,使得“双创”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但在课程内容规划方面仍存在问题,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仅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和忽视社会各行业的岗位需求的现状依然存在,这类显著问题成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阻碍。该文从对我国“双创”教育类别的分析解读出发,受“通识型”的“双创”教育启发,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培养目标,提出将“双创”教育与课程实践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此模式开展教学,介绍如何开展实践化的教授内容、进程及评价方法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测量学教改问题研究
    王亚妮
    2022, 5(4):  45-47. 
    摘要 ( 72 )   PDF (702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实践性强,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与工程实践紧密联系。因此,测量学专业的教学培养关系到社会工程实践的方方面面。该文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以测量学为研究对象,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测量学教改目的和任务,分析当前测量学教培方案存在的不足和原因,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测量学教改途径,以期为测量学教改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推动测量学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蒋蕊莲
    2022, 5(4):  48-50. 
    摘要 ( 123 )   PDF (703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的到来使得人们的学习方式日益多样化,深度学习是发展高阶思维的认知重构过程,与浅层学习相比,深度学习注重批判性理解、强调知识整合、促进知识建构以及注重迁移运用。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其价值取向,使大学生学会学习是其最终诉求。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应采用问题、体验、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使学习从“接受”走向“探究”、从“表层”走向“深层”、从“被动”走向“主动”,以促进深度学习的真正实现。
    教育改革与发展
    “多层次、进阶式、立体化”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王亚楠, 霍楷
    2022, 5(4):  51-54. 
    摘要 ( 68 )   PDF (839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的价值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日益突出。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应依托市场发展,以市场导向为主线,构建“多层次、进阶式、立体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健全教学体系、教学实践平台、课程体系为载体,围绕实践教学内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落脚点,探索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路径。
    “双一流”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金课”建设探索
    宋燕燕, 秦军, 赵莹, 董丽花, 王晨
    2022, 5(4):  55-57. 
    摘要 ( 60 )   PDF (69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提出建设“五大金课”的背景下,按“两性一度”标准进行“金课”建设,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该文首先分析了“双一流”背景下“金课”建设的重要性;其次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金课”的建设原则和目标;重点阐述建设路径和举措,对线上互动式微课进行开发,达到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最后总结建设成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路径分析
    王彦飞
    2022, 5(4):  58-60. 
    摘要 ( 111 )   PDF (67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的不断推广,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提升综合能力的渠道。但是从实际授课情况来看,部分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平台基地不完善、教师教学质量有待提升、模式与实际情况脱节等一系列问题,这无疑会给高等院校学生的发展带来影响。该文在阐述产教融合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路径进行了研究。
    创新驱动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衣志爽, 王静, 王诗雅, 高焕君, 姜晓花
    2022, 5(4):  61-63. 
    摘要 ( 108 )   PDF (675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意识、思维和能力,是现阶段高等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该文在研究国内外文献、对先进教育理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总结先进经验,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研究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实践与民办高校“双创”教育建设研究
    张胜男, 袁博, 袁志华
    2022, 5(4):  64-66. 
    摘要 ( 72 )   PDF (67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了一个重要理念,“双创”教育成了民办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成了重要目标。与此同时,很多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在国内经济水平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的背景下,这些毕业生的创业机遇变得更多、创业环境也得到了优化,无论是在平台方面还是在服务方面都得到了必要的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办高校需要重视“双创”教育的建设,关注学生实践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式探索
    王洪坤, 羊琴霞, 聂晶, 杨尚霖, 杨旭海
    2022, 5(4):  67-69. 
    摘要 ( 75 )   PDF (818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展多元化过程性的考核模式研究与探索,强化“教”与“学”两个环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度,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该文构建了“双主线+四阶段+七类型”的“247”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式,有效支撑课程目标的达成和课程质量的提升,促进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从考核方式的实施效果分析,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方法——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
    武瑞婵, 吕凤云
    2022, 5(4):  70-72. 
    摘要 ( 130 )   PDF (680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我国的国情与“双创”教育的现状,如何使人才培养在较短时间内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该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不足与挑战,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宝贵经验与应对策略,着重阐述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实践方法。
    高职高专专业核心课交互式资源库平台建设应用研究
    胡磊, 董晓辉
    2022, 5(4):  73-75. 
    摘要 ( 72 )   PDF (677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交互式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学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该文针对当前高职高专专业核心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不足,对专业核心课交互式设计的多种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并结合我校专业核心课数字资源库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核心课教学资源库优化策略,力图将其建设成为信息资源丰富,管理手段先进,运行机制优良,开放、共享、智能、动态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完成专业核心课教学质量最优化的目标。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实训课程建设及改革研究
    崔燕玲, 梅小虎
    2022, 5(4):  76-78. 
    摘要 ( 79 )   PDF (67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理念、教学实施的研究和探索,阐述了本课程的教学观点、教学设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改革思路等,对课程进行全新的建设,力求提高本课程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逐步形成“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
    系统论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王娜
    2022, 5(4):  79-81. 
    摘要 ( 76 )   PDF (675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论强调整体观念,在实施方法上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关键性等特征,兼具所有系统的基本特征。将此应用到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当中,具有科学意义与实践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构建教学体系的重点在于创新,结合现实情况,推陈出新。当然,现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体系尚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该文从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中的问题入手,探究系统论视角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
    新常态下学前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探索
    张宗儒, 赵红姬
    2022, 5(4):  82-84. 
    摘要 ( 173 )   PDF (676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通过探讨新常态下高校学前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指出此举有利于推动学前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更多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然而,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来看,构建的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没有体现出创新理念,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导致学前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难以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优化路径,仅供参考和借鉴。
    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建设探索——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戴永辉, 闫柯鑫, 王思懿
    2022, 5(4):  85-88. 
    摘要 ( 211 )   PDF (716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与商业理念,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使得商科课程改革迫在眉睫。为此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当前商科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教学实践与“五财一贸”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从商科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探讨了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思路,最后从调整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与加大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课程建设路径,为商科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质量评价的客体
    饶满萍
    2022, 5(4):  88-91. 
    摘要 ( 121 )   PDF (716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质量的评价客体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质量评价的客体与集团化办学的组织状态、运行状态、办学成效和保障体系四个方面紧密关联,以四者为基础,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质量的评价客体可以分为事实客体和效果客体两类。事实客体指的是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组织形式、环境硬件等;效果客体则是指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水平提升情况以及集团化办学的社会反响等,具体反映的是办学成效。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为例
    黄铁兰, 陈君浩, 朱腾
    2022, 5(4):  92-94. 
    摘要 ( 95 )   PDF (678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面向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基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交叉融合的理念,从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方法五方面入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通过研究,重构了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了“双师型”教师团队、构建了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开展了课程改革,产出了一大批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和理论研究成果。
    模式探索
    地方本科高校第二课堂“1551”三全育人模式实践——以玉林师范学院“创+”文化节为例
    李晓丽
    2022, 5(4):  95-98. 
    摘要 ( 129 )   PDF (883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主要措施就是要推动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着力建设一批三全育人示范区和示范校。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校教学改革的相关要求,玉林师范学院商学院通过五年来的不断实践与探索,充分整合学校、政府、企业、地方等资源,逐步培育出以“创+”文化节为龙头的第二课堂活动品牌,进一步提升三全育人成效,有力助推学院地方性、应用型经管类高级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
    邵建华, 姜楠, 冯佳, 杨庆华
    2022, 5(4):  98-101. 
    摘要 ( 197 )   PDF (814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要素,职业院校要结合新时期产业发展的新形势,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构建专业素质过硬、理论基础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的新型教师队伍,扩大教师成长平台,完善院校师资建设,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重视教师能力评价,这样才能建设一支德能并进、理实结合的高素质教师团队,充分体现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果,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从教学管理的视角谈促进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方法
    李杰
    2022, 5(4):  102-104. 
    摘要 ( 58 )   PDF (725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高工程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宏观层面来讲,它是教育部引导高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从中观角度讲,它是高校提高自身办学质量、赢得社会声誉的重要手段;从微观层面即从学生自身的层面来讲,它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习得职业技能、获得独立的生存能力,是使其适应社会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从“独唱”到“合唱”的转变——基于分布式领导力理论的视角
    张园园
    2022, 5(4):  105-107. 
    摘要 ( 90 )   PDF (737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布式领导力理论突破了在传统领导理论研究中只探讨正式领导者所具备的特质或行为的思维惯性,它开始关注领导功能的共享性和流动性,强调领导职能和角色的动态分布。该文从学生管理的情境出发,尝试将分布式领导力理论引入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模式中,探索在学生管理中实施分布式领导力的对策。
    高校科技创新为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赋能——以河北省为例
    韩晓, 李贞, 王博, 席改卿
    2022, 5(4):  108-111. 
    摘要 ( 120 )   PDF (975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IncoPat专利分析平台对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学院等河北省内五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专利分析,从五所高校2002—2019年的专利申请趋势、法律有效状态、技术构成及转让趋势分析反映省内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分析比较河北省高校的科技创新发展新局面,探讨高校科研赋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高校或高新企业相关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科技转化与产出效率提高提供助力。
    高职院校教育场馆教育实践活动的模式探索——以江苏铁路教育馆为例
    张睿
    2022, 5(4):  112-114. 
    摘要 ( 70 )   PDF (72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场馆为了展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需要整合现有条件,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实践与探索。江苏铁路教育馆目前做到将职业教育与文化育人并行,度身打造出专业特色的教育课程,并在充分发挥学生志愿者作用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与社会资源的互动中。今后,江苏铁路教育馆将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继续探索更好的发展路线。
    基于“终身幼儿园”的复合型大学生“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天雷, 肖娜, 周京, 江励, 傅蓉, 张京玲, 翟懿奎, 岳洪伟
    2022, 5(4):  115-117. 
    摘要 ( 133 )   PDF (854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急需大量具有复合型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如何综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个人的自主创新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因而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个人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了高等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核心。然而,我国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延缓了我国向科技创新转型的步伐。该文基于“终身幼儿园”提出了一种“项目主线,学生主体,教师引导;自主学习,成果评估,制度保障”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真正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双创”人才。
    科产教融合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模式探索——以江苏优仕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例
    赖晓芳, 高焕, 阎斌伦, 胡广伟, 程金龙
    2022, 5(4):  118-120. 
    摘要 ( 151 )   PDF (72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在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服务企业为目的、从多方位支持企业产品创新研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和规模企业与高校科产教合作平台。该文从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背景、存在问题、企业的现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充分发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作用。
    科教协同育人背景下海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刘强, 阳凡林
    2022, 5(4):  121-123. 
    摘要 ( 76 )   PDF (726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1世纪以来,海洋成为世界各国寻求发展的重要领域,并且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智能时代的迅猛发展,对海洋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应对海洋类专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新形势,该文主要分析海洋类研究生培养现状及问题,并基于“校+所”联合培养模式,从研究生培养课程、实践实习和创新能力三方面,积极探索构建海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核心素养,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以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崔玉良
    2022, 5(4):  124-128. 
    摘要 ( 138 )   PDF (81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进入21世纪,人们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办好学前教育?关键在于幼儿教师的质量和数量,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提升幼儿教师质量的重要措施。对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其核心素养是学校培养能够适应个人一生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关键知识、品格和能力及其综合体;抓好以提升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建立立德树人的思政课程体系,积极搭建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平台,是高师学校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主要途径。
    微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温庆国, 张征凯, 李鹏举
    2022, 5(4):  129-131. 
    摘要 ( 103 )   PDF (728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微课的兴起是教学信息化中引人注目的新现象。针对微课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定位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在高等教育中,微课是课堂讲授的有益补充,而且是教师交流教学经验的理想工具,并指出微课的发展方向——突出特色,少而精。该文针对微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展开探讨与研究,期望为微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究
    黄煌
    2022, 5(4):  132-134. 
    摘要 ( 50 )   PDF (79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全国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办学单位即将超过500家。现代学徒制“双主体培养,双身份学习,成才在岗位”的特色,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一轮的变革,面对新的挑战,该文从跨界、跨群、跨域三个维度出发,针对学徒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的变化,提出现代学徒制下学生管理的策略,增强学生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新时代背景下的土木工程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文俊, 郭毓东
    2022, 5(4):  135-137. 
    摘要 ( 62 )   PDF (1021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创”型人才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备条件,也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新时代背景下土木工程行业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复杂化特征,更是迫切需要大量创新创业人才。通过对土木工程类专业高等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对土木工程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体系以及配套师资要求。
    新文科背景下金融学专业科研育人机制与路径分析
    马彧崧
    2022, 5(4):  138-140. 
    摘要 ( 80 )   PDF (728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文科主张在我国各地高校深入践行的新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加强高校金融学专业科研育人成效,以科研育人机制的创新优化为着眼点,进行多维度的深度研究。因此,该文分析了在新文科背景下,推进金融学专业科研育人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梳理了目前高校金融专业科研育人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创新金融学专业科研育人机制的根本原则,提出完善金融学科研育人机制与路径的可行策略,以有力推动我国高校新文科建设。
    以管理促发展,以创新促就业
    华璐月, 刘超
    2022, 5(4):  141-143. 
    摘要 ( 51 )   PDF (727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家、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越来越重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以及相应的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学生也应积极提升自身核心就业竞争能力来促进自身在就业市场、创业市场的良好发展。该文结合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管理特色,基于笔者自身工作实践,对创新促就业工作做了一些探究实践,希望可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卓越乡村幼儿教师“U-G-K”协同培养的模式研究
    王清霞
    2022, 5(4):  144-146. 
    摘要 ( 128 )   PDF (805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新形势改革幼儿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乡村幼儿园教师是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对幼儿教师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该文分析了卓越乡村幼儿教师“U-G-K”协同培养的意义,提出了协同培养的思路和路径,为培养乡村幼儿教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创新方法
    基于OBE理念打造线上线下优质课程——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
    丁进, 崔文超, 付振山
    2022, 5(4):  147-149. 
    摘要 ( 90 )   PDF (1071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全国各大高校已广泛开展。该文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案例,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从课程资源更新、教学组织改进、评价体系优化三方面入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将提升学生个人修养融入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研究可为机械相关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基于SPOC+对分易+QQ的线上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王淑芳, 易乐飞, 李福后, 周向红, 马静
    2022, 5(4):  150-152. 
    摘要 ( 221 )   PDF (638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改变了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方式。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改变了传统师生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在线教育蓬勃发展。中国大学等慕课(MOOC)平台、对分易等微信小程序、腾讯会议等平台汇聚了经验丰富的教师、精选的教学内容和优秀的教学方法,并且可以多人次观看学习,让学习变得非常便利。缺点是学生缺乏与教师及时的沟通和讨论。而辅以QQ群聊和屏幕分享,既能利用线上优秀的教学资源,也能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是一种新型的、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李艳
    2022, 5(4):  153-155. 
    摘要 ( 61 )   PDF (666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转课堂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大学英语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段和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不利,并且课堂教学也存在针对性不强的情况,导致整体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英语水平难以提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入翻转课堂模式,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变革英语教学,打造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
    基于工程认证的机电专业实验教学创新研究
    李海燕, 赵汗青, 李海宝, 闵振辉, 万丰
    2022, 5(4):  156-158. 
    摘要 ( 70 )   PDF (647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工程认证背景下,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实验教师研究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启发式”教学形式;结合工程认证的指标要求,具体对实验教学设计和实验教学形式进行创新研究,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一定思考;作为线下实验的补充,应对特殊环境,对照工程认证指标要求,对线上实验教学进行研究。该项研究为提高学生工程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参考。
    基于开放性实验的应用型大学力学课程改革研究——以河南城建学院工程力学课程为例
    郑超, 张硕, 郭平功, 郭璐璐, 白哲, 罗从双
    2022, 5(4):  159-161. 
    摘要 ( 116 )   PDF (747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力学是所有工科专业的基础,力学课程内容多且难,且通过近些年的课程改革,课时量压缩,导致力学课程教学质量和预期培养目标偏离愈加严重。该文通过分析力学课程存在的原因,试图利用开放性实验的方式改善力学教学质量。研究表明:通过开展开放性室内实验、开放性虚拟实验、自主创新性实验的力学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且很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最终有效提升了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论PDCA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张一倩, 张永乐, 罗海华, 陈丽平
    2022, 5(4):  162-164. 
    摘要 ( 85 )   PDF (1031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生实习阶段是其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桥梁,妇产科是临床医学的一大分支,在医院中占据重要地位,妇产科临床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高质量的妇产科临床教学是医学生从课堂的理论基础向临床的技能实践转化的关键环节。与传统教学方法对比,该教研室探索运用PDCA模式在妇产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管理效果,总结出妇产科临床教学的薄弱环节,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整改措施,对策实施后进行查检,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并持续改进,促使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体验式学习在参与乡村养老中的实践研究——以《老年社会工作》课程为例
    刘茜, 廖启云
    2022, 5(4):  165-167. 
    摘要 ( 104 )   PDF (776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专业老年社会工作人才是积极应对这一基本国情的重要举措。《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是培养老年社工专业人才的具体途径之一,鉴于体验式学习与该课程的高度契合性,让学生参与到乡村养老服务中亲身认知、感悟教学内容,促使其主动地理解并建构理论知识,提升实务能力,以探索体验式学习在参与乡村养老中的实践经验。
    团队文化建设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中的应用方法探讨
    胡蝶, 侯婷婷
    2022, 5(4):  168-170. 
    摘要 ( 83 )   PDF (686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理念发生了极大变化,这种实际生活的变化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职教育中,有必要加强《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以及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中的应用。该文首先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几方面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中《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现状,然后介绍了什么是团队文化建设及团队文化建设的作用,最后指出了如何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中应用团队文化建设的几种方法,为进一步完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提供参考。
    小红书APP在物理课外自主学习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刘笑微, 高丽丽
    2022, 5(4):  171-173. 
    摘要 ( 242 )   PDF (637KB) ( 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吸引了众多年轻人通过短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记录和分享生活、兴趣和各领域知识等内容。当下,教育的发展也正在顺应时代的潮流,丰富着网络共享资源,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小红书APP作为一个优质的自媒体知识分享平台,其中不乏丰富的物理学科学习资源,吸引了不少学生利用其进行课后自主学习,针对这一现象,该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利用小红书APP进行物理课外自主学习现状展开了调查研究。
    早期教育专业保教技能大赛在课程教学中的融合探索
    李利芹
    2022, 5(4):  174-176. 
    摘要 ( 64 )   PDF (635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期教育专业保教技能大赛是促进早教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比赛,能全面促进早期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早教学生婴幼儿保教能力及婴幼儿照护技能,检验学生适岗综合能力。还能促进早期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主要以婴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程作为案例,探讨早期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分析早期教育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在教材编写上提出创新模式、优化实践教学评价等措施,促进早教技能大赛在早期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创业实践
    创业资源拼凑与整合对创业企业影响研究
    曹靖琪, 佟玉英
    2022, 5(4):  177-179. 
    摘要 ( 120 )   PDF (624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创”教育提出以来,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而创业资源作为创业起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创业者若想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势,就要有效识别创业资源,以便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取得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生存力。新创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往往由于资源短缺或资源利用不合理而导致创业失败,对创业资源进行剖析分解,使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有效合理利用创业资源,为企业发展做好蓄力准备。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指导及实践效果案例分析
    刘倩宏, 田万年, 李春花
    2022, 5(4):  180-182. 
    摘要 ( 119 )   PDF (572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纳入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仅仅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课及实习、实训训练还远远不够。该研究通过本校及自身指导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案例,围绕课题选题、项目设计、实施及结题报告与论文撰写等方面,总结了项目指导经验,以期为提升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项目质量提供借鉴。
    基于产教融合模式的智能财税共享服务生产性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研究——以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石小兵, 朱鹏
    2022, 5(4):  183-185. 
    摘要 ( 156 )   PDF (675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产教融合模式下,依托企业资源优势,建立智能财税共享服务生产性实训基地,探索高校和企业双主体、线上线下混合式、理论实务一体化的校内基地建设方式,同时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能力,提升财经类专业学、训、练、赛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计算机技术,实现区域高水平、开放共享、产教深度融合的财经类专业建设目标。
    集团化办学视域下校企共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的原则与途径
    檀钊
    2022, 5(4):  186-189. 
    摘要 ( 61 )   PDF (576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集团化办学视域下校企共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要取得合作各方满意的效果,需要切实坚持就业导向原则、能力目标原则、发掘自身资源原则和规范化原则,在这些原则的约束与指导下,校企共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还需要采取包括强化合作办学,加大联合培养人才的深度和广度;产教深度融合,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强化管理工作,完善双轨管理体制以及完善评价体系,探索创新与及时总结并行等在内的科学途径。
    马里兰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宋露露
    2022, 5(4):  190-192. 
    摘要 ( 74 )   PDF (790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里兰大学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速的公立研究型大学,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来确保其创新创业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该系统建立在大学内部,却又打破校园壁垒,整合课程、师资、资金等校内外一切可用资源,通过有效的协同机制实现技术、产品和资金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对我国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的对策研究
    朱洁琪, 刘长红
    2022, 5(4):  193-195. 
    摘要 ( 140 )   PDF (629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首要任务。该文从意识层面、认知层面、现实层面和技术层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意愿偏低的原因,针对性提出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激发内在需求、专业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认知、通过制度保障解决时间和精力冲突、多措并举营造创新创业常态化氛围等对策,建议高校建立创新创业平台,为教师、学生、企业建立沟通桥梁,整合校内外资源。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Winner青创社为例
    罗纯, 潘翔, 马萱航
    2022, 5(4):  196-198. 
    摘要 ( 184 )   PDF (624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各高校对于创新创业社团的建设逐渐重视,同时在社团的建设中也凸显越来越多的问题。基于此,该文以上海应用大学Winner青创社为例,对该社团在社团建设和管理模式的工作进行分析,以目前社团所取得的成绩为参考性结果,对创新创业社团建设提出了新的创新模式,旨在为相关高校社团的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