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6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2023-10-10
    理论研究
    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区域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胡亚光
    2023, 6(19):  1-4. 
    摘要 ( 37 )   PDF (126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既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关系到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目前,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在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方面仍存在责任意识不强、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契合度不高、平台建设滞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在借鉴国外高校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区域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协同创新组织体系、能够动态调整且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专业集群及具有改革动能和可进行制度创新的机制。
    生产运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内蒙古绿色牛羊肉连锁营销为例
    刘豫杰, 宝音都仍, 贺霜凝, 郑喜喜, 赵欣
    2023, 6(19):  5-9. 
    摘要 ( 29 )   PDF (156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连锁营销作为一种先进的商业模式,已被企业广泛应用。绿色牛羊肉产业作为内蒙古的一大经济支柱,现阶段正尝试通过连锁营销的模式推动产品在全国的销售,但却面临专业人才不足的难题。由于牛羊肉企业的生产加工基地大多地处农村牧区,大学生赴现场实习难度较大,而城市加盟店的面积有限,根本不具备承担学生实习的功能,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与在岗实习存在较大困难。因此,该文探讨建造一套针对内蒙古绿色牛羊肉连锁营销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该文对该体系的知识模块、实验流程、核心要素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以该虚拟仿真体系为平台,促进内蒙古绿色牛羊肉产业的发展。
    新文科背景下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研究
    郭晓琳
    2023, 6(19):  10-14. 
    摘要 ( 47 )   PDF (131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文科建设的推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高校翻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亟须高校培养具备翻译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数字素养、思辨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翻译人才,“数智化”转型为创新翻译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模式。该文立足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存在的问题,从学科整合与专业结构“数智化”建设、课程体系“数智化”重构、课堂教学“数智化”创新、评价体系“数智化”完善、社会服务“数智化”协同和师资队伍“数智化”支持等维度,探索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框架和具体突破路径,以推动高校翻译教育“数智化”进程。
    智慧课堂时代教师素养的结构分析
    吴婕
    2023, 6(19):  15-17. 
    摘要 ( 37 )   PDF (124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数据时代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推动了智慧课堂的形成和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智慧课堂要求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利用多种资源构建富有智慧的学习环境,创造有利于学生智慧生成的学习情境,通过客观合理的数据分析,实现教学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智慧课堂在为教师提供教学便利的同时也带了挑战。该文结合传统教师素养定义,探求智慧课堂中教师新型素养的结构成分,为大数据时代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供有效途径。
    综合性大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的实践和启示
    高珊
    2023, 6(19):  18-21. 
    摘要 ( 29 )   PDF (128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学士学位制度是对现行学位制度的补充和完善,是促进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推进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当前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该文通过对5所综合性大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实践的研究,总结了双学士学位项目在设置背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特征,对进一步推进双学士学位项目建设提出了建议。
    教学革新
    教育数字化视域下健康信息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徐璐, 班悦, 赵芮, 黄洁, 刘钰曦
    2023, 6(19):  22-24. 
    摘要 ( 45 )   PDF (136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教学是大学教育的必然趋势。该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健康信息管理课程教学现状,探索数字化视域下健康信息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路径,从教学内容、手段、考核三个角度提出了“数字+健康信息管理”融合、多学科数字融合、数字产教融合、多元数字教学评价工具应用等多种具体教学改革措施,以期为健康信息管理课程数字化改革提供路径,为健康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新农科背景下作物育种学数字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孙丽芳, 王霞, 郭永霞, 姜丽丽, 高树仁
    2023, 6(19):  25-27. 
    摘要 ( 37 )   PDF (125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该文依托国家线上一流课程,利用智慧树授课平台,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课堂教学体系,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知识的滚动式学习;构建了“虚实结合”的作物育种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虚拟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创新设计、科研训练、实习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实现了过程性评价。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师对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动力和积极性,还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培育新农科卓越农业创新型人才提供技术保障。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赵壮平
    2023, 6(19):  28-30. 
    摘要 ( 28 )   PDF (122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用日语代替英语参加高考人数的增加,大学传统的以英语为主的公共外语课已无法满足日语高考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高校需要开设大学日语公共外语课。然而,因学情的不同,开设大学日语公共外语课存在与大学英语不同的教学问题,授课教师需要与时俱进,革新教学理念,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设计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保证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探究
    王静
    2023, 6(19):  31-33. 
    摘要 ( 23 )   PDF (122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更多创新型技术人才。现代学徒制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借鉴现代学徒制的优势,高职院校可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该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意义,提出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方法,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益探索。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胡文凤, 程传晓, 金听祥, 吴学红
    2023, 6(19):  34-36. 
    摘要 ( 27 )   PDF (131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结合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优势高效整合的一种新式教学方式,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背景下,结合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设备课程特点,分析教学现状,基于课前预习—课中授课—课后巩固三个模块,从优化教学方法、融入思政理念、建立多维考核体系三个方面,探索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
    面向创新创业的物联网科创导论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李芃, 刘洪丹, 张兰勇, 任伟杰, 李冰, 徐博
    2023, 6(19):  37-39. 
    摘要 ( 72 )   PDF (127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该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引入物联网科创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该课程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实战性和实用性特点,积极探索教学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和发展的新模式。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打造校企“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平台和进行教师团队建设,通过课程教育、竞赛参与和社团建设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和团队协作精神,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面向新工科的人才培养质量。
    融合情景递进式案例的对分课堂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凌芸, 柯斓, 覃勤
    2023, 6(19):  40-43. 
    摘要 ( 41 )   PDF (141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融合情景递进式案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本科生内科护理学课程中的教学应用效果。选取2020级及2019级护理学本科生各1个班,分别作为观察组(65人)和对照组(77人)。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观察组采用融合情景递进式案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观察组学生内科护理学期考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评价融合情景递进式案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及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融合情景递进式案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用于护理学本科生的内科护理学教学,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能力。
    省属地方高校海洋技术本科专业海洋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探索
    张杰
    2023, 6(19):  44-47. 
    摘要 ( 34 )   PDF (125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东交通学院海洋技术专业以智慧海洋技术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为主要培养方向,海洋地质学是其中一门专业基础课。该文针对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连贯性、衔接性、思政元素融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总结出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教学内容,将研究成果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将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相融合,将课堂辩论、专家报告、名人访谈等融入课堂教学,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引入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考试成绩,同时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数智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王墨
    2023, 6(19):  48-51. 
    摘要 ( 55 )   PDF (1228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融合,传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难以满足数智时代对环境设计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项教学资源,建设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的实训基地,打造统一的实践教学平台,以提高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目前,环境设计专业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滞后的问题。该文提出要着重对相关高校、产业及企业开展调研,基于对专业发展建设前景的预判,探讨合理有效的专业实践教学策略。
    新文科背景下以“双创”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文创产品创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黄雪雯
    2023, 6(19):  52-55. 
    摘要 ( 47 )   PDF (134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双创”教育融入新文科建设是当前高校推进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该文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角度,通过文创产品创意设计课程的教学与学情跟踪,反思在实践教学中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与问题,并探讨在新文科理念指引下,以“双创”能力培养为导向,采用创新型项目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与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以满足“双创”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
    医学免疫学课程改革探索
    李倩倩, 朱红
    2023, 6(19):  56-58. 
    摘要 ( 44 )   PDF (125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免疫学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强,内容抽象、知识点难于理解,发展迅速等学科特点。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剖析该学科的特点,仔细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顺应时代发展,融入新方法,提出解决方案;进一步丰富知识结构,应对多学科交叉教学的挑战;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形成良好的教育质量观。教师需充分重视并做好这些环节,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从而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学习内容。
    智慧教学背景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
    田恒, 王晓强, 张文虎, 张甜甜, 王恒迪
    2023, 6(19):  59-62. 
    摘要 ( 40 )   PDF (142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智慧教学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该文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为例,分析其教学现状,围绕线上教学资源建设、智慧教学方式改进以及考核评价完善等方面,提出了智慧教学背景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最后,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进行试点教学。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改革,不仅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教育改革与发展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农业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沈于琛
    2023, 6(19):  63-66. 
    摘要 ( 35 )   PDF (123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会计行业的改革发展对农业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部分农业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教育目标不清晰、涉农特色不明显、数智化融入不充分等问题。该文以“1+X”证书制度作为高职教育改革的基础,探究在“1+X”证书制度下提升农业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策略。农业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1+X”证书制度,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农业特色,构建“岗课赛证”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广谱联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
    祝金旭
    2023, 6(19):  67-69. 
    摘要 ( 36 )   PDF (136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赋予高校的新使命,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实践方面都进行了大量探索。基于自身学科专业特色优势,以培养高素质“双创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的,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逐步构建“广谱联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期为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双高计划”背景下大健康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方堃
    2023, 6(19):  70-72. 
    摘要 ( 42 )   PDF (127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如何开展大健康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成为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不仅要加强对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研究,而且要进一步提高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教学效率。大健康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需发挥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作用,提高大健康专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
    “思专创融合”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为例
    陈烨彤, 马琳, 谢雨欣, 胡登卫
    2023, 6(19):  73-77. 
    摘要 ( 28 )   PDF (154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创新创业教育、思政教育及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该文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以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依托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为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经过近七年的建设与实践,该研究创新了“双创”教育理念、教育体系以及教育模式,形成了地方高校“双创”教育范式,为助力“思专创融合”教育的开展,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提供参考。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刘霜, 徐克前, 李亚军
    2023, 6(19):  78-80. 
    摘要 ( 42 )   PDF (134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医疗卫生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连接临床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桥梁。该课程主要面向护士、医生、检验师等医疗卫生服务岗位群,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知识面广、内容抽象难以理解,且传统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受时空限制,难以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该文探讨从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应用效果等方面完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在线开放课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湖南省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承担的分析
    王一博, 李彬
    2023, 6(19):  81-83. 
    摘要 ( 37 )   PDF (122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加快培养经管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需了解地方行业企业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注重提升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开展,能够丰富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资源,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从而有力推动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该文以湖南省地方高校为例,分析了经管类专业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基于产学合作视角,提出了湖南省地方高校提升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路径。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高敏, 苏米雅, 刘伟方
    2023, 6(19):  84-86. 
    摘要 ( 32 )   PDF (122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工作理论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社会工作各个领域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为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由于社会工作实务教育滞后,影响了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该文主要从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设置、社会工作实习、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的应用、社会工作实务师资、社会工作实验建设等方面来分析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务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
    现代农林领域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
    赵静, 刘晓丽, 卢坤菲, 廖金铃
    2023, 6(19):  87-89. 
    摘要 ( 44 )   PDF (131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代农林领域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实务研究,高职院校要认识现代农林领域人才发展现状,了解现代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情况。该文通过分析研究,从课程体系、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现代农林领域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智能制造课组建设
    黄本生, 罗霞, 陈鹏, 王杰, 范舟
    2023, 6(19):  90-93. 
    摘要 ( 33 )   PDF (122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智能制造课组成为目前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和革新的方向之一。针对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该文主要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智能制造课组建设的相关思路,在分析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智能制造课组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的策略,包括确立新的教学目标、创新专业课程教育体系、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搭建特色实践平台、建立课程考核评价及改进机制。
    新医科背景下医教协同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改革与探索
    王昌, 申杰奋, 狄贯龙, 李佳, 张文超
    2023, 6(19):  94-96. 
    摘要 ( 50 )   PDF (122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医科是对传统医学专业的升级,以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新要求,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该文介绍新乡医学院在新医科背景下医教协同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改革措施与成效,分别从专业特色、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医教协同的专业课体系建设、研教融合的创新能力培养和临床实践教学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改革为创建一流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培养应用型、特色型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数据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圣文顺, 张会影, 林佳燕, 陈欣
    2023, 6(19):  97-100. 
    摘要 ( 39 )   PDF (159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科技,其中又以大数据技术尤为突出,其发展也十分快速,在此背景下培养适合社会需要和职业需求的大数据人才愈发迫切。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方面提前设计与布局。当前,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不足,阻碍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快速发展。该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数据专业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组成、设置原则与构建思路,探讨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策略。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建筑类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为例
    葛述苹, 麻洪旭, 吉燕宁
    2023, 6(19):  101-103. 
    摘要 ( 44 )   PDF (133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类专业群建设为例,论述了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专业群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建筑类专业群建设为切入点,立足辽宁地方经济,研究该校建筑类专业群建设的策略,从多方面探索了符合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其他的本科专业群建设提供参考。
    模式探索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的调查与分析
    王丽达
    2023, 6(19):  104-109. 
    摘要 ( 37 )   PDF (127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采用文献分析和网络调研方式,从图书馆网站主页志愿服务栏目设置和开展志愿服务现状等方面对国内137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志愿服务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对开展志愿服务重视不足、网站主页栏目设置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志愿服务活动单调、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基于此,该文提出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优化策略:加强志愿服务网页栏目建设、对志愿者持续开展培训、健全志愿服务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志愿服务宣传。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外聘教师管理策略探究
    潘慧, 王小越
    2023, 6(19):  110-112. 
    摘要 ( 47 )   PDF (131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外聘教师具有外部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属性,部分高职院校在外聘教师的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背景,该文着重讨论高职院校外聘教师管理的优化:首先是完善外聘教师的聘用管理,加强考核与奖励及校内校外支持;其次是加大外聘教师的培训支持,加强岗前培训及师生和师师交流;再次是加强教学质量和效益监控,创新方法,发挥实训实习指导优势;最后是构建和优化校企合作机制,校企之间实现全方位贯通与合作。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实训平台架构研究
    林长松, 邵娇芳, 武剑, 汪强虎
    2023, 6(19):  113-116. 
    摘要 ( 37 )   PDF (132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是一门新兴课程,该实验课中涉及大量的软件和分析方法,学生通过在实践平台中进行重复性训练可以掌握课程的内涵,因此,构建实训化平台显得尤为重要。该文探讨基于容器化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实训平台的架构研究,通过docker技术构建平台运行的软件环境。实训化平台由结构化模块组成,在每个模块内配以视频、数据、代码、结果解读等功能单元。该实训化平台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满足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课程教学需求,可为该系列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分子生物学检验智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郭亚飞, 李晶晶, 王婉至, 胡淼, 贺志安
    2023, 6(19):  117-120. 
    摘要 ( 30 )   PDF (125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面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针对课程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课堂参与度不高的现状,该文在传统授课模式的基础上,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元评价、对接岗位需求,构建了基于长江雨课堂等线上平台的“八合一”多元化、情景化、互动化的智慧教学模式。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充分发挥了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基于“科教融合、产学协同”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李金龙, 隋国哲, 张伟光, 邓庆芳, 陈世界
    2023, 6(19):  121-123. 
    摘要 ( 41 )   PDF (128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工科建设,对地方行业类高校研究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分析了传统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齐齐哈尔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重点从课程体系、项目牵引、科教融合、产学协同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现了科研反哺教学、科研教学相长,探索形成了“科教融合、产学协同”的地方行业类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为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提供借鉴。
    基于产教融合的“三维一体”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杨阳, 王维
    2023, 6(19):  124-126. 
    摘要 ( 53 )   PDF (125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基于产教融合的背景,从基础课程改革、实践课程建设、实践能力培养入手,构建“三维一体”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根本,促进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的结合,探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途径,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通过完善专业实践过程管理及评价体系,探索专业实践长效机制,搭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平台,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结构风工程线上资源—虚拟仿真平台建设创新实践探索
    柯世堂, 杨杰, 任贺贺, 吴瑾
    2023, 6(19):  127-131. 
    摘要 ( 31 )   PDF (156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根据结构风工程课程的特点以及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学目标,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国家一流学科,基于虚拟仿真技术,从教学方案设计、创新实践以及虚拟实验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结构风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旨在为土木与机场工程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提供技术领先、性能优异的创新实验平台和环境,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升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设计思维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张春香, 徐小雅, 杜奕璇
    2023, 6(19):  132-134. 
    摘要 ( 35 )   PDF (131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针对设计思维课程教学进行设计探索,提出通过团队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等教学方式,实现增强课堂吸引力、培养学生同理心和做中学的思维理念、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讲授创新理念、创新工具和创新方法,以及学生实际体验运用设计思维解决真实的问题;教学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双创”教育融入药学类专业课程探析——以药剂学课程为例
    聂华, 彭越, 刘小敏, 赵莹, 叶小玲, 杨琪璿
    2023, 6(19):  135-138. 
    摘要 ( 43 )   PDF (138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人才培养机制的核心。在此背景下,该文探讨了药学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措施,分别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药剂学课程的基础、途径及课程改革成效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上述举措,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了药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付麦霞, 牛营营, 段宇乐, 邢超
    2023, 6(19):  139-141. 
    摘要 ( 39 )   PDF (133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工科明确提出了工科教育改革的目标,对工科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结合河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际情况,对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改进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优化培养方案,强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创新教学方法和过程,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设创新实验班,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着力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建造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梁小勇, 靳静, 赵全胜
    2023, 6(19):  142-145. 
    摘要 ( 87 )   PDF (195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为适应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的智能化发展需要,推动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模式革新,该文通过智能建造调研活动,开展了土木工程专业智能建造方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通过重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多学科深度融合,构建了多主体多维度的实践教学模式;成功开设了智能建造新工科实验班,增设了3D打印技术,且与新材料研发相结合。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为智能建造专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与运行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为例
    王建军, 温曼童, 王帅, 赵明威, 王英, 张文亭
    2023, 6(19):  146-149. 
    摘要 ( 38 )   PDF (123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产教融合政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下,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载体应运而生。为进一步推进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为例,该文从产业学院建设的意义和可行性、建设与运行模式构思、七大重点内容以及预期成效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实践,为其他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参考。
    创新方法
    创新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实践研究——以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非并行平台为例
    宇晓明, 张斌, 胡朝斌, 封士彩, 陈卫嘉, 葛阳, 马家欣
    2023, 6(19):  150-152. 
    摘要 ( 34 )   PDF (141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对新时代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高校纷纷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创新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协同育人机制亟待建立,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创新实践学分置换的相关制度,同时,改革传统课程考核评价机制。该文以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非并行平台为例,对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创新实践进行研究。
    多模态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对策探析
    席娟芳
    2023, 6(19):  153-155. 
    摘要 ( 29 )   PDF (124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采取的教学手段相对落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发展,迫切需要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多模态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视听说教学效果。基于此,该文探析了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对策,以供参考。
    基于OBE-CDIO-EIP的机械制造基础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山凤, 陈俊君
    2023, 6(19):  156-158. 
    摘要 ( 30 )   PDF (136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机械制造基础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OBE-CDIO-EIP的教学改革方案,其改革思路是:以成果为导向,以CDIO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课程实施主线,以EIP为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在实践中,学生完成从选题、策划方案分析、工艺分析、设计到加工误差与加工成本分析的产品生产全过程,从而建立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拓展“教与学”的时间与空间。
    基于OBE理念的人机工程学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赵会珍, 孟丽丽
    2023, 6(19):  159-162. 
    摘要 ( 35 )   PDF (129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BE理念是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该文基于OBE教育理念,结合人机工程学课程特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效果评价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构建了OBE理念下人机工程学课程的评价体系,实践证明,改革后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为高校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提供思路。
    基于超星“一平三端”提升高校教师混合式培训实效的实践和探索
    丁嘉莉
    2023, 6(19):  163-165. 
    摘要 ( 43 )   PDF (129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结合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回顾南京工程学院基于超星“一平三端”平台实施教师培训的实践,以构建“研训用创”的进阶式教学能力提升体系为目标,通过利用“一平三端”和多种信息技术手段 ,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实践和探索提升高校教师混合式培训实效的路径,并为持续优化改进教师培训提出建议和展望。
    基于多学科交叉与产教研融合的实践教学改革——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林承友, 张欢欢
    2023, 6(19):  166-169. 
    摘要 ( 38 )   PDF (148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多学科交叉与产教研融合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创新型、拔尖型、卓越型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北京化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开展一系列基于多学科交叉与产教研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构建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了具有多学科交叉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形成了“科教融合”引领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了“三联三对接”协同育人机制与“产教科创”四维融合式实践教学平台,为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新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审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
    牛景, 朱平平, 赵旭漫
    2023, 6(19):  170-173. 
    摘要 ( 45 )   PDF (130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岗位能力调研结果,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方面对审计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从课前引导预习、理实一体化授课、课后拓展反思三个环节设计教学内容,并丰富审计课程教学资源、修订课程考核标准,教师既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又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于培养工科大学生计算思维的应用研究
    朱亚玲, 徐瑾, 王娟, 张怡
    2023, 6(19):  174-176. 
    摘要 ( 42 )   PDF (134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思维强调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是程序设计课程乃至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基础与核心。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任务为主线,由教师引导推动,学生分析思考,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的开放互动式教学方法。该文在简要分析计算思维的教育内容、评价标准,以及任务驱动式教学环节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计算思维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程序设计课程中函数的定义与调用知识点为例,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计算思维教育的融入及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分析。
    新型活页式教材校本评价标准探讨
    向志军
    2023, 6(19):  177-180. 
    摘要 ( 47 )   PDF (131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从宏观上引导高职教育的教材改革,编写和使用新型活页式教材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评价新型活页式教材的质量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该文分析了新型活页式教材的评价现状和重要性,从教材开发理念、内容、表现形式、装订形式等方面分析了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特征,结合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材建设实际情况,基于多元评价主体构建了新型活页式教材评价指标体系。
    创业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研究——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创新创业园为例
    杨杰, 关阳, 上官林建, 张征, 古冬冬, 彭晗, 肖潇, 金向杰
    2023, 6(19):  181-183. 
    摘要 ( 28 )   PDF (134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针对国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利用率低、运行协调联动机制不畅、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创新性和实践性不强等问题,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创新创业园建设为例,展开了理论与实践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校院二级联动的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入园项目校企深度科研合作,为入园创新创业项目配备校企双导师,通过这些措施,使创新创业园在建设和运行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实践经验对其他高校创新创业园的建设和运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于AHP的师范生就业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陈丽虹
    2023, 6(19):  184-187. 
    摘要 ( 43 )   PDF (128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旨在探讨师范生就业能力评价模型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以及每个维度的权重,基于《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访谈法,构建了以师德践行能力(0.4029)、教学践行能力(0.2617)、综合育人能力(0.1825)和综合素质能力(0.1529)4个维度为一级指标,以及13个二级指标的师范生就业能力评价模型,并根据模型的权重对师范生就业能力提升提出相关建议。
    基于企业孵化器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构想与实践
    谭才邓
    2023, 6(19):  188-191. 
    摘要 ( 49 )   PDF (125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一步融合的重要保障,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该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从导师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导师团队的组建、导师团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等方面进行构想与实践,探索以企业孵化器为平台、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的新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基于PDCA理论在大学生学科竞赛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探索
    石鑫
    2023, 6(19):  192-194. 
    摘要 ( 36 )   PDF (141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科竞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该文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上,利用PDCA理论,经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计划调整与改善四个阶段,对参赛项目进行优化与迭代。实施“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学院多重有效机制的保障下,组建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建立“老带新”、可传承的队伍发展机制,为指导教师团队注入活力,增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能力。
    以服务产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研究
    尹萍
    2023, 6(19):  195-198. 
    摘要 ( 33 )   PDF (122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对高职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剖析,探讨校企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平台建设逻辑,从聚焦产业、聚焦创新、聚焦平台、聚焦生态四个方面提出了以服务产业为导向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路径,以期更好地拓展和创新高职院校科研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育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