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思为. 结构风工程的现状与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6(37):58-59. [2] 余世策,蒋建群,万五一.高校本科生风工程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35(5):162-165. [3] 马文勇,尉耀元,谷玉荣,等.本科生风工程教学方法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118-120. [4] 柯世堂,吴瑾.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结构风工程》教学方法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48-49. [5] 黄鹤,赵祥模,黄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新工科创新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2,20(2):43-46. [6] 张年,刘燕.地方高校新工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与探索[J].科技与创新,2022(5):130-132,137. [7] 孙延国,徐腾飞,梁艳,等.桥梁风工程理论与实践的本科教学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28): 159-161. [8] 肖国权,尹泽裕,高存年.基于虚拟风洞的流体力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J].时代汽车,2021(22):69-70. [9] 罗卫平,魏生民,任碧宁.虚拟风洞基础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7,33(11):35-38. [10] 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19-10-30)[2020-02-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406269.html. [11] 樊伟. 推动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20(10):4-7. [12] 蒙隽瑶. 我国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及其路径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12(1):135-137. [13] 熊宏齐. 基于虚拟仿真的线上线下融合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3):5-10,25. [14] 刘爽,王世明,宋秋红,等.基于CFD的工程流体力学本科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2):148-149. [15] 罗金玲,周丹,康宏琳,等.典型气动问题试验方法研究的综述[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4,32(5):60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