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编辑部公告
杂志声明!
2020-05-17
投稿须知
2020-05-17
论文模板
2020-05-14
更多>>
基本信息
主 管: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6-52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604/G4
社长:张 磊
副社长:杨 爽 穆延博
责任编辑:于诗洋
出版: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编辑部
电话:0451-84611887
社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00号
邮编:150010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卷 第17期 刊出日期:2021-09-10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综述与展望
孙敬娟, 苌庆辉
2021, 4(17): 1-3.
摘要
(
100
)
PDF
(572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该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通过绘制知识图谱,对发文量、关键词共现等进行分析,发现发文量整体呈递增趋势,研究热点主要分为教师培养、教育政策、教育资源三部分。最后,基于图谱分析,预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将在教育信息化、教育政策与教师流动机制三个方面继续深入。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段莉敏, 冯松宝, 巩舜妹
2021, 4(17): 4-6.
摘要
(
83
)
PDF
(422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富强的人才保障。随着新工科概念的提出,如何培养工科类专业具备“双创”能力的人才也备受关注。该文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改革的重要性,并针对当下高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探究工科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深入探讨创新创业教育中遇到的挑战及相应对策。
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类专业建立现代产业学院的思考
刘俊霞
2021, 4(17): 6-8.
摘要
(
72
)
PDF
(431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和推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方式,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商科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类专业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岗位技能的培养,通过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实现对人才的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商科类专业建立现代产业学院要以“人才培养、融合共享、协同创新”为主线,实现教学与生产交互育人的轮辐式网状人才培养新形式,通过构建协同育人的实践性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实施师资队伍优化和分类发展、明晰服务定位、确定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估与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保障产业学院的运行。
教学革新
“融合式”课程思政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秦立春
2021, 4(17): 9-11.
摘要
(
134
)
PDF
(730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对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数学教学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高职数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有时间、内容、课程方面的优势。提出以文化、哲学、应用、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深挖思政元素,通过情景创设、提炼升华、实践应用,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教学改革探索
程琛, 冯松宝
2021, 4(17): 11-13.
摘要
(
110
)
PDF
(74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型人才坚定政治方向,专业课教学是实现高校专业教育的主要途径,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必须要秉持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专业课程中,充分发掘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作用,培育学生“双创”精神,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正是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的有效途径,三者互为补充,有机统一。
高校线上教学:优势、挑战与对策
贺金波, 张红
2021, 4(17): 14-16.
摘要
(
150
)
PDF
(730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高校开学延期,在教育部的指导下,高校采用线上教学模式,以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目标。线上教学具有创新教学体验、充实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网络技术、师生互动、教学设计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各级教育主体应联合起来,积极探索并实践相应对策,保障线上教学的顺利施行。
基于OBE模式的高校《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以渤海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
柳杨
2021, 4(17): 17-19.
摘要
(
145
)
PDF
(728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BE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先进的教育模式,适合师范教育。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渤海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尝试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反向倒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力求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升其职业素质,为语文基础教育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师范人才。
基于技能大赛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李旋
2021, 4(17): 20-22.
摘要
(
83
)
PDF
(77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些年,人们越来越关注、重视身体健康,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医疗事业的向前发展,此外,与医疗相关的专业也逐渐成为热门专业,并迎来了更多的报考学生,其中就包括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尽管如此,学生专业水平与医疗行业人才标准依旧有较大距离,这与当前康复治疗技术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有关系,而技能大赛无疑成为弥补这一教学漏洞与不足的关键。基于此,该文阐述了基于技能大赛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希望可以给诸多院校带来借鉴与启示。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史琼艳
2021, 4(17): 23-25.
摘要
(
92
)
PDF
(721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高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不适应跨界教育要求,教师职教理念、教学能力和方法等不适应人才培养要求的“两个不适应”问题,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推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作为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突破口,抓住人才培养“素质”和“能力”两大核心要素,进行了项目化教学,从课程体系、教学实施、评价反馈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在医学院校本科实习教学中的研究与探索
喻莉, 黄莉, 吴易, 罗杰峰
2021, 4(17): 25-27.
摘要
(
58
)
PDF
(722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医学院校发挥实践育人优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医院作为承担着救死扶伤和临床教学双重职责的重要场所,医院本科实习生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社区、校园等社会实践已成为医学生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将思政教育融入本科实习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弘扬职业精神,而且能够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该文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例,介绍医院在本科实践育人体系中的主要做法、成效及体会。
迷你临床演练结合CBL在本科护生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刘爱敏, 袁源, 陶慧
2021, 4(17): 27-29.
摘要
(
50
)
PDF
(790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本科护生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结合CBL教学模式的临床价值,并提出实训教学策略。方法抽取某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护生200例,研究项目开展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按学号奇偶数分设对照组(n=100名,开展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n=100名,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CBL教学模式联合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比对两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课程满意度水平。结果测评后,研究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为(233.91±7.23)分,高于对照组的(202.97±9.15)分,课程满意度水平为97%(97/100),高于对照组的85%(85/100);研究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各维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均
P
<0.05)。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本科护生护理学基础技术教学中融入迷你临床演练评估结合CBL教学模式,可提升多维度护理能力,于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及课程满意水平提升有益。
情境教学法在传染病流行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朱正保, 张永红
2021, 4(17): 30-32.
摘要
(
81
)
PDF
(727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境教学是指利用外界的环境,实现和学生心境共鸣的教学方法。传染病流行病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通过研究传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以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对策与措施。目前,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表现出高理论成绩、低实践能力的现象,因此以学生为中心、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新型传染病流行病学教育模式亟待建立。线上教学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高校教学工作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该文在传统的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传染病流行病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为日后公共卫生岗位上的疫情防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控加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任杰宇, 李卫国
2021, 4(17): 33-35.
摘要
(
71
)
PDF
(931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全球制造业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制定,该文提出了在非专注于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院校培养能将工件模型设计技能与数控加工、数控编程技术融合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方法与实践。依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总体部署,该文旨在探索一套通过虚拟仿真平台能将工业生产中从设计到加工各个环节涵盖在内的教学模式,并探讨虚拟仿真平台发展趋势,为一直存在于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的鸿沟牵线搭桥。
五星教学法在《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堂中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闫雷兵, 牟光臣
2021, 4(17): 36-39.
摘要
(
115
)
PDF
(994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其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样化、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等优点正在走进我们的教学活动。面对海量的内容和信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运用五星教学法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通过聚焦实际问题、翻转课堂教学等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经过两个教学周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过程能够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徐友强, 李秀婷, 张成楠, 李微微
2021, 4(17): 39-41.
摘要
(
85
)
PDF
(729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理解与掌握微生物学科相关基本概念与知识、基本原理和操作的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新冠肺炎疫情迫使部分本科生的课堂教学从线下转到线上,这不仅给较为依赖师生共处面授课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带来巨大的挑战,而且对参与课堂学习的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保障《微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使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课堂,都能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成为授课教师面临的十分严峻的问题。课程组结合数年改革经验,通过立体化教材设计、翻转课堂精细化教、,教与学换位引导等方式,进行了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反响。总结该文,以期为食品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以“续”为桥促听力之教学
王顺兰
2021, 4(17): 42-44.
摘要
(
94
)
PDF
(730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续”理论认为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高效率学习是通过“续”实现的。该理论为语言学习研究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该文主要以“续”理论为基础,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不同的上文语境输入方式来对比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听力成绩,验证读后续听写,视听后续听、续写以及直接听写的听力教学方法是否促进学生的听力成绩,进一步剖析“续”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促学功效。研究发现,基于“续”理论的情景输入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成绩,实验班在语音、语法以及单词协同效应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班,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
教育改革与发展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
车益霞
2021, 4(17): 45-47.
摘要
(
96
)
PDF
(771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开始探索新路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方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中,仍然存在理念不深、评价不足、方法陈旧、内容单一等问题,对此需围绕“第二课堂成绩单”这一制度内容,从理念、评价、方法、内容等层面出发,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平台搭建策略,促进“双创型”人才培养。
澳大利亚成人移民英语项目探索与启示
王芳
2021, 4(17): 48-50.
摘要
(
71
)
PDF
(761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范围最广的语言培训项目之一,澳大利亚成人移民英语项目为抵澳的移民提供了语言支持和定居技能,有利于新移民英语技能的提升和获取就业机会。通过梳理与剖析该项目的课程分类、开展形式、教学方法以及体系框架,为我国成人英语教育发展带来了可借鉴的启示,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成人英语教育改革的建议。
创新创业视野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
黄倩
2021, 4(17): 50-52.
摘要
(
94
)
PDF
(76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要想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新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重点做好对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同时要构建完善的政府、高校、企业等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该文首先分析了创新创业视野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现状,讨论了创新创业视野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路径。
创新驱动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徐红叶
2021, 4(17): 53-56.
摘要
(
82
)
PDF
(778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时期推动国民经济事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人才为第一资源,不断增加科技与人才战略资源的积累,从而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提供全面保障。创新驱动从本质上看就是人才驱动,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被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全面推进落实,创新型人才缺乏已经制约了这一战略目标的达成。高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要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这一重点,认清人才和创新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创新驱动背景之下,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健全机制、提高意识、优化服务、完善体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辅助之下,助推人才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建设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付玉洁
2021, 4(17): 57-59.
摘要
(
64
)
PDF
(760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愈发重要。因此,对于我国各类高等学校来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众多学校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一项指标。如何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如何促使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成为我国教育界一直不断思考的问题。故此,该文就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展开了探讨,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双创”教育纵深改革实践——以参加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
梁菊, 吴文澜, 周冬菊, 李国芝, 周惠云, 陈雅维, 张延萍, 马军营
2021, 4(17): 59-62.
摘要
(
80
)
PDF
(77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多层次、多元发展的新阶段。面向未来,河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以参加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以OBE理念为导向,建立了本专业人才评价和反馈的长效机制,修订了专业培养目标,重新规划了课程体系,突出基础课、公共课的启蒙和引领作用,深化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升了硬件配套和教师业务能力,完成了一次创新创业教育的纵深改革。希望这次改革探索能为其他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双创”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张晓磊, 陈帅帅, 乐小兵
2021, 4(17): 63-65.
摘要
(
140
)
PDF
(76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立德树人是检验高校教育成败等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专业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商科人才。该文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意见。
高校日语专业日本商务礼仪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与课程建设——以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为例
申鑫
2021, 4(17): 66-68.
摘要
(
176
)
PDF
(763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逐年增多。目前,日企以及与日企有经济业务往来的中国企业数量庞大,在这些企业中工作的日语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多。因此,在当今社会,通晓日语并且能够熟练掌握中日两国商务礼仪的综合性人才在职场中会越来越受到青睐,他们是促进中日两国经贸发展的桥梁。在此背景下,各大高校的日语专业逐渐将日本商务礼仪课程纳入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该文进一步论证了日语专业日本商务礼仪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并以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为例,探讨高校日语专业日本商务礼仪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双创”之路的可持续性探索——创优质团队、育优质人才
施娓, 黄忠
2021, 4(17): 68-70.
摘要
(
106
)
PDF
(772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顺应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把实践创新能力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笔者在带领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做“双创”项目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结合目前地方高职院校在落实“大创”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并基于该问题,探索团队建设,总结在培养优质“双创”项目、培育优秀创新人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校院、校企、师生等各个层面对学生项目团队的组建、完善过程中应该发挥的能动性作用,为地方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双创”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刘浩
2021, 4(17): 71-74.
摘要
(
66
)
PDF
(878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和全面推进阶段。该文根据来自45所高职院校的调查问卷数据,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尽管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仍存在理念认识较滞后、培养体系有短板、教学模式偏传统、专创融合不深入、师资能力有欠缺、保障机制不完善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专业人才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
共生理论视域下工科专业“双创”教育的改革探索
向阳辉, 郭志明, 李国锋, 朱宗铭
2021, 4(17): 75-78.
摘要
(
89
)
PDF
(774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创”教育是推动工科专业高阶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对工科专业“双创”教育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在共生理论视域下对工科专业“双创”教育的内涵特点进行了挖掘。最后,提出工科专业“双创”教育改革的共生实施路径,通过重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共建“双创”教育实践基地、完善“双创”教育激励制度和优化“双创”教育评价机制,有效提升工科专业“双创”教育的质量,以实现工科专业高阶人才的培养。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黄玉霞, 黄武, 姚彤佳
2021, 4(17): 78-80.
摘要
(
62
)
PDF
(824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改革虽已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其在发展中依旧面临很多问题。该文通过对现代学徒制教育的研究,利用现代学徒制具有产教融合和校企融合的优势,分析教学“双主体”和学生“双身份”的特点,充分了解企业、学校、学生的需求,调动各方积极性,探索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经济改革的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析
曲蒙
2021, 4(17): 81-83.
摘要
(
84
)
PDF
(771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虽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主体,但绝非唯一主体,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亦离不开政府、企业的支持与投入。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提出的三螺旋理论为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该文基于该理论视角,分析了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并找出具体问题,结合美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探索推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双创”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创客教育实践研究——以公选通识课《创客文化与实践》为例
程柏擎
2021, 4(17): 84-86.
摘要
(
47
)
PDF
(91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客教育作为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和理念,在不同的教育层面呈现出不同的内涵。该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双创”背景要求以及创客教育自身内涵进行解析,确定出“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客教育的侧重点。该研究将公选通识课作为创客教育的一种实践路径,在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基础上,以《创客文化与实践》课程为例,制定出创客教育公选通识课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与整体设计,并对课程实践进行反思和展望。
硕士研究生复试评价体系研究
赵楠, 段亚敏, 李华中
2021, 4(17): 87-92.
摘要
(
78
)
PDF
(991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考生切身利益和教育公平,对于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确立硕士研究生复试评价体系的一级、二级指标框架;采用层次分析法逐级计算各一级、二级指标权重;再利用平均差系数法微调整面试专家权重;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法检验所构建的复试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从而构建更加科学、公正的研究生复试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及科研单位的研究生复试工作提供参考。
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持续改进机制研究与实践
王丽萍, 李晔, 陈燕, 邹东尧
2021, 4(17): 93-95.
摘要
(
57
)
PDF
(86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将持续改进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来支撑,最终为专业改革方向提供依据。基于工程教育理念,遵循面向学生能力产出,以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为落脚点,促进物联网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输出,取得显著效果。
西部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思考与实践
徐建伟
2021, 4(17): 96-98.
摘要
(
88
)
PDF
(771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紧密围绕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加快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改革,完善人员、制度、资源保障;深入挖掘西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线上案例、课堂讲授和课后感悟的结合,形成思想政治与各类各门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培养更多服务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药学背景功能食品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沈阳药科大学为例
张蘋一, 车恩利, 于鹏宇, 刘晨
2021, 4(17): 99-101.
摘要
(
245
)
PDF
(83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就业能力成为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该文以药学背景下功能食品类本科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为例,通过近四年的就业数据,从专业对口率、有意识再深造趋势及职业选择多样化三方面剖析了功能食品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了功能食品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以便提高功能食品类大学生就业质量。
职业锚理论在应用型高校财会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阶段划分的应用——以广西某应用型高校为例
彭瑱, 龙涛, 陶妍, 黄钰婕
2021, 4(17): 102-104.
摘要
(
116
)
PDF
(911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问题日益凸显。加强针对性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效率,成为今年高校就业工作的一大热门话题。根据课题组的调查,财会系大学生的职业锚类型集中于稳定职业锚与生活型职业锚类型,且无论受到何种影响都不会轻易改变。由此,该文提出在整个大学本科期间,大学生应经历塑型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和维持阶段五个阶段,并对五个阶段的主客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模式探索
采矿工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邓雪杰, 石孝明
2021, 4(17): 105-107.
摘要
(
81
)
PDF
(796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升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对专业的认同感,增强研究生的领导力、大局观和主观能动性,该文提出采矿工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协同育人模式。一方面,可以让本科生接触专业相关的科研工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让研究生指导本科生进行一些科研工作,培养研究生的领导力和主动思考能力。采矿工程本科生和研究生协同育人模式在作者的课题组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融合之路
杨海军, 赵世星
2021, 4(17): 108-110.
摘要
(
101
)
PDF
(1048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我国已进入创新创业教育4.0时代,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通过梳理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活动、创新课程体系三个方面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教育深度融合的设计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辅导员视角下硕士生就业指导工作链条模式探索
时代
2021, 4(17): 111-113.
摘要
(
61
)
PDF
(784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每年毕业的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硕士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相比于外界因素,通过干预学生个体缓解就业困难更具有可行性。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有着绝对的角色优势和岗位优势。通过就业指导工作链条模式的探索,提高辅导员在硕士生就业中的工作实效性和高效性,为硕士生顺利结业提供帮助。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以H学院为例
黄晨
2021, 4(17): 113-115.
摘要
(
112
)
PDF
(805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作用。高校要从顶层设计、课堂主渠道、体育竞赛、体育特色品牌活动等方面积极探索,实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在塑造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方面的助推作用。
后疫情时代对外汉语线上教学模式初探与实践——以初级汉语综合课程为例
周玲
2021, 4(17): 116-118.
摘要
(
211
)
PDF
(829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线下教学正常开展的秩序,但也催化了线上教学模式的发展。随着线上教学的逐步推广应用,对外汉语教学以此为契机探索出新教学模式。以初级汉语综合课程为例,从线上教学问题、课程特点、具体实施以及构建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探索出后疫情时代对外汉语线上教学模式,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基于专创融合的消费者行为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仲欣
2021, 4(17): 118-120.
摘要
(
68
)
PDF
(831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困境,高等院校如何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在专业课程授课中充分挖掘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如何在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有机融合“双创”教育?该文基于专创融合理念,以消费者行为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基础模块、理论模块、以OBE为导向的项目式实践模块;在案例教学方式上,采用经典案例+企业案例+“双创”获奖案例的方式;在考核方式上,建立多元化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系统设计,探索“专创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临床医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黄梦婷, 余峰
2021, 4(17): 121-123.
摘要
(
190
)
PDF
(73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办学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发展之路。以武汉大学和法国洛林大学合作举办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中法班为例,从教学管理、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合作办学模式做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并获得了显著成效。该合作办学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可为其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供参考与借鉴。
民航高校6S管理研究
后梓
2021, 4(17): 123-125.
摘要
(
91
)
PDF
(74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S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方法,自1987年起在国内各行各业被广泛推行应用,6S管理无论是对生产管理还是服务过程管理都强调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项目效益最大化,企业各部分能统一标准、井然有序、协调高效。作为民航业技术技能人才摇篮的民航高职院校,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还要夯实学生的技术技能。6S管理和民航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师范院校历史学田野调查实践教学的特殊价值及其实施路径
刘桂奇
2021, 4(17): 126-128.
摘要
(
143
)
PDF
(74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历史学学科本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及其综合能力养成的要求,历史学田野调查成为高校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及教学的新模式。面向基础教育的师资人才培养定位,赋予田野实践对师范院校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及教学的特殊价值,即为师范生将来从事中学史料教学、校本课程开发以及研学旅行实践活动先期准备了必要的特质条件。构建面向基础教育、扎根乡土社会、与基础教育机构协同创新的师范院校历史学田野实践教学模式,关乎新时代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双向互动发展效应的发挥。
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究——基于托育机构对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
李文文
2021, 4(17): 129-131.
摘要
(
119
)
PDF
(747KB) (
1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9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组织实施。提出家庭为主、托育补充,要求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加快培养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人才。该研究分析了托育机构对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进一步探讨完善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文化自信氛围下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措施探索
纪金平
2021, 4(17): 132-134.
摘要
(
125
)
PDF
(746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出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建立文化自信。该文结合文化自信的社会大背景,探讨如何在新时期培育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发挥传统文化工作坊的积极作用。由此提出三条措施:吸收综艺创意、倡导鉴赏优秀影视作品和传统戏曲、鼓励创作。
校企合作环境下医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邬丽华, 刘白鸽
2021, 4(17): 135-137.
摘要
(
74
)
PDF
(737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院应用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不仅可以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还能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和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培养合格应用人才的工作中,加强医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与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机融合,可以推动医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更能满足高等医学教育长足发展的需求和要求。该文简单分析了校企合作环境下的医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意义,结合校企合作环境下的医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关于强化校企合作水平、促进医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发展的策略。
新时代工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樊艳芳, 田易之
2021, 4(17): 137-139.
摘要
(
72
)
PDF
(747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时代发展阶段,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为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在梳理工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指导思想和政策沿革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积极探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和策略,并通过实践证明其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市场营销课程线上线下实践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杨天啸
2021, 4(17): 140-142.
摘要
(
56
)
PDF
(746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在信息化背景下,在经济全球化、去中心化两种发展趋势的影响下,有了较之前更新的组织形式和更广泛的考量范畴。市场营销学也有了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视角。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教学主体,担负着开拓创新的教学使命。该文从当代市场营销课程对青年教师的新要求入手,认为相比于过去,青年教师更需要在理论功底、信息组织、教学设计与调控,创新和新事物接受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然后分析青年教师在市场营销课程线上线下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最后从政策与平台、培训与校企合作、经验数据与学生团队的持续经营、教研团队四个方面提出了青年教师能力提升的途径。
一流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竞赛育人模式
霍楷, 魏歆彤
2021, 4(17): 143-145.
摘要
(
58
)
PDF
(745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一流大学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加强实践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开展艺术设计专业竞赛活动,在竞赛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对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竞赛育人现状及问题的分析,从队伍建设、教师能力、教学方法、创新育人这四方面来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竞赛的思路,再深入剖析艺术设计竞赛实践的不同阶段。在一流大学建设的背景下,建立更加完善的艺术设计专业竞赛育人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设计类的专业人才。
转设背景下独立学院人事工作探析
李斐
2021, 4(17): 146-148.
摘要
(
73
)
PDF
(74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发展格局下,独立学院转设成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要求。作为独立学院内的核心机构,人事部门面临着机构超负荷运作、多任务并行、人事管理创新理念不足的境遇。在系统变革的情形下,独立学院人事工作的系统性梗阻在于常规性工作和转型期任务的叠加、人员流失的系统性风险、部门间协同链条断裂。为了打通系统性梗阻,独立学院人事工作应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转型,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强改革系统集成。
创新方法
论创客教育的理念和实践
余姝侨
2021, 4(17): 149-152.
摘要
(
150
)
PDF
(911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客教育是基于DIY造物和共享,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力、跨学科融合、团队协作和人文交流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创客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逐渐融入传统教育体系,在各大中院校、社区和校外机构占有一席之地。该文首先探讨了创客教育的特点、创客教育者的培养途径以及创客教育实施的几个阶段,然后阐述了将创客教育融入校本课程的几种方法,最后对创客教育的实践做了反思,为创客教育在现行教育体系内的广泛实施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大学生创业思维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周晋, 王旭
2021, 4(17): 152-154.
摘要
(
70
)
PDF
(741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驱动下,当今大学生都应该具备创业者思维,以自我认知为起点、以价值创造为中心,具备构建关于技术、产品、用户和商业模式的闭环的能力。为此,我们面向清华大学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创业思维通识课程,目的是使各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基础之上,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活动把专业技能发展为可持续地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能力。
德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研究
彭婧, 赵盈, 刘拯
2021, 4(17): 155-157.
摘要
(
89
)
PDF
(794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网络素养是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重要要素。依据德育视域下的网络素养内涵,建立了n个指标观测点,对沪上61所高校的3 844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沪上大学生网络素养状况总体良好,其中,网络道德认知得分较低,仍需进一步加强;各个网络素养指标之间存在较强关联性,网络安全法规认知是各个素养指标的基础;网络素养情况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调研结果为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供了实证参考。
钢琴专业创新课堂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邹琳琳, 昌进
2021, 4(17): 158-160.
摘要
(
74
)
PDF
(858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国家创新发展政策战略,立足钢琴专业教学,实现专业课堂教育的探究与实践研究。阐明钢琴专业创新课堂界定,指出钢琴专业创新课堂“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钢琴专业创新课堂教育的探究,引入多元共创的教学理念,建构模块化的教学思路,创设适宜的教学组织活动,进行多角度的教学训练;提出钢琴专业创新课堂教育实践,包括全链条式人才培养课堂活动、具备弹性的课堂评价方式、全学程人才培养教育环境。钢琴专业创新课堂教育探索的理论和实践表明,以德育、美育、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钢琴专业创新课堂教育可推动一流人才的全面发展。
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以N校二级学院为例
胡晓丽
2021, 4(17): 161-163.
摘要
(
112
)
PDF
(738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教育部修订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之前,2002年的新学期伊始,复旦大学244名学生重新选择专业,开启了中国高校转专业新篇章。之后国内很多高校对本科生转专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放开,同时制定了相关转专业政策,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多了一条途径。目前,本科生转专业的主要原因是就读专业兴趣低和就读专业就业前景不乐观。经分析,高考志愿填报的盲目性、高考录取机制导致录取专业并非理想专业、高校专业建设不够合理以及学生录取后不能较快适应大学生活是触发学生转专业的根本原因。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学业困难学生帮扶策略研究
吴秀芹
2021, 4(17): 164-166.
摘要
(
130
)
PDF
(731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学业困难学生问题,事关人才培养质量,对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巨大的损失,开展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意义重大,不仅是现实需要,也是育人之责。该文尝试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以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念为指导,首先对高校学困生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积极心理学三方面的核心内容出发,从培育积极情感体验、塑造积极心理品质以及营造积极的组织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帮扶策略,以增强教育效果,帮扶学生走出学业困境。
基于“五位一体”的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策略研究
田静
2021, 4(17): 166-168.
摘要
(
114
)
PDF
(742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而言,除了要进行资助外,还要实现育人,确保能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此,该文以“五位一体”资助理念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分析了高校“五位一体”资助育人现状,从中找出当前高校“五位一体”资助育人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贫困生育人策略,以期为高校构建完善的“五位一体”资助育人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
基于双重“四元主体”模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双创”教育研究
薛阳, 冯银虎
2021, 4(17): 169-171.
摘要
(
79
)
PDF
(775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双创”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为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我国应建立起由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社会、家庭构成的四大保障主体和由“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转移转化平台、科研项目构成的四大基本要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动“双创”教育完整体系,以推动高校“双创”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基于雨课堂和奥维地图建设地质认识实习移动式实践教学平台
祁冬梅, 高玲玲, 郭瑞清
2021, 4(17): 172-174.
摘要
(
115
)
PDF
(740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质认识实习是我校地质类本科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确保取得教学实效的重要基础。该文基于以往地质认识实习中存在的空间位置与知识概念难以建立的问题,根据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分学生未能返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线下现场教学和线上同步直播、实时定位和轨迹跟踪的移动式实践教学平台。该方案采用学生喜爱的移动端,结合手机微信端雨课堂和手机端奥维地图,实现学生对室内所学理论知识点与野外地质现象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喜好建立自定义的地质辞典,为后续区域地质调查等工作打下牢固实践与理论基础,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建工实训教学教具的创新研究——以防尘罩为例
梁菁
2021, 4(17): 175-177.
摘要
(
96
)
PDF
(97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对建工专业的实训教具进行了创新与研究,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建筑工地的防尘罩的制作方法。该防尘罩由行走机构、钢结构、屋面三部分组成。能快速拼接拆卸防尘罩,实现随着建筑施工作业点位置的改变而移动,解决了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问题,封闭效果好且造价低,最大限度地减少源头扬尘污染。
焦点解决模式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中的应用
尹倩, 杨叶
2021, 4(17): 178-180.
摘要
(
67
)
PDF
(737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高校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了提高就业工作的整体水平,高校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指导和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焦点解决模式应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中,能够提高就业帮扶的实效。该文简要介绍了焦点解决模式,通过分析焦点解决模式应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可行性,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中的应用。
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途径和对策研究——以南通理工学院为例
周雨佳
2021, 4(17): 181-183.
摘要
(
244
)
PDF
(731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影响了民办本科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该文在探索高质量就业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近三年的就业质量状况(以南通理工学院为例),以及影响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对提出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途径和对策。
知识图谱技术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郭刚, 张雨露, 于敏章
2021, 4(17): 183-186.
摘要
(
128
)
PDF
(746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图谱是对科学知识以可视化的形式直观展示,且深入知识内部对其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用可视化图谱形象地展示学科的核心框架、发展历史、前沿领域及整体知识架构,是多学科融合的一种研究方法,同时在心理学上的应用成果越来越多。知识图谱技术在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十分广泛,相信在未来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普及。该文简要介绍了知识图谱,并且梳理了知识图谱技术手段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职业院校教师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石艳婷, 刘苏, 王二冬, 杨红丽, 张伏生
2021, 4(17): 187-189.
摘要
(
80
)
PDF
(732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教育部发布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在线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在网络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打破了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满足了学生学习个性化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但是在实施线上线下教学过程当中,师生对于线上线下教学的满意度有待提升。因此,研究网络环境下职业院校教师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教师素养提升,既是形势需要,也是进行教学课堂革命的具体抓手。
创业实践
创业支持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陆增辉, 潘廷将, 李卫忙, 陈艳宁
2021, 4(17): 189-191.
摘要
(
123
)
PDF
(487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创业支持对大学的创业意向的影响。方法通过发放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利用SPSS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结果创业支持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呈显著正相关,创业激情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高校应设立创业咨询服务、创业竞赛等创业支持,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向,同时将创业作为职业选择进行推广,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建立健全研究生“三步走”自主创业体系研究
谢瑞佳, 李珊珊, 陈文滟
2021, 4(17): 192-194.
摘要
(
95
)
PDF
(478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所导致的市场不景气和研究生入学人数大幅度增加所带来的可预见的就业压力之下,建立健全研究生创业培养体系,为研究生就业提供一个新的可能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基于国内外研究生创业教育体系的现状及先进经验,总结建立健全研究生“三步走”自主创业体系研究的启示。
青年创业视角下的淮安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
董飞
2021, 4(17): 195-198.
摘要
(
104
)
PDF
(49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逐渐迎来蓬勃发展生机。依靠地方特色资源和发展定位,许多城市都搭建了电子商务发展平台,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涌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可能。课题组围绕“青年如何在淮安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中发挥创新作用”这一问题,对省内外先进和新兴电子商务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重点突出市场、政府、青年团组织在青年电商创业过程中的协同作用,从“政策扶持、服务跟进、项目建设、平台打造、制度保障”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淮安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和意见,以进一步促进淮安青年创业工作项目和优化制度安排,系统构建服务青年创业的工作体系,使青年有激情、有机会、有条件成功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