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6卷 第24期    刊出日期:2023-12-25
    理论研究
    参与主体视角下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研究
    陈品, 陈建忠, 谢金楼
    2023, 6(24):  1-3. 
    摘要 ( 34 )   PDF (1488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科院校大学生是参与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该文基于工科院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其参与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超过40%的工科院校大学生对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持积极态度,学业和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学生组织或社团的任职经历、母亲学历、直系亲属的创业经历以及所在学校或专业是否“双一流”对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工程教育认证视域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形成”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马善农, 王怀平, 王仁波, 张胜群, 李达, 王晓荣
    2023, 6(24):  4-6. 
    摘要 ( 32 )   PDF (1393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程形成”用来描述工程教育内涵的发展,是对工程认识教育和工程实践训练的高度概括。该文以工程教育认证为视域,探索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工程教育理念,厘清实践教学的内涵及组成,优化教学资源,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两模块三层次”“工程形成”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表明:采用递进式工程实践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工程观”的形成;强化校企产学研创的深度融合,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
    基于QFD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模型与实证研究
    王雁, 王章豹, 张莉
    2023, 6(24):  7-12. 
    摘要 ( 34 )   PDF (141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全面提质创新的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题。该文从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求出发,运用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方法构建了创新创业能力需求–培养方案–过程管理两阶段质量屋模型,分析模型各子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逻辑关联,说明各要素重要度计算过程及方法;结合H大学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各环节的内在规律与联系,为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供决策参考。
    鲁商文化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融入研究
    郭婷婷, 杨辉
    2023, 6(24):  13-15. 
    摘要 ( 46 )   PDF (147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山东省高校,应当弘扬鲁商文化,将鲁商文化融入高校创业教育,提升高校学生的创业素养。该文通过梳理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究鲁商文化的内涵、融入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及方式,通过建设创业教育平台支持系统,将鲁商文化作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元素,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助力高校培养具有优秀创业素养的创业人才。
    虚拟仿真教学环境下V创课程学生学习行为优化研究
    陈丽燕, 戴晓震, 鲍梦琦, 黄伟宇
    2023, 6(24):  16-22. 
    摘要 ( 41 )   PDF (163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拟仿真教学环境下的V创课程向全校所有专业开放,每批次组合的班级专业跨度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行为差异非常大。该文提炼和界定虚拟仿真教学环境下V创课程的学生学习行为,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探讨团队学习行为和个体学习行为,并选取近年涵盖温州商学院所有专业大类的四个本科批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数据收集和学习成效分析,基于此,提出优化V创课程学生学习行为的可行策略,具体包括:一是把握学情前测,注意专业差异;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融入思政元素;三是加强情感交互,丰富课程活动;四是提升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加强团队管控;五是强调评价反馈,提供学习支持。
    教学革新
    “双碳”理念下材料力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施
    张腾元, 肖钦兰, 吴娇
    2023, 6(24):  23-25. 
    摘要 ( 32 )   PDF (1501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降低建筑能耗,发展绿色建筑,实现建筑行业二氧化碳减排已经成为日益重要且紧迫的问题。该文根据材料力学的课程特点及立德树人的教学要求,以科研反哺教学,构建“双碳”理念与材料力学课程知识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使材料力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推进全员育人。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翟艳丽
    2023, 6(24):  26-29. 
    摘要 ( 31 )   PDF (1278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内容趋同、教材理论性强、教学方法落后、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分别从重塑学生学习习惯、整合教学内容、编制匹配教学内容的教材、改善教学方法、重建考核评价方式5个角度探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要求。
    基于“产出导向法”构建文学混合式“金课”——以简明英国文学史为例
    翁向华, 张珍
    2023, 6(24):  30-32. 
    摘要 ( 29 )   PDF (147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培养新时代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同时提升大学生文学素养及其逻辑、辩证和创新思维能力,高校外国文学课堂亟须改革。该文以我国本土的外语教学方法“产出导向法”为理论基础,为大学文学混合式“金课”的构建提供可行性建议,即设立高阶的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提高评价挑战度,实行“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邵转吉, 魏荣
    2023, 6(24):  33-35. 
    摘要 ( 33 )   PDF (1438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岗课赛证”融通在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实施环境为依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双师型”“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团队;制定“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积极推行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此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育人新模式。
    基于“专创融合”的项目制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以色彩搭配课程为例
    杨晓丽
    2023, 6(24):  36-39. 
    摘要 ( 49 )   PDF (1301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创融合”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核心在于将专业知识与创造力融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针对“专创融合”对于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该文探讨了基于“专创融合”的项目制课程开发的方法:通过色彩搭配课程实践案例,围绕教学目标与内容开发、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等环节展开,验证了项目制课程开发的具体流程。最后,总结了基于“专创融合”项目制课程开发对于当下课程建设的意义和优势,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基于OBE理念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
    谢海英, 黄淑伟, 刘会燕
    2023, 6(24):  40-42. 
    摘要 ( 36 )   PDF (1437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计算机院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知识面广、教学内容繁多复杂、更新速度比较快的特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不断尝试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该文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引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将课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考核体系,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应用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良好。
    基于机械工程材料的教学改革探索——以九江学院为例
    马世方, 余健, 李养良, 杜大明, 孙国栋
    2023, 6(24):  43-45. 
    摘要 ( 29 )   PDF (126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与材料相互交叉的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基于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及建设应用型大学的背景,该文以机械工程材料教学为例,在传统以“理论+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融入更多的实践元素,通过机械工程材料教学改革,融合多元化的考核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法。
    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开展线上教学的实践与建议
    陈丹
    2023, 6(24):  46-48. 
    摘要 ( 33 )   PDF (1422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线开放课程是线上教学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在线上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基于红山学院管理学原理课程线上教学实践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首先探讨了在线开放课程与线上教学的关系,其次介绍了红山学院管理学原理在线开放课程线下、线上建设的全过程,探讨了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开展线上教学的实践,最后提出了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开展线上教学的三点建议,以期为其他高校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开展线上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临床药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刘晓云, 刘松
    2023, 6(24):  49-51. 
    摘要 ( 41 )   PDF (126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部分临床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难以正确认识临床药学专业未来职业方向等问题,该文分析了临床药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不足,结合临床药学专业的特点、职业需求以及学生需求,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等方面研究临床药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
    校本特色的经管跨专业虚拟仿真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刘倩, 李嫣资
    2023, 6(24):  52-54. 
    摘要 ( 27 )   PDF (146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发学校校本特色课程是整合创新教学资源,促进课程深入改革的关键。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跨专业虚拟仿真课程是高校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管理及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该文立足河北金融学院金融行业特色,以大金融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为例,通过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构建了混合式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体系,提出了跨专业虚拟仿真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法,为更好地开发校本特色经管跨专业虚拟仿真课程、提高课程混合设计的实用性提供参考。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土力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
    曾永庆, 刘晓红, 胡卫东, 祝新念, 吴长青
    2023, 6(24):  55-57. 
    摘要 ( 42 )   PDF (129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大量新技术的应用,迫切需要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传统的土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存在一些不足,无法凸显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实际工程应用对土力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土力学教学团队基于新工科理念,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分析了土力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教学中由课堂理论教学、课堂实验、学科竞赛、专家讲座、课外实习实践组成的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具体的保障措施;介绍了湖南理工学院土力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成果,旨在为符合新工科要求的土力学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新医科背景下电镜技术与细胞超微结构课程教学设计
    唐莹, 张璐, 宋精玲, 林萍
    2023, 6(24):  58-60. 
    摘要 ( 30 )   PDF (141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镜技术与细胞超微结构是一门面向研究生开设的研究电镜技术、超微结构与超微病理的交叉学科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医学生夯实医学基础理论、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立体思维非常重要。该文结合新医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目前电镜技术与细胞超微结构课程设计和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新医科的“创新”“学科交叉”理念有机融入研究生教学,对课程进行了全新的设计。
    信用管理课程“专创融合”路径研究
    孙文娜, 徐丹
    2023, 6(24):  61-63. 
    摘要 ( 34 )   PDF (143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专创融合”是指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在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该文以信用管理课程为例,寻找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契合点、着力点,研究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模式及路径,为“专创融合”路径探索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专创融合”协同项目驱动下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改革探索
    孟国亮, 任金平, 解浩, 秦娟娟
    2023, 6(24):  64-67. 
    摘要 ( 35 )   PDF (148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针对“专创融合”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未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以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为例,分析“专创融合”教育目标,从开发课程内容、融入驱动项目、夯实实训平台、采用项目驱动下CDIO(工程教育)教学模式、改进考核机制等方面,对“专创融合”课程进行改革,通过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增强学生“双创”精神、意识与能力,为学校开展“专创融合”建设提供参考。
    教育改革与发展
    “三高四新”背景下高职英语融入专业群建设的路径探析——以汽车专业群为例
    段潇乐
    2023, 6(24):  68-70. 
    摘要 ( 37 )   PDF (126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湖南省“三高四新”背景下,该文以高职英语融入汽车专业群为例,提出当前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高职英语课程模块设置、高职英语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和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三个方面,初步进行了高职英语融入专业群建设路径的探析,旨在更有效地通过高职英语课程将学生培育成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符的复合型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探讨
    苑丹丹, 吴红军, 袁瑞霞, 朱凌岳, 聂春红, 纪德强, 刘战剑, 王冠中
    2023, 6(24):  71-73. 
    摘要 ( 38 )   PDF (126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可以有效提升高校育人效果,培养兼具专业理论知识、卓越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对此,该文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出发,进而探讨如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希望可以为提升二者的融合程度、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开展、有效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高校智慧实验室管理服务思路分析
    刘欣达, 刘艳
    2023, 6(24):  74-76. 
    摘要 ( 37 )   PDF (133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实验室承担着学生教学实践、考试、竞赛、科研等多种功能,是教学与科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信息化发展也在与时俱进,传统实验室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效率也需要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不断提升。该文从高校实验室实验教学平台和实验室资源管理平台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智慧实验室管理服务的思路,希望利用信息技术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支持。
    互联网时代“专创融合”“双创”课程体系建设
    甘雪辉, 郝立月, 陶忠桦, 汤艳
    2023, 6(24):  77-80. 
    摘要 ( 56 )   PDF (127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与实现创新创业教学目标,该文深入分析目前“双创”教育面临的困难,在分析当前“双创”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互联网时代“专创融合”“双创”课程体系的构建。互联网时代“专创融合”“双创”课程建设要立足新发展阶段,首先明确“专创融合”“双创”课程目标,高等院校要做好顶层设计,提升高校教育驱动力和增强教师“专创融合”教育理念,促使高校教师在互联网时代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培养“专创融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建立“专创融合”“双创”课程建设保障体系,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
    基于新工程教育转型与“专创融合”发展的运输管理课程体系研究
    李红雨, 何华芬, 袁韵美
    2023, 6(24):  81-83. 
    摘要 ( 34 )   PDF (143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物流运输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引领作用也日益凸显。工业4.0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职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引导、持续推进类型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此背景下,该文基于新工程教育转型与“专创融合”发展理念,对运输管理课程体系构建进行分析与探讨,在分析新工程教育转型理念、构建“专创融合”发展体系的基础上,以运输管理课程为例,进行课程设计,提出阶段、模块、任务的构建方案。
    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
    程希羲
    2023, 6(24):  84-86. 
    摘要 ( 33 )   PDF (131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政府制定了多项扶持就业的政策,与此同时,许多院校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拓宽发展道路。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使大学生逐步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基于此,该文结合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以期提升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融入工匠精神的高职“四位一体”“双创”人才培养策略
    杜卉
    2023, 6(24):  87-90. 
    摘要 ( 27 )   PDF (1275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从而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敬业、专注、创新的劳动精神,将其融入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双创”人才培养方案,可为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注入新动力。该文针对高职院校将工匠精神融入“四位一体”“双创”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展开讨论,探究融入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双创”人才培养策略,希望为高职院校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数智化背景下会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研究
    路婷
    2023, 6(24):  91-94. 
    摘要 ( 49 )   PDF (1303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智化时代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应顺应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变革。该文从实践教学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发现会计数智化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存在实践环节基础不扎实、数智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从夯实专业基础、构建数智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融合以及加强数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数智化会计人才实践教学建议。
    校企协同构建轨道交通信号控制专业“岗课赛证”融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研究
    李强
    2023, 6(24):  95-97. 
    摘要 ( 66 )   PDF (131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岗课赛证”融通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和素养形成目标,强调“岗”“赛”“证”在实践教学中的融通,体现校企协同、产教融合育人。因此,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类专业构建“岗课赛证”融通实践教学体系非常有必要。其思路为采用校企协同方式,构建培养岗位能力的目标体系、以任务为中心的内容体系、以训练为主的实施体系、以“赛”“证”为指标的评价体系。
    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新体系构建探讨
    胡亚娟, 肖海霞
    2023, 6(24):  98-101. 
    摘要 ( 32 )   PDF (148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电力系统慢慢转型为以新能源为主、结构复杂且运行方式更灵活的新型电力系统。针对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未匹配行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问题,该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并在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课赛融合3个方面阐述新体系的构建思路,探究解决培养目标与需求脱轨、学生综合能力不强的问题。
    职业本科电工电子技术实训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赵亚丽, 高超
    2023, 6(24):  102-104. 
    摘要 ( 33 )   PDF (129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训课程是职业本科建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的制定是职业本科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目前,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课程体系建设存在标准滞后、实训软硬件条件欠缺等问题。该文以电工电子技术实训课程为例,通过职业本科实训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探究建设高质量职业本科实训课程标准的方法与途径,构建具有职业本科特色的实训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陈文锋, 钱军
    2023, 6(24):  105-107. 
    摘要 ( 28 )   PDF (141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今社会,职业教育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如何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能力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探讨了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包括培训提升、学位教育提升以及课程资源共享,总结了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的概念和评价体系,同时探究了现有的职业能力提升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式多样,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未来应注重对这些提升途径的应用效果进行进一步探究和评估。
    模式探索
    “产教、专创”双融合视角下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史雅静, 赵秋伶, 李雪梅, 王宇, 王振宇
    2023, 6(24):  108-112. 
    摘要 ( 52 )   PDF (189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教融合、专创融合”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现阶段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方向,也是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要求。针对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较弱、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问题,该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考核规范、质量评价、校内外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出“产教、专创”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在专业和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三下乡”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
    吴桂碧
    2023, 6(24):  113-116. 
    摘要 ( 28 )   PDF (1300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某些方面还有待完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缺乏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主动性;高校实践平台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较弱;师资力量有限,课程设置不合理。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促进教学改革;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融合的成效,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水平;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孵化创业项目,以赛促创;加强校地合作,优化实践平台。
    “以赛促训,以训促学”在第二课堂建设中的探究
    原冬伟, 栾广宇, 张旭, 尹国安, 王秋菊, 韦春波, 王建发, 刘鹏
    2023, 6(24):  117-119. 
    摘要 ( 26 )   PDF (135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赛促训,以训促学”是以完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为任务,以课外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各级专业技能大赛为目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该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课堂教学改革为对象,参考国内外先进改革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以赛促训,以训促学”形式,加强和完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相融合,开展从专业基础技能到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为培养新农科人才创造了适宜的实践教学模式。
    Mini-CEX联合C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熊冬兰, 黎春艳, 张晋霞, 胡应雪, 黄志文
    2023, 6(24):  120-122. 
    摘要 ( 29 )   PDF (145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Mini-CEX与C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实践课程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 共选择69名医学生,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的是Mini-CEX联合CBL教学模式,而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带教模式。结果 在综合能力考评中,实验组操作技能和病史书写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教学满意度较对照组高,Mini-CEX评分高于入科时。结论 Mini-CEX联合CBL的教学方法在临床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好于一般临床实践的带教模式。
    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问题探析
    武志勇, 黄奕俊, 许驰
    2023, 6(24):  123-126. 
    摘要 ( 35 )   PDF (1301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数智技术的应用给会计行业带来了挑战,如何培养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使其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需要各高校不断探索研究。该文分析了当前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现有人才培养目标尚未与大数据时代发展需求相匹配、现有会计教育课程更新不及时、教育主体专业技能有待提升、高校会计实习基地未能满足职业实践需求等,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高职扩招背景下OBE +分层分类的教学模式探讨——以大数据方向课程为例
    王丽娟, 李静, 所辉, 奚文娟, 王雅娴
    2023, 6(24):  127-129. 
    摘要 ( 53 )   PDF (1413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扩招为大数据方向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OBE (成果导向教育)+分层分类的教学模式以高职大数据方向就业为导向,从学生和课程内容两个维度进行分层分类,将学生划分为多个类别,将课程内容划分为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结合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优化大数据方向的教学。该文结合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大数据方向课程采用OBE +分层分类开展教学的情况,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实践落地。
    光电信息硕士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孙丹丹, 李玉清, 武寄洲
    2023, 6(24):  130-132. 
    摘要 ( 28 )   PDF (147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是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探究光电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通过建立“分层次、递进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基础平台+提高平台+创新平台”的“三维型”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基于“项目+导师团队制”的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许有俊, 林洪泽, 张旭
    2023, 6(24):  133-137. 
    摘要 ( 34 )   PDF (142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传统的单一导师培养模式存在的专业领域过窄、思维方式受限与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下两位导师指导研究生相互脱节等现象,该文提出基于“项目+导师团队制”的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具体工程项目为纽带,构建校企导师团队,建立了“导师团队”管理机制与协同育人模式及评价机制,以导师团队形式对研究生进行“多对一”指导,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应用结果表明:“项目+导师团队制”培养模式可有效提升研究生发现、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可极大丰富研究生专业技能的多样性,拓展科研视野的宽度和广度。
    基于开放实验教学的制冷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讨
    刘晔, 钱苏昕, 张兴群
    2023, 6(24):  138-142. 
    摘要 ( 30 )   PDF (181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践教学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操技能和创新意识。结合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低温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和实验教学改革新方法,该文对开放实验教学模式、选题类型和讲授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总结了将工程设计与专题研究相互渗透与融合的开放实验教学选题新思路,实现了以学生掌握知识为中心、以教学质量改进为原则、以课程学习成果目标为导向的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可为能源动力类实践教学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基于协同创新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的实践探索
    曹玉涛
    2023, 6(24):  143-145. 
    摘要 ( 30 )   PDF (141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硕士的实践能力是检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是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创新模式,是教育、科研、生产的有机融合体,能够为教育硕士实践活动提供真实的专业环境,是实践双导师制的有力平台。双导师制让高校的学术优势和基地的实践优势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得以充分体现。但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的实践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面向新时代智慧交通科技人才培养的交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探讨
    欧吉顺, 聂庆慧, 刘路, 沈家军, 方芳
    2023, 6(24):  146-149. 
    摘要 ( 30 )   PDF (153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强国战略为我国未来交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创新型高层次交通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向新时代智慧交通科技人才培养目标,该文针对高校交通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展开了综合探讨:首先,解析了智慧交通实验教学平台的架构、功能及其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其次,阐释了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与实验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介绍了扬州大学基于建设平台取得的教学成果;最后,通过与传统实验教学平台的对比分析,为高校交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及改革提出了参考建议。
    新时代下探索并构建“专创融合”钢结构人才培养模式
    钟炜辉, 郝际平, 史庆轩, 田黎敏, 杨俊芬
    2023, 6(24):  150-152. 
    摘要 ( 31 )   PDF (129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钢结构方向始终坚守着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钢结构研究生培养示范高地,肩负着为我国冶金行业培养高层次钢结构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该文通过提出“基础理论与创新意识并重、专业知识与创新实践并重、学术拓展与创新引领并重”的多层递进式钢结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并构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素质“专创”人才培养落地落实,这对土木工程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也可作为其他工程人才培养的有益参考。
    创新方法
    “CCP”临床路径在水生动物医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闫秀英, 李俊辉, 蔡双虎
    2023, 6(24):  153-156. 
    摘要 ( 31 )   PDF (143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高效的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实习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该文在临床实习中融合临床路径、基于病例教学法和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建立了水生动物诊疗“CCP”临床路径,并将其应用于实习教学中。“CCP”临床路径的应用和实践表明,“CCP”临床路径使水生动物诊疗活动和疾病管理规范化,可增强学生对水生动物疾病的预防意识,提高临床实习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临床综合素养,并为水生动物医学发展奠定基础。
    3D打印技术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魏志玄, 张婷, 张峰
    2023, 6(24):  157-160. 
    摘要 ( 21 )   PDF (144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实习的学生38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取3D打印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以问卷调查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兴趣度和理论与实习紧密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实习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可以更好地服务医学教育。
    大数据技术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郭娟娟, 陈培琳
    2023, 6(24):  161-163. 
    摘要 ( 34 )   PDF (139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公共营养卫生学的主干,其学科建设可以建立在人群大数据的基础上,但现阶段我国的营养学相关课程内容主要为食物营养成分及人群营养需求量的理论知识,缺乏大数据观及大数据技术的关联教学。该文在研究大数据营养库及慢性疾病信息库的基础上,通过剖析营养学课程教学现状,架构大数据助力营养学课程教学流程,建立基于专业学生群体的营养学数据库,引导学生构建营养大数据理念,经课堂实践,发现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前瞻性。
    高校重点实验室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省航空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为例
    高前程, 刘要红, 郭晓琴, 关莉
    2023, 6(24):  164-166. 
    摘要 ( 22 )   PDF (141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重点实验室作为高校创新基地,拥有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结合河南省航空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本科生培养模式,该文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必要保障和培养成效,以期为学校科研平台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高职院校过程控制技术课程的典型项目开发式教学法
    池雄飞, 张科强, 张宁芳
    2023, 6(24):  167-169. 
    摘要 ( 26 )   PDF (132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高职院校过程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难度大等问题,该文提出过程控制技术课程典型项目开发式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开发设定5个典型项目,通过5个典型项目的开发过程——资料查阅与分析、项目系统设计、项目硬件组装、项目软件编程与调试、项目总结,学生不仅学习了课程知识,而且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为高职院校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
    工科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设计探索
    莫建华, 邹玮, 陈宁阳
    2023, 6(24):  170-173. 
    摘要 ( 30 )   PDF (1498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研究生招生的规模和数量逐年增加,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是英文科技论文。为了提升工科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水平,该文探索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设计,提出了课堂教学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升研究生英文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助力研究生发表高质量英文科技论文。
    基于“岗课赛证”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品检验技术中的应用
    刘竺云, 刘晓敏, 张茂风, 袁鹰, 陈亚运
    2023, 6(24):  174-177. 
    摘要 ( 22 )   PDF (135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十分广泛,对样品的适用性广,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是药品检验技术课程的重要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准确测定药物和杂质的含量,且方法重现性好。在课程学习中,“岗课赛证”融通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于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管理学课程改革探索
    尹馨
    2023, 6(24):  178-180. 
    摘要 ( 34 )   PDF (1412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将学习者的需求放在首位,旨在帮助他们获得最佳的学习成果,并且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活动和设计来达到这一目标。OBE已成为全球最先进的教学模式之一,并且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被广泛应用。该文基于OBE教育理念对管理学课程改革进行探索,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及评价方式三方面对管理学课程教学进行重构,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学效果。
    基于创新方法理论的大学生科创能力提升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毛继泽, 陈岩, 高明
    2023, 6(24):  181-184. 
    摘要 ( 20 )   PDF (144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等教育中,不断开拓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的新路径、新方法已经成为各高校教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浪潮与技术产业结构变革,对于加快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成为自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需要尽快建立科学、实用的体系来支撑这一目标的实现。该文探索将创新方法理论与具体创新实践相结合,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从实践平台搭建、课程设置、竞赛牵引、企业融入等多个方面探索利用创新方法提升大学生科创能力的路径。
    视频作业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聂晶, 杨秀一, 何开棘
    2023, 6(24):  185-187. 
    摘要 ( 29 )   PDF (132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频作业是对传统作业形式的改革创新,能够更为真实和全面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大学物理课程传统作业模式的现状和问题,该文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对大学物理视频作业进行设计,并对其教学实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结果表明:视频作业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学效果。
    创业实践
    基于工程创客教育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探索
    钱俊, 沈洪垚, 唐洁
    2023, 6(24):  188-191. 
    摘要 ( 35 )   PDF (177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该文以“在实践中教学”为基本教育原则,倡导提出问题并引导学习者发挥创造力解决问题,提出了基于工程创客教育的创新教学理念,建立创新实践机制,搭建工程实践创新的新平台,为工程创客教育“创意思维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创业实践探索”的内涵建设提供了教学层面的软硬件支撑,为工程训练课程改革更好地适应创新基调下的新常态进行了有益探索。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创业基础教学设计
    王如, 石芸慧, 牛新环, 檀柏梅, 高宝红
    2023, 6(24):  192-195. 
    摘要 ( 34 )   PDF (140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业基础课程面向高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应探索基于建构主义,立足提升学生面对不确定性的创业机会识别和利用能力,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创业基础教学应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活动。教师作为引导者,需要使用协作、对话等建构主义环境要素,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建构当前知识。教学设计需要以创业项目为引领,创设创业情境,强化创业团队理念,开展体验式的创业实践教学。项目式的教学模式设计和体验式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以高铁冷链箱研发为例的“双创”项目培育经验探讨
    何华芬, 李红雨, 袁韵美
    2023, 6(24):  196-198. 
    摘要 ( 44 )   PDF (129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生态、绿色、高品质生鲜农产品的需求日趋旺盛,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速,带动了冷链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而高铁快运具有快速、稳定、安全、高效等特点,符合冷链物流的运输需求。以高铁冷链箱研发“双创”项目为例,首先,分析商业背景,介绍项目缘起与创新历程;其次,介绍项目主要技术与运营模式,总结项目创新意义与社会价值;最后,以“专创”互促为目标构建“双创”项目引育模式,为高职教育中的“双创”项目培育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