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人民日报, 2021-03-13(001).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EB/OL].(2021-10-12).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10/12/content_5642037.htm. [3] 胡玲,杨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6—2018年我国1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的数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12):64-75. [4] 王章豹,郑筱,李杨,等.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21(2):30-38. [5] 宋跃芬,潘文华,田起香,等.国内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研究现状及主题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38(6):126-131. [6] 熊凤,付玉,冯仁蔚,等.“起点—过程—结果”一体化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6):72-74. [7] 刘燚,李莹,褚清华.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测评模型构建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2,13(6): 22-32. [8] 徐小洲,梅伟惠,韩冠爽.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十大关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 155-161. [9] 王娜. 高质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2,14(6):13-17. [10] 刘润,张浩.高等学校工程教育需求与专业选择研究——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方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2):86-91,104. [11] 丁莉.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D].郑州:郑州大学,2021. [12] 王学智. 大学生创业中创新能力养成机制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13] 潘建林. 网络平台创业能力的内涵、维度及测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48-54. [14] 张崴,冯林,韩影.基于创客教育的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1):126-130. [15] 李丽,白东清,徐海龙,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20(31): 28-31. [16] 汪应洛. 系统工程[M].第五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17] 王洪才,汤建.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3(1):1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