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6卷 第22期    刊出日期:2023-11-25
    理论研究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创新研究
    秦颖, 张元晶, 张杰
    2023, 6(22):  1-4. 
    摘要 ( 28 )   PDF (148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主要服务形式,开展形式多样,但当前进入了发展瓶颈期。国家“双一流”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打开了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新局面。该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国内外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研究的情况,认为目前知识产权的素养教育存在实践性活动多,与信息素养教育、专利概念混淆等问题,并从构建基于学科的分层次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模式、教学媒介与时俱进、加强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建设、培养知识产权教育团队等方面,探讨研究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在“双一流”背景下的创新。
    临床医学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活动的调查及其策略探讨
    曹得萍, 梁图旺, 谭能静, 朱展, 劳坚强, 任彤丹
    2023, 6(22):  5-8. 
    摘要 ( 22 )   PDF (130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桂林医学院2017—2020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对于科研活动的认识及参与科研活动的动机等,为学校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群体抽样方法,在2021年12月对该校四个年级1 492名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星问卷调查。结果回收问卷1 492份。调查显示,有52.1%的学生对科研很感兴趣,有56.7%的学生在本科阶段有主动参与科研活动的计划,有67.9%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是参与科研的最大阻碍,有69.0%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在大一、大二举办科研宣讲活动,超过50.0%的学生表示愿意在大二、大三阶段参与科研活动。学生感兴趣的科研项目依次是科学实验、科研宣讲活动、技术研发与改造、学术交流,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科研实践提升对科研的认知,巩固课内知识。结论由于对本科生没有开设专门的科研设计课程,故学生的科研思路和设计能力往往不足,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认为参与科研活动机会少、担心耽误课业是影响其参与科研活动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采取多种科研活动方式,为临床医学本科生提供科研活动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师范专业教育实习全过程定量评价探索
    许玉凤, 杨莉晴, 张朝琼
    2023, 6(22):  9-12. 
    摘要 ( 34 )   PDF (140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师范认证基本理念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明确提出科学评价教育实习过程为师范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教师职业化背景下提高专业核心素养、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科学客观地定量评价教育实习是提升教育实习质量的重点和难点。该文通过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构建了教育实习全过程评价体系,从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职业素养等方面评估其职业化能力,并结合职业发展和创新能力进行预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方法,通过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教育实习提供参考依据。
    教学革新
    场论分析在电机类课程教学中的探讨
    姚舜才
    2023, 6(22):  13-15. 
    摘要 ( 19 )   PDF (124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机作为工农业及交通等各行业重要的动力设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做好电机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使之能够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高等工科院校的重要课题。针对这种情况,该文分析了目前在工科高校自动化学科电机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忽视场论分析的问题,对电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并对教学实践环节提出了建议。
    宠物饲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为例
    陈家顺, 张海涵, 杨玲媛
    2023, 6(22):  16-18. 
    摘要 ( 27 )   PDF (126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宠物饲养课程是农林院校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旨在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措施传授宠物饲养的相关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宠物与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也是高校宠物饲养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该文以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宠物饲养课程为例,对宠物饲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课程考核改革及改革条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本科生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
    卢斐
    2023, 6(22):  19-21. 
    摘要 ( 31 )   PDF (124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出导向法是由文秋芳教授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已被广泛运用于外语及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该文探索了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从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分析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阐释教学设计需注意的问题,综合分析其对听说教学的影响,以期为提升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借鉴。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化学综合实验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易慧, 王文兵, 陈勇, 舒赛, 蒙伦书, 张新蕾
    2023, 6(22):  22-24. 
    摘要 ( 17 )   PDF (139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而言,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研究方向。化学实验的种类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化学综合实验属于探究性综合实验,以往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该文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出发,对大学综合化学实验课程进行改革,主要从采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实验内容选择、实验模式创新、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基于大中学衔接的高师全球变化课程建构探讨
    王晓翠, 吴殷洁, 芮莹, 徐嘉琪
    2023, 6(22):  25-27. 
    摘要 ( 23 )   PDF (124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变化科学意识是中学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高师院校全球变化科学课程是地理类师范生获取全球变化相关的知识与能力的主要途径,其课程建设质量将影响到中学地理教育质量。针对目前高师全球变化科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采用目标模式,从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角度建构该课程,即从课程性质与课程设置、课程设计面临的挑战、课程内容设计与学时分配、教学方法与措施、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对课程进行建构。
    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工科课程持续改进策略
    聂春红, 吴红军, 纪德强, 柳艳修, 张梅, 罗明检, 李金莲
    2023, 6(22):  28-30. 
    摘要 ( 42 )   PDF (1274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持续改进理念贯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全过程,秉持“评价—反馈—改进”的反复循环。该文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工艺学课程为例,基于课程的目标达成度评价,分析课程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形成的反馈信息可提升下一轮教学质量,助力构建涵盖教学思维和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的持续改进体系。以此类推,以期课程教学形成阶梯状、递进式的循环机制。
    建筑速写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胡欣萌, 侯熠, 刘嘉琪
    2023, 6(22):  31-33. 
    摘要 ( 42 )   PDF (164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筑速写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文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提供的便捷条件,从巩固专业基础知识、落实手绘实践经验、强化高阶设计思维等方面进行教学创新设计,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从而更好地推进建筑速写课程的教学方式、环境以及结构的转变,促进设计教育的生态化、可持续性建设。
    健康管理专业课程内涵建设路径研究
    刘蕾, 常思源, 刘蓓蓓, 李冰峰
    2023, 6(22):  34-37. 
    摘要 ( 28 )   PDF (1277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针对健康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精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项目模块,体现专业课程特色;积极推进“三教”改革,利用好课堂教学,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使课程教学紧随产业发展,夯实校企合作,彰显产教融合理念;及时将与健康领域相关的技能证书考核内容引入教学,以创新创业为核心,将“1+X”试点证书要求融入专业大纲及课程教学;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学过程智慧化、智能化,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物流运输包装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姚进, 朱和平
    2023, 6(22):  38-40. 
    摘要 ( 24 )   PDF (124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电商经济的快速崛起与发展,我国对商品物流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将物品安全运输到目的地十分关键,除了在物流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货物颠簸之外,优化物流运输包装也是保障货物安全送达的重要方式,为此,部分高校开设了物流运输包装课程。但目前该课程存在教学理念保守、教材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该文重点分析了物流运输包装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建议,以完善物流运输包装课程体系建设。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的探讨
    李盛南, 刘兆丰, 彭第, 欧阳祥森, 梁桥, 李玉, 罗章
    2023, 6(22):  41-43. 
    摘要 ( 22 )   PDF (134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接产业需求,面向技术发展”是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分析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建筑施工技术人才的需求,明确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和发展的内涵特征,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的措施,对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的新工科发展范式具有参考价值。
    新商科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
    成淼
    2023, 6(22):  44-47. 
    摘要 ( 26 )   PDF (134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商科专业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商科人才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电子商务专业在新商科中占有重要地位,构建电子商务新型活页式教材对于新商科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该文在研究新商科人才培养及其对教材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要素,提出了电子商务专业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编写思路,为新商科环境下电子商务专业教材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实施方案。
    行业指导下“校企融创—职普互通”的电力职业教学体系研究
    兰建军, 杨武盖
    2023, 6(22):  48-51. 
    摘要 ( 31 )   PDF (172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电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该文以“行业—企业—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合作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构建了行业指导下的“校企融创—本专互通”的电力职业教学体系。研究以订单式和二元制式培养为试点,通过行业、企业和本科院校在电力职业教育各环节的深度参与,推进电力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学生为中心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王保平, 孙芹, 苏瑞
    2023, 6(22):  52-55. 
    摘要 ( 32 )   PDF (222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压与气压传动已成为支撑我国重型装备向着功能多元化、智能化、轻量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技术。针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学生课堂参与度低,以被动学习为主、学习迁移能力较差等问题,该文从“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改进学业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力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育改革与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电子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研究
    唐荣芳, 程荣波, 张晓玲
    2023, 6(22):  56-58. 
    摘要 ( 26 )   PDF (144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毕业时获得较好的创业与就业机会。然而,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尤其是在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方面,存在融合相关性低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该文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讨了高校电子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霍尔三维结构,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教育体系模型,以期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
    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探析
    徐慧
    2023, 6(22):  59-61. 
    摘要 ( 21 )   PDF (126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要探讨了地方高校一流学科的建设路径。首先,分析了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定位、教师队伍建设薄弱、科研资金投入不足、科研环境待改善,以及学科建设和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然后,提出了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工作路径,包括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定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加科研资金投入、改善科研环境、加强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的衔接,以及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的评估和反馈机制等。研究目的是为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细胞生物学在线示范课程建设为例
    李豪, 张然, 李刚, 肖龙云, 桂仲争
    2023, 6(22):  62-64. 
    摘要 ( 46 )   PDF (1270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数智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在线示范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分析了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现状,并以江苏科技大学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细胞生物学课程为例,分析了在线示范课程建设路径,强化立德树人导向,顺应时代向数智化发展的趋势;通过在线示范课程构建课程育人新模式,促进教学方式融合创新;整合在线示范课程各方优质资源,及时共享,促进推广应用,深化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机电类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路径研究
    陈如清, 张俊
    2023, 6(22):  65-68. 
    摘要 ( 47 )   PDF (138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针对高校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融合不深、学生应用研究和应用实践“双能力”不强等问题,建议建设地方特种设备产业产教融合实践教育基地。根据产业人才需求及技术发展方向,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为重点,以现代产业学院和科教融合学院为载体,探索“点线面体”和“双导双院双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为特种设备产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基于企业群的校企云平台合作研究
    尤澜涛, 张书锋
    2023, 6(22):  69-71. 
    摘要 ( 19 )   PDF (140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可促进IT类专业的发展,也有助于进一步联合中小软件企业,充分挖掘企业需求。在此背景下,该文重点研究基于企业群的校企云平台合作,既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又能为校企合作带来新的机会,凸显以企业群为基础的校企云平台合作的先进性。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翟伟良, 姚江波, 黎绮云
    2023, 6(22):  72-74. 
    摘要 ( 28 )   PDF (124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已经实践多年,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为三螺旋理论,它涉及政府部门、学校、企业之间的互动。基于三螺旋理论,大量教育工作者开展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但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较少。该文基于三螺旋理论,对于如何有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校企合作模型,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项目引领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
    陆璐
    2023, 6(22):  75-77. 
    摘要 ( 43 )   PDF (126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展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基于项目引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可形成适宜的育人载体,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目前,部分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学生缺少参与意识、特色项目不多、服务体系不全、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因此,该文提出:高校要加强教育宣传,结合专业资源创设特色项目,完善创新创业支持网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新疆开放大学一体化在线学习平台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探究——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
    周雯
    2023, 6(22):  78-81. 
    摘要 ( 35 )   PDF (153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实践,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该文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阐述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实施路径,提出了对照标准提升数字素养、制定策略培养数字人才和优化功能加强质量评价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推进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新农科背景下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研究
    马淏, 任静, 丁雨龙, 金鑫, 赵凯旋, 尹冬雪, 刘孟楠
    2023, 6(22):  82-85. 
    摘要 ( 39 )   PDF (127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农科背景下,提高农林人才培养质量,最有效的举措是产教有机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存在校企沟通不畅、利益不平衡、合作积极性不高、教学方式难以转变和培养效果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与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共同探索,提出了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构建了以学校和企业为主的“一链三环”的育人模式和以产学合作为主导的“三全”评价机制的方法。该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解决了产学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培养了具有农林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汪江涛, 宋鹏, 宋程威, 王小东, 侯小改
    2023, 6(22):  86-88. 
    摘要 ( 33 )   PDF (131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硕士研究生是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加强农业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当前农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通过加强实践课程建设、深化校企联合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实践平台育人功能、加大“双导师”培养力度等,提升农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为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高层次人才。
    新医科背景下产教融合平台探索
    韩玉
    2023, 6(22):  89-91. 
    摘要 ( 29 )   PDF (124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推动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以产教融合促进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该文针对医学院校如何在医教协同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产教融合平台的问题,通过构建“1+X”证书制度下产教融合平台模式、建设“双导师制”产教融合平台,探索有效的医教协同育人体系。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以西安工商学院为例
    魏雪莲, 闫海霞, 王蓓, 孙艳梅, 张展
    2023, 6(22):  92-94. 
    摘要 ( 49 )   PDF (127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全面分析高校教师现有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该文从教学工作、教研工作、科研工作、社会服务和师德师风5个方面,构建了适用于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综合权重,对教师的绩效考核进行综合评估,以期为推进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
    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建构思路探索
    尹晓奇
    2023, 6(22):  95-97. 
    摘要 ( 30 )   PDF (124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对本科院校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满足转型发展要求,需要引进多元化教学形式,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于此,该文分析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原则与实践策略,以供教育界同仁参考。
    模式探索
    “三进阶”(3S)项目纵向全贯通式多方协同创新教学与实践
    张国渊, 段清娟, 陈永琴
    2023, 6(22):  98-101. 
    摘要 ( 30 )   PDF (144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缺乏项目式实验实践教学支持的问题,该文提出竞赛导向的“三进阶”(3S)项目纵向全贯通式多方协同创新教学模式,阐述在创新课堂中完成项目所涉及的方案选择与评估、技术详细设计、实物加工与测试三阶段贯通培养模式的过程管理指导与验收环节,推动学生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结果证明了新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互联网+”时代双轨教学模式在专业规培医师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探索
    王卓尔, 黄婉欣, 马锌, 张维
    2023, 6(22):  102-104. 
    摘要 ( 23 )   PDF (135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在“互联网+”时代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与基于团队学习的学习法(Team-Based Learning, T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规培医师骨科临床带教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2020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6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规范化培训医师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双轨教学模式,观察两组规培医师的出科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规培医师的病历书写、技能操作、理论成绩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时代双轨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规培医师的出科考核成绩,培养其综合能力,且规培医师对此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
    渗流力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廖凯, 万涛
    2023, 6(22):  105-107. 
    摘要 ( 23 )   PDF (127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服务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目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该文以石油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渗流力学为例,分析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整合线上课程资源,将案例式、小组研讨式、专题报告式等教学模式融入线下传统课堂,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和学习效率;并优化课程考核,建立非标准化的考核体系,推动优质学科资源、科研资源向课程育人资源转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双创”背景下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唐洋, 王杰, 王国荣
    2023, 6(22):  108-110. 
    摘要 ( 30 )   PDF (124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通过分析“双创”背景下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代对工科类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制定了“双创”背景下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包括:明确工科类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双创”课程培养方案,创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多样化教学体系,为培养工科类综合专业人才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基于产教融合视角的现代学徒制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李婧
    2023, 6(22):  111-113. 
    摘要 ( 23 )   PDF (128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电子商务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需要推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该文从产教融合的理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特征以及电子商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和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了产教融合视角下现代学徒制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认同感和就业满意度,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基于协同育人的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付主木, 陶发展, 王楠, 李梦杨, 马浩翔
    2023, 6(22):  114-117. 
    摘要 ( 24 )   PDF (130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是实现大学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方式。该文从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协同、科研机构与高校人才培养协同、企业用人与高校育人协同以及地方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协同等方面,对信息类创新人才协同育人模式进行了研究,对新工科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机考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樊金娟, 李竹林, 阮燕晔, 朱延姝
    2023, 6(22):  118-120. 
    摘要 ( 29 )   PDF (129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试作为教学活动中评价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和师生双方实践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教与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以高质量题库建设为基础,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组在期末考试中实施了机考。该文总结了机考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严肃考试纪律、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和加强思政建设,以及实时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对考试环节、试卷生成和评阅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机考作为植物生理学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不仅促进了植物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为其他专业课程考试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
    校企协同育人的外语人才评价标准构建策略
    陈健美, 沈纯琼
    2023, 6(22):  121-124. 
    摘要 ( 23 )   PDF (126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校企协同育人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紧密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育人方式。校企协同育人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如何评价人才的综合能力。该文探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外语人才评价标准的构建策略,采用理论研究、定性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获取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数据,结合校企合作的实际需求,构建一套全面且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和执行体系,以便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外语人才。
    新工科背景下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课程全过程考核改革探索与实践
    曾永庆, 胡卫东, 刘晓红, 祝新念, 张应欢, 黄佳文
    2023, 6(22):  125-127. 
    摘要 ( 24 )   PDF (127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采取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侧重于教师课堂授课、期末集中考试,未区分学生的专业与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为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该文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针对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课程考核存在的考核形式单一、考试方法不灵活、考核内容有局限性问题,在对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同时,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建立全过程考核模式,以促进工程教育的发展,提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为其他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新工科创新创业实验班与一流本科专业协同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王毅, 冯辉霞, 谭琳, 郑毅, 赵丹
    2023, 6(22):  128-131. 
    摘要 ( 24 )   PDF (177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有效的跨学科、分层次和多目标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探索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和岗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兰州理工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新工科建设融合,建设了能源与环境新材料创新创业实验班,以探索新工科实验班的培养和管理模式。课题组将新工科实验班建设的“专创融合”课程、创新创业案例、实践平台和实践基地纳入应用化学专业教学体系,丰富专业教学内容,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新工科实验班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相互助力、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样态,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协同发展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新农科视域下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王惠, 范海延, 苏敏, 刘琛, 关萍, 唐爽, 于明曦
    2023, 6(22):  132-134. 
    摘要 ( 33 )   PDF (124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农科建设为我国涉农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新方向。该文介绍了近年来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行的一些探索与实践,通过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等措施,有助于培养生物科学创新创业人才,以更好地满足现代生物科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喻华兵, 王旭
    2023, 6(22):  135-137. 
    摘要 ( 23 )   PDF (127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该文探讨了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强调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创业课程、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建立创业导师团队等方式,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同时注重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为研究生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以期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质量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支持。
    依托学科竞赛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优化路径研究
    周鹏
    2023, 6(22):  138-140. 
    摘要 ( 27 )   PDF (127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学生价值取向的动态变化,学科竞赛提升“双创”效能的作用发挥受到一定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从顶层设计出发,拓展学科建设布局,优化奖励引导机制,加强指导队伍建设,挖掘有效社会资源,完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从而显著提升以赛育人、以赛提能实效,为优化依托学科竞赛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式提供有效路径。
    针灸推拿学专业“两突破三结合四注重”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张欣, 刘明军, 王储平, 刚晓超, 尚坤
    2023, 6(22):  141-144. 
    摘要 ( 32 )   PDF (127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近年来,结合国家新医科教学理念与专业教学实践,构建了“两突破三结合四注重”的针灸推拿学专业创新实训教学体系,并应用于实践教学活动中,提升了教师实训教学的能力,强化了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巩固了学生的中医思维与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该文着重介绍了创新实训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创新特点与应用成效,旨在为中医学类课程实训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创新方法
    工程管理专业BIM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研究
    陈棉, 封雪宁, 赵旺, 陈宇涛, 苟艳倩
    2023, 6(22):  145-148. 
    摘要 ( 26 )   PDF (1278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的全称为建筑信息模型,也是近年来国际建造、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相关活动领域运用的重要技术,该技术配合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转变了传统工程项目的管理形式,推动了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造价、合同、质量、安全等方面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提升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该文将BIM技术与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在掌握BIM技术特征、作用的基础上,基于现状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进行教学创新改革,实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满足社会对建筑信息化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
    CDIO理念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改革实证研究
    巩湘红, 李爱晶
    2023, 6(22):  149-152. 
    摘要 ( 31 )   PDF (137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DIO教学理念注重将理论经验转化为运用能力,强调通过实践达成目标,这与大学外语教学的目的一致。因此,在CDIO理论指导下,采用课堂教学实证方法,将英语视听说教学任务按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个环节进行模块化设计,鼓励学生参与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通过对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和考核评价三个方面的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将CDIO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提供实证性结论。
    OBE视阈下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三师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构思与实践
    于小雯
    2023, 6(22):  153-157. 
    摘要 ( 24 )   PDF (125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培养兼备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提升医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基于辽宁省5所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成果,分析现状、探讨模式、汲取经验,并尝试从OBE视角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探索解决对策,提出了“理论讲师—实践导师—实战良师”“三师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构思,并在L大学医学检验学院进行实践检验。经验总结:建议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树立科学理念、完善管理机制,为“三师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教师应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创新思维、提升专业能力,为培养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医学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SPOC + BOPPPS混合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为例
    崔晓, 苏康友, 周宝玲, 熊宇
    2023, 6(22):  158-160. 
    摘要 ( 26 )   PDF (170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改革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职业型、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教学团队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构建了SPOC + BOPPPS混合模式,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线上以超星学习通移动学习端为资源载体,线下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虚拟仿真平台为训练载体,实现教、学、练相结合,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和教师课堂引导学习相结合,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学实践证明:SPOC + BOPPPS混合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产教融合“双元”育人,“三结合三增强”实现职业成长——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陈琳
    2023, 6(22):  161-164. 
    摘要 ( 31 )   PDF (145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创”教育实施以来,高职院校教学的重心转向了产教融合。课程改革历经了“信息化构建教学设计—基于工作过程重构教学内容—产教融合‘双元’育人”三个发展阶段,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三个维度相结合,着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职业信念。以产教融合工作室为载体,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打造室内展陈设计品牌,服务四川省现代农业体系川酒品牌附加值的提升。该文分析了课程改革关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引企入校共建产教融合工作室进行课程共建、双师培养、项目共建、课程书证融通等的具体做法及实施成效。
    多主体协同的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陈国军, 陈巍, 黄家才
    2023, 6(22):  165-167. 
    摘要 ( 30 )   PDF (124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托南京工程学院机械、电气行业背景,密切对接企业和研究院所,探索构建多主体协同的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国家相关政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引,高校、政府、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相互协作,共同培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全方位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高等工程教育的社会认同度,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更好发展,实践表明该模式效果良好。
    高校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优化研究
    杜娅, 刘婧, 魏积愚
    2023, 6(22):  168-171. 
    摘要 ( 32 )   PDF (1631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学科竞赛作为大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开阔眼界、提升能力的重要平台,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为例,对高校学科竞赛的组织流程、组织方式、组织效果展开研究,指出高校在举办此类学科竞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此对高校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进行优化。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策略与实施
    岳颂华
    2023, 6(22):  172-175. 
    摘要 ( 32 )   PDF (125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支撑专业创新发展的决定要素,课程建设是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关键。以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为例,将OBE理念融入课程体系,确立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目标,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策略,开展多元过程性评价与学习反馈,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策略进行改进。在“评价—反馈—整改—评价”的循环中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于OBE理念的人工智能专业项目式教学探究
    李玉洁, 覃阳, 石奎, 马玉婕, 谭本英
    2023, 6(22):  176-178. 
    摘要 ( 28 )   PDF (138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发展迅速的人工智能专业,项目式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现阶段,各领域亟需人工智能相关人才,但现有研究中尚缺乏对人工智能专业项目式教学科学内涵及逻辑结构的深刻揭示,这显然不利于人工智能专业教师更多地了解项目式教学。OBE是以学习成果为目标导向的教育理念,基于OBE理念,剖析目前人工智能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OBE +项目式教学”理念为指导,探讨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项目式教学,为高校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基于OBE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策略研究
    郑恒斌, 张玺, 李庚英, 邓建良
    2023, 6(22):  179-181. 
    摘要 ( 30 )   PDF (127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是目前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的主要理念之一。青年教师作为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主要实施者之一,其教学技能水平对OBE理念应用的效果有较大影响。针对目前部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欠缺的现状,首先从胜任教学工作、形成教学特色、提升专业水平和实施OBE理念教学改革的基础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教学技能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而后从思想观念提升、完善培训体系、名师示范效应、教学研究团队和课程思政等方面提出了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技能的方法,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数学模糊评判法应用于涉农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评价研究
    董慧, 许俊齐, 张欢, 王瑞
    2023, 6(22):  182-184. 
    摘要 ( 25 )   PDF (133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实践作为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关键渠道,是高校保证育人质量的重要措施。在该过程中,高校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以不断提高社会实践的组织能力,提升社会实践服务水平。将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应用于涉农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改进涉农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机制和运行方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新工科机械人才创新应用能力培养探索
    李杨, 张学峰, 王永琪, 梁丽萍, 杨发展
    2023, 6(22):  185-188. 
    摘要 ( 20 )   PDF (182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对机械专业人才多样化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将机械专业学生培养成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工科人才,是高等教育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青岛理工大学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机械专业教师教学经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四位一体”课程体系、“三纵三横”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六位一体”学业指导体系。实践证明:该体系可以有效提高机械专业学生的培养效果,显著提升机械专业学生整体能力水平。
    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协同机制研究
    王玉霞, 王玲
    2023, 6(22):  189-192. 
    摘要 ( 42 )   PDF (125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校企协同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协同机制对实现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出发,针对校企协同存在的问题,分析校企协同的动力来源,建立校企协同的运行机制,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和帮助。
    创业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三赛一练”知能培养研究
    付帅, 韦唯娇, 姬秀丽
    2023, 6(22):  193-195. 
    摘要 ( 22 )   PDF (127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高校开设的“三赛一练”竞赛指导类课程数量偏少的情况,结合洛阳师范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新闻学创新创业通识示范课程——大学生创新创业“三赛一练”知能培养与实践的授课经验,从文字应用、文献综述、统计分析、团队管理、协同创新五个方面,创新性地提出并构建了以“三赛一练”知能培养为目标的授课体系。通过初步探索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生在“三赛一练”竞赛中成绩明显提升,对高校竞赛指导类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了有益探索。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优化措施
    陈丽侠, 张骥, 肖俊
    2023, 6(22):  196-198. 
    摘要 ( 28 )   PDF (129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化发展以及高校毕业生数量的稳步增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随之增加。与此同时,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以实现人生价值和财富积累。该文针对“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机制进行了简要论述,旨在为优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