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6卷 第21期    刊出日期:2023-11-10
    理论研究
    深度学习对高职教育的启示
    荣亮
    2023, 6(21):  1-4. 
    摘要 ( 28 )   PDF (132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高职教育进入了提质培优的关键时期,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首先从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出发,引入深度学习理论,对深度学习的起源、发展及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借鉴深度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为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带来了一些启示,包括:准确把握教育定位、回归教育本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成效;积极开展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教学;健全反馈和评价机制,精准提高目标达成度等。
    数字素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作用的实证研究
    陈璐, 贾靖, 吴成臻
    2023, 6(21):  5-8. 
    摘要 ( 38 )   PDF (136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素养是大学生在数字时代发展的基本素养。在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下,数字素养的提高能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该文对数字素养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结构进行界定,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从数字素养视角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
    协同创新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研究
    张笑洁
    2023, 6(21):  8-11. 
    摘要 ( 27 )   PDF (125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旨在培养与产业需求相契合的应用型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科研管理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提升科研水平、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在协同创新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管理模式也要进行改革。基于此,该文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协同创新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
    教学革新
    “云端+仿真+基地”三位一体油气地震勘探实验教学实践
    刘淑芬, 石颖
    2023, 6(21):  12-15. 
    摘要 ( 34 )   PDF (143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油气地震勘探实验教学实际,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升级教学模式、配套课程资源、革新评价标准,将思政元素融入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现“云端+仿真+基地”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效果表明:教学改革在提高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加大学生学习投入、坚定学生专业自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零售学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与管理——基于新零售与新商科双重背景
    周颖
    2023, 6(21):  16-19. 
    摘要 ( 20 )   PDF (125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适应当前新零售发展趋势及其对新商科人才培养的要求,零售学课程建设应重视实践教学的设计: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挖掘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方法,以竞赛促学习,让学生主导课堂,重点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学校需要优化调整师资结构,积极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改革相关教学管理制度,以适应零售学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激励教师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培养优秀的零售人才。
    产业学院视域下高职智能电气类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黄嘉思, 黄国健, 郭灿彬, 黄源, 蓝碧娴
    2023, 6(21):  20-23. 
    摘要 ( 26 )   PDF (129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明确个人职业目标,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以及就业竞争力的重要课程。在产业学院视域下,根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该文结合学校智能电气类专业学生的学情,以及智能电气产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团队以及全程化生涯指导四个方面进行探究,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改革措施。
    创新视角下模块化机器人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艾伟, 席明龙, 金俊
    2023, 6(21):  23-25. 
    摘要 ( 30 )   PDF (127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创融合”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这既是高校工程实践教学适应新工科教育的要求,也是高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该文基于创新视角,以多学科知识融合为着力点,对机器人工程实践教学采用模块分层化教学,借助创新创业方法和创意工具,拓宽学生创新视野,促进“工创融合”,优化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完善三峡大学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基于CDIO教学理念的高职旅游专业GIS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盛巧玲, 刘黎黎
    2023, 6(21):  26-29. 
    摘要 ( 31 )   PDF (135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培养高职旅游专业学生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技能,满足智慧旅游行业发展需求,实现职业教育人才的高质量充分就业,该文针对传统授课方式的不足,依据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育理念的内生逻辑和GIS课程的特点,重构了高职旅游专业GIS课程内容,采用了CDIO工程项目周期教学模式,建立了多元化增值评价体系。改革实践证明:改革之后,学生的个人职业技能和素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均得到提升。
    基于CDIO模式的高职PCB工艺教学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探索
    朱志强, 王慧, 王长佳
    2023, 6(21):  30-33. 
    摘要 ( 26 )   PDF (135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电子信息行业对PCB(印刷电路板)工艺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该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PCB工艺教学现状以及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模式在高职工科教学中的优势,探讨了CDIO模式下PCB工艺教学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可行性。该文介绍了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在PCB工艺教学中的一系列实践,为培养行业和社会认可的应用型PCB工程人才提供了新的途径。
    基于雨课堂平台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孙芹, 王保平, 李作丽, 张志峰
    2023, 6(21):  33-36. 
    摘要 ( 27 )   PDF (201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雨课堂平台,构建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体系,将BOPPPS六步教学法和对分教学法结合,可以实现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进行启发式讲授、活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做到教学相长。该文以典型液压系统——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为例,从教学目标制定,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环节具体阐述教学任务的实施。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冷热源工程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张永建
    2023, 6(21):  37-41. 
    摘要 ( 24 )   PDF (157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冷热源工程主要通过制冷机组、热泵、锅炉等设备为暖通空调系统服务。冷热源工程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冷热源工程基本概念、设备构造及工作原理、系统设计及运行调节等知识的重要途径。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以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应用为主的浅层认知模式,转而以知识的分析、评价和创造为主,提高学生的高阶认知能力。通过对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智力技能的提升路径,建立专业素养元认知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工程决策能力,提高解决专业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
    面向工程应用的单片机系统MBD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闫亚宾, 田亚平, 张强, 汪一, 李磊
    2023, 6(21):  42-45. 
    摘要 ( 33 )   PDF (207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单片机课程工程背景不足、与实际应用缺乏关联等问题,引入基于模型的设计(Model Based Design, 英文缩写MBD),建立面向工程应用的单片机系统MBD-MCU实训体系。该体系通过提炼工程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依次从需求分析、系统建模、代码生成、接口设计和测试等方面开展单片机实训,提升科研素养和工程能力。利用MBD模式可视化设计、可视化仿真和代码自动生成等特点,让学生掌握模型设计,锻炼单片机、控制系统仿真等多课程综合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逆向工程与增材制造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
    刘坡, 刘政, 刘运强, 宋小辉, 徐道芬
    2023, 6(21):  46-48. 
    摘要 ( 38 )   PDF (124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逆向工程和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医疗等领域,二者联合使用是产品创新设计和快速原型制造的重要方法。因此,逆向工程与增材制造技术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背景,狭义的增材制造主要是指3D打印技术。该课程一般在机械类专业开设,对授课教师的知识储备、授课方法及实践教学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课题组经过四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提出逆向工程与增材制造基础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基础为主,应重方法技巧训练而轻深层原理讲授,实践教学应加强培养学生完整的产品创新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水力分析与计算课程教学优化改革
    李军秀, 韩久宁, 梁谦
    2023, 6(21):  49-51. 
    摘要 ( 25 )   PDF (136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力分析与计算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水力学与水工建筑物之间联系的桥梁,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质量。在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对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必然趋势。因此,对该课程进行教学优化势在必行。该文对水力分析与计算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改革,通过采用课前推送学习资料预习、课堂案例模块化教学、课后拓展提升、组织参加学科竞赛等螺旋式教学方式,使教学效果良好,进一步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文科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实践
    郑重武
    2023, 6(21):  52-55. 
    摘要 ( 56 )   PDF (126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加强新文科的建设及其与产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文科生学习高等数学不仅是思维训练、技能提升的需要,更是紧跟时代步伐,掌握一定信息技术的需要。在新文科背景下,要秉持更新理念、坚持标准,以生为本、结果导向,学科融合、价值引领等原则,通过构建与新技术相关学科有效融合的课程内容、采取加强学生能力训练与提升的教学方法、强化科学素养培养等方面深化大学文科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教学设计——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为例
    龙思慧, 何静
    2023, 6(21):  55-59. 
    摘要 ( 32 )   PDF (1702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运输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针对既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考虑不全面的问题,围绕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要求,该文以核心专业课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为例,依托课程关键内容中的运行图优化设计,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分解为抽象、建模、分析、创造4个子能力培养过程,以数学建模为载体,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育改革与发展
    “互联网+”视域下会计专业继续教育问题探究
    王博
    2023, 6(21):  60-62. 
    摘要 ( 30 )   PDF (124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会计人员的职能不局限于会计核算,而是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其职业发展的方向为管理型、战略型会计。基于会计人员对于会计专业继续教育的需要,该文基于“互联网+”视域,分析“互联网+继续教育”的优势,探究继续教育存在的课程体系建设滞后、教育教学缺乏创新等问题,并提出对策。
    “全过程育人”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
    吴莹
    2023, 6(21):  63-66. 
    摘要 ( 28 )   PDF (126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过程育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系统地培养人才。创新创业(即“双创”)教育是高等教育主动响应时代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旨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该文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中心,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以“全过程育人”为突破口,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赛事活动、师资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对策,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三全育人”视域下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困境与提升策略
    杨根凤, 宁鹰
    2023, 6(21):  66-68. 
    摘要 ( 34 )   PDF (122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部分地方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相对薄弱,应分析职业生涯教育的现实困境,探索突破方法,建立适应时代发展和地方特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该文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分析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丰富课程内容、优化导师团队、转变就业观念、搭建育人体系、建立生涯档案、完善反馈机制等实践策略。
    高校公共管理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刘晏男, 张家旗, 李锐杰, 关小克, 郝宏杰
    2023, 6(21):  69-71. 
    摘要 ( 27 )   PDF (122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养创新创业型公关管理类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契合“双创”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公共管理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该文从社会需求、创新创业环节、软硬件支撑等方面,分析公共管理类专业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创新公共管理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公共管理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基于产业学院的应用型本科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司文慧, 管志光, 孙芹
    2023, 6(21):  72-75. 
    摘要 ( 43 )   PDF (143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以需定培,建设好学校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学生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过程中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产业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载体,该文从产教融合的视角,介绍了产业学院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教学方式与评价制度。
    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王丙龙, 李世中, 曹广群, 何成龙, 陈鹏云
    2023, 6(21):  76-79. 
    摘要 ( 81 )   PDF (1272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受到了高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学科竞赛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该文依托柯氏评估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机理和效果。研究表明:该人才培养模式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指导教师竞赛参与度和竞赛培训效果,对高校开展竞赛育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论新时代海洋科学人才培养策略
    李高聪, 张培珍, 李灿苹, 夏琼
    2023, 6(21):  79-81. 
    摘要 ( 43 )   PDF (127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与海洋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对于海洋科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当前评价海洋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便是是否具备一流的海洋科学人才,特别是随着沿海省份海洋产业发展的日益高端、智能化,海洋事业发展与海洋科学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密切。因此,该文基于涉海专业院校视角,着重论述了新时代海洋科学人才的培养策略。
    提高农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探索
    宋鹏, 宋程威, 侯小改
    2023, 6(21):  82-85. 
    摘要 ( 32 )   PDF (1374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硕士研究生是以培养服务“三农”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的学位类型。专业实践是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完善的专业实践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农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该文分析了当前农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升农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和考核水平,保障专业实践的质量。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自动化专业为例
    王宏宇, 刘莉
    2023, 6(21):  85-88. 
    摘要 ( 29 )   PDF (125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该文针对地方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学校实际,采取了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重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科研教学的互动等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具体措施,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新工科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工艺融合”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王媛
    2023, 6(21):  89-92. 
    摘要 ( 26 )   PDF (131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探讨了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新工科建设需求为契机,积极探索工科与艺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相互交叉的可行性,探求工科与艺术交融的新思维、新方法;详细阐述了“工艺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群设置、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改革路径
    李淼磊, 胡晓, 常秋碧
    2023, 6(21):  93-96. 
    摘要 ( 29 )   PDF (122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可推进高校一流专业建设,提升协同育人实效。然而,高校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设置相对薄弱、育人资源整合不充分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构建多维评价机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对策研究
    徐乐, 郎超男, 朱玉斌
    2023, 6(21):  97-99. 
    摘要 ( 40 )   PDF (124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学生成长、教育体系完善以及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该文首先阐述了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然后针对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认识劳动的价值、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四项具体的实施对策,对提高高校劳动教育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应用型高校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改革
    刘虹, 袁江南, 肖旻, 林洪沂
    2023, 6(21):  100-103. 
    摘要 ( 27 )   PDF (153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训课程为例,引入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建立自上而下的创新教育体系,将专业创新训练目标进行模块化分解,嵌入四年的本科教学中,探索OBE模式在高校创新教育体系改革中的应用。实践证明:改革优化了理论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以及课外综合项目强化培训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训练平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模式探索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MPH联合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探索
    杨玉丹, 李佳昱, 叶丁, 傅传喜, 毛盈颖
    2023, 6(21):  103-106. 
    摘要 ( 36 )   PDF (125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的提出,要求高校肩负起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该文从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MPH)专业学位培养的“双导师”制优势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性教育落实等方面,探讨了提升MPH联合培养质量的措施与途径,为培养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公共卫生人才提供参考。
    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协同模式探索
    李彩霞
    2023, 6(21):  107-109. 
    摘要 ( 29 )   PDF (124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该文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入手,深入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协同模式展开探索。
    高职院校卓越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研究
    苗俊美
    2023, 6(21):  110-112. 
    摘要 ( 43 )   PDF (124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对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幼儿教师专业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培养卓越幼儿教师是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该文从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现状出发,阐明了卓越幼儿教师培养的必要性。从目标定位、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校+园”协同育人等方面分析了卓越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从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设施和教学资源保障等方面阐述了卓越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管理。目的是通过探索高职院校卓越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模式,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卓越幼儿教师,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模式探究
    谢立成, 张志军
    2023, 6(21):  113-115. 
    摘要 ( 38 )   PDF (124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在教学目标、课程定位以及任课教师的课程教学实践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从教师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具体实践举措包括: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以及专业前沿信息融入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将讲授英语知识改为用英语讲授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并在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授课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进行实践的能力,为学生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支撑。为适应时代要求,该文对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探索——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创业基础为例
    徐霄
    2023, 6(21):  116-119. 
    摘要 ( 27 )   PDF (129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变革,混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该教学模式被高校大力推行,引领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使教师由“教学组织者”转变为“教学引导者”,有效推进“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是高校教师面对的新挑战和新课题。该文基于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创业基础,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三个方面探讨课程实践经验,为同类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基于“互联网+”的细胞生物学跨校修读学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王惠, 陈丽静, 苏敏, 朱延姝
    2023, 6(21):  119-121. 
    摘要 ( 40 )   PDF (132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跨校修读学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可有效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开放、共享和创新。该文围绕沈阳农业大学细胞生物学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的教学,重点阐述了教学设计、具体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并对教学进行反思,以期为提高教学成效、推进跨校修读学分的高效有序进行提供参考。
    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对策分析
    高维全
    2023, 6(21):  122-124. 
    摘要 ( 31 )   PDF (122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BE理念拓展了应用型本科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并为其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文以OBE理念为指导,分析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对策,以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基于OBE模式的中外合作专业会计实务课程实训模式研究
    彭健
    2023, 6(21):  125-128. 
    摘要 ( 22 )   PDF (158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数字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和传统会计岗位的数字化转型,会计职业所需要的岗位技能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和能力,因此,中外合作专业会计实务课程有必要引入学生学习结果导向理论(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用于指导课程的数字化转型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课程框架搭建和课程内容重构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数字技术高效开展工作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掌握会计职业所需的核心数字技术。
    新文科+新医科:学科融合交叉背景下的中医文化双语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左媛媛, 魏宁颐
    2023, 6(21):  129-131. 
    摘要 ( 94 )   PDF (124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新”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目标,是学科融合、技术创新的具体体现,需要从多学科交叉融合入手,解决在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协调创新性、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配套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存问题,该文提出中医文化双语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整合多学科资源,设计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优化设计面向来华留学生的课程教材体系;加强教师素质培养,创新教学模式;融入新媒体、新技术,强化学习体验。
    以服务地方为导向的生药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赵妍, 赵燕燕
    2023, 6(21):  132-135. 
    摘要 ( 29 )   PDF (138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生药学课程理论与实践部分脱节、学生解决实际生药鉴定问题能力不强等情况,采用结合案例分析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特色药材的深入探究。以服务地方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驱动,将区域大宗道地药材的多维度、多途径综合鉴定策略进行系统化串联,配合自主学习与合作研讨,提高学生对药材“真、伪、优、劣”的理性与感性认识,最终达到学生能够对区域道地药材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的目的,形成兼具夯实基础与锤炼技能功能的生药学课程教学新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工厂创新机制研究
    刘亚, 仲伟俊
    2023, 6(21):  136-138. 
    摘要 ( 30 )   PDF (1223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工厂是源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并将两者综合在一起,在学校内建立环境逼真、设备完善、技术先进的“教学工厂”。该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专业为研究对象,阐释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工厂的现实意义,分析推广的难点,探索其管理的创新机制。
    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的现实困境和解决策略探究
    潘慧, 王小越
    2023, 6(21):  139-141. 
    摘要 ( 24 )   PDF (125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1+X”证书制度已经实施了近五年,其是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互衔接的重要依托,是推动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制度创新,更是智能化时代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该文从“1+X”证书制度实施背景入手,探讨实施“1+X”证书试点工作的意义,分析目前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课程融入、“双师”教师素质提升、证书考核和发放标准制定,以及后续的投入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促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智能制造专业产教融合多元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付浩, 曹炳鑫, 宁水根
    2023, 6(21):  142-144. 
    摘要 ( 33 )   PDF (122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当前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校热企冷”、高职技能人才综合服务能力差等问题,提出利益共同体多元协同共建“跨专业、跨院系、跨行业”产教融合创新服务平台,开启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协同、多方共享”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实践教学表明:针对智能制造专业开展产教融合能让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工作,使自身职业技能更好地符合企业发展需求。
    创新方法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学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高红梅
    2023, 6(21):  145-147. 
    摘要 ( 25 )   PDF (124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生学业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有必要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围绕高校学业指导体系建设展开研究,为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提供指导和帮助。对此,该文从“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学业指导的内涵出发,针对现阶段高校学业指导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于如何完善学业指导体系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可以为高等院校学业指导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材料工程测试技术教学案例库的构建与实践
    段广彬, 赵蔚琳, 赵德刚, 亓滨, 范德华, 刘宗明
    2023, 6(21):  148-151. 
    摘要 ( 35 )   PDF (124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材料工程测试技术为例,通过模块化处理,将现有理论知识进行离散化重组,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建成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库,详细概括案例库的建设原则、基本要素和具体实施方案。教学实践表明:在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方面,采用案例库教学方式效果更好。
    TPKCEE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导论中的应用研究
    邓婷, 蒙柳仁, 王艳乐, 蒙连新
    2023, 6(21):  152-156. 
    摘要 ( 49 )   PDF (1423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TPKCEE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导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右江民族医学院本科护理学专业2020级、2021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级329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021级236人为试验组,采用TPKCEE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期末考试成绩与学习态度,并采用问卷法了解试验组对教学改革的评价。结果对照组学生学习态度、自主学习与期末考试得分均高于试验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改革基本满意,有74.4%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能提高学习兴趣,但是因为课程内容较难理解,希望能结合案例来帮助理解,甚至有部分学生(占试验组人数的47.2%)希望增加线下课堂学习的课时,以便教师讲授重难点知识。结论学习态度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课时有限,进行TPKCEE教学改革后会相应减少理论课讲授课时,会影响自学能力较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应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有效自主学习,并根据课程内容与课时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产教融合下的实习实训管理探索与改革
    颜琪, 郭涛
    2023, 6(21):  157-160. 
    摘要 ( 33 )   PDF (163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习实训是应用型大学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实施产教融合及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如教学体系不完善、内容缺乏连贯性与延续性、量化考核机制不完善、缺乏过程监管措施等。为此,该文以吉利学院智能科技学院2021级的学生作为试点对象,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以及合作企业的性质,对实习实训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旨在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适合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管理模式,提升实习实训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创新思维在植物学教学中的探索
    胡金璐
    2023, 6(21):  161-163. 
    摘要 ( 52 )   PDF (124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学是高校生物科学及农林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生命科学快速发展和各学科交叉的新时代,传统的植物学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该文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植物学课程教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为依据,研究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1233”模式的机械制图教学创新实践
    曹凤梅, 王国斌, 李富荣
    2023, 6(21):  164-168. 
    摘要 ( 29 )   PDF (144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基于“1233”模式,以生产实际或后续专业课程中常见的机件模型为载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和小组合作学习,用正误对比法促进深度线上学习;建成机械制图在线课程平台,利用“模型、实物、动画、测绘室”等创设教学情境;实施“N+1+1”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课程思政建设以落实立德树人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凸显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课程基于“1233”模式教学创新实践,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基于优质课程资源的“四共”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示范教学包”为例
    杨艳玲
    2023, 6(21):  169-171. 
    摘要 ( 25 )   PDF (132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互联网+”背景下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共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依托“示范教学包”开展创新教学模式实践,针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一课程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案、教学评价、教学环境,提出了“四共”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全方位教学共同体,为创新教学模式提供新的思路,提升课程资源的优质性和拓展性,实现多方共赢。
    科技赋能新商科会计人才动态培养机制研究
    张娇, 王佳, 张颖萍, 周禹彤
    2023, 6(21):  172-174. 
    摘要 ( 31 )   PDF (122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商科会计人才培养是推动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科技和产业迅速发展的数字时代,科技赋能理念也贯穿会计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可通过科技赋能设计一体化课程体系、建立一体化教材体系、创建一体化实践创新体系、构建一体化素质教育体系,加快落实“一贯制”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借助科学技术建立会计人才动态选拔、监管、淘汰机制及导师动态调整机制,为实现新商科会计人才培养、教育机制改革起到推进作用。
    人工智能应用背景下商务英语课程“专创融合”实践探索
    赖元薇
    2023, 6(21):  175-180. 
    摘要 ( 70 )   PDF (1333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该文旨在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优势,将商务英语课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通过文献回顾,该文分析了商务英语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特点与目标,并提出了课程“专创融合”的理论框架和实施策略,探讨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和实践机会的方法。研究表明: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实施的商务英语课程“专创融合”探索,有助于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为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新农科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植物生理学课程改革创新举措
    南力, 李美阳, 具红光
    2023, 6(21):  181-185. 
    摘要 ( 31 )   PDF (172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以培育卓越农林新人才为目标的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植物生理学如何充分结合课程特色进行全面课程改革,完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内在学习驱动力,建立完整的自主学习体系,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该课程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该文通过对学情进行分析,基于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在教学理念、内容体系、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教学环境、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以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市场调查课程实践研究
    张莹
    2023, 6(21):  185-188. 
    摘要 ( 26 )   PDF (141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项目式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在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寻求支持资源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方面逐渐凸显优势,市场调查是项目式教学的重要形式。该文以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为抓手,改革本科市场调查课程,通过分析流程中的各环节及教师在各环节的主要职责,期望对该类课程的项目式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创业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陆璐, 王斯海, 李冰
    2023, 6(21):  189-191. 
    摘要 ( 25 )   PDF (124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与实践脱节、同质化严重、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成果少等问题,亟待更新教育模式。该文探索 “一内核、二平台、三协同、四进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提出要通过思政引领的内核驱动,完善第一、第二课堂双平台载体,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OBE理念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研究
    胡叶容
    2023, 6(21):  192-195. 
    摘要 ( 24 )   PDF (129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创业是一种灵活的就业形式,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其中创业能力是决定创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提高创业成功率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面临的现实问题,借鉴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强调能力培养的理念,引入创业失败教育,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三维多层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提出创建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合作的创业生态系统,以此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以学科竞赛促进电子信息类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谢海情, 范志强, 唐清善, 邹望辉, 何茜
    2023, 6(21):  196-198. 
    摘要 ( 30 )   PDF (124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电子信息类本科生教育缺乏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该文探索出一种“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以参加学科竞赛为方式,高低年级学生协作,广泛培训,重点指导,以引导为主,激发学生能动性”的新型培养方法。扩大学科竞赛在本科生中的覆盖面,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团队协作参与学科竞赛,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