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2-10
    理论研究
    基于SECI模型的高等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和方略
    赵伯艳, 郭燕珍
    2020, 3(3):  1-4. 
    摘要 ( 169 )   PDF (597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技能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会展专门人才培养日益迫切。会展人才培养主体却面临着难以形成稳定的学科体系、学生实践环节表面化、会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信心危机等困境。按照SECI模型,可以从社会化、表出化、联结化、内在化四个层面构建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在突破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困境的方略上,要在表出化阶段建设稳定的学科体系,在内在化阶段深化实践教学,在社会化、表出化和联结化阶段提高建设会展专业的信心。
    个人创新性和社会影响对高职院校学生云课堂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TAM模型
    曹继娟, 尚亚飞
    2020, 3(3):  5-8. 
    摘要 ( 204 )   PDF (833KB)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修订的技术接受模型TAM探索高职院院校学生云课堂使用意愿的影响机制,考察个人创新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社会影响对使用意愿的影响,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个人创新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社会影响显著正向影响使用意愿;(2)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在个人创新性、社会影响和使用意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感知有用性在感知易用性和使用意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3)性别在社会影响和感知易用性之间存在调节作用。
    素质冰山理论视阈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丁志健, 潘乐
    2020, 3(3):  9-11. 
    摘要 ( 163 )   PDF (588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教育发展质量的提升归根到底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面向高职学生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当务之急。文章基于素质冰山理论,从显性素质提升和隐性素质培养两个角度剖析工匠精神内涵,从匠艺、匠心、匠德、匠行四个角度解构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并逐一对标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从知、情、意、行四个层面构筑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社会实践、思政课程和实境耦合等协同融合的立体化培养路径。
    我国高校学缘型人才团的误解与正解
    王巧丽
    2020, 3(3):  12-14. 
    摘要 ( 107 )   PDF (588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学缘型人才团是高校学术人才基于学缘关系形成的学术组织,是推动我国学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当前,该人才团被误解为学术 “近亲繁殖”,也因此被理解是学术界的“山头主义”,对高校的科研产出极为不利。立足于学缘关系对该人才团进行分析,发现学缘型人才团是一种典型的学术组织,是具有层次分明的团队而非普通群体。在实践中,它具有放大团队学术力量、调控学术人才和增强学术团队凝聚力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贺德辉
    2020, 3(3):  15-17. 
    摘要 ( 125 )   PDF (639KB)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下互联网大环境下,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整合,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高职院校学生从思想和行动上搭乘互联网经济的快车。这样,就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丰富高职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基金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张钊
    2020, 3(3):  18-20. 
    摘要 ( 121 )   PDF (623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有效精准的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解决创业资金短缺的问题,该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的管理现状、资金来源和定位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基金扶持初创型“种子项目”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实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健康发展,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快速成长。
    教学革新
    变易理论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设计研究
    陈雅莉
    2020, 3(3):  21-22. 
    摘要 ( 156 )   PDF (903KB) ( 1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易理论属于在全球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关键学习理论,对于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来讲,该理论也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尤其体现在和教学的相互结合中。该文重点探讨变易理论的教学观点以及学习方式跟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的相互融合,以此给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渠道,对国内阅读学习领域有一定理论意义。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法教学实践研究——以《饭店品牌文化建设》课程为例
    吴琪
    2020, 3(3):  23-25. 
    摘要 ( 145 )   PDF (865KB)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具体反映到职业院校的变化就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文章采用自编课堂满意度调查问卷,选择台州科技职业学院72名学生参与一个学期的酒店管理专业基于蓝墨云班课混合教学的试点,运用SPSS19.0分析表明,台州科技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饭店品牌文化建设》这门课程中,大部分同学持满意的态度,但总体的满意度值还有待提升;同时,男生在课程满意和总体满意度方面略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而在平台满意度方面二者并无显著差异。
    技能竞赛引导下的高职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李逢振
    2020, 3(3):  26-27. 
    摘要 ( 117 )   PDF (791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能竞赛是一种基于职业技能检验建立的一种竞赛方式,对于高职食品类专业学生教学工作实施而言,技能竞赛的创办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教育梳理学习内容,能够转变现有高职院校学生教育方法。同时在技能竞赛的引导下,也可以为高职食品类专业技能培养提供帮助,可以提升教学实践能力。鉴于此,该文针对高职食品类专业基于技能竞赛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教学实践的促进性,就其教学模式构建和教学实施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教学提供帮助。
    “磨课”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及其应用探析——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陈海松
    2020, 3(3):  28-29. 
    摘要 ( 144 )   PDF (796KB) ( 1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直以来,广州工商学院非常注重“磨课”,深知全员“磨课”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磨课”活动,以“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竞赛”等形式进行。通过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等途径,严格执行国标,不断拓展教学空间,逐步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古代汉语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药丽霞, 张胜广, 王金萍
    2020, 3(3):  30-32. 
    摘要 ( 132 )   PDF (907KB)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古代汉语课程体系以学习成果为指导确立课程目标,通过“互联网+”拓展线上课程资源,依据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调整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混合学习方式,将过程评价和学生评价纳入评价体系,明确了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古代汉语课程体系在个案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实践指导。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吉林外国语大学为例
    吕程远
    2020, 3(3):  33-34. 
    摘要 ( 145 )   PDF (793KB)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创能力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型发展战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会计学作为非会计专业的必修课,逐渐成为一门通识课程。该文论述了吉林外国语大学目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分析。并从高校教学改革的角度,论述了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学科知识,比较熟练的会计实践能力,并且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最终获得创新创业能力,以此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基于第二课堂的商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杜书英
    2020, 3(3):  35-36. 
    摘要 ( 111 )   PDF (793KB)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二课堂是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新型教育理念,不仅补充了第一课堂,更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该文主要立足于商科学生的第二课堂,探讨提升商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
    小学滚翻类技能“引导体验型”课观察报告
    汤丽芬
    2020, 3(3):  37-39. 
    摘要 ( 115 )   PDF (875KB) ( 1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是一种有意向的行为,其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学习。“引导体验型”课的概念,简单地概括为,引导体验是并列的,即“引导中体验”,“体验中引导”。这是教与学有机结合的完整过程。通过对体育课堂的观察,发现“引导体验”对学生动作发展的作用。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基础护理学混合式教学创新研究
    黄梦
    2020, 3(3):  40-41. 
    摘要 ( 98 )   PDF (793KB)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教学方式对高职基础护理学教学形成了制约,若要切实提升教学成效,全面提升学生基础护理素养,教师要与时俱进借助“互联网+”创新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文章首先就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具有的优势、教学创新思路进行阐述,进一步探讨应用策略,旨在促进高质高效教学的实现。
    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陈强, 李苗, 王新忠, 刘灵勇
    2020, 3(3):  42-43. 
    摘要 ( 99 )   PDF (897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重要组成,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进行该专业工程设计或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实践课程,由于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缺乏科学体系,导致实践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为了提高地方院校实践教学质量,采取了科学有效实践教学评价与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地方本科实践教学质量。
    探究技工院校体育课中的德育渗透
    蒋小娟
    2020, 3(3):  44-45. 
    摘要 ( 137 )   PDF (792KB) ( 2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学校教学当中,体育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技工院校体育课教学的时候,有效地渗透德育知识,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能力和技能,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意志力,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体育教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所以将德育知识渗透到体育教学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该文根据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进行研究。
    课堂导入艺术在中职外贸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董嘉颖
    2020, 3(3):  46-47. 
    摘要 ( 115 )   PDF (792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的教育水准正在迅猛提升。正所谓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学工作而言更是如此。良好的课堂导入环节将会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深度强化其认知能力。中职外贸专业课程所涉猎到的知识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并且晦涩难懂,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常常难以自主地融入其中。因此创设有效的课堂导入环节就显得极为重要,下面该文就中职外贸专业课教学活动作为核心探究对象,深度分析了如何创设课堂导入活动才能够提高教学实效性。
    基于“非标自动化”就业方向的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研究
    李富强, 杜边境, 刘勇
    2020, 3(3):  48-49. 
    摘要 ( 155 )   PDF (794KB)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题以独立学院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和专科学生的差异入手,研究了我国中小企业在“工业2025”背景下的发展趋势,结合徐海学院学生特点,提出了“非标自动化”这个就业方向,探讨了独立学院在“非标自动化”方向上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变化,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可行性研究
    宁一静, 黄玉薇
    2020, 3(3):  50-51. 
    摘要 ( 232 )   PDF (793KB) ( 1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拟现实技术(VR)作为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相融合,将为教育领域掀起一场创新风暴。该文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幼儿园建构游戏的意义,分析了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现状,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幼儿园建构游戏中做了一定设想,并就其可行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探索。
    “区块链+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价值研究——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丽娜, 李洋
    2020, 3(3):  52-53. 
    摘要 ( 143 )   PDF (849KB) ( 1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块链技术已在旅游消费管理、游客身份认证与管理、机票与酒店预订、旅游社区点评和旅游产品库存管理等旅游发展方面得到初步利用。部分名校已经将区块链融入课堂,为旅游经济提供新技术,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作为未来新技术的应用者,将区块链应用融入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进而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掌握社会新技能、适应社会新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改变了教学滞后与脱节现象,区块链技术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旅游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产教深度融合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胡玉城
    2020, 3(3):  54-56. 
    摘要 ( 137 )   PDF (1009KB) ( 1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教深度融合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线,融合企业先进生产技术和教育资源,为产教深度融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课程体系支撑,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真正实现了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相融合,学校的课程标准与企业的职业标准相衔接,使职业学校真正形成创新发展的能力,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
    基于SPOC的高职混合式教学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樊静
    2020, 3(3):  57-58. 
    摘要 ( 112 )   PDF (803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内蒙古高职院校为研究样本,对目前SPOC教学模式的使用状况、认知程度、态度偏好进行了调研,并得出了高职院校SPOC的5个影响因素。提升SPOC教学效果的对策包括:优化平台易用性,增进课程亲和力;强化知识重技能,提升课程有用性;完善课程情境,提升互助性学习;强化教学互动性,增强个性化学习。
    基于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费洁娜
    2020, 3(3):  59-60. 
    摘要 ( 126 )   PDF (792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阶段,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原来的产品竞争为核心逐渐地转变为以人才竞争,服务竞争为核心。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对于旅游与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度就会随之提升,而现阶段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的主要教育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在实践培养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诸多较为显著的问题,导致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成效并不显著。该文主要就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做了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以就业为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崔康平, 丁燕, 崔敏姝
    2020, 3(3):  61-62. 
    摘要 ( 117 )   PDF (793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为了追求各个专业理论体系的完整,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与就业脱节,学生获得的大量理论知识难以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去,阻碍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训练和提高。该文结合该校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索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方法,通过专业理论课的设置,到教学模式的改革,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性不强的问题提出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实现真正“以生为本”的高水平本科教育。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与对策探究
    张静静
    2020, 3(3):  63-64. 
    摘要 ( 159 )   PDF (849KB) ( 2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已经进入信息化2.0时代。经济落后的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否匹配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经过对菏泽市50所农村小学中150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薄弱,信息化教学能力不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不足等问题。要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需要有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共同改进和努力。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研究——以天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为例
    杨建功, 路维, 王邵臻, 马艳梅
    2020, 3(3):  65-66. 
    摘要 ( 124 )   PDF (793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构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具有思维逻辑性强、解题方法技巧性高等特点。该文针对目前一般高校结构力学课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课程特点、课程现状、存在问题、教学改革,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提升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的方法与举措。
    高校计算机教改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运用探析
    高星, 曹丽君, 耿清甲
    2020, 3(3):  67-68. 
    摘要 ( 146 )   PDF (792KB) ( 1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个领域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高校在计算机专业设置方面也给予了大量的投入。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方法创新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内容,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运用则为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教育改革与发展
    民办高校双创教育发展路径再思考——以郑州商学院为例
    张方昕
    2020, 3(3):  69-71. 
    摘要 ( 97 )   PDF (816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双创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以初心出发寻求双创教育本质,从观念革新,再以双创教育在郑州商学院的实践为例,探索其内涵发展。针对目前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遇到的瓶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建设性参考资料。
    供给侧改革视阈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张雯亭
    2020, 3(3):  72-73. 
    摘要 ( 121 )   PDF (744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供给侧改革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社会发展方式,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措施。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在高职学生教育工作开展中,推进“工匠精神”培育,能够提升现有高职学生教学工作开展水平,满足了高职学生教学工作实施需求。鉴于此,该文针对供给侧改革视阈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进行了探讨,主要阐述了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培育告知学生“工匠精神”的内在含义,对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及对策进行了归纳,以期更好地为高职学生教学工作实施提供帮助。
    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与教学改革分析
    匡成铭, 郑重, 胡邦红, 傅玮
    2020, 3(3):  74-75. 
    摘要 ( 124 )   PDF (746KB) ( 1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城乡规划越来越被重视。城乡规划专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高校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期待教学改革能得到学生认可,为社会培养出更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医学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究
    栾一飞
    2020, 3(3):  76-77. 
    摘要 ( 128 )   PDF (743KB) ( 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类高校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遇到诸多困难。为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医学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该文阐述医学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遇到的困难,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医学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开辟新的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原则与机制探究
    赵雅妮, 李海丰, 刘婷, 王家琪, 国露露
    2020, 3(3):  78-79. 
    摘要 ( 139 )   PDF (808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创新创业教育引进到专业教育中,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必然趋势,能满足高等人才培养需求,对高校教育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从创新创业教育引进专业教育的原则及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提高专业教育水平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保障机制和支持机制,为创新创业教育及专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注入活力。
    双创教育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以百色学院为例
    王娜
    2020, 3(3):  80-82. 
    摘要 ( 110 )   PDF (824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政策引导下,地方本科高校紧跟时代步伐,紧抓创新创业教育机遇,确保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师教学发展成为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发展的主要力量。以百色学院为例,通过对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教师进行访谈,发现了其发展现状,及问题存在原因,并提出了双创背景下教师教学发展的路径。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外语院校外语继续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索——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为例
    何军
    2020, 3(3):  83-84. 
    摘要 ( 122 )   PDF (746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为例,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外语院校开展外语继续教育进行了深度思考,希望能够通过该文简单的分析,可以为后研究者提供适当的借鉴参考意义。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张金霞, 朱晓红
    2020, 3(3):  85-87. 
    摘要 ( 118 )   PDF (754KB)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国家、政府及高校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厚植创新创业文化的基础上,要不断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育人体系建设工作。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不仅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的根本要求,也是确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及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基于实践育人需求分析,以齐鲁工业大学为例,构建以创业研究、创业教学、创业培训、创业竞赛、创业实践“五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进而促进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的良性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现状与创新对策探究
    陈玲云
    2020, 3(3):  88-89. 
    摘要 ( 113 )   PDF (745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任务培养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指导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当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存在课程不合理、教学内容吸引力不够、教学方式缺乏感染力等问题,需要高职院校提高认识,科学组织教学体系;科学组建教学团队,加强教学方法;发展教学载体,拓展教学渠道等方面提升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教学实效。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研究——以浙江省本科高校为例
    贾铮, 吴昕瑶
    2020, 3(3):  90-93. 
    摘要 ( 151 )   PDF (836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青年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要生力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浙江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正在蓬勃发展。该文拟从浙江省内高校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瓶颈和问题等两个方面进行回顾与反思,希望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能够服务于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探究
    罗亚军, 蔡俊清, 刘娟
    2020, 3(3):  94-95. 
    摘要 ( 114 )   PDF (744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总体来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由于起步较晚,还处于探索试验阶段,存在诸多问题。该文梳理了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出了几点建议。
    赣南客家民间艺术资源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价值与应用探析
    张文, 谢娟
    2020, 3(3):  96-97. 
    摘要 ( 124 )   PDF (745KB) ( 1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所需要改进的方向,论述客家民间艺术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在艺术设计实践课程中的价值。文章以客家民间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及其造物思想的角度来指导设计类实践课程的开展和改革,最终达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技法表现能力提高的目的。
    新工科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
    李锶, 王子嘉
    2020, 3(3):  98-99. 
    摘要 ( 115 )   PDF (817KB)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高校在创新和创业培训领域的不断探索取得了进展。它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重要问题。今后高校的教学创新与创业,应结合创新创业的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来华本科留学生生源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童苏阳
    2020, 3(3):  100-101. 
    摘要 ( 146 )   PDF (746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的核心任务之一。生源质量的优劣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随着我国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转型和升级不断加快,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重点已从扩大规模逐步转变为提高质量。对“生源质量”的理性思考和分析主要围绕在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两个方面。高校应将力气下在广开渠道、提高门槛和开展预科教育三个方面,从而进一步提升来华留学教育整体水平。
    试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刘金银
    2020, 3(3):  102-103. 
    摘要 ( 162 )   PDF (745KB) ( 1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持,小学是初期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性格以及能力的养成有重要的作用。该阶段的教育目的重点不仅仅是学生对小学知识的接收以及掌握,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为学生日后更高年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题以小学科学教育作为研究样本,深入分析探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方式以及教学方法,旨在为我国小学科学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探讨
    马富春
    2020, 3(3):  104-105. 
    摘要 ( 109 )   PDF (745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将立德树人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更高要求。在大学学习期间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本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授课行为,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着思政教育的质量。
    试论“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的“一优化·三改革”
    金晓东, 陈爱华
    2020, 3(3):  106-108. 
    摘要 ( 129 )   PDF (755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通过“一优化·三改革”推进实施“1+X证书”制度,“一优化”即对接职业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三改革”即深化“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学业评价制度改革。通过“一优化·三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学校人才供给能力,同时为职业院校推行“1+X”证书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基于协同理论的“竞标式团队协作”创新创业课堂设计研究
    吴娟频, 刘岱, 崔涛
    2020, 3(3):  109-110. 
    摘要 ( 115 )   PDF (746KB) ( 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协同理论的践行,有助于打破传统的人才创业培养模式,每名大学生都有资格参与其中,针对不同性格和长处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协同创新理论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自主活力,也能构建出创新想法,这不仅可以激发创新思维,还能提升创业兴趣。
    模式探索
    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中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
    王宝, 何丹丹
    2020, 3(3):  111-112. 
    摘要 ( 109 )   PDF (748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译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的翻译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外贸语言人才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大,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当前学生在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中存在学习难度大,兴趣低,学习效率低等问题。该文以滁州学院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为例,探讨自主学习模式对于商务英语口译学习中的问题的解决和学习效率的提高的效果,并给出具体策略。
    融合科技竞赛的林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徐娟, 朱平, 侯英, 刘祥义, 张智羿, 王潇悦, 杨晓琴, 李云仙
    2020, 3(3):  113-114. 
    摘要 ( 111 )   PDF (750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大学生科技竞赛融合到应用化学本科教学,对科技教学反哺本科教学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建立长效的参赛机制,形成“书本、应用、交流、提升”四维一体的科学教学体系、立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闭环的教学效果反馈机制。
    基于服务经济发展的高校“日语+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余耀, 翟一溪
    2020, 3(3):  115-116. 
    摘要 ( 100 )   PDF (748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当中,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当致力于服务经济发展,特别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要以服务经济发展为根基,打造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文章当中基于当前中日经贸关系的变化给日语人才提出的要求,探索了日语+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仅供参考。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通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盛虎, 赵树源
    2020, 3(3):  117-118. 
    摘要 ( 114 )   PDF (749KB) ( 1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先进的实验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该文讨论虚拟仿真技术在通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探索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模式探索
    赵春霞
    2020, 3(3):  119-120. 
    摘要 ( 146 )   PDF (751KB) ( 1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在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必然趋势,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学校的日常教学,成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新课题。
    产教融合视角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柳秋红
    2020, 3(3):  121-122. 
    摘要 ( 97 )   PDF (750KB)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在当前产教融合视角下基于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升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效果,实现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亟须解决的问题。而产教融合视角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从课程定位及保障、课程教学手段、课程教学组织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多维度探究,以期最终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培养目标。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
    杨冰, 仲蓓鑫
    2020, 3(3):  123-124. 
    摘要 ( 137 )   PDF (750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大数据、“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也在人们的生活中慢慢渗透。长久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但伴随着“互联网+”的提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理念也应该有所转变。学生单凭基础的知识以及服务能力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必须实现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型。
    “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研究
    孟牒, 王艳军, 马贝贝, 张俊杰, 谢镇
    2020, 3(3):  125-126. 
    摘要 ( 131 )   PDF (750KB)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精端技术的突破,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愈加显著,而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业已成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中坚力量。尤其是近年来,社会上所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的重要因素。该文针对高校内大学生创业现状,针对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背景研究“四位一体”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旅游景点诗文鉴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
    赵芳鋆
    2020, 3(3):  127-129. 
    摘要 ( 135 )   PDF (823KB) ( 1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是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教育教学进行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其目的是逐渐改变传统的信息流动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网络学习思考与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旅游景点诗文鉴赏》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主要从该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现状,设计混合式教学完善体的背景、目的,混合式教学的含义及模式进行研究,并对该课程混合式教学大纲、课堂组织、课程考核方式进行说明,分析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最终以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为基础,设计完善《旅游景点诗文鉴赏》混合式教学体系,为以后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探索
    何睦邻, 刘潇
    2020, 3(3):  130-132. 
    摘要 ( 98 )   PDF (760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事业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它旨在培养21世纪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全面提升高等人才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化素养。其中,创新、创业均指向同一“就业”问题,但呈现出两种不同实现状态,创新为创业丰富渠道平台、创业为创新提供依附载体,高校组织在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过程中,应高度关注两者的统一性、协同性。该文通过详述“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从宏观角度剖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实践模式。
    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李雷
    2020, 3(3):  133-135. 
    摘要 ( 113 )   PDF (759KB) ( 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当今就业形势下,因为人才市场对公办高校学生的偏爱,民办高校学生就业尤为艰难。因此,民办高校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基于民办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探讨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双创人才培养,提供一点思路和借鉴。
    基于建筑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位一体合作教育模式研究——以建筑工程专业为例
    徐维臣
    2020, 3(3):  136-137. 
    摘要 ( 124 )   PDF (746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在建筑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三位一体合作教育模式,可以打破传统应试教育中单一和落后的教学模式,提高建筑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效性。基于此,该文对建筑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意义和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最后,提出建筑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三位一体合作教育模式构建对策。
    职业技能大赛视觉下的工程测量专业“学训赛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许镇楷
    2020, 3(3):  138-140. 
    摘要 ( 127 )   PDF (758KB)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几年,职业技能大赛愈演愈烈,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技能大赛作为行业的方向标,严格按行业生产岗位设置赛项章程,突出实用性和综合性,正好与职业教育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高度一致。该文以各级技能大赛为案例,通过构建产教融合,学训赛一体的工程测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积极应用到专业人才技能培养与教学实践当中,经实践检验,该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就业竞争力、技能大赛、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李慧华
    2020, 3(3):  141-143. 
    摘要 ( 128 )   PDF (757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到了“互联网+”的信息发展时代,而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促使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定向改变。该文就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涵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病,最后给出了几条相应的改进措施,望能给我国高校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应用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探索与应用——以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郭玉芝
    2020, 3(3):  144-145. 
    摘要 ( 118 )   PDF (820KB) ( 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实践小学期是该校自2018年开始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通过应用实践小学期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该文以青岛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了自设置应用实践小学期以来的实施效果及面临的问题综述,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黄宛莹
    2020, 3(3):  146-147. 
    摘要 ( 143 )   PDF (813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克服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特别是自主合作学习不够深入,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激发不了学生学习激情等问题,进行了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构建了“和谐建模、以学定模”的建模理念,确立了初中数学课堂“五环节和谐教学模式”的框架,教师从没有模式、随意教学,到构建模式、走进模式,再到跳出模式、自成体系。
    基于“智慧校园”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建设研究
    郭志军
    2020, 3(3):  148-149. 
    摘要 ( 138 )   PDF (749KB)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大高校对教科研活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继投资兴建了实验室。在高校实验室中存在着大量的仪器设备,是各类教科研活动开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实验室管理,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该文将从现阶段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以“智慧校园”为依托,探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的建设,希望可以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就业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匡敏, 曲玲玲
    2020, 3(3):  150-151. 
    摘要 ( 135 )   PDF (749KB) ( 1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高校应当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其能更好满足市场需求,适应社会发展。该文从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出发,展开了基于就业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王碧熙
    2020, 3(3):  152-153. 
    摘要 ( 135 )   PDF (747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既是高校落实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托。高校应当推动高校教学和教学实践的改革,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价值。作为大学生自身发展而言,需要借助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个人的全面发展能力,从而促进自身未来的社会实践和职业发展。
    “教学工厂”现代学徒制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周胜奇
    2020, 3(3):  154-155. 
    摘要 ( 121 )   PDF (815KB) ( 1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效果,确保培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符合现代社会的用人标准,将教学工厂与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到教学改革中,教学工厂是以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为基准建设校园教学场所,现代学徒制是企业职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结合的产教融合的深化产物,为更好实现“教学工厂”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要依照企业生产环节建立学校内部教学氛围、将生产任务和教学内容融合,开展生产性教学、创建刚性化教学工厂考核评价体系,以确保新型教学模式贯彻落实,为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帮助。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讨
    朱文武
    2020, 3(3):  156-157. 
    摘要 ( 148 )   PDF (749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政校企协同促进培养创新创业型的工匠精神;产教融合激发“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活力;校企合作促建“协会—创客空间-孵化基地”创新平台。通过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打造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具备工匠精神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
    创新方法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市政工程专业为例
    余嵘, 宋经华, 陈希, 郭英明, 崔心水, 李红玑
    2020, 3(3):  158-159. 
    摘要 ( 129 )   PDF (725KB) ( 1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育在模式上存在许多问题,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为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研究针对市政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如何从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方式等方面采取措施,全面提升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国家研究生教育层次的发展。
    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探析
    于鹏
    2020, 3(3):  160-161. 
    摘要 ( 111 )   PDF (727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社会整体水平在不断进步,尤其在计算机网络方面,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的教育必须融入互联网思想,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创新型教学。但是,目前高校教学过程中,对于计算机的利用率还相对较低,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还需要继续。文章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于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提出了路径和建议,以此供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和研究
    立德树人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究
    张希, 王瑜, 张嬉
    2020, 3(3):  162-163. 
    摘要 ( 117 )   PDF (726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的发展时期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能够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管理效果,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政治方向,需要严格遵守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的“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在这一理念下,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该文将会从立德树人的视阈出发,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管理工作的创新对策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法学专业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策略探索
    李小亚
    2020, 3(3):  164-165. 
    摘要 ( 143 )   PDF (726KB) ( 1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法学是一门具有特殊性质的专业,如果没有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将会对我国的法制建设造成严重影响。然而,当下高校法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普遍不理想,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对思政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从而达到优化思政教育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水准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研究
    吴媛媛
    2020, 3(3):  166-167. 
    摘要 ( 117 )   PDF (727KB) ( 1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首先就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内涵进行阐述,进一步从内容设计、组织形式和组织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对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实施策略进行探究,旨在切实全面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
    民办高校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探究
    谭虹
    2020, 3(3):  168-169. 
    摘要 ( 143 )   PDF (726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教育行业的繁荣,在我国教育体制持续改革的当下,高校教育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效,其中,民办高校的数量及规模有了大幅增长。一所高校正常开展教学活动及满足学生生活需求,需要大量的物资及物品,由此也凸显出物资采购流程的重要性。该文以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其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据此提出解决办法,以规范民办高校物资采购行为。
    精准扶贫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入学教育研究
    杨小晗
    2020, 3(3):  170-171. 
    摘要 ( 117 )   PDF (777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但多停留在物质资助层面。据调查分析,贫困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较易出现问题,容易引发各类学生事故。文章从精准扶贫视角出发,探索有效的入学教育措施,帮助困难大学生健康、积极地适应大学生活。
    初中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陈凤英
    2020, 3(3):  172-173. 
    摘要 ( 152 )   PDF (725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了新目标以及新要求,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已经与新形势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有所脱节,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并创新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效率。该文分析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培养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以便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强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王倩
    2020, 3(3):  174-175. 
    摘要 ( 159 )   PDF (726KB) ( 1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以此作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保障。在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信息化时代下致使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遭受严峻挑战。尤其是手机文化的到来。因此必须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受到手机文化的影响进行辩证分析,深入分析各项影响成因,探索如何有效加强大学生群体的主流意识的措施。
    工匠精神视域下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
    何华智
    2020, 3(3):  176-177. 
    摘要 ( 147 )   PDF (725KB) ( 1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就业话题可谓是老生常谈了,因为这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被经常提起研究,广大学子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一项非常值得探究的深刻话题。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依然巨大,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实践探索——以普洱学院为例
    李冰燕, 李宛霖
    2020, 3(3):  178-179. 
    摘要 ( 133 )   PDF (776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绿色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的相关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倡导绿色环境。校园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与科研创新之地,更有必要融于绿色建设思潮中。绿色校园的建设既能够为学校教师与学生带来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在净化空气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该文将对绿色校园的含义和建设绿色校园的意义进行阐述,同时结合普洱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其绿色建设中的良好策略和方法进行综述。
    高校五维联动安全防范体系研究
    沈晨辰
    2020, 3(3):  180-181. 
    摘要 ( 152 )   PDF (728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近年来高校中发生的一些安全问题,该研究尝试将高校学生安全防范工作重新设计,全角度全时间段统筹,进行多方位联动体系管理,即“五维联动安全防范体系”,从安全教育管理的“五个时间、五类内容、五种形式、五方联动、五大保障”进行五位一体式的管理,从而实现高校安全防范工作体系化、系统化、联动化。
    思维导图在校企共教中的应用探索
    谢芳
    2020, 3(3):  182-183. 
    摘要 ( 136 )   PDF (765KB)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维导图是借助关键词对知识进行分类,并使用图形的方式来对学生知识记忆进行辅助,也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在当前的职业教育领域,校企共教常常遇到教学瓶颈,该文结合当前中职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校企共教的瓶颈实际问题,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研究。
    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创新路径探索
    徐国斌
    2020, 3(3):  184-185. 
    摘要 ( 129 )   PDF (727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广大的青少年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自身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而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的领导组织,自身的工作内容、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必须要进行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导广大的青少年,从而为我国的发展建设提供巨大的帮助。
    日语填充语的言语使用域研究——以「アノー」「エート」「マー」为例
    牟玲
    2020, 3(3):  186-187. 
    摘要 ( 180 )   PDF (732KB) ( 1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语填充语(「フィラー」)本身不具有命题内容。即使将其去掉也并不影响所在话语传递的交际信息。 因此,日语学习者容易将其当成可有可无的语音现象。实际上,填充语的出现具有语用理据,不仅是一种语用手段,更是一种语用策略,其使用折射出说话者的语用意图,是话语输出和理解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分。而中国日语学习者说日语时会受母语影响,无意识地使用中国式填充语。厘清日语填充语的语用特征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创业实践
    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路径探析
    申家字
    2020, 3(3):  188-189. 
    摘要 ( 288 )   PDF (560KB) ( 1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教师应该及时改善教学思维,结合社会实际需求与时俱进地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创业指导。积极培养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能够提高学生的工作责任感、诚信度等,促进医学生个人价值的提升,满足现代化社会需求。
    新时代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陈凯
    2020, 3(3):  190-192. 
    摘要 ( 159 )   PDF (521KB) ( 1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实现高等学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系统化,已成为提升新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该文首先探讨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分析了创业与艺术策划在学校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措施,学生实现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成功率与就业率。
    教练技术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探索
    殷晓莉, 苗文婷
    2020, 3(3):  193-194. 
    摘要 ( 153 )   PDF (517KB) ( 1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将就业优先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对此,就业指导教师需引进教练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就业指导模式,因人而异对学生进行以就业需求为导向、适应社会需求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激发自身的潜能,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
    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家精神内涵新探——基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313份大学生创业问卷和五位创业校友访谈的实证研究
    王嘉慧, 欧雪银, 文近渝, 杨媚菊, 黄洁琳, 李诗雅, 潘家欣, 覃沛瑜, 陈炳銮
    2020, 3(3):  195-196. 
    摘要 ( 127 )   PDF (573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创业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创业校友访谈结果的总结,厘清新常态下的创业家精神同大学生创业行为两者的关系,探究新常态下创业家精神的内涵以及对于大学生创业者创业行为的积极意义。
    基于动画专业三维度、全覆盖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刘刚
    2020, 3(3):  197-198. 
    摘要 ( 109 )   PDF (516KB)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三维动画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三维动画类的相关课程动画专业的实践性比较强。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坚持以动画项目为主线,学校为主导,创建三维度、全覆盖教学实践平台,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