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0-04-25
    理论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
    谭雪萍
    2020, 3(8):  1-3. 
    摘要 ( 264 )   PDF (507KB) ( 2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带一路”建设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跨文化元素,对满足创新性国家建设的需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从跨文化视角对创新创业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回顾,从跨文化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共通性、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公民基本素养要素3个层面分析了跨文化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同等重要性,并从营造跨文化环境、“一带一路”规划、高校国际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路径。
    “双创”战略背景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探索
    何谋海, 蔡琼
    2020, 3(8):  4-6. 
    摘要 ( 153 )   PDF (558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是社会进步的灵魂,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树立“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师团队,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有效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基于态度改变理论的大学生内务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李旗,唐恬,杨雪
    2020, 3(8):  7-9. 
    摘要 ( 115 )   PDF (551KB) ( 1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内务卫生是宿舍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育人功能的实施效果。学生内务卫生的好坏与态度有关,与能力无关。该文运用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劝说情境模式理论,分析大学生的态度现状以及成因,并从提升教育者素质、优化内务卫生管理的教育情境两个方面提出促进学生态度改变的有益启示,促进学生内务卫生习惯养成。
    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高职园林双创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韩婧, 欧阳帆, 聂磊
    2020, 3(8):  10-12. 
    摘要 ( 101 )   PDF (505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师资团队、实践平台等方面的壁垒,以“一专多能、求实创新”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园林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纳入创新创业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采用“课证岗赛创”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构建“分阶段、多层次、多元化”创新创业平台,打造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园林专业教学师资队伍等策略,为大湾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创型人才。
    教学革新
    项目教学法在公共艺术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索
    丁硕赜
    2020, 3(8):  13-15. 
    摘要 ( 129 )   PDF (1231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共艺术专业在教学体系中包括了多个艺术门类的学习,课程之间缺乏关联而导致对专业知识体系缺乏整体把握,而项目教学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以解决社会需求为导向,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专业能力。该文针对不同的课程与项目需求进行整合,把专业课程置入到一种真实的项目中学习研究,属于情境教学法。
    数字化读写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与实践分析
    王静姝
    2020, 3(8):  15-16. 
    摘要 ( 136 )   PDF (853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的发展也相应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这使得我国很多行业的发展都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在信息时代,读写技术也相应产生了一定的变革,基于各种信息技术和电子产品进行的读写训练和传统方式相比也发生了极大变革,在这个数字化读写视域之下,大学英语教学也相应地产生了创新实践改革,如今借助于网络平台,大学生学习英语时可选择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积极的整合课程资源,进行新型教学体系的构建,积极地进行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创新,确保学生英语学习质量和英语读写水平的提升,进而更好地实现职业化发展。
    内涵式发展背景下“抛锚教学”在电大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政府公共关系》课程为例
    宋晨枫
    2020, 3(8):  17-20. 
    摘要 ( 93 )   PDF (1107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提质量”成为第一目标导向,电大开放教育亦如此。探索新时代与时俱进的课程教学设计,对推动电大内涵式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电大《政府公共关系》课程为研究对象,探索抛锚教学下的课程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创新基于问题解决和知识重构的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在培养学员专业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社会能力,实现学员全面发展,推动电大内涵式发展建设。
    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工作路径研究——以安徽某财经高校为例
    吴艳萍
    2020, 3(8):  21-23. 
    摘要 ( 87 )   PDF (858KB) ( 1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2018年1—7月安徽某财经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调查数据,该研究分析讨论了当前安徽省某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的差异。研究发现:参加(含曾参加)共青团组织的学生较未参加共青团组织的学生拥有较高的创业意愿,共青团工作经历和积极参与共青团社团活动的经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显著作用。在新时代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新经管工程建设重要目标之一,研究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工作路径对其高校自身具有深远意义。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辅助教学方法探索
    徐娟, 肖平
    2020, 3(8):  24-25. 
    摘要 ( 102 )   PDF (937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主要围绕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辅助教学方法展开讨论,在辅助教学促进实践教育与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以期在提高本科生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能力方面获得更多可借鉴的经验与成果,将计算思维的思想深入贯彻到本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
    论翻转教学融入高校就业指导课堂的策略
    张齐东, 罗佩
    2020, 3(8):  26-27. 
    摘要 ( 98 )   PDF (853KB)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转教学在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三大困局,即知识传授方式变革之困、自主吸收知识内化之困、掌控时间合理利用之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优化课前引导、积极开展有效教学、强化课后巩固,以达到提高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目的。
    新媒体时代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研究
    朱颖旭
    2020, 3(8):  28-29. 
    摘要 ( 103 )   PDF (854KB)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国家的重视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高职院校的发展正迎来春天。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教学影响了整个教育领域。与传统教学的各种优势和特点相比,它引发了学术界的深刻思考,但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新媒体时代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新力量,为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勾画蓝图。该文在分析高职院校信息化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基于提问策略的阅读思维支架搭建策略探究
    李月芳
    2020, 3(8):  30-31. 
    摘要 ( 125 )   PDF (856KB)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基于维果茨基所创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形成的“支架教学法”,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基础,探索提问策略下的阅读思维支架构建策略,以供广大语文教师借鉴。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村小学书法教学策略研究
    宋甲星, 王建飞
    2020, 3(8):  32-33. 
    摘要 ( 167 )   PDF (852KB) ( 1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众多艺术中普及面最广的艺术,在小学开设书法课程,对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有益于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激发爱国情感,有益于增进学识修养,加强日常书写实用,书法学习的过程,就是增进学识修养的过程。书法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够恰当、充分地运用当代信息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书法课堂效率。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刘开军
    2020, 3(8):  34-35. 
    摘要 ( 128 )   PDF (851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为了满足当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应当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刻的改革与大胆的创新,从根本上打破高等数学教学难、学习难的困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基于体演文化法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践探索
    唐琦, 储敏, 李芳
    2020, 3(8):  36-39. 
    摘要 ( 113 )   PDF (1325KB)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演文化法这一新兴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将对文化的体验与演练视为语言学习的手段和目标。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水平,笔者尝试将该方法应用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以其中一个单元为例,对教学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实施成效等方面展开研究,并反思改进策略。该研究突破了体演文化法的应用范围,也对完善高职英语教学法的相关理论起到借鉴作用。
    雨课堂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张永忠
    2020, 3(8):  40-41. 
    摘要 ( 104 )   PDF (852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高专利用传统教学方式开展生理学教学时存在着一些问题,而雨课堂则是通过智能手机、雨课堂软件等来开展教学,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该文对雨课堂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雨课堂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最后探讨了雨课堂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希望有助于高职高专的生理学教师正确应用雨课堂来开展生理学教学,从而促进其教学效果的提升。
    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郝守珍
    2020, 3(8):  42-43. 
    摘要 ( 153 )   PDF (852KB)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也在逐渐进行调整,教师应该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发展和成长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通过道德教育知识的渗透,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升。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实践分析——以《价格变动的影响》为例
    林国君
    2020, 3(8):  44-45. 
    摘要 ( 157 )   PDF (854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高考改革如火如荼,中学教育进入新时代,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呈现百花齐放与争鸣之势。其中之一的议题式教学方式因对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独特的价值,渐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所广泛运用。议题式教学是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响应,也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对以往教学方法的有益创新。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智怡, 兰明
    2020, 3(8):  46-47. 
    摘要 ( 164 )   PDF (932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这与新课标改革的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当前的思政课教学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该文从陶行知的理论解读入手,阐述生活教育理论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价值,进而提出促进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增强思政课对生活和实践的关注,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边疆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丁菊英
    2020, 3(8):  48-50. 
    摘要 ( 104 )   PDF (909KB)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这既是时代赋予思政教师的新使命,更是高校的责任和担当。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边疆高校,边疆地区社会意识形态复杂,学生思想又比较活跃,学校肩负着守好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的艰巨任务。分析思政课现状,开好思政课,守好边疆意识形态的“国门”,是新时代赋予边疆高校的特殊使命。
    “在线课堂”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及应用研究
    翟富林, 郝结来
    2020, 3(8):  50-51. 
    摘要 ( 109 )   PDF (852KB) ( 1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课堂迅速兴起,越来越多地受到大家的关注。但是目前在线课堂的建设和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中职院校对于优质在线课堂建设的探索还比较少。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推进中职院校优质在线课堂建设研究,建立适合职业学校教学的优质在线课堂,满足中职生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求,笔者提出了“学校优质在线课堂建设研究”这一课题。
    高职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与改革探讨
    刘星星
    2020, 3(8):  52-53. 
    摘要 ( 98 )   PDF (852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教学与幼儿教育水平提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为幼教行业输送更多适销对路的实践型人才,也是实现幼儿核心素质教育的基础。该文立足实践教学,分析高职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困境及解决方法,搭建科学的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借助教育价值传输及反馈,在提高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同时,奠定幼儿教育革新人才基础。
    《美甲技法》课程教学评价模式中的问题与改革对策探究
    杨栩栩, 孙敬
    2020, 3(8):  54-55. 
    摘要 ( 147 )   PDF (852KB) ( 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甲技法》课程在形象设计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获取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养成职业素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育较为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结果忽视了在美甲教学中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而如今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教”活动教学中能不断深入与完善。该文通过对该课程中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分析,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活动以及评价的设计进行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自信的困境及创新探索
    汪芳萍
    2020, 3(8):  56-57. 
    摘要 ( 164 )   PDF (853KB) ( 1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开始渗透到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对此,大学英语教学应探讨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意义、现状问题以及创新途径,旨在帮助大学生正确使用英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在英语学习中加强文化意识、提升文化素质、树立文化自信。此外,还应培养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维度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理念,以实现文化育人的课程目标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
    《自我认识与发展》课程教学案例研究报告
    江慧, 李素梅, 晏心, 杨静, 常雅娟, 王枫
    2020, 3(8):  58-59. 
    摘要 ( 136 )   PDF (854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认识是大学生发展的基础,也是潜能开发的前提。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和发展可以通过“自我认识与发展”课堂教学+个体心理咨询+课后实践指导的方式来开展。该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来探讨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与开发等方面的作用和方法。
    初中美术教学中纸艺课程开发路径研究
    王晨
    2020, 3(8):  60-61. 
    摘要 ( 120 )   PDF (843KB) ( 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今,在教育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下,国家教育部门对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基于当前的教学现状,有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除了要传授学生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引导他们使用画笔描绘出五彩斑斓的世界外,还要注重纸艺课程的开发,借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作设计能力,促进美术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贯彻落实教育部门提出的建议,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运用他们感兴趣的手段进行授课,以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论翻转课堂与大学英语口语ESP教学的维度融合
    胡刘坤
    2020, 3(8):  62-63. 
    摘要 ( 132 )   PDF (854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英语口语ESP教学契合语言教学的时代发展,能更好地迎合高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需求。采用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模式的口语ESP教学,在语言体认、知识内化以及内容依托教学等方面都具有高效能。再者,借助慕课、ESP口语资源库、VR虚拟现实技术能提升口语ESP翻转课堂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金属材料专业课课程改革探索
    王晓南, 宋滨娜, 丁汉林, 胡增荣
    2020, 3(8):  64-65. 
    摘要 ( 98 )   PDF (854KB)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型人才,是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体系的必经之路。以苏州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案例研究对象,在归纳、总结专业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举措,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积累经验。
    中职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研究
    王亚炜
    2020, 3(8):  66-67. 
    摘要 ( 83 )   PDF (907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目前的教育阶段,国家倡导实行素质教育,所以,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在中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这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文主要对培养科学素质的重要性,目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这3个方面进行阐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毕峰
    2020, 3(8):  68-69. 
    摘要 ( 109 )   PDF (852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时代发展使得创新实践能力成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项必备能力,为此学校和教师应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纳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和教学方案设计之中,并采取有效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基于此,该文主要探讨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具体策略。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项目化教学案例探索——以《电气识图与电气CAD》课程为例
    张紫东
    2020, 3(8):  70-71. 
    摘要 ( 145 )   PDF (918KB) ( 1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解决《电气识图与电气CAD》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该文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主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从教学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个方面进行改进,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能更好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创新创业背景下电子工艺实习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徐建军, 王喜莲, 霍静怡
    2020, 3(8):  72-74. 
    摘要 ( 179 )   PDF (865KB) ( 1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工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工程管理、团队协作、经济意识和文化伦理的新工程师,因此我们紧密结合当前政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形势,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在电子工艺实习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将思政内容融入实习教学,从思政意识、教学内容、成绩评定等内容进行建设。通过在电子工艺的教学全过程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养成坚持做好每一件事的优良品德。
    教育改革与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探析
    高娟, 李桃, 郜春莲, 李向红
    2020, 3(8):  75-76. 
    摘要 ( 105 )   PDF (646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当代教育出现极大的改变,其让高等教育的对象、模式、环境、资源等都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这样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通过“互联网+”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讨,希望可以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陈亮, 陆芳
    2020, 3(8):  77-78. 
    摘要 ( 101 )   PDF (645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寻求适合当前时代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提升其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然而,高职院校在此方面依然面临着较大困境,致使“双创”人才培养效果受到一定影响。该文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为研究切入点,探究当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以此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
    张欣, 冯同江
    2020, 3(8):  79-80. 
    摘要 ( 83 )   PDF (640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设好高水平的高职院校,这是我国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发展高职教育所确立下来的新目标,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则是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建设的一个基础,同时也是使高职院校赢在未来的根本。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需高职院校能够在师德师风的合理建设中,将引进及培养卓越才能的教师当作核心,着重地去将人才发展支撑体系完善好,同时去培养出一支水平的确很高的师资队伍。
    论当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文化的营造
    陈树秋
    2020, 3(8):  81-82. 
    摘要 ( 82 )   PDF (705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教育更接近社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更加强烈,因此在当代高职院校教育中提倡“双创”文化理念(即创新创业理念)。就现状来看,当前高职院校的“双创”文化环境表现不佳,教育更加侧重于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育,并没有针对“双创”理念中的各项素质进行培养,这一条件下学生在今后发展中将会受到很多阻碍,因此该文将对高职院校“双创”文化教育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再针对问题提出对应的营造策略。
    基于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双创”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隗宁, 初晓
    2020, 3(8):  83-85. 
    摘要 ( 130 )   PDF (655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至关突出的作用,同时最大化地推进了我国创新创业工作。该文首先对大学生核心素养与双创精神的概念进行梳理,然后根据现实情况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双创”教育必备的核心素养,同时对“双创”教育融入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提出了重要举措。
    外语类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宋文
    2020, 3(8):  86-87. 
    摘要 ( 69 )   PDF (646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今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外语类院校作为以语言为主要学科的高等学校,具有鲜明的特点,其国际化,女生人数多,课业负担重,社会实践少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双创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针对外语类院校的特点,设计符合语言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设计,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以语言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语言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为外语类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提供了建议。
    基于企业调研的制冷与空调专业高职课程体系构建
    廖亚磊
    2020, 3(8):  88-89. 
    摘要 ( 77 )   PDF (648KB) ( 1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对云南省制冷空调企业的调研,对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步骤、方法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如何进行企业调研,企业调研的作用、流程、方法。对专业办学,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提供实做参考。
    基于学生需求视角的开放教育课程设计探索
    杨玉茗
    2020, 3(8):  90-93. 
    摘要 ( 92 )   PDF (924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放教育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态势,通过寻求自身的改革与创新,服务学生实际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和品牌声誉,才能走出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开放教育的优势之一,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可以设计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用于课程学习。开放教育课程资源设计和教学设计,应基于学生需求,使其更适合开放教育学生特点、更能帮助开放教育学生学习。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改革策略探究
    伍仕卿
    2020, 3(8):  93-94. 
    摘要 ( 145 )   PDF (647KB) ( 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虽然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但社会问题也非常突出。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点,这些孩子的父母为了给家庭增加经济收入而背井离乡,长期在外打工。因此,留守儿童教育严重失衡,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等的发展。所以,社会各界应该关爱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帮助。
    中职专业课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
    张惠芬
    2020, 3(8):  95-96. 
    摘要 ( 114 )   PDF (646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针对学生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教育,和专业的课程教育是一种有效地促进的关系。能够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因此是一种培养人才的必然发展目标。因此,需要建设好专业的课程建设和创业平台建设,这是中职学校的重点核心建设内容。在我国中职院校中,需要建立健全的创业创新培训平台和专业的课程教学平台,使二者互相联系,建立一个具有专业性的师资队伍,能够具有专业性和创新创业素质的团队。开展好专业课的教学体系,做好创业的就业实训基地建设。
    马来西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途径及启示
    孟凡淇, 马彬彬
    2020, 3(8):  97-98. 
    摘要 ( 200 )   PDF (704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上升至马来西亚国家战略的高度,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马来西亚大多数公立大学的广泛认同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同时,如何解决教育教学的针对性、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现发展的可持性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机械类本科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
    高嵩, 李奇涵, 谷东伟, 刘小勇, 郝兆朋, 陈鹏霏, 卢明明
    2020, 3(8):  99-100. 
    摘要 ( 114 )   PDF (649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进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该文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前提,以机械工程本科专业为例,就制定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念和优化策略等问题进行论述,优化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机械类本科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等方面采取的优化措施与方法。上述方法已应用于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模式探索
    论职业资格清单外高职专业教育校企协同机制的创新
    易洁
    2020, 3(8):  101-103. 
    摘要 ( 114 )   PDF (715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资格清单外高职专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应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以政策为依据,激发内驱力;以组织为纽带,形成共同体;以教改为突破,释放作用力;以教师为核心,构建人才库,促进校企成为有机联结、紧密互动的利益共同体和发展体。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魏誉华
    2020, 3(8):  104-105. 
    摘要 ( 88 )   PDF (710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主要概述了现代学徒制度,分析了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提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方式。
    基于Sakai网络教学的信息光学新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侯秀芳, 闫玲玲
    2020, 3(8):  106-107. 
    摘要 ( 91 )   PDF (711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信息光学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的现状,利用赛课网络教学,讨论了该课程的改革思路,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大学生培养路径探索
    徐步文
    2020, 3(8):  108-109. 
    摘要 ( 144 )   PDF (699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大学生培养意义的基础上,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大学生培养面临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同时对如何更好地做好农民大学生培养发展工作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农民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范式构建——基于孵化器模式的研究
    高思美, 章舜, 刘军, 陈斌, 毛辉
    2020, 3(8):  110-112. 
    摘要 ( 112 )   PDF (749KB) ( 1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是中国创业大军的主力,高校创业孵化器是培育创业力量的主要途径。打造以创业导师为核心,通过资源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创业教育范式模式,实现高校 创业导师、大学生创业者、投资人等多方主体的资源整合,构建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创业导师、文化引领“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范式,实施软硬技能融合培养模式,促进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李瑞星, 郑金伟
    2020, 3(8):  112-114. 
    摘要 ( 86 )   PDF (717KB) ( 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引领着当代的高校教育者、高校管理人员以及当代的大学生朝着创业思潮发展,各个高校采取了多种方式和方法以此来加强创新和创业方面的工作,在高校的鼓励之下,大学生积极参加、纷纷创业,大部分的学生在这条创业之路有所成就,但是由于高校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理论与实践之间没有联系起来等等现实问题,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拥有创业热情然而在现实面前止步,如此创业效果十分不利。由此,各个高校在积极创建适合大学生创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认证理念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赵岩松, 崔江涛, 张国良
    2020, 3(8):  115-117. 
    摘要 ( 92 )   PDF (801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力量。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通过“产出导向”明确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坚持“学生中心”建立大数据的学生个性化创新创业影响因子模型和分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多样性评价机制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持续改进”,全面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高校业财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张树阳
    2020, 3(8):  118-119. 
    摘要 ( 143 )   PDF (708KB) ( 1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逐渐开始重视财务人员业财融合的能力,这也给高校培养会计人才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挑战。高校如何培养业财融合型人才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该文由分析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业财融合型人才所需的能力这两点展开研究,由此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给出相应建议。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模式创新探索
    林鑫鑫, 杨茜, 史秦, 张嘉旭, 张光伟
    2020, 3(8):  120-121. 
    摘要 ( 126 )   PDF (699KB) ( 1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就业指导与服务模式是提高医学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医学院校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与就业成功率的主要途径,更对实现医学院教学管理目标与推动医学行业持续发展等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文简单介绍了医学院校改革创新就业指导与服务模式的重要性,在结合现阶段其就业指导与服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扩大其对提高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积极影响力而提出一些新建议与新措施。
    现代学徒制下时装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李臻
    2020, 3(8):  122-123. 
    摘要 ( 108 )   PDF (710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论文特别探讨了在信息社会背景以及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时装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时装管理分别涉及了服装设计、服装零售、服装渠道管理、服装人力资源管理等,即时装管理人才必须围绕服装将涉及它的专业融合起来。这必然对现代学徒制产生挑战,需要校企联合优化资源,在互联网链接下,实现多领域、多层次学习,因为不可能一个教师精通这么多学科。其中的信息技术也必然成为核心。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初中生物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创新
    陈慧慧, 曾如钰, 程欢, 张曼曼, 张海燕
    2020, 3(8):  124-127. 
    摘要 ( 115 )   PDF (1216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卷讲评课作为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课型之一,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试卷讲评,既能够对前一阶段的教师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又能对教师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和对学生的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试卷讲评课普遍被上成“对答案”课,这样的试卷讲评课效率非常低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提倡,教育大数据也随之进入大众视野,纵观整个教育界,试卷无疑是最适合进行大数据应用的。故该文旨在通过大数据平台挖掘试卷背后的丰富信息并应用于试卷讲评课课堂教学,尝试创建一个将大数据试卷分析与试卷讲评课结合起来的新型试卷讲评课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试卷讲评课效率。
    转型发展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及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黄淮学院为例
    张文俊
    2020, 3(8):  127-129. 
    摘要 ( 85 )   PDF (752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教领域改革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在学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构建契合专业特点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高校德语教学中多模态翻转课堂模式的有效应用
    谢晓东
    2020, 3(8):  130-131. 
    摘要 ( 105 )   PDF (710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教学改革背景下先进育人模式不断丰富,具有优化调配育人资源,满足教学活动科学发展需求,培育学生综合素质,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等积极意义,为此教师需加大新型教育模式研究力度,探索有关教法在育人活动中的应用模式,旨在提高教改质量,赋予新型教法新时代教育活动更优表现形式。该文通过探析高校德语教学中多模态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方略,以期助推高校德语育人活动科学发展。
    基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模式优化对策探析
    朱晓萍, 王瑞晓, 黄得纯, 赵云翔, 刘燊
    2020, 3(8):  132-133. 
    摘要 ( 154 )   PDF (711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开展该质量的思政工作,可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推动学生向着更加良好的方面发展。基于此。该文通过对课程思政与协同育人关联性的介绍,进而挖掘出当前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质量,提升协同育人效果。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构建
    李田华
    2020, 3(8):  134-135. 
    摘要 ( 114 )   PDF (710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是创新的主阵地之一,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上做出了很多尝试与努力,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不断探索两者间更科学、合理的融合模式非常关键。该文将具体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存在问题深入分析,并提出基于“三螺旋”理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新方法,以达到预期教育目标。
    OBE理念在《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实践研究——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沈璐璐
    2020, 3(8):  136-139. 
    摘要 ( 134 )   PDF (1096KB) ( 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首先研究了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模式,将教学活动分为准备、实施、保障3个阶段。并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成果评价3方面介绍了OBE理念在《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实践过程,通过改革效果比对发现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和学习满意度,增强学生的自学和团队合作能力。
    创新方法
    基于“东北振兴”的高校科研队伍建设的时代定位与作用探究
    阎迪
    2020, 3(8):  140-141. 
    摘要 ( 89 )   PDF (775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现东北振兴是新时代赋予东北地区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新使命,科研队伍建设作为高校建设的核心,应切实担负起为实现东北振兴发展使命与责任,充分发挥好高校科研队伍在东北振兴中重要作用,为实现东北振兴服务。
    新媒体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路径探究
    杨猛
    2020, 3(8):  142-143. 
    摘要 ( 104 )   PDF (775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创新党建工作,旨在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加强党建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促进学校党建工作在新媒体时代趋向信息化与现代化发展。高校结合新媒体实施党建工作创新,需要正视新媒体时代的党建工作问题,分析党建工作创新面临的阻碍困境,结合困境问题,实施革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等策略,以此实现党建工作在新媒体时代的有效创新
    学生学业进步情况可比度量的新方法探索
    邢飞, 吴星, 胡亚楠, 付伟阳
    2020, 3(8):  144-145. 
    摘要 ( 129 )   PDF (788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学业辅导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业活动,但学生成绩有没有提高没有有效的方法考量。该文以不同年级相邻两个学年学生整体的进步情况的计算方式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一种学生学业进步情况可比度量的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学在大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蔡嘉慧
    2020, 3(8):  146-147. 
    摘要 ( 100 )   PDF (779KB) ( 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加强培养现今大学生的个人学习、生活等多方面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在班级、宿舍内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并让班级管理更明确化、规范化、科学化,在此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大学生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比较,得出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职能架构传统模式、基本程序等内容进行精要提取,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结合,明显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意识和班级管理效率。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侯振鞠
    2020, 3(8):  148-149. 
    摘要 ( 96 )   PDF (778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引领下,产教融合思想理念的生成,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提供契机,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开展的重要举措,实现高职教育的有效性,提高高职人才培育质量。为了探究教育与产业进一步融合形式,该文着重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价值,论述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有力支撑条件,提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
    高校辅导员提升贫困生心理资本对策研究
    王晓东
    2020, 3(8):  150-151. 
    摘要 ( 118 )   PDF (778KB) ( 1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主客观原因,高校中存在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高校辅导员应该重点关注这类人群,因为他们也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社会和家人期盼的结果。辅导员要正视贫困生心理脆弱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积极探索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的贫困生自强意识帮扶对策,进而增强贫困生心理资本,提升贫困生竞争能力。
    高校“青马工程”院部培养路径探析——以广东省某高校智能制造学部为例
    张元
    2020, 3(8):  152-153. 
    摘要 ( 163 )   PDF (847KB)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马工程”全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旨在培养出一批信仰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院部作为高校的基层机构,应站在培养大学生骨干的第一战线,肩负起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后备人才干部的重要使命,弥补校级“青马班”容量有限的缺失,确保高校院部大学生骨干可以依托“青马班”强化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专业技能。因此,该文以广东省某高校智能制造学部为例,探究“青马工程”培训班存在的问题及现实培养路径。
    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
    史付田
    2020, 3(8):  154-155. 
    摘要 ( 140 )   PDF (791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伴随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步上升,大学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实用人才的重要基地,因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一直是社会大众关心的热点。思政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是现阶段我国大学教师所需解决的重难问题之一。文章就如何加大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力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高职院校以“创新”传承工匠精神的路径探析
    刘锦鑫
    2020, 3(8):  156-157. 
    摘要 ( 125 )   PDF (797KB)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新形势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高职院校十分重视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传承工匠精神,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该文重点探讨高职院校以“创新”传承工匠精神相关问题。
    地方院校大学生自我管理现状与改革创新——以湖北某高校为例
    王晓梦, 孔军
    2020, 3(8):  158-160. 
    摘要 ( 81 )   PDF (844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了解地方院校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特点和现状,该文以湖北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样本收集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差异性分析。研究发现:(1)男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整体优于女生,尤其是情绪控制能力;(2)独生子女的自我管理能力优于非独生子女;(3)担任学生干部对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有重要影响;(4)不同年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为:大一>大四>大三>大二;(5)手机使用频率的高低对自我管理能力具有显著差异性影响。基于该研究,提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基于ASP.NET的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吴冬芹, 林志雄, 林昱辰, 王靖雅, 耿康康
    2020, 3(8):  160-162. 
    摘要 ( 134 )   PDF (886KB) ( 1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承担着科学研究、项目研发的重要责任。而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会形成论文、专利、著作等科研成果,那么构建完善的科研成果管理系统就显得更加重要。基于SP.NET的科研成果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该文就针对ASP.NET的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几点具体分析。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养成路径探究——从《中国机长》谈起
    张毅
    2020, 3(8):  163-164. 
    摘要 ( 151 )   PDF (779KB)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辅导员的职业素养程度体现了辅导员职业化的水平。如何通过提升职业素养来提高职业化水平,关系到辅导员职业生涯的发展。该文从《中国机长》看到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对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提升职业素养的途径。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创新探讨
    晋一妍
    2020, 3(8):  165-166. 
    摘要 ( 120 )   PDF (775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教育工作开展,需要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培养出适应于市场发展的人才。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比较关键,创新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方式,和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就显得比较重要。该文就新媒体对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影响以及创新的措施详细探究。
    非遗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高职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王莺洁
    2020, 3(8):  167-168. 
    摘要 ( 189 )   PDF (778KB)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载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和传承瓶颈,传统手工艺(非遗)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创新同样面临着困境。高职院校作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有义务和使命在传统手工艺(非遗)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方面有所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科学研究、资源整合、信息技术优势,开展实地性研究,积极探索传统手工艺(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高职培养对策和路径。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高中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探索
    姚钰
    2020, 3(8):  169-170. 
    摘要 ( 159 )   PDF (777KB)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现代高中学生来说,无论在毕业后是选择升学还是选择就业,都将成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储备力量。因此在现阶段的教育工作中,有必要对高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个体的职业方向,让学生具备就业能力。有鉴于此,该文首先论述了就业能力的构成要求,然后在分析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上,探索运用职业生涯规划提升高中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
    提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索
    徐小虎
    2020, 3(8):  171-172. 
    摘要 ( 81 )   PDF (778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等职业学校如今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输送单位,国家也适时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校项目建设的要求,由此可见,国家已经对中职教育的教学实效性表明了重视态度。在中职教育中,会计是现在热门且人数众多的学科之一,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实效性往往不尽如人意,作为中职学校,如何提升基础会计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学会这项技能,利用这一技能回报社会,回报自己,是作为教育者的校方需要重视的问题。
    高校红色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许永莉, 司玉兰, 周欢
    2020, 3(8):  173-174. 
    摘要 ( 910 )   PDF (834KB)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要把青年学生培育成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热爱人民的质朴感情、有社会责任和民族担当精神的时代新人,就需要将红色文化、红色基因融进青年学生的血液中。然而,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面临着空间局限性、时间局限性、受众局限性、方式局限性等困境,因此找到红色文化传承的对策是我们高校加强红色文化传承的当务之急。
    基于ISM模型导师制双创训练项目影响因素研究——以驻保高校为例
    张英健, 赵士一, 甄士俊, 张艳新
    2020, 3(8):  175-177. 
    摘要 ( 108 )   PDF (1002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高校导师制下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践发展的主要因素,促进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该研究针对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发展现状,对驻保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运用ISM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学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投入力度与导师对于项目的负责程度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实践开展具有重要影响。最后针对这两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有效对策建议: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提升导师指导工作责任感。
    新时代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张前贵
    2020, 3(8):  178-179. 
    摘要 ( 151 )   PDF (778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培养优秀青年学生的时代重任。班级是高校微型管理的基层组成单位,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效率及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学生班级管理一直以来都受重视和关注。文章总结和分析了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学风、学生队伍、管理制度、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班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新时代组织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王琰
    2020, 3(8):  180-181. 
    摘要 ( 103 )   PDF (778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组织员是一支专门从事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的党建工作队伍,充分发挥组织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该文提出了组织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及路径,通过“四大课堂”载体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修德修身教育、励志力行教育。
    基于AI大数据的高考志愿报取“五步法”探析
    刘春松
    2020, 3(8):  182-183. 
    摘要 ( 118 )   PDF (777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考改革在循序渐进,高考志愿的报取是每一个考生家长都迷惑但是又必须面对的课题。围绕高考志愿报取,结合当下高考改革的现状,基于信息化社会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支持,在完善的大数据基础下,我们创新地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高考志愿报取五步法,暨此“五步法”能够助力高考考生家长和考生,完成高考志愿的报取。
    创业实践
    高校“创客空间”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聂方彦, 李建奇, 张平凤
    2020, 3(8):  184-185. 
    摘要 ( 153 )   PDF (618KB) ( 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客空间活动的开展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高校创客空间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基于多元分层的双创人才培育体系,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实施。论文总结了大学创客空间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获得的经验,对创客空间双创人才的培育模式以及相应机制进行了探索和提炼。
    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的影视动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
    赵玉福, 王英全, 徐海霞, 李超宇, 张宗元
    2020, 3(8):  186-187. 
    摘要 ( 206 )   PDF (542KB)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视动画专业是就业前景比较广阔的产业,涉及行业多样,就业岗位繁多。尽管如此,受文化创新产业的大环境影响,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同时也使得一些具有影视动画片的编导能力和初步的创作能力,并具有较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遭遇瓶颈期。故此,该研究就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为出发点,探寻影视动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新路径,以为大学生就业路途畅通提供可行性借鉴。
    试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推动作用
    宋超, 王媛媛
    2020, 3(8):  188-190. 
    摘要 ( 111 )   PDF (555KB)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2年以来,教育部对于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就一直很重视,尤其是随着每年高考人数的增加以及民营高校的出现。随着每年高效录取人数的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向,对于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而言,建立学生党支部,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对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使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学校来寻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该文简要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推动作用。
    高校众创空间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探索——以成都大学CC空间为例
    熊姝闻, 陈烈, 刘巧玲, 白涛涛
    2020, 3(8):  191-193. 
    摘要 ( 84 )   PDF (550KB) ( 1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众创空间不仅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评价标准、教学方式产生深刻影响,还促进高校与产业结合,融入服务城市发展战略,为社会发展夯实人才根基。通过分析介绍成都大学CC空间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要特色和举措,包括激发创客自主性、聚焦地方新经济业态、与创新创业教育联动,研究探索高校众创空间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曹文波
    2020, 3(8):  193-195. 
    摘要 ( 83 )   PDF (557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质量创新创业师资短缺目前已成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国外高校在创新创业教师准入机制、教师培训体系、教育评价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充分借鉴先进的经验和理念,结合国内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背景,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有效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评价探析——以贵州高校为例
    刘姗, 赵碧印, 王洪伦, 邓羽羽, 陈青
    2020, 3(8):  196-198. 
    摘要 ( 161 )   PDF (574KB)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好地设计、管理和创新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使志愿者服务项目更贴近青年志愿者。该研究通过采用重要度——满意度分析模型(IPA)方法,对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的涉及因素进行了评价和讨论,以期为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管理和创新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