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编辑部公告
杂志声明!
2020-05-17
投稿须知
2020-05-17
论文模板
2020-05-14
更多>>
基本信息
主 管: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6-52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604/G4
社长:张 磊
副社长:杨 爽 穆延博
责任编辑:于诗洋
出版: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编辑部
电话:0451-84611887
社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00号
邮编:150010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7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24-07-10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三强两融”:全媒体时代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路径研究
邱婕
2024, 7(13): 1-4.
摘要
(
39
)
PDF
(119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媒体时代给传统文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带来了改革的契机与转型的方向。在全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面临“低效”与“错位”的双重问题,应坚持“强化学生主体”“强化教法更新”“强化课程迭代”之“三强”教育理念与“融合课堂与实践”“融合专业与学科”之“两融”教学理念,实践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路径。
跨专业虚拟仿真实习中信息主管业务教学设计——基于广东财经大学教学实践
雷小乔, 孙红英
2024, 7(13): 5-8.
摘要
(
24
)
PDF
(115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经济统计学专业学生而言,跨专业虚拟仿真实习能培养实践能力,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训课程。但在课程中,担任生产制造公司信息主管的学生往往因为职责定义较宽泛、业务设计偏简单等问题,无法获得充分的锻炼。该文提出:应在信息主管业务设计中引入统计核算业务,构建用于评价生产制造公司经营状况的经济指标体系,以达到综合训练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该文首先介绍了现阶段信息主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引入统计核算业务的益处;其次,介绍了统计核算业务的内容设计,讨论了资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问题;最后,讨论了信息主管仿真教学的过程设计,并进行了总结。
新质生产力下矿山生态修复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俊, 文志杰, 王沉
2024, 7(13): 9-13.
摘要
(
28
)
PDF
(122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针对课程教学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匹配、课程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适应、课程考核体系与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不相符等问题,指出新质生产力引领矿山绿色转型科学内涵、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和矿山生态修复课程目标设计理念;提出优化课程内容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和优化考核体系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实践表明: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矿山生态修复课程教学改革丰富了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和人才培养效果。
教学革新
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基于土木工程地下方向的教学研究
曲萍, 马丽珠, 庚佳
2024, 7(13): 14-16.
摘要
(
33
)
PDF
(111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全面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地下空间开掘工程迅速兴起,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亟须改革。许多学校结合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现实环境不断探索新的教学路径,立足土木工程地下方向的教学现状调整育人思路,加快课程改革进程。该文结合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改革对策,以期为提升土木工程地下方向的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化工前沿讲座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刘璇, 唐敏, 李娜, 董雄辎
2024, 7(13): 17-20.
摘要
(
32
)
PDF
(109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工前沿讲座课程属于学科前沿讲座课程系列,是本科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础课程知识的必要补充,也是专业课程内容的有效延伸。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有机会充分了解化工行业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态,明确深造和就业的方向。该文根据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目前化工前沿讲座课程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化工前沿讲座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探讨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为相关学科前沿讲座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向的探索
唐慧羽
2024, 7(13): 21-23.
摘要
(
31
)
PDF
(109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升级,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为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质人才的重要途径。该文旨在探索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向,通过分析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教学内容与需求对接、教学方法创新和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的改革策略,以期推动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持续发展。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唐玲, 熊兴中, 陈明举, 杜玲艳
2024, 7(13): 24-27.
摘要
(
27
)
PDF
(122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该文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制定新的课程目标,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构建以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实践课程体系,并形成证明成果的多元化评价考核机制;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并解决通信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
工程力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梁腾飞
2024, 7(13): 28-31.
摘要
(
25
)
PDF
(179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轨道交通土建类专业课程的知识往往建立在力学基础上,且专业知识与技术联系紧密,工程力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所处的地位非常重要。该文分析了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工程力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了模块化教学、专题项目式教学、工程案例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课程资源建设方案及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为类似课程提供借鉴。
基于“互联网+”背景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高妍
2024, 7(13): 32-34.
摘要
(
25
)
PDF
(121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推动大众创业的新理念,并针对大学生创业制定了优惠政策。为落实国家提出的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许多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鼓励大学生树立创新思维,积极自主创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改革的重要工具,可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融通、虚拟及现实教学空间的有机结合,从而打造全新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模式。基于此,该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旨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标。
科教融合背景下新工科专业的实习课程建设路径探索——以齐鲁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为例
宋晓哲, 石峰, 朱传勇, 陈蕾, 张旋, 李玲, 马惠芳
2024, 7(13): 35-37.
摘要
(
25
)
PDF
(112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习实践类课程是工科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途径。新工科专业依托国家新兴产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强调实习实践类课程建设,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特色,构建多维融合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创新和创业,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成为能够支撑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该文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实习课程为例,探讨了新工科实习课程建设的可行路径。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森林植物课程改革
邵妍丽, 任军辉, 张高翔, 王利
2024, 7(13): 38-40.
摘要
(
21
)
PDF
(109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能力为本位”是高职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森林植物课程作为林业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适应职业本科教育、拓宽学生就业方向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从明确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内容与实训体系、科学设置评价方式几个方面对课程改革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旨在使该课程的教育教学更好地适应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为当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优秀的林业人才。
新工科背景下泵与风机课程信息化教学研究及实践
衡丽君, 董闪闪, 王万召, 蒋建飞
2024, 7(13): 41-44.
摘要
(
38
)
PDF
(112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为了满足能源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开展泵与风机课程信息化教学势在必行。基于该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该文从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课程教学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教学模式创新以及教学评价机制建设等方面阐述了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实施内容与经验。
新商科背景下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江汉大学为例
王琼
2024, 7(13): 45-48.
摘要
(
27
)
PDF
(123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商科建设要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金融人才。该文首先分析了新商科建设下金融学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其次以江汉大学为例,从师资队伍、实验室基础设施、校企合作等方面分析了金融学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和条件;最后构建了由课内基础实践、创新活动实践和行业认知实践3个部分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并说明了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及实施效果,为商科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提供经验借鉴。
新商科视域下数智化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
梁雯
2024, 7(13): 49-51.
摘要
(
25
)
PDF
(114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智化技术的发展促使财务运行模式逐步向财务数智化转变。高校要结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制定跨学科的财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数智型财务人才。该文主要从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出发,分析改革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财务会计课程体系建设具体改革路径,为数智型财务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新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程“金课”的探索与实践
梁芳, 黄艳红, 黄茂春, 梁玉琼, 阳春苗, 盘涌, 罗彩神
2024, 7(13): 52-54.
摘要
(
22
)
PDF
(115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善评价体系,创建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程,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授课相结合,突破教与学的时空局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独立学院打造“金课”提供了新思路,为其他课程打造“金课”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学科交叉背景下的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沈亚龙, 贾佳, 佘小杰
2024, 7(13): 55-58.
摘要
(
29
)
PDF
(109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叉学科建设作为我国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建设“双一流”高校以及促进高校未来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新能源材料课程拥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典型的多学科交叉性,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学、光电子学、半导体技术和电子器件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该文在目前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科背景和教学实践经验,从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外实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探索与改革,为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借鉴,也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引导的研究生课程改革——以测井数据处理与解释课程为例
唐晓敏, 宋延杰, 何春波
2024, 7(13): 59-61.
摘要
(
25
)
PDF
(115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设高质量的研究生课程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重要保障。测井数据处理与解释课程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是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方向的重要学位课之一。该文对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采用分层次教学、多门课程结合授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法,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
驻扎实验室的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隋广洲, 马兴灶, 王磊, 陈璐
2024, 7(13): 62-65.
摘要
(
30
)
PDF
(130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针对高本衔接或专升本等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驻扎实验室的新的电工技术教学方法:首先,分析了当前教学方式在高本衔接和专升本学生培养中的现状,阐述了实验室教学方法的潜力和优势;其次,详细探讨了实验室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的框架,通过可视化的框架图展示实施路线;最后,总结讨论了实验室教学方法的特点,并对该方法的推广和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教育改革与发展
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探讨
宾冬松
2024, 7(13): 66-69.
摘要
(
22
)
PDF
(112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已成为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体育教学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的作用更加重要。该文旨在探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首先介绍了健康中国建设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接着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助力。
“秦创原”背景下高校“双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路径研究
申思, 李美莹, 王丹
2024, 7(13): 70-72.
摘要
(
24
)
PDF
(109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能够实现教育的精准供给,并大力促进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提升。该文结合“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背景,分析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高校进行此项改革的重要性,最终提出了“秦创原”背景下高校“双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路径。
“双一流”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学科群建设现状
黄晓彤, 赵红, 任路, 李丹
2024, 7(13): 73-75.
摘要
(
22
)
PDF
(109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双一流”背景下,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科群建设逐渐成为热点,致力于推动学校高质量学科建设。该文首先介绍学科群的概念及学科群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中医药学科群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提出中医药院校学科群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加强中医药院校学科群建设的措施,为中医药学科群建设提供有效参考信息。
产教融合视域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张慧, 单婷婷, 王娟
2024, 7(13): 76-79.
摘要
(
23
)
PDF
(112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十分关切的问题,推动“产教融合、行业共建”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路径,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和商业紧密联系,是实施产教融合的重要落脚点。该文分析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设置、平台建立和考核机制3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大类招生模式下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以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肖怀娟, 杜清洁, 王吉庆, 刘珂珂
2024, 7(13): 80-82.
摘要
(
21
)
PDF
(114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高校大类招生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能够强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该文以河南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为例,分析了该专业的特点,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内容整合等方面提出具体改革策略,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高职英语服务区域经济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贺文琴
2024, 7(13): 83-85.
摘要
(
21
)
PDF
(119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与高职英语教育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职英语教育是服务区域经济、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的高等教育形式,是英语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英语教学必须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按岗位能力对英语人才的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使之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
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突出问题及对策思考
周献策
2024, 7(13): 86-90.
摘要
(
24
)
PDF
(122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广西民办高等教育持续高效发展,取得一定的成就。该文通过对广西6所民办高等院校相关数据整理,发现广西高等民办教育在学校资源层面、发展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立足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抓住机遇,开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局面;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多措并举,推动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加强引进和留住优质教师,大力培养与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改变单向度人才培养现象,建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模式,进行前瞻性的谋篇布局,持续推动广西民办高等教育改革。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专业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探究
申梦雅
2024, 7(13): 91-93.
摘要
(
28
)
PDF
(119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探讨了以产教融合为主的高职院校专业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重点在于专业设置、资源配置、实施过程和成果绩效4个方面;主要研究了高职院校专业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及评价情况,并给出具体优化建议;通过建立综合的评价体系,实现高等院校专业群与行业需求的深度结合,保证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对接,对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监测应用型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张霞, 张岩, 康海彦, 宋忠贤, 刘彪
2024, 7(13): 94-97.
摘要
(
26
)
PDF
(110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推进应用型课程改革与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全面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环境监测是环境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组以“应用导向、实践过程、能力本位、学生中心、多元评价”为宗旨,从课程建设理念、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优化、教学实施等方面对环境监测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以期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吉林省应用型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路径研究
石宝玉
2024, 7(13): 98-100.
摘要
(
23
)
PDF
(111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吉林省正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现代产业学院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以吉林省应用型高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育人机制、优化顶层设计、深化合作机制和创新课程体系与内容的路径,旨在为吉林省乃至全国应用型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覃倩倩
2024, 7(13): 101-103.
摘要
(
29
)
PDF
(109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该文总结当前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探讨在师范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如何制定和完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研究发现: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育理念和提升师资队伍素质。该研究可为提高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提供有益参考。
新工科背景下能源动力类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路径优化——基于AGIL模型的分析
巴雪冰, 高玮琪, 常晟
2024, 7(13): 104-107.
摘要
(
22
)
PDF
(124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GIL模型是美国社会学权威塔尔科特·帕森斯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型,主要用于分析社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该模型的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整合功能和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在社会系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AGIL模型视角,能源动力类人才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新工科发展需要,可被视为一种功能系统。因此,该文基于AGIL发现:能源动力类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当前存在适应能力不足、目标达成缺位、整合资源能力差、维持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对人才培养路径提出优化措施,以多维度、多途径促进高校培养能源动力类人才的综合素质,为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培养新型人才。
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探析
陈慧媛
2024, 7(13): 108-111.
摘要
(
27
)
PDF
(119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过去的20余年里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如部分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不够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课程教学不够贴近实践等问题。为此,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重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教学中,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创业项目模拟教学与建立创新创业平台相结合,使学生增强创新创业能力,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专业认证背景下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指导实践研究
高畅
2024, 7(13): 112-114.
摘要
(
23
)
PDF
(111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教育学科,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音乐才能和音乐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认证体系的建立对于保证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深入探讨了专业认证背景下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实践,对认证体系、学生就业现状以及就业指导策略进行了综合研究,旨在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推动音乐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转设后期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
迮宇
2024, 7(13): 115-117.
摘要
(
27
)
PDF
(109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2008年独立学院转设工作开始以及2020年加快推进转设工作以来,第一批独立学院已完成办学性质的转变。转设后的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面对转设后期带来的人员、经费、资源等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呈现阶段性紊乱,人才培养功能受限。通过创新管理组织架构、开设融合课程、健全政策机制、优化载体功能,以达到纾解条件困难、激活多维动力、融合社会资源的效果,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的重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模式探索
“三全育人”视域下地方高校化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育人模式探索——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
李青, 李广利, 杨纯, 刘军
2024, 7(13): 118-120.
摘要
(
26
)
PDF
(132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针对地方普通高校化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育人面临的挑战,紧密结合湖南工业大学化学专业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探索“一体两翼、三级联动”全员科研育人模式、“1+3”全过程科研育人模式、“双融合、四位一体”全方位科研育人模式,探索“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地方高校化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育人新模式,对推动科研育人教学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望为地方普通高校化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育人模式改革提供新思路,为高校其他学科实施科研育人提供了借鉴。
产教融合背景下广西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
陈盈竹
2024, 7(13): 121-123.
摘要
(
42
)
PDF
(111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在广西地区的民办高校中,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了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了构建一支既能够传授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可培育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师资队伍,针对性提升高校教师的综合能力,该文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深入分析广西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以期为提高广西民办高校的师资建设水平提供相关参考。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多维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徐燃, 王宏勋, 陈新, 熊超, 朱闻君, 毕凯, 张绍鹏
2024, 7(13): 124-126.
摘要
(
27
)
PDF
(111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举足轻重。武汉轻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探索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横向层面和纵向深度“三层次五方位”实践教学模型,构建与制药相关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多维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服务地方乃至全国的制药产业。
基于服务技能型社会的“五驱五成”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唐娜娜, 付洪涛, 郑婉秋
2024, 7(13): 127-130.
摘要
(
32
)
PDF
(112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校企协同育人借助创新的教育模式,构建了立体化的育人模式,为用人单位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该文研究基于服务技能型社会的“五驱五成”协同育人模式,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劳动力市场需要,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导向,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强化学生价值引领,实习实训强化知行合一,劳动教育强化全面发展,社会实践强化综合提升,创新创业强化成果转化,助力学生实现成人、成长、成才、成事、成功。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模式研究
张丽, 付丽, 张微
2024, 7(13): 131-133.
摘要
(
32
)
PDF
(109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技能。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强调将课堂学习与实际施工项目结合,通过模拟工程、安全培训、反馈和评估等策略,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教育体验。然而,这一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技术更新速度、安全风险、时间和资源需求等方面的问题。该文详细讨论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模式的特点、策略以及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模式来应对这些挑战,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基于项目的高职英语口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刘晓维
2024, 7(13): 134-136.
摘要
(
28
)
PDF
(118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已成为教学模式研究的热点,也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文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和网络资源,将项目式教学应用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该文构建基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项目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从口语项目准备、口语项目呈现、口语项目评估3个阶段展开教学过程优化研究,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
科技赋能下地方高校与企业共建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任婕
2024, 7(13): 137-139.
摘要
(
27
)
PDF
(112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语人才的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地方高校与企业共建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外语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适应性,还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该文通过对地方高校与企业共建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外语+专业”的教育理念,探索科技赋能下外语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这些措施可以为地方高校与企业共建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更好地培养复合型人才。
提质培优背景下农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他淑君, 郑芳
2024, 7(13): 140-142.
摘要
(
26
)
PDF
(121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是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实施的重要内容。农类高职院校是培养“三农”发展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该文挖掘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赋予农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的新内涵,分析农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从3个方面提出农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为进一步推动新阶段农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线上线下混合式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王友高
2024, 7(13): 143-145.
摘要
(
31
)
PDF
(119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数字化教学的推广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加受到师生的青睐。高职体育教学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体育公共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分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其次分析了高职体育教学中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最后给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路径,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双创双融”育人体系探索
王启云, 刘潇潇, 曾佳君, 曾强
2024, 7(13): 146-149.
摘要
(
32
)
PDF
(109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双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以思政教育引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校企协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平台和支撑体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以课内教学、创新实践教学、科创竞赛、社会实践等为创新创业教育载体,逐步形成了思政引领、校企协同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育人模式,促进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新时期新型高校智库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措施
卞娜
2024, 7(13): 150-152.
摘要
(
26
)
PDF
(109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不再仅是教学与研究的场所,而更多成为社会决策和发展的智慧中心。高校智库作为高校这一转变的具体体现,正日益受到决策者和公众的关注。基于此,该文对新时期新型高校智库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措施进行研究,阐述新时期新型高校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新时期新型高校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的优化措施,以期通过该文的研究,为高校智库的人才培养、团队构建和绩效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创新方法
“岗课证融合”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以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姜先刚, 李世慧, 黄鑫, 王丽艳, 于春梅
2024, 7(13): 153-155.
摘要
(
35
)
PDF
(112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药药理学是高职药管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专业支撑课。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理念下,为满足校企合作的需求,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教学过程就是工作过程,按照零售药房简化工作流程的顺序(即RPSW)进行课程设计,由教师设计并组织学生实施多岗位任务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相融合的课程改革,还显著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为各类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创建专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实践研究——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吕文春, 陈金霞, 乌日娜, 李晔, 曹慧, 包月英
2024, 7(13): 156-158.
摘要
(
23
)
PDF
(127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结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依托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创建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专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支撑一批校企、校校合作的专项技术研究室、技术技能大师服务中心推进项目开发和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区域贡献度。
地方高校矿业类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李金波, 杨长德, 常治国, 董法, 耿新宇
2024, 7(13): 159-161.
摘要
(
20
)
PDF
(158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基于新时代新工科教育和产教融合的办学方针与政策,结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现状和煤炭行业对矿业类人才的实际需求,针对矿业类工科专业采矿工程的实践教学过程,深入探索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新范式,从新体系、新模式和新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措施,实践证明:采矿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新范式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示范性和应用价值,对同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科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基于OBE理念的工业控制网络教学改革与实践
赵越岭, 刘春玲, 郭栋, 王贺彬
2024, 7(13): 162-165.
摘要
(
25
)
PDF
(122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该文将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入工业控制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了课程教学目标,并与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建立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并开展课程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从能力培养到能力考核的闭环持续改进机制,从而构建以“学生的学”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相统一。
基于OBE理念的水质工程学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桂青, 王香莲, 王敏, 江新德, 徐满清
2024, 7(13): 166-168.
摘要
(
19
)
PDF
(118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工科背景下水质工程学Ⅰ课程需进一步改革教学方式。该文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毕业要求为导向制定了课程目标,优化了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案例式、专题汇报等教学方法,以赛促学,加强过程考核,提高学生的内生动力,最后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该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在其他类似课程中推广。
基于OBE理念的新商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考评体系构建
林红, 江陈坤, 林萍, 钱晓岚, 翟绪军
2024, 7(13): 169-171.
摘要
(
22
)
PDF
(121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传统商科教育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是新商科专业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新商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在管理领域的数据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这是新商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该文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构建以智能化应用场景升级传统商科专业课程,以解决实际创新任务为需求,建设以智能化课程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创新能力考评体系,为新商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可行性建议。
基于金相大赛的材料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吴多利, 李大玉, 刘澄, 张超
2024, 7(13): 172-174.
摘要
(
20
)
PDF
(111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智能制造装备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借助金相技能大赛竞赛平台,探索了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途径。该文以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组织材料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为例,分析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热情、创新实践能力、团队竞争意识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变化。通过竞赛拓展专业人才培养渠道,改革课程实践教学,使学生加强对专业的认知与理解,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作风,是提升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良好范式。
跨学科视域下创业基础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探究
左素萍, 周仲伟
2024, 7(13): 175-178.
摘要
(
30
)
PDF
(109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论述了跨学科的时代背景、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以及项目式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探究了从构建高品质跨学科项目式创新创业教育“母体”、开发高质量跨学科项目式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组建多维度跨学科项目式创新创业教育导师群、打造多类别的跨学科项目式创新创业课程群等途径,开展跨学科视域下创业基础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
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杨菁, 陈滕, 朱丹, 陈亮, 麻秀萍
2024, 7(13): 179-182.
摘要
(
20
)
PDF
(125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化学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在原有课程内容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引入虚拟仿真技术的辅助教学,对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了实践和评价。该教学方法可增强学生对分析化学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创业实践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实践情况调查研究——基于上海市高校的实证分析
李成彬, 谈嵘, 邹诗怡, 王聪怡, 普歆婷, 熊紫言, 朱赵懿
2024, 7(13): 183-189.
摘要
(
22
)
PDF
(135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该文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两个角度出发,调查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研究分析发现:重视技能与实操教学、完善多元化创新创业专业师资队伍、构筑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等措施,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并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强关联性。
校企共建大数据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探究
虞飞华, 周松侨
2024, 7(13): 190-193.
摘要
(
23
)
PDF
(118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数据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缺乏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鉴于此,该文梳理总结了浙江树人学院大数据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校企共建模式与经验,提出大数据实践教学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硬件基础搭建、软件支撑建设、课程知识体系构建、师资能力提升等措施,有效保障了大数据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应用效果显著。
新商科背景下商科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现状调查及优化对策
黄美娇, 叶子怡
2024, 7(13): 194-198.
摘要
(
25
)
PDF
(123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校园文化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土壤和阳光。在新商业、新模式、新技术的背景下,该文对国内5所商科校园创新创业文化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数据结果提炼出商科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原因,最后针对性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以期促进商科高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