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编辑部公告
杂志声明!
2020-05-17
投稿须知
2020-05-17
论文模板
2020-05-14
更多>>
基本信息
主 管: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6-52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604/G4
社长:张 磊
副社长:杨 爽 穆延博
责任编辑:于诗洋
出版: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编辑部
电话:0451-84611887
社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00号
邮编:150010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5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2-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基于TRIZ理论的应用型高校创新教育教学体系
隋荣娟, 张洪丽, 刘海燕
2022, 5(8): 1-3.
摘要
(
60
)
PDF
(2535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研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对创新的需求以及对现有创新教育的满意度。结果表明,约46%的学生对创新教育的满意度较低;部分学生缺乏创新动力,创新实践活动的参与度较低。以TRIZ理论为主线,构建了“三层次、三阶段、三融合”的创新教育体系,把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基于模糊评价模型的高校基层工作评价体系的实证分析
陈艳君, 李凤
2022, 5(8): 4-6.
摘要
(
56
)
PDF
(220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高校传统基层工作评价体系评价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评价模型的高校基层工作评价体系优化设计。首先在原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模糊评价模型界定高校基层工作的评价范围,确定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从而构建高校基层工作评价体系。实证分析表明,设计的基层工作评价体系评价效果较好,有一定应用价值,可作为后续高校基层评价的参考。
教学革新
“以学生为中心”的 《基础灾害救援医学》课程探索与实践
张越, 刘翠, 逯雨, 刘龙, 叶婷婷
2022, 5(8): 7-9.
摘要
(
87
)
PDF
(2310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在《基础灾害救援医学》课程中加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探究这一结合对医学生技能操作、知识获取及综合能力提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高校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5名为对照组、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5名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课后参与社会实践,用SPSS20.0进行t检验,比较两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通过调查问卷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评分。结 果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在教学满意度、自信心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教学总体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础灾害救援医学》课程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活动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素养,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校体育运动技能教学“游戏化”实践探析
张磊, 王玉闯
2022, 5(8): 10-12.
摘要
(
62
)
PDF
(288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阶段,一些高校的体育课堂教学较为乏味,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学习兴趣不高,但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喜欢“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比如将“游戏化”融入教学内容。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探讨高校体育运动技能教学“游戏化”的实践应用构思,通过“游戏化”的带入,分解教学步骤,最后通过“游戏化”提高教学效果,此方法可为高校体育课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工科专业《计算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黄姣茹, 陈超波, 高嵩
2022, 5(8): 13-15.
摘要
(
62
)
PDF
(296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方法》是各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实际工程问题中应用广泛。针对《计算方法》的课程特点和当前教学现状,结合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两方面,提出以淡化理论推导、强化实践应用为主导的若干改革措施,旨在加强学生对常用数值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应用算法编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股指期货虚拟仿真量化投资平台建设与教学探索
高志, 韩扬, 李寒影
2022, 5(8): 16-19.
摘要
(
72
)
PDF
(4168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从股指期货量化投资虚拟仿真实验的开展目的、教学方法以及项目特色三个方面阐述了该实验平台的优势以及建设的必要性。股指期货作为有效的股票市场风险管理和投资工具,了解和掌握它的设计原理和运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虚拟仿真线上实验教学利用真实交易数据实现理论和实操的有机结合,基于情景教学和过程考核,有效克服教学中无法动态展示多变量影响机制、教学效率低的缺点。
基于数学建模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证性研究——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田恬, 康瑾, 高汝林, 刘楠
2022, 5(8): 20-22.
摘要
(
127
)
PDF
(304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也在逐渐转变。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技术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培养方向,其中工匠精神培育已成为高职院校素养培育的重要目标,且数学建模也逐步成为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素养的有效手段。该文从工匠精神的当代内涵、工匠精神融入数学建模的实施路径以及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探讨。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育的高校英语教学优化策略
宋慧
2022, 5(8): 23-26.
摘要
(
54
)
PDF
(367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以来,高校英语教学都聚焦英语知识和技能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英语思维、英语文化、创新创造能力等的培养。近年来,高校教育向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转变,英语教学也同样需要进行创新与转变。该文简要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育视野下优化高校英语教学的意义,研究了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并着重围绕转变教学观念以适应时代变化发展、采用高效的创新型英语教学模式、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英语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就英语教学中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行性策略进行探讨。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中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徐玉芳, 李涛, 姚文, 林楠, 孙玉慧
2022, 5(8): 27-29.
摘要
(
66
)
PDF
(338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是一门用化学的语言揭示生物体生命现象本质的学科。生物化学的教学涉及生物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交叉,理论抽象、内容繁杂、体系庞大,往往使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用晦涩难懂的基础理论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科学现象或实际问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主动走进生物化学的课堂。该文以“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例,探讨了本节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和实践,旨在为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民办高校俄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改革探究
陈雅男
2022, 5(8): 30-32.
摘要
(
63
)
PDF
(300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服务归根结底就是翻译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该文以民办院校俄语专业为例,分析高校俄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对俄语专业翻译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知识结构系统性、课程体系动态发展、知识、素质和能力综合性以及课程设置创新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通过对俄语翻译课程体系的重构与实践,明确课程性质和目标、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为高校外语专业提高外语翻译人才的质量提供参考。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
张征凯, 温庆国, 李鹏举
2022, 5(8): 33-35.
摘要
(
50
)
PDF
(288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新工科建设背景,针对现阶段综合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通过模拟实际工程项目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切实提高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新时代背景下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研究
曲春英
2022, 5(8): 36-38.
摘要
(
114
)
PDF
(241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需培养应用型人才,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大学物理课程是高校各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项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旨,以各专业应用为导向,针对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课程从多方面进行改革研究与实践,改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为各专业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新时期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李勇, 古翠英
2022, 5(8): 39-41.
摘要
(
114
)
PDF
(272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但能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职业规划与就业技能,还会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为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需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并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模块化教学方式,以实现对当前教学的全面改革。
基于以生为本理论的民办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的创新方法探索
周玉娟
2022, 5(8): 42-45.
摘要
(
58
)
PDF
(374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英语听力教学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教育革新和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对民办高校英语听力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与高标准,需要积极探索相应的创新渠道。该文简单介绍了以生为本理论,分析了其在民办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契合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符合民办高校自身特性、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水平、符合社会人才需要等,研究了当前英语听力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观念落后、教学资源和内容枯燥匮乏、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实践落实不到位、教学评价方式有待改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等,并尝试围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构建校本英语课程资源库、构建和应用翻转课堂、积极创新和拓展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基于以生为本理论,对创新和优化民办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疫情背景下的会计专业线上教学研究
金海峰, 朴勋
2022, 5(8): 46-48.
摘要
(
98
)
PDF
(2772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促使现阶段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界逐渐将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体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整体教学效率。该文从疫情背景入手,分析会计专业线上教学的优势与劣势,明确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以促使整体教学质量提高,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应用型本科混合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以市场营销专业《新媒体营销》课程为例
李震
2022, 5(8): 49-52.
摘要
(
50
)
PDF
(350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合式教学按照对象不同分为线上线下相混合、校内校外相混合、教学自学相混合和理论实践相混合。混合式教学的方法包括通过任务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通过角色扮演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通过游戏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动机;通过创客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多重动机组合。具体以市场营销专业的《新媒体营销》课程为例,从线上多平台轻混合、企业主题分享、翻转课堂、课内实验、学科竞赛、创客项目等几个部分展开分析。研究结论为应用型本科混合式教学提供经验借鉴。
应用型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思考
秦伟, 尹继武, 韩团军
2022, 5(8): 53-56.
摘要
(
46
)
PDF
(350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通过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内涵、工程教育理念的分析,对我校现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分析与探讨,针对当前培养方案存在总学时偏高、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中专业选修课程占总学分比例偏低等问题,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提出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电子信息专业培养方案,构建了课程学分学时结构,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
应用型艺术类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验式教学应用的效果分析
孙丹丹
2022, 5(8): 57-59.
摘要
(
59
)
PDF
(282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验式教学是从教学设计入手,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应用型艺术类高校的特点与人才培养需求,参考应用型艺术类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与个性,基于创新创业课程体验式教学设计的实践经验,对体验式教学应用的效果做出分析,时行从教学主体的转变到教学策略的多变,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质变。
教育改革与发展
“新商科”理念下应用型商科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究
张汀, 王剑程
2022, 5(8): 60-62.
摘要
(
72
)
PDF
(3071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该文基于“新商科”理念,针对当前应用型商科类专业“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产教融合师资共建机制不完善、师资管理体系规范化程度不高、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教学能力与设施不足等问题,从“政校企”产教融合、师资管理体系、师资队伍结构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商科”“双创”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策略研究
杨薇
2022, 5(8): 63-65.
摘要
(
96
)
PDF
(2747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但其效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基于此,该文提出此次课题研究。首先分析了工作开展现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多个问题,提出相应策略。更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观念,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数据信息,针对高校大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加大该方面的指导力度,帮助大学生明确未来就业目标、职业发展目标以及长远的工作方向;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质量。
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研究
赵巧, 李洁
2022, 5(8): 66-68.
摘要
(
57
)
PDF
(328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实践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但是当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未能有效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致使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该文主要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问题,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变传统实践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信息化生态系统和加强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等针对性措施,以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应用人才的培养。
地方职业本科院校专业技能训练促进创新创力培养的探索——以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为例
施忠海, 朱春梅, 裴莉
2022, 5(8): 69-72.
摘要
(
89
)
PDF
(3501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职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坚持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创新创业能力是当今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专业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将专业技能训练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构建科学的专业技能教育体系,对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有较好的提升作用。该文分析了通过专业技能训练促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研究
王丙龙, 赵河明, 武瑞芳
2022, 5(8): 73-75.
摘要
(
72
)
PDF
(2848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托实验室,从基于“创新设计思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阶梯式创新创业团队、实验室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资金支持与保障体系等方面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内容和实现路径进行探索与研究。最后根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通过柯氏评估模型对该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该人才培养机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数量,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
陈卫群
2022, 5(8): 76-78.
摘要
(
77
)
PDF
(2807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出更高质量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优质人才,是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该文从“专创融合”的必要性、现状以及路径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试图从教育理念、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践基地等角度寻求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措施,为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研究
于国龙, 崔忠伟, 董政亮
2022, 5(8): 79-81.
摘要
(
92
)
PDF
(282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双创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发展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也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教学工作之一。但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涉及的面比较广,各大高校的办学方向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模式。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作为教学基础,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作为根本目标,探索适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通过将以目标为导向的OBE教学理念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提升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平台建设、课程设计、项目实施等环节的方向性、目的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质量,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
基于企业需求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王明明, 刘晓红
2022, 5(8): 82-84.
摘要
(
90
)
PDF
(3526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当前就业现状来看,一方面是部分毕业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是部分企业招聘不到满意的员工,这种供需矛盾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结合社会与企业的需求,导致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欠缺。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探究了企业对大学生能力的需求,并指出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基于企业需求,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需要从加大思政教育、加强教学改革、加深“专创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和推行创客空间等方面入手。
校企合作模式下基层林业人才继续教育探讨——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李何, 陆佳, 何立新
2022, 5(8): 85-87.
摘要
(
92
)
PDF
(3133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越来越重视科技兴林、人才兴林的背景下,聚焦基层林业人才队伍的职业基础素养培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构建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阐述了校企合作模式下基层林业人才继续教育培养模式,分析了目前基层林业人才继续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从基层林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课程、教学模式、保障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校企协同模式下基层林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新时代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索
贺冬秀, 喻翠云, 彭俊梅, 雷小勇, 李兰芳, 刘阳
2022, 5(8): 88-90.
摘要
(
62
)
PDF
(291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水平的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培养新时代国家所需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人才的保证。该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了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实际,从强化学习提高导师认识、改革导师选聘制度、完善导师培训机制以及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等多方面探索新时代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路径。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徐敏, 欧阳瑶诗, 石静
2022, 5(8): 91-93.
摘要
(
86
)
PDF
(2475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及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为2.487分,研究生科研创新的自我效能感较低,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升。研究生科研素质、导师的科研素质及能力和科研创新的激励政策是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从激励制度,导师科研能力和研究生科研素质三个方面提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医学专业与非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学习效果对比研究
任洪, 陈瑕
2022, 5(8): 94-96.
摘要
(
100
)
PDF
(2578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均在各高校广泛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也相继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开设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该研究通过分析高校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学习效果现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助力国家创新创业战略发展,为高校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实效提供理论基础。
云南高校生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马松妹, 杨丽国, 杨美芳, 余银宝, 李松梅
2022, 5(8): 97-99.
摘要
(
69
)
PDF
(2880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涯教育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分析调研数据,发现目前云南高校生涯教育存在重视程度不一、发展水平不一和专业团队欠缺三大问题。如何解决云南高校生涯教育方面存在的两个“不一”、一个“欠缺”问题,可以从上下一盘棋、把生涯教育落到实处,省校合力、推进高校生涯教育队伍专业化,师生共建、促进高校生涯教育全程化三方面来促进云南高校生涯教育的发展。
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李静
2022, 5(8): 100-102.
摘要
(
100
)
PDF
(256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职业指导逐渐进入大学生的教育过程,虽然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时间尚短,但也有了不小的成效,为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大学生毕业之后应当如何就业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很多院校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机构来帮助学生尽快就业。2021年毕业生人数达到了909万,很多大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再一次成为社会深入探讨的热点话题。为了帮助大学生找准未来的发展目标,帮助大学生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该文主要针对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探索——以衡水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陶丛, 王文静, 李美
2022, 5(8): 103-105.
摘要
(
280
)
PDF
(2826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创融合”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创新创业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径,该研究立足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实践教学情况,以衡水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剖析当前专业背景下我院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不够充分的一系列现状,结合专业教育,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以及学生主体层面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为本校以及其他地方应用本科院校提供新思路,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充分结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求。
模式探索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太阳能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创新——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太阳能类专业群为例
任小勇, 董鋆刚, 张云鹏
2022, 5(8): 106-108.
摘要
(
119
)
PDF
(289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国内外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太阳能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校企深度合作等问题亟待解决。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太阳能类专业群依托甘肃省新能源职教集团、甘肃省太阳能发电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组建了太阳能类专业技术委员会,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探索,在教学团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1+X”证书制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了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三段进阶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了太阳能类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粉末冶金原理》教学中引入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探索
杨钰桦, 周珺
2022, 5(8): 109-111.
摘要
(
42
)
PDF
(295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粉末冶金原理》课程是大学中一个常见的课程,涉及的专业广,课程内容结合多种学科,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大学教师如何既讲授了粉末冶金原理的知识,又使得学生有兴趣听、主动去听,并且成效显著,这需要任课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该文在探讨这类问题的同时着重讨论如何借助网络技术,比如通过一些网络智慧教学平台的引入,采用虚拟与现实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崔占鹏
2022, 5(8): 112-114.
摘要
(
89
)
PDF
(2593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实现为社会培养大批优质创业人才、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开展产教融合模式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分析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机遇,了解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提出创新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的教育措施,实现学生与社会的良好对接;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教育机制,明确参与教育的主体对象,掌握不同参与主体在执教中的责任、作用与地位,规范创业教学流程;搭建校内联合校外创业实践教育与服务平台,以实践带动学生综合创业能力的提升。
地方高校生物制药类专业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探讨
张秀芝, 王硕, 刘国运, 陈芳
2022, 5(8): 115-117.
摘要
(
63
)
PDF
(274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放性实验室是高校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在重视程度、环境和空间需求、制度建设、网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现状,结合目前开放性实验室的实际建设情况,探讨与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相对应的制度、师资、硬件条件和网络平台等,对地方高校生物制药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模式探究
黄凯, 郭永芳, 彭玉青
2022, 5(8): 118-120.
摘要
(
61
)
PDF
(275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强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很多高校和专业已将素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该文对在电气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素质教育理念进行了研究,从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与特点、电气工程专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元素的挖掘原则与技巧、融入素质教育的本科专业教学模式设计、考虑素质教育目标的全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对素质教育与电气工程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行了简要论述。
多重协同教学模式建设——以贸易经济学为例
唐红涛, 陈欣如
2022, 5(8): 121-124.
摘要
(
67
)
PDF
(346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形势下,市场对于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给贸易经济专业教师以及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等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亟待进行改革,协同创新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多种协同培养模式也是近几年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该文从教学与科研协同、跨专业协同及本科与研究生教学协同等多重协同视角构建协同教学模式,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对于促进贸易经济学课程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后疫情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探索——以常州大学为例
王艳宾, 曹峥, 王标兵
2022, 5(8): 125-127.
摘要
(
103
)
PDF
(283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对高等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化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是目前本科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及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以常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为例,介绍了常州大学在“双师型”教师师资来源、队伍培养、校企合作、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为后疫情时代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思路。
基于OBE理念的能源开发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李永亮, 杨宝贵, 王兆会
2022, 5(8): 128-130.
摘要
(
68
)
PDF
(3031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能源开发概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通过建立翻转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入科普视频与动画教学,增强学生的专注度;教学过程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模型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共同支撑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程作业采用团队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动手能力等措施,进一步完善课程的课堂讲授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进而激发学生对能源开发概论课程的学习兴趣。应用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物流沙盘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赵江利, 郭祖华
2022, 5(8): 131-133.
摘要
(
79
)
PDF
(2808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流管理创新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是基于物流沙盘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课程以分组任务进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模拟物流企业经营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课程从改革教学内容、创设创新创业情境、运用超星学习通、设计教学文档等方面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做出探索。
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资源管理创新模式探索
蔡晓峰
2022, 5(8): 134-136.
摘要
(
47
)
PDF
(2784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信息化背景下,用户在图书馆查询图书资料的过程中,需要从海量的信息资源中进行筛选,并获取自身所需的阅读权限。图书资源管理便是为了提高用户查询效率,提供精准信息服务的一项工作。而在当前数字媒体视角下,由于书籍文献的信息载体发生了改变,使得这一服务内容也急切需要寻求创新与突破。基于此,该文首先分析图书馆在数字时代的全新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探究图书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希望能够以此带动图书馆资源服务工作的提升,为读者带来更好的读书体验。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徐剑, 王雷, 巫蓉
2022, 5(8): 137-139.
摘要
(
133
)
PDF
(293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思想、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必须找准切入点,将创新创业教育更紧密地融合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致力于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该文立足于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强调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并通过分析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关系,提出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信息化背景下地方特色高校会计学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史璇, 余洋, 向海燕, 梁晓琳
2022, 5(8): 140-142.
摘要
(
44
)
PDF
(269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信息化推动的技术革命对会计行业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在信息化背景下,地方特色高校会计专业应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使传统的会计专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从信息化对会计行业和会计专业的影响、地方特色高校会计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地方特色高校会计专业发展提供解决思路。
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教育学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薛林军, 马晓霞
2022, 5(8): 143-145.
摘要
(
55
)
PDF
(292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几年,我国不断推进对高校教育的改革,各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传统单一的教育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今的高校教学,唯有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才能让高校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果,推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该文就转型发展背景下的高校教育学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分析,提出相关的策略,希望为高校教师提供帮助。
创新方法
“1+X”(BIM)证书制度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印红梅
2022, 5(8): 146-148.
摘要
(
71
)
PDF
(310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BIM建筑信息化”背景下,“1+X”证书制度试点开展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指明了方向。在BIM证书的推动下,专业建设主要对实践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调整、课程体系进行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等。为此,依托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参加“1+X”(BIM)证书考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目的。
UI设计领域工作过程为导向的Web前端多课程联合教学研究
成澜, 吴建明
2022, 5(8): 149-151.
摘要
(
58
)
PDF
(256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实施教育供给侧改革,培养更贴合行业岗位新技术需求的高职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该文通过对相关岗位招聘数据的分析、行业企业工作过程的调研,结合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相关专业在“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背景下的项目制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实际,提出了UI设计领域多课程联合教学的新思路,并通过课程实践,验证了其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工作流程和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方面的积极意义。
对分课堂和案例教学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中的应用
赵晓艳
2022, 5(8): 152-154.
摘要
(
58
)
PDF
(296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对分课堂和案例教学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许昌学院2019级医学检验本科学生59名,1班30人为实验组,利用对分课堂与案例教学开展临床血液学虚拟仿真技术检验实验课教学,2班29人为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通过调查问卷和实验考试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调查问卷表明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中使用对分课堂和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诊断能力。实验考试实验组学生的成绩为89.37±4.69,对照组学生成绩为86.14±4.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中使用对分课堂和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服务性学习在提升护生软技能中的应用研究——以《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为例
丘桂芳, 陈璟, 吴丽妹, 杨源, 向玲玲, 邓微
2022, 5(8): 155-158.
摘要
(
71
)
PDF
(323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服务性学习在提升护生软技能中的应用效果,并以《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为例。方法对该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教学方案,观察两组教学前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综合考评,并对比两组教学效果及满意度。结果教学后,研究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综合考评更佳,且教学效果更好,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社区护理》教学过程中,应用服务性学习教学方式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综合能力,改善教学效果,且对提升学生满意度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基于PBL教学法的《工程地质》课程教学设计
朱剑锋, 陶燕丽, 杨建辉, 陈其志, 郭小东
2022, 5(8): 159-161.
摘要
(
71
)
PDF
(269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针对《工程地质》课程内容广、概念多、实践性强的特点,该文以工程地质中的不良地质现象——滑坡为例,运用Problem-Based Leaning(简称PBL)教学法,在教学活动各环节中提出一系列学习问题,通过课后大作业、现场实习等手段,实现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综合能力的提升。该文中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可供《工程地质》相关课程参考借鉴。
基于混合式教学设计大赛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提升路径研究
刘春梅
2022, 5(8): 162-164.
摘要
(
71
)
PDF
(322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从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的角度,探讨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从优秀选手身上发现一些教学创新点和闪光点,以此探索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创建课程群教学团队和教学示范平台,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水平;并完善高校考核评价制度,激发青年教师教学热情,为投入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基于科研思维+实践能力培养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
金亮
2022, 5(8): 165-167.
摘要
(
76
)
PDF
(371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分子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十余年的教学和科研经历,分析分子生物学实验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创新性探索,通过将教学与科学研究有机融合,在前人的教学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吸收掌握,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从而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兴趣型和实践型高素质生物医药人才奠定基础。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法的学生成绩分类
于海洋, 李秀文
2022, 5(8): 168-170.
摘要
(
76
)
PDF
(2521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具体掌握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专业课试卷各题型的得分,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学生成绩进行分类。选取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期末考试成绩作为统计指标,对数据标准化处理,利用最大最小法建立模糊相似矩阵,通过传递闭包法作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模糊聚类分析法可以更科学地对学生成绩进行分类,有助于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基于自制录屏视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以《结构力学》课程为例
王琳鸽, 屈讼昭, 李冠鹏, 温孝野
2022, 5(8): 171-174.
摘要
(
138
)
PDF
(3541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构力学是公认的土木工程最难的学科之一,课程组以自制录屏视频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个学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与传统授课相比,教师转换角色,做课前学习的准备者,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者、组织者、引导者,课后知识巩固的督促者和答疑解惑者,激发了学生学习结构力学的兴趣,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质量评价对高校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毛娟, 冯伟林
2022, 5(8): 175-177.
摘要
(
56
)
PDF
(283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堂质量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对课堂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可以引导教师行为不断改进,进而促进课堂质量的持续提升。为此,该文在对课堂质量及其评价理论、教学行为等基本概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所开展的课堂质量评价实践,从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课堂质量评价对高校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作用。
面向新工科的创新编程教育方法研究
杨静, 刘庭卿
2022, 5(8): 178-181.
摘要
(
65
)
PDF
(3970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加速演进,创新成了新时代的代名词,教育创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编程教育是计算机系学生的实践教育热点,全球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使得编程教育具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编程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政策、经济、文化和自身思想观念等构成,为促进计算机系学生编程教育的发展,各学校教师和相关部门也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在提升学生技能的同时,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考虑学生所学的编程技能是否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该文从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性、当前编程教育存在的问题、编程教育的改革探索几方面进行思考,希望能促进创新编程教育方法进行有效性的教学优化。
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与创新
亢秀平
2022, 5(8): 182-184.
摘要
(
106
)
PDF
(2884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生学业评价是大学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价值。但在高校现行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高校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该文以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评价理念、评价体系、评价结构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推动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
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竞赛与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职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梁爽
2022, 5(8): 185-187.
摘要
(
72
)
PDF
(2881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创新与创业的时代,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发生变化,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和自主创业能力已逐渐成为高职教育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毕业生数量的增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提高我国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艺术设计类专业作为实践价值较强的专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是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部分。该文对创新与创业教育进行分析,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重点探讨高职艺术设计人才职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优化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方法,进一步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在校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
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李银萍, 彭玉马
2022, 5(8): 188-190.
摘要
(
58
)
PDF
(2898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大学校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高校实施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场所,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校企合作也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做好学校与企业的信息共享工作,借助发达的互联网平台,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该文将从校企合作重要性、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思路以及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策略等方面出发,重点分析和关注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基于全产业链需求的“四系+”茶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以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为例
倪德江, 陈玉琼, 余志, 黄友谊, 赵华, 郭飞
2022, 5(8): 191-195.
摘要
(
173
)
PDF
(4661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茶产业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了“四系+”茶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该模式构建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和协同育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校内经营性实训条件下工匠型旅游类人才培养路径设计与实践
张韶
2022, 5(8): 196-198.
摘要
(
51
)
PDF
(267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校内经营性实训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通过典型个案实践研究分析,在校内经营性实训条件下,工匠型旅游类人才培养路径设计归纳为“术”与“道”的双性统一。专业技能技术和职业品质精神的同步提升相结合,既能满足旅游类岗位专业技能需求,又能彰显现代工匠职业精神特质的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