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编辑部公告
杂志声明!
2020-05-17
投稿须知
2020-05-17
论文模板
2020-05-14
更多>>
基本信息
主 管: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6-52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604/G4
社长:张 磊
副社长:杨 爽 穆延博
责任编辑:于诗洋
出版: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编辑部
电话:0451-84611887
社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00号
邮编:150010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10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路径与机制研究——以哲学专业为例
鲁平, 刘安娜, 陈婕
2025, 8(1): 1-4.
摘要
(
23
)
PDF
(1253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既是“双创”教育的目标,也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该文梳理我国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和实践,同时结合国内哲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哲学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哲学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哲学专业特质、哲学学生职业规划和外部市场对哲学专业不了解3个方面,并从提高创新创业课程质量、加大对创新创业实践的支持力度、提高哲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3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高等数学教学评价创新改革探讨与实践——基于能力形成性评价
范彦勤, 郭述锋, 黄逸飞
2025, 8(1): 5-8.
摘要
(
16
)
PDF
(186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针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过于侧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评价主观性较强等问题,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以课程目标达成度为导向,实施能力形成性评价;通过课程问卷调查、平时成绩与终结性考试成绩对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证明基于能力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是可行且有效的,其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增效体系构建探索
陶秀梅, 严诸颖, 顾小红, 陈尚卫, 宋晓青
2025, 8(1): 9-11.
摘要
(
16
)
PDF
(132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研仪器设备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大力支持,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如何科学地使用和管理仪器,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率,成为国内众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结合江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新购置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情况,探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效益评价数据库、建立数字化共享资源平台、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体系以及开发仪器新功能等方式,构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增效体系,发挥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优势,助力国家和社会的科技创新。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全过程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周丽, 许磊, 喻民权, 刘琰
2025, 8(1): 12-16.
摘要
(
17
)
PDF
(123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教育数字化能够提升教学效率、丰富教学资源,进而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然而,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构建全过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指导和支持学校的教学、评价、管理等过程。该文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出发,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全过程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艺术类院校“三能力全过程四维度”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周蕾
2025, 8(1): 17-20.
摘要
(
15
)
PDF
(116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中重要、综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如何凸显艺术类院校的特色,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成为艺术类院校高质量发展亟须完成的重要课题。该文坚持“品德高尚、视野开阔、基础扎实、专业应用能力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全过程监控、多维度评价为手段,构建“三能力全过程四维度”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管理,提高毕业设计指导的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内生动力,促进毕业设计目标全面达成。
教学革新
“专创融合”理念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封敏凌
2025, 8(1): 21-24.
摘要
(
13
)
PDF
(114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关注的热点,是推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展,但仍存在提升的空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基于“专创融合”理念,即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为高校提供优化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方法,以期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财务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兰寒
2025, 8(1): 25-28.
摘要
(
16
)
PDF
(113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中,财务管理教育面临着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解决复杂财务问题的挑战。项目化教学是一种能够对学生启智赋能的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财务管理教学。然而,财务管理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该文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拓宽获取真实项目的渠道、设计含有驱动性问题的半真实项目、提升教师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对策,为财务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高校舞蹈专业民族民间舞课程改革与创新路径探索
蒙璐
2025, 8(1): 29-31.
摘要
(
16
)
PDF
(110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和教育需求的多样化,民族民间舞课程在高校舞蹈专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通过分析当前民族民间舞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中的不足,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方向与策略;结合文化资源和舞蹈教育的实际需求,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与理论相结合以及开发数字化资源等创新路径,以增强课程的多样性与实用性,提升应用型高校学生的艺术素养与职业能力。
工程实践类课程中应用3D打印技术的教学与创新实践
邓琳
2025, 8(1): 32-35.
摘要
(
17
)
PDF
(113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工程实践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将3D打印技术融入工程实践类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该文从3D打印技术概述、3D打印技术在工程实践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3D打印技术应用于教学与创新实践的成效与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旨在为工程实践类课程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基于“专创融合”创新创业理念的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分析
赵湘培, 黄英红, 孙宗喜
2025, 8(1): 36-38.
摘要
(
15
)
PDF
(110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专创融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以及专业学科发展的实际需求,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对中药药剂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该文基于中药药剂学课程特点,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需求,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训练,旨在有效启迪学习中药药剂学课程的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从而培养高水平的中医药行业创新创业人才。
基于OBE理念的视觉构成原理在线课程设计与探索
张贝贝, 田甜
2025, 8(1): 39-42.
摘要
(
16
)
PDF
(124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根据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探讨“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探索,构建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视觉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基于柔性制造的工程训练项目式教学实践
范胜波, 于晓然, 卢广华, 张朝, 赵鹏飞
2025, 8(1): 43-46.
摘要
(
18
)
PDF
(188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加快从知识讲授向能力培养转化,是新工科教学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文以柔性制造单元为平台,通过综合工程训练项目设计,将课程的诸多核心知识点有机融合,开展项目式教学,实现知识、能力、实践、创新一体化综合培养;在实践中总结了综合工程训练载体的设计原则和项目实施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为柔性制造融入实践教学、探索工程训练新模式、促进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于知识项目驱动的MATLAB课程教学改革
胥志强
2025, 8(1): 47-51.
摘要
(
16
)
PDF
(124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ATLAB课程教学是融合理论讲授、模型搭建、仿真分析“三位一体”的实践活动,在独立院校电气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高度信息化技术环境下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组核心知识点,构建知识项目化单元群,深化全课程讲、看、学、练、做、评的联动教学,更新升级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形成高效的“教—学—用”互动机制,实现对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师范类院校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
孙源, 杨丽
2025, 8(1): 52-55.
摘要
(
17
)
PDF
(1258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统计学是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学领域数据规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大学生形成科研思维以及完成学术论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生物统计学概念抽象以及计算公式复杂,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该文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了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加强运动锻炼、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等相应举措,以期提升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乡村振兴背景下艺术设计课程创新教学研究
崔静, 王选政
2025, 8(1): 56-58.
摘要
(
17
)
PDF
(113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艺术设计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各类本土文化艺术饱含丰富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元素,将这些元素与艺术设计教学紧密结合,能够显著增强教学效果。该文阐述乡村振兴文化元素与艺术设计教学融合的关键作用,从创新意识培养、教学内容架构、教学实践等多个维度深入研究将乡村振兴主题恰当融入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策略,期望通过此类教学探索实践,推动艺术设计教学坚守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促进艺术设计教学在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深度拓展与持续创新发展。
新文科背景下RPA融入ERP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刘莹, 房瑜丹, 沈鹏远
2025, 8(1): 59-61.
摘要
(
16
)
PDF
(110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ERP(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系统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突出的课程,以新文科建设为指导,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线上线下混合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手段,将RPA(工业机器人流程控制自动化)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从调整教学目标、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模式、重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协同推进,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产业需求的新文科人才。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
于海涛, 孙雨, 巩磊, 史集建, 魏华彬, 吴雨农
2025, 8(1): 62-65.
摘要
(
21
)
PDF
(114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输送所需人才,同时也需要以新质生产力来推动。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新质生产力的素材、理念、视野,是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环节。该文以东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探讨其与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基于东北石油大学产教融合基础及优势探讨教学改革实施的路径,有助于提高东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育人效果并保持行业竞争力,也可为其他专业进行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借鉴。
医学技术类课程“岗课赛证”四维融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郑莉莉, 徐艳, 姜胜男, 赵玲潇
2025, 8(1): 66-69.
摘要
(
14
)
PDF
(122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立足新医科背景,对接医学技术专业岗位需求新变化,探索“岗课赛证”四维融通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路径;通过调研与论证,以岗定课,课赛融合,课证融通,重塑课程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推动“三教”改革,完善课程考核与人才质量评价方式,促进精准育人,实现知识构建、技能训练、素质拓展同频共振。
教育改革与发展
项目驱动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大数据类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
周波, 谭可久, 黄春妙, 刘稳亮
2025, 8(1): 70-73.
摘要
(
14
)
PDF
(111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与发展仍不能达到人才培养效果的高标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行业要求不一致。该文探索符合地方院校实际情况且具有独特特色的人才培养新途径,从而构建适用于应用型地方高校大数据专业的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模式。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增强应用型人才的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幼有所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专业培养路径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刘若诗
2025, 8(1): 74-76.
摘要
(
17
)
PDF
(110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庭结构的改变,“幼有所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院校作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婴幼儿托育专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该文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专业培养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通过明确专业定位、完善课程体系、重视产教融合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旨在为该专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广西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实践探索
朱春萍, 廖群
2025, 8(1): 77-79.
摘要
(
18
)
PDF
(113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管理信息化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该文以广西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其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路径与实践策略,分析其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广西民办高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虽有进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在资金、资源及师资等方面,因而,提出加大财政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师资培训、提升学生素养及构建高效信息化管理体系等策略,为广西民办高校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也为其他地区民办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通识课程建设——以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课为例
岳晗, 李永富, 曹望华
2025, 8(1): 80-83.
摘要
(
18
)
PDF
(116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和保障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背景下,通过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课以哲学智慧激发创新思维,用创意制作实践创新思维,实现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反哺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拓展学生发展空间的课程目标。该文首先说明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其次明确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最后分析了课程建设的实施效果和未来展望。
基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杨利洁, 崔慧通, 吕燕宏
2025, 8(1): 84-87.
摘要
(
15
)
PDF
(125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卫生类高职院校致力培养面向基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卫生健康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期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了紧跟医药卫生行业发展新趋势,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该文从高质量充分就业视角探索课程改革,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4个方面重新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纪杰
2025, 8(1): 88-90.
摘要
(
17
)
PDF
(113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密切相关。该文从就业导向出发,探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目标与路径。课程体系包括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4个模块,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满足其职业生涯规划需求。
“三全育人”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草药栽培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赵燕
2025, 8(1): 91-93.
摘要
(
17
)
PDF
(122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分析了中草药栽培技术课程和“双创”课程存在的问题,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在中药制药专业中草药栽培技术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并开展教学实践,主要对中草药栽培技术实践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对中草药栽培技术“专创融合”教学团队进行建设,以思政元素为引领,对接第二课堂,创设“双创”环境和对课程考核及评定方式进行改革,实践改革成效显著,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化发展的改革探索
黄海英, 顾红艳
2025, 8(1): 94-96.
摘要
(
15
)
PDF
(110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化发展的改革探索能够满足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该文以“数字+”理念拓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为抓手,以人文素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课程体系改革引领创新人才培育,以“五大转换”的培养环节优化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为支撑建立“五位一体”育人新生态,实现从教书到育人的全面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建设研究
陈佳, 王邵臻, 刘少东, 何欢欢, 任梦, 孙佳秋
2025, 8(1): 97-100.
摘要
(
15
)
PDF
(133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工科建设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复杂系统性教育工程,需根据当前社会就业结构建立严格的人才培养体系,围绕标准化人才建设需求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该文通过调研高校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研究现状,发现部分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参差不齐,不能完全满足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继而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科院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并围绕顶层设计建设与全面多元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切实提升并保障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型高校绿色金融人才培养探索研究
陈柳卉, 张应华
2025, 8(1): 101-103.
摘要
(
17
)
PDF
(124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需要大量应用型绿色金融人才作为智力支撑,应用型高校必须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当前,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各高校对于绿色金融人才的培养处于探索阶段。应用型高校可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推动产教融合等措施,构建绿色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智能技术驱动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智能家居为例
白洁, 陈玉, 王双
2025, 8(1): 104-106.
摘要
(
16
)
PDF
(122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及具体实践路径,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进了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内容与科技前沿接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创促学;以智能家居系统的开发为例,培养可在新兴学科、前沿领域探索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实现产学研有机融合,拓宽学生的创新创业渠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工智能大模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有望促进高等教育对知识体系重构、学科交叉融合及若干重点领域重构的探索与实践。
智造转型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
沈蕴琦
2025, 8(1): 107-109.
摘要
(
18
)
PDF
(110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顺应制造产业“智改数转”新变化,主动与“走出去”的企业对接,多维度参与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已成为高职教育拓展国际化发展路径的优先选择,但也面临着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数智化转型条件不足、“校企行”联动机制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该文从制造企业的利益诉求出发,提出在多元治理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实施分类人才培养模式,增强高职教育适应性,提升中国制造“出海”软实力,让产教深度融合成为高职教育国际化成就展示的“重要窗口”。
模式探索
“产教学研”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以“企业新闻与传播”课程群为例
魏超, 李凌, 刘洋
2025, 8(1): 110-113.
摘要
(
17
)
PDF
(125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的研究目的是以三江学院“企业新闻与传播”课程群为具体案例,梳理总结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产教学研”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研究方法主要为案例研究法。该文阐述了高校新闻学专业“产教学研”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价值,通过对“企业新闻与传播”课程群运行实践的系统总结,分析了“产教学研”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探索了“产教学研”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总结了“产教学研”融合创新目前已进行的探索。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探析
农玉娟, 覃丽
2025, 8(1): 114-116.
摘要
(
18
)
PDF
(110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1世纪,互联网快速发展,作为知识传播和创新的重要场所,高校教学和管理模式改革至关重要。该文对我国现行高校教学管理方式进行全面分析,并对高校教学管理方式在满足新时期教学需要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总结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对策,可为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及成效、发挥高校的教育主导作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使大学生的成长实现“质”的变化。
“互联网+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吕凤娇, 谢晓兰, 高平章, 谢秀利, 郭晓昀, 陈志超
2025, 8(1): 117-119.
摘要
(
15
)
PDF
(110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适应新时代“互联网+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的办学特色,该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新工科建设为重要抓手,从4个维度(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教学评价)探讨专业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阐述其在制药工程专业中的应用成效,以促进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完善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以学生为中心”的渔业生态与环境调查实习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董建宇, 王学锋, 张静, 沈春燕, 侯刚
2025, 8(1): 120-124.
摘要
(
17
)
PDF
(111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学生为中心”是本科教育改革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新农科背景下,该文探讨了渔业生态与环境调查实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对课程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革举措,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渔业生态与环境调查实习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以环境化学为例
肖颂娜
2025, 8(1): 125-127.
摘要
(
16
)
PDF
(127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化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该文针对环境化学课程的特点和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依托学习通平台,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从课程资源建设、教学内容优化、考核形式丰富等方面着手,在环境化学课程教学中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架起知识与能力的转化桥梁,助推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化,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面向“专精特新”企业的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黎丹, 杨梦勤
2025, 8(1): 128-131.
摘要
(
16
)
PDF
(135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专精特新”类企业在制造业中占大多数,且“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会因企业的特点而差异化明显。该文根据教育部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根据“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与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提出“三阶段、三能力、三循环”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通过校企双主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底层基础、中层模块、高层方向的双线并行”课程体系、对接典型生产实践项目重构实训教学体系、打造“双师”结构化教学团队,以及实施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5条路径进行实践,实现人才供需的精准对接,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现场工程师。
新商科背景下高职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谢敏, 吴丽
2025, 8(1): 132-134.
摘要
(
16
)
PDF
(122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商科背景下,高职财经类专业教学面临着新的变革与挑战。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该文旨在探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构建“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产教融合的竞赛机制以及校企融合的实践平台的“三融三创”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高职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途径。
新文科视域下基于OBE理念的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探究——以财经类院校翻译专业为例
张恒茂
2025, 8(1): 135-138.
摘要
(
16
)
PDF
(135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文科建设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该文探讨了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不足,并以财经类院校为切点,阐释了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翻译人才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从培养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讨论了新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特色,构建了“三导向+三驱动”的翻译人才培养路径,以期为我国翻译人才创新培养提供参考。
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策略探究
孙雨婷
2025, 8(1): 139-142.
摘要
(
16
)
PDF
(113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用型本科高校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作为教育的传承者和创新的主体,其培养和发展策略显得尤为关键。该文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分析了当前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策略,以期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整体发展。
终身教育视域下开放大学工科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优化路径研究
王长林
2025, 8(1): 143-146.
摘要
(
18
)
PDF
(117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放教育因工学矛盾、生源结构等原因,存在着学生主动学习线上资源的比例低、面授课程出勤率不高、工科实训教学难等问题。该文引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终身教育视域下构建开放大学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开放大学工科类专业机电传动控制课程为例,借助远程教育平台,构建“远程教育平台为基础+线下智慧课堂为辅助+校内外分布式实验室为补充”的“三位一体”混合式教学体系平台并进行教学实践,在开放教育实施混合式教学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创新方法
OMO教学模式在肛肠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宋赫峰, 李帅军, 陆文洪
2025, 8(1): 147-149.
摘要
(
17
)
PDF
(129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线上线下相融合(Online-Merge-Offline,OMO)的教学模式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的本科实习教学中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的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共96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实施特色OMO教学模式,通过对比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技能考核评分及满意度调查评价教学成果。
结果
观察组的整体理论考核评分,Mini-CEX、DOPS评分及总分,临床学习效率、学习自主性提升、中医思维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思想品德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OMO教学模式对肛肠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显著效果,可提高实习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对实习院校的接受度。
基于OBE理念的职业本科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实践探索
刘海霞, 卫培培, 王英狮
2025, 8(1): 150-152.
摘要
(
12
)
PDF
(127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能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助推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在职业教育中引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学生成长为导向,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入手,设计基于OBE理念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一中心,四融合”模式;通过该模型,从以学生为中心、校企深度融合、重构教学环节和强化落实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等方面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取得职业素养学习成果,并促进学生毕业要求的高效达成。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职国贸专业学生就业胜任力评价研究
黄冬梅
2025, 8(1): 153-157.
摘要
(
20
)
PDF
(128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通过对浙江中小外贸企业进行调研,构建了高职国贸专业学生就业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职国贸专业学生就业胜任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浙江高职国贸专业学生就业胜任力(60.406 2)处于一般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就业能力。基于此,该文提出了高职院校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机制、外贸企业要积极为高职国贸专业学生提供就业平台、国贸专业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并全方位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
王璨
2025, 8(1): 158-160.
摘要
(
16
)
PDF
(127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关注学生需求、侧重能力培养、学习目标明确等特征。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实行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巩固中灵活运用线上和线下教学方法,达到增进师生互动、打造高效课堂、增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效果,同时创新考评方法,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做到统筹兼顾。
微课在兽医外科学与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董俊升, 崔璐莹, 刘康军, 郭龙, 王亨, 王志强, 李建基
2025, 8(1): 161-164.
摘要
(
15
)
PDF
(122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教学方式应运而生,人们可随时随地获取教学资源。微课是一种以精短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教学方式,因在教学中具有主题突出、导向明确、资源丰富等优点,逐渐成为高校教师和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兽医外科学与手术学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需在理论教学中融合实践教学。据此,该文详细探索微课应用于兽医外科学与手术学教学的优缺点及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相互补充的优势,以期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并推动兽医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新文科背景下“嵌套式”BOPPPS模型在设计学科的创新应用
倪雪莹
2025, 8(1): 165-168.
摘要
(
22
)
PDF
(122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该文对BOPPPS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构建“嵌套式”BOPPPS模型,一方面发挥BOPPPS模型注重课堂互动的优势,另一方面活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前、课后的线上教学中嵌入BOPPPS环节,通过混合式教学手段实现结构上的嵌套,在三维动画软件基础课程中实践应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探索了BOPPPS教学模式在设计学科的创新应用。
学习科学视域下社区社会培训教学创新探索
徐征
2025, 8(1): 169-172.
摘要
(
17
)
PDF
(122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习科学是一个研究教学和学习的跨学科领域,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创新中。社区社会培训作为备受重视的社会工作,通过学习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技能水平。该文概述了学习科学与社区社会培训教学的内涵,分析了学习科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重点探讨了学习科学视域下社区社会培训教学创新中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和实践创新策略,即遵循问题导向,深化认知,构建真实情境,自主探索,搭建多元平台,共融互助。
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开展口腔临床技能教学探索
张海洋, 于浩, 蒋尚飞, 董海岛, 张烨, 颜成东
2025, 8(1): 173-175.
摘要
(
16
)
PDF
(124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一项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公益性竞赛,特别是口腔临床技能大赛,其内容不断更新,以适应行业发展。为了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院校需构建高质量的师资团队,提前选拔并训练参赛学生,不断强化其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赛融通”的方式,可以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教育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彭苑霞, 邓鑫
2025, 8(1): 176-179.
摘要
(
13
)
PDF
(114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对中药鉴定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该文以中药鉴定学课程的易混药对肉桂与厚朴为例,按照实践教学模式的理念设计教学方案,通过综合运用实践教学、参与式学习、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结果显示:实践教学模式对中药鉴定学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职业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专业人才。
创业实践
产教研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
郗冬梅, 姜兆玉, 朱家华
2025, 8(1): 180-183.
摘要
(
17
)
PDF
(113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地方高校在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过程中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存在自主创新驱动不足、人才培养结构与发展需求不匹配、学科专业特色不鲜明、应用型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坚持“需求导向、融通内外、强化应用、突出创新”的理念,以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为核心主体,以科技创新和产业需求为两翼驱动,从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实践实习、社会服务等环节进行创新实践,实现全面育人、全程育人。
创业企业资金成本探析
蒋雪琴, 张玲, 周璐
2025, 8(1): 184-187.
摘要
(
17
)
PDF
(145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业企业资金成本是创业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特指创业企业使用各项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对于创业企业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和业绩考核都有重要作用。该文从资金成本的内涵出发,基于创业企业融资的特殊性,探讨创业企业资金成本的测量及改进思路。该文分析指出现实中创业企业要特别警惕借款过程中低利率的诱惑;对于股权资金成本,建议以投资方要求的预期回报进行估量;对于股权众筹资金成本和债权众筹资金成本,可参照普通股权成本和普通债权成本的思路,但其中的高额众筹费用不可忽视;对于产品众筹资金成本,强调采用使得未来产品或服务转移价值贴现至产品众筹融资净额对应的贴现率作为产品众筹资金成本。该文研究成果可为创业企业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大学生创新训练平台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
孙晓云, 高峰
2025, 8(1): 188-192.
摘要
(
18
)
PDF
(128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大学生创新训练平台是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载体之一。该文结合石家庄铁道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创新训练基地,致力于建立面向全校的创新训练平台管理体系,以解决学生创新活动场所短缺、设备使用不便、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通过对石家庄铁道大学创新训练平台管理工作进行全过程、全覆盖、全链条的顶层设计,即以育人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完善创新训练平台管理机制为重点、以创新训练平台为载体,建立院校两级的创新训练平台,逐步构建以价值引领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训练平台管理体系,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基于产教融合构建“课—训—赛—评”四环联动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牛艳玲, 周书剑, 朱国华
2025, 8(1): 193-195.
摘要
(
15
)
PDF
(113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该文通过分析当前实践教学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创新举措,推行以学生为中心、以“课”为基础、以“训”为手段、以“赛”为载体、以“评”为保障的教育教学改革,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王宪中
2025, 8(1): 196-198.
摘要
(
17
)
PDF
(110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人才为支撑。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教育契合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培育创新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该文探讨了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策略,以期提高教育水平,培养优质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