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编辑部公告
杂志声明!
2020-05-17
投稿须知
2020-05-17
论文模板
2020-05-14
更多>>
基本信息
主 管: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6-52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23-1604/G4
社长:张 磊
副社长:杨 爽 穆延博
责任编辑:于诗洋
出版:黑龙江格言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编辑部
电话:0451-84611887
社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00号
邮编:150010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理论研究
OBE理念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周肖舒, 霍楷
2023, 6(6): 1-6.
摘要
(
207
)
PDF
(1977KB) (
2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专创深度融合发展是当前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迫切需要。该文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系统阐述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二者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从现存问题出发,结合该学科的特点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进一步探讨OBE教育理念融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然后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指标细化,反向指导专创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机制、师资培训体系、评价体系,从而促进艺术设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以期为形成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范式提供新思路。
全教育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思考——以经济学类专业为例
白丽, 刘妍, 王哲
2023, 6(6): 7-10.
摘要
(
91
)
PDF
(1455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至关重要。该文在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思维、素养、能力三个维度出发,利用四个课堂教学环节和多个支撑平台,构建“四位一体”全教育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文还揭示了“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并进一步提出完善培养模式、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新格局下“新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分析——以青岛理工大学为例
李翠, 王冠宇, 赵丽丽
2023, 6(6): 11-14.
摘要
(
94
)
PDF
(1294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和社会对商科人才的应用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商科”应用型人才应该利用专业知识和新技术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该文以青岛理工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方式,分析“新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效,并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对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和管理过程等方面提出建议。
新工科背景下TRIZ导入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路径分析
李牧南
2023, 6(6): 15-18.
摘要
(
69
)
PDF
(1520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宽口径、弱专业、重创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引领下,我国当前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尤其是在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育方面依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针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新时期理工科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更好地适应新工科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将以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为代表的创新思维拓展和创新方法训练等相关知识点嵌入现阶段新工科教育课程体系,具体导入路径则可以根据高校自身特点灵活确定。
教学革新
“1+X”证书制度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证融合”模块化教学探索
董静
2023, 6(6): 19-21.
摘要
(
140
)
PDF
(1361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研究根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幼儿照护(中级)职业技能低能级标准》,以“1”是基础、“X”是拓展和强化、补充,结合当前试点院校在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课证融合”模块化教学的探索。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与“X”证书分离的问题,以学生能力为导向,重新构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调整教学目标,结合“X”优化课程内容,基于能力培养的理念,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和教学团队,构建学前教育“课证融合”一体化实训教学模式,即”1+X”证书制度学前教育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旨在探索学前教育专业课证高效融合的方法与实施路径,为全省试点院校“1+X”“课证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于“课程思政+专创融合”的医学细胞生物与遗传学特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毕艳楠, 邹博, 吴涤, 贾小娥, 王宗霞
2023, 6(6): 22-24.
摘要
(
94
)
PDF
(1286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医学类课程思政、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融合度不够,与实践脱节,缺乏临床结合,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该文以医学细胞生物与遗传学为例,在临床医学专业开展了“课程思政+专创融合”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特色教学模式的探索,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新文科”背景下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王晓宇
2023, 6(6): 25-27.
摘要
(
69
)
PDF
(1285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文科”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数据产业高速发展和人才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是针对传统文科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实现课程结构、知识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变革,提高非工科专业背景学生数据素养、数据思维能力、数据应用创新性的重要依据。该文以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的移动应用开发本科专业课程为例,根据“新文科”建设特点和要求,分析当前数字科学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优化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竞争力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
金融建模与量化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谢婉秋, 卢茜, 姜睿
2023, 6(6): 28-31.
摘要
(
56
)
PDF
(1393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断向金融领域渗透,传统的金融业正与信息技术、数学模型相融合,向量化金融迈进。为适应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目标,以及满足当今社会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该文在金融建模与量化分析实践应用课程中积极进行教学探索,总结出早期融入建模思想、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及评价机制的教学改革创新路径。
LNG接收站虚拟仿真创新实验平台建设
阎凤元, 荣广新, 孙恒, 李兆慈
2023, 6(6): 32-35.
摘要
(
67
)
PDF
(2711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因其低温高压、介质易燃易爆,令现场教学培训困难。因此,该文提出基于典型站场工艺搭建虚拟仿真系统。首先,进行真实场景还原、流程操作模拟、设备拆装等,满足学生基本实践需求。其次,利用Aspen HYSYS软件建立站场运行的动态模拟引擎,将工艺操作控制响应的动态模拟结果同步显示,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工程实践操作结合。最后,开发了多种冷能回收利用模块,预留接口,培养学生根据需求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口腔种植教学实践探索
王子娴, 吴婷, 徐晶, 高秋爽
2023, 6(6): 36-38.
摘要
(
66
)
PDF
(131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日趋完善,需要更多的种植医师。目前,我国优秀口腔种植医师的数量与实际需求存在巨大的缺口,将口腔种植学内容纳入在校医学生的学习课程已成为各医学院的共识。该文将通过对就业单位调查的结果和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高职高专口腔种植的教学内容,并探讨如何在有限的高职高专口腔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对口腔种植重要性的认识,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口腔种植学教学工作。
基于超低排放的SCR脱硝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方案的设计
张维, 闫俊, 唐恒福
2023, 6(6): 39-41.
摘要
(
55
)
PDF
(1391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如何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完美结合,是工科专业需重点探讨的内容。该文就我国燃煤电厂现行的超低排放政策,以及传统的SCR脱硝系统实验存在的高成本、高消耗、占地面积大、设备维护难等问题,对基于超低排放的SCR脱硝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方案进行设计,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工程应用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基于服务地方改革的政府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L市W学院为例
和家慧
2023, 6(6): 42-44.
摘要
(
67
)
PDF
(1284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体系的全面铺开,L市积极进行了会计工作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新制度的实施亟须地方高校提供人才支撑,进而对W学院政府会计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该文以服务地方为价值导向,以L市W学院为样本,就提高政府会计课程教学质量展开了探讨。该文认为现行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师选择、考评机制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因此提出完善课程设置、组建教学团队和优化考评机制的对策建议。
面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风力发电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设计及应用
苗磊, 李擎, 杨旭, 崔家瑞, 郭典雨
2023, 6(6): 45-47.
摘要
(
52
)
PDF
(1311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角度助力“双碳计划”,设计了一套风力发电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并在实践教学中应用。首先,构建虚拟仿真平台整体框架。其次,以风力机变桨距控制、整流器及逆变器矢量控制作为基础实验项目,并在分析实际工程背景的前提下,设计了发电机低耗运行和不平衡电压下的逆变器控制拓展实验。最后,完成包括课前预习测验自动计分、课中实验结果即时评判以及课后总结报告自动初评等环节在内的实验教学全流程考核。虚仿平台实际应用效果表明,作为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有力补充,该平台有助于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风力发电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汪德伟
2023, 6(6): 48-51.
摘要
(
73
)
PDF
(139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面向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为该专业学生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积极的铺垫作用。该文首先剖析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传统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同时对该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和学习效果评估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助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以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基于雨课堂的环境影响评价讨论式课程教学的启示
韩莹, 何俊瑜
2023, 6(6): 52-54.
摘要
(
73
)
PDF
(1571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雨课堂应用在环境影响评价这一环境工程专业应用类代表性课程中,通过混合式的智慧教学方法为师生互动提供了多渠道,将课程、教师、学生三位一体融会贯通,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创新能力,以期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吴佳
2023, 6(6): 55-58.
摘要
(
62
)
PDF
(128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高校要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剖析教学规律,构建“金课”,杜绝“水课”,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大智移云”驱动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推进落实,以此为背景,各级本科院校必须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强化师资力量、构建教学管理规范化运行机制,以此推动财务管理专业实现应用型教学改革。
“专创融合”背景下机器人综合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王蕾, 伦志新, 陈艳梅, 葛超
2023, 6(6): 59-61.
摘要
(
98
)
PDF
(1335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创新教育的深入推进,我国高校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的高度融合,并逐步构建“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创融合”背景下,将项目式教学方法引入机器人综合设计课程中,形成创新教学模式。按照“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标准,对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模式、评价与考核指标进行改革。该文介绍了以六轴机械臂为案例的教学实施过程,并指出该教学模式的反思方向,肯定了该模式在今后教学工作中的推广价值。
教育改革与发展
“1+X”证书背景下高职装备制造类专业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梅二召, 刘振民, 范景峰, 仵征
2023, 6(6): 62-64.
摘要
(
73
)
PDF
(1346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以来,涉及装备制造大类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1+X”证书对装备制造类专业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提出“1+X”证书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相结合,形成适应岗位的人才培养新方案;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培育适应新形势的“双师型”教师;学校与培训评价组织联合开发新教材,丰富职业院校“课证融通”的学习资源;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等措施,以提升高职装备制造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多维立体式”校内实践课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潘平
2023, 6(6): 65-69.
摘要
(
66
)
PDF
(145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岗位竞争力、创新能力以及未来职业适应能力。校内实践课是实践教学的核心部分,因此,校内实践课质量至关重要,决定实践教学的质量。该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校内实践课质量评价现状,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多维立体式”校内实践课质量评价体系,并对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说明。
美育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张崟, 周闯, 肖龙泉, 周琳, 刘文龙, 陈卫军, 刘达玉
2023, 6(6): 70-72.
摘要
(
70
)
PDF
(133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希望传统的食品应该蕴含人文艺术元素,而具有诱人色泽的食品,往往会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的冲动。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食品人文艺术元素的追求,该文在美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课程教育融合的基础上,探讨了美育融入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校园环境的方式,以期通过美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结合,达到提升本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开发出更多具有较好创意新产品的目的。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药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药学综合实验课程为例
喻玲玲, 曾建红, 柳蔚, 张宏岐
2023, 6(6): 73-75.
摘要
(
77
)
PDF
(1287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双一流”建设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药学是实践性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的特点。实验教学是培养药学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以药学综合实验课程为例,分别从课程建设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为药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畅, 赵赫, 左丽丽, 冯世德, 王乐新
2023, 6(6): 76-78.
摘要
(
92
)
PDF
(134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农科”建设理念的提出,为地方高校在新时代构建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方向,深化地方农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院校的转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基于“新农科”背景,针对传统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阐述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并对农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提出了建议,以期使农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断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与探索——以生态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常越亚, 杨军
2023, 6(6): 79-82.
摘要
(
84
)
PDF
(1421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工科时代背景下,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需在专业设置、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方案、办学条件等方面都满足相应标准。生态环境工程专业作为目前环保产业急需的专业,面临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不足的现状,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势在必行。为实现本专业的本科职业教育,该文主要从以下六方面进行了发展路径研究与探索:深化校企合作,加强科教融合,推进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职教学分制改革,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产教融合背景下药品质量检测技术实训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
谢庭辉, 沈淑敏, 蒙海平
2023, 6(6): 83-86.
摘要
(
80
)
PDF
(1592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培养药品制造行业高素质高技能型检验人才,实现育人效果与企业要求精准对接。围绕学生为中心意识、目标达成意识及课程思政意识,构建药品质量检测技术实训活页式教材,将药品生产岗位工作任务项目化,通过活页教材的应用与实施,形成以活页式教材为载体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推动药品质量检测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效达成育人目标。
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探索与实践——以华北理工大学为例
尚宏周, 王晓雷, 张学丽
2023, 6(6): 87-90.
摘要
(
108
)
PDF
(1291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华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深入落实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和教学科研平台支撑体系,充分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和毕业目标达成,以期为其他地方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基于协同发展视阈的高职院校教育保障体系研究——以淮安市高等职业院校为例
于溥春
2023, 6(6): 91-93.
摘要
(
60
)
PDF
(131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高职院校在校园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教育保障体系,确保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该文结合高职院校教育保障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以淮安市高等职业院校为例,分析在协同发展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保障体系的优化路径。有助于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高职教育理念,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海洋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黄颖, 赵哲
2023, 6(6): 94-96.
摘要
(
61
)
PDF
(1285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洋资源在沿海国家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开发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意义重大。培养高素质、创造力强的海洋专业人才是我国海洋经济建设的基础需求。海洋动物学实验是河海大学海洋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海洋创新型人才,该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评方式进行了改革。力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实验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新时代高校烟草工程特色专业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红, 赵铭钦, 来苗
2023, 6(6): 97-99.
摘要
(
48
)
PDF
(131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国范围内开设烟草特色专业的院校较少,因此,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少。因此,如何结合烟草专业的办学特色、学科性质,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青年师资队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鉴于此,该文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结合烟草办学特色,分析了烟草专业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完善岗前培训制度、“双师型”教师培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信息化技术培训等多个层面出发,分析如何打造一支“政治素养高、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烟草特色专业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实训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
刘静, 阎长虹
2023, 6(6): 100-103.
摘要
(
57
)
PDF
(1466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筑工业化是装配式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预制构件工业化生产是关键。目前,预制构件大部分属于大型构件,模具复杂、体大量重,现场技术教学难度较大。克服诸多困难,实现实训教学,是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的难点之一。该文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设置的预制构件生产与运输课程教学为例,探索预制构件实训教学实践,针对实训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提出解决方案,分析教学效果,并对该课程实训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为同类院校该方向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模式探索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李燕娜
2023, 6(6): 104-107.
摘要
(
81
)
PDF
(1323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强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迎来了新契机,赋予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新的内涵。面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可从国家、高校以及个人三个角度共同发力,提出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高校艺术类专业“混合式、多维度、立体化”创新创业竞赛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崔艳柳, 霍楷
2023, 6(6): 108-112.
摘要
(
87
)
PDF
(1438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被列入国家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战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艺术类创新型人才为培育目标,并对高校的艺术类学科创新创业竞赛教育模式展开了深入研究。通过对高校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发展状况的剖析,发现面临的新问题,基于此,从目标、理念两个层面明确高校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竞赛育人模式定位,构建“混合式、多维度、立体化”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竞赛育人模式,为高校艺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高职院校光伏工程技术专业“专创融合”路径研究——以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陈浩龙
2023, 6(6): 113-115.
摘要
(
118
)
PDF
(1352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达峰、碳中和”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将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光伏产业作为“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截至目前,据IRENA测算,全球光伏产业就业人员规模达400万人,人才缺口也持续增长。据绿色和平组织预测:2030年全球将有970万个与光伏产业相关的岗位。而对于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光伏工程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实现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培养兼具创新创业能力与光伏工程技术专业能力的融合型人才是国家光伏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我国大学生面对复杂的就业环境的客观要求。基于此,该文以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高职院校光伏工程技术专业“专创融合”的途径。
基于英语技能大赛的高职学生英语职场涉外沟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曹丛丛, 王黎黎
2023, 6(6): 116-118.
摘要
(
45
)
PDF
(128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场涉外沟通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英语职场涉外沟通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推力。该文以英语技能大赛为依托,从职场涉外沟通能力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家和课程对高职学生英语职场涉外沟通能力的要求、英语职场涉外沟通能力培养的实施办法、英语职场涉外沟通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和研究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促进高职学生英语职场涉外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并形成行之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法,以此来推动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并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可使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职业人才。
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权印
2023, 6(6): 119-121.
摘要
(
56
)
PDF
(128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校地合作办学是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目标,推行校地合作的办学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地方、企业以及社会机构等的作用,构建多方位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联动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该文从校地合作模式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出发,具体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法。
立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张淼, 王志刚, 王凯宏, 王化波
2023, 6(6): 122-124.
摘要
(
75
)
PDF
(1415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有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和实现该地区民办高校的深化发展,相关民办高校应集中自身教育资源,以地区文化、政策、技术等要素为导向,以学生个性发展、创新发展、偏好发展为中心,设计针对性强、稳定性好、有效性高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学生、地方等要素的多重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尤其在学生情况更加复杂的新时代,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的不间断、教育教学的提质,是所有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难点和重点。据此,为提升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效果,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状为基点,以人才培养双向意义、不足、成因、思路为着力点,探究其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多条人才发展建议。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新路径探讨——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例
彭丽丽, 陈苗苗, 唐长贞, 褚诗茜
2023, 6(6): 125-130.
摘要
(
89
)
PDF
(2090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的园林专业属于农类专业,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该文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例,紧密契合乡村振兴新形势、新趋势,把握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以及高职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定位,主要围绕“以培养岗位技能为起点、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准点、以实践真实项目为亮点、以贯穿课程思政为特点、以重组课程体系为重点”的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五个维度出发,实现闭环教学良性循环;提炼思政内涵,坚持把培养乡村振兴主力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育真正守望乡村振兴的乡村实用型人才、复合型技术人才。
新工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倪艳凤, 倪艳荣, 张开拓, 郑先锋, 解瑞云
2023, 6(6): 131-133.
摘要
(
63
)
PDF
(1560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托“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河南省重点学科(培育)、河南省重点一流专业建设点、河南省重点产业学院、省级重点虚拟仿真实验等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以服务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载体,基于OBE成果导向,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学创融合、学科融合,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践教育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在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新工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提供了一定参考。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许鹏, 唐伯平, 张树松
2023, 6(6): 134-137.
摘要
(
110
)
PDF
(139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湿地保护与管理实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为例,对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在课程开设过程中,本专业学生接受了一般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训练,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目前盐城本地的湿地保护及管理状况和对专业人才及技能的需求,充分发掘本地实践课程资源,对本地实践课程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政企校三方协同育人机制实践探索——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昆山模式”为例
王波, 许大伟
2023, 6(6): 138-140.
摘要
(
105
)
PDF
(1537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5年,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昆山市开启了战略合作,政企校三方正式开展合作。学院与昆山开发区人社局、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昆山汉鼎精密金属有限公司、昆山丘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10余家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性、紧密型的全面合作关系,不断创新育人新模式,培育昆山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探索政企校三方协同育人机制,助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政企校三方协同育人的“昆山模式”。
创新方法
PBL教学法在艺术设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韩营颖, 周静, 霍楷
2023, 6(6): 141-144.
摘要
(
105
)
PDF
(1431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后的发展竞争力,教师需要更多地培养其主动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艺术设计创新创业教育中运用PBL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设计兴趣。该文主要从PBL教学法的理论阐述和特点出发,结合艺术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PBL教学法与艺术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然性,从艺术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实践体系、教学团队、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设计构思,以期提高艺术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SPOC教学模式:理论设计与实证检验
柳洁
2023, 6(6): 145-147.
摘要
(
65
)
PDF
(128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POC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和对MOOC教学模式的超越。在理论设计上,SPOC依托网络技术平台:由学校、教师、学生等全员参与;课前准备、课中辅助、课后评价组成全过程教学网络;以线上和线下为主要活动区域,形成全方位协同。将SPOC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分别应用于W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比较评价结果显示,SPOC教学模式更优。
产教融合机制下高职院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三亚中瑞综合项目为例
周求宁, 何诗洁
2023, 6(6): 148-150.
摘要
(
92
)
PDF
(128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南酒店行业快速发展,但伴随而来的是酒店经营、管理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产教融合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其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产教目标不一致、融合不完全等问题。该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及原因,剖析了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酒店实践类课程综合项目对产教融合的创新改革路径,在校企共建教学目标、共商教学内容、共管课程实施、共同参与评价、共建师资队伍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以期推动高职院校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大学物理实验考核方式的创新研究
赵彩敏, 闫润瑛, 赵正印, 董新平
2023, 6(6): 151-154.
摘要
(
64
)
PDF
(1345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非常重要。该文探讨了基于“三位一体”模式的大学物理实验考核方式,分析了大学物理实验现有考核方式的弊端,针对大学物理实验的特点,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居家物理实验、数据处理软件的应用等内容体现在考核中,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体系、能力塑造和价值素养三方面的多元化过程性考核。
分众式教学法的应用探索——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
赵钰
2023, 6(6): 155-158.
摘要
(
56
)
PDF
(131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众式教学法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分众式教学法主要包括三个实施步骤,一是要做好学情分析,结合学生未来的就业意愿进行分组;二是将教学内容划分模块,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学习;最后采用多样性的考核方式,提高平时成绩的权重。
基于“雨课堂”的项目管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王晓玲, 李雪莹, 龚珍奇, 赖明桢
2023, 6(6): 159-161.
摘要
(
98
)
PDF
(128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基于近20年的项目管理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力图通过教学改革,充分运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和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运用线上资源,让学生完成课前的自主学习、课堂的案例分析和课后的拓展提高。混合式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更多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与探索——以南昌航空大学材料化学文献检索课程为例
周丹, 谢宇, 钟荣, 钟学明, 王芳, 孙青, 申芳芳, 童永芬
2023, 6(6): 162-165.
摘要
(
92
)
PDF
(1597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是新时代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材料化学文献检索课中,培养和造就具有“重德育、厚基础、强实践、能创新、有潜质”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索的课题。该文结合南昌航空大学国家一流专业材料化学文献检索课程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考核方式的升级、帮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持续改进五个层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三创能力”,即“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基于OBE理念的地方医学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黄薛龙, 蓝宁, 陈伟铭, 张蕊, 曹智雄
2023, 6(6): 166-168.
摘要
(
63
)
PDF
(134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方院校的制药工程专业由于平台的限制,所培养的人才存在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校在充分调研行业人才要求的同时,以OBE理念为指导,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设立第二课题,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四方合作,切实解决“本科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实现四方互利共赢,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新思路。
基于知识点关联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徐先懂, 黄长征
2023, 6(6): 169-172.
摘要
(
72
)
PDF
(1643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把每一门课程(包括实践教学课程)都作为独立的知识点,未能体现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专业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实践教学更是如此。针对实践教学现状,结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提出知识点关联的指导原则,设计了实践教学平台的总体方案,以及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更好地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科研助力教学提高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王卫芳, 窦瑶, 王宏英, 孙聪, 周晓晶, 郭艳霞, 侯璐
2023, 6(6): 173-175.
摘要
(
71
)
PDF
(1285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课程是中医药院校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基础和实践并重的特点。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知识和能力,并将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一直是教师不断深入思考并积极探索的问题。该文从科研案例融入理论、实践教学以及科研课题入手,分析科研助力教学的方式,反思科研融入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将中医药特色案例与生物化学课程结合,从而对科研助力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相长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项目管理在医院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
夏菁
2023, 6(6): 176-179.
摘要
(
58
)
PDF
(1564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在研究项目管理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介绍了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以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诊断学教学的过程。同时结合医院师生实际情况,对项目管理的五个基本过程在教学中的运用分别做了详细的阐述,并通过具体实践,进一步肯定了该教学管理模式的作用,最后总结了医院在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成果。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实践的工程通识教育研究与课程建设
宋以国, 陈宁, 李文逸
2023, 6(6): 180-183.
摘要
(
77
)
PDF
(1315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索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能力、工程基本技能和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程伦理意识形成的有效模式。构建工程认知、工程伦理、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利用过程学习、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实现以初步建立工程概念、培养工程伦理意识、引起兴趣和好奇心为核心的工程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信息时代背景下雨课堂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赵家伟, 刘巧, 李栓明, 田敏
2023, 6(6): 184-187.
摘要
(
64
)
PDF
(1288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教育改革、课程创新的深入,网络技术被应用于高等院校工科教学的过程中,也成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授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课程改革创新过程中,本课程组成员针对雨课堂教学平台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实践结果表明,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的融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单片机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提升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质量。
虚拟仿真技术推动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实验课程创新研究
丁淑琴, 买丹, 潘琳, 张爱君, 于晶晶, 黄雄
2023, 6(6): 188-190.
摘要
(
65
)
PDF
(1653KB) (
1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实验教学信息化内容为指向,以完整的实验教学项目为基础,与企业合作,建设以寄生虫形态学、经典操作视频、“基本技能训练”-“临床疾病实验诊断”-“综合运用能力训练”的虚拟实践操作为主要内容的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推动临床寄生虫学检验,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实验教学新模式;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实现企业和学校知识结构的互补,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的知识效能,实现协同育人,校企资源共享,提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
创业实践
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前期运行探索——以于都御提产业园之智慧农业为例
黄娟, 吴子康
2023, 6(6): 191-193.
摘要
(
122
)
PDF
(1287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坚持以育人为本,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全体学生;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持续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作为重要抓手,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该文主要介绍于都御提产业园智慧农业项目的主要内容、优势及前期运行情况,并就此进行问题分析。本项目使项目组成员对大学生创业训练有了一定的认识,使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提升了他们预测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专创融合”理念下电气类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陈伟华, 闫孝姮, 邱彬, 王巍, 王雨虹
2023, 6(6): 194-198.
摘要
(
82
)
PDF
(1295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针对我校电气类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教育实践性不足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专创融合”理念的电气类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策略:把握电气类专业硕士培养定位,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实践深度融合;转变电气类专业硕士考核方式,促使学生成果多样化;改革电气类专业硕士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培养锻炼;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动态评价反馈机制,进一步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并从课堂教学、分类培养、实践平台、校企合作、导师团队等方面介绍了培养策略的推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