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EB/OL].(2025-01-19)[2025-01-19].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1/content_6999913.htm. [2] 侯剑华,郑碧丽,李文婧.基础研究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探讨[J].中国科学基金, 2024,38(2):238-247.
 [3] 李立国. 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5,27(2):30-33.
 [4] 姚郁. 以“新工科”建设为牵引培育海洋领域科技领军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24(5):12-16.
 [5] 林善炜. 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思维的生成逻辑[J].福州党校学报,2024(6):10-16.
 [6] 黄福涛. 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型教育模式论略[J].高等教育研究,2024,45(5):54-63.
 [7] 毛艳华.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新态势与推进路径[J].人民论坛,2024(24):40-45.
 [8] 丰西西,侯梦菲.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创新培养路径面向未来育英才[N].羊城晚报,2025-3-11(A3).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次试点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在青年人才培养中出新招求实效[EB/OL].(2023-09-08)[2023-09-08].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0/info90219.htm.
 [10] 韩玉,石晓然,刘行,等.应用型海洋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5,11(S1):43-46.
 [11] 刘训华. 海洋教育学的概念、体系与战略推进[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4,7(6):106-117.
 [12] 陈省平.三全育人:海洋科学专业立德树人一体化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6):179-181.
 [13] 史秋衡,常静艳.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战略特征与制度建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44(3):1-10.
 [14] 袁婧,翟雪松,吴飞,等.基于虚拟教研室的高校人工智能专业(AI+X方向)建设——以浙江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4,34(5):123-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