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建梅. 基于专业群的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逻辑与实践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22(10):103-108. [2] 张小敏. 企业知识创造视域下职业本科专业建设的理论基础、发展路径和质量标准[J].教育与职业,2023(10): 11-18. [3] 战德臣. 一种确保高校教学质量的新模式——同步异步混合式教学[J].计算机教育,2020(7):3-10. [4] 高裴裴,张伟刚.学科融合语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2(11):108-113. [5] 黄轶文. 新型软件技术人才的校企联动共育模式[J].计算机教育,2022(10):72-78. [6] 朱珂,张斌,辉宋晔.技术生态位视阈下“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合逻辑与模型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1): 13-19. [7] 邵艳玲,刘黎明,单平平,等.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省鲲鹏产业学院为例[J].计算机教育,2022(2):91-95. [8] 林健.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工科专业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32-45. [9] 谢幼如, 高磊, 邱艺,等.智能技术赋能高质量课堂的评价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12):73-79,94. [10] 李葆萍,仁青草,桑国元,等.“双师教学”模式下乡村教师能动性与教学专长的关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22,43(7):114-121. [11] 贺书霞,孙超,冀涛.数智化赋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探索[J].教育与职业,2024(3):23-28. [12] 路晓丽,朱倩.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困境与优化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3(24): 50-56. [13] GILLIES D.Student perspectives on videoconferenc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at a distance[J]. Distance Education, 2008(1):107-118. [14] RIENTIES B, BOROWA A, CROSS S, et al.Analytics 4 action evaluation framework: A review of evidence-based learing analytics interventions at the open university UK[J]. Journal of Interaction Media in Education,2016(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