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潘强.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探索[J].高教学刊,2021,7(28):55-58. [2] 张倩. 以新媒体建设助推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6):45-47. [3] 习近平.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12-9(1). [4] 宋文正. 高校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29):89-92. [5] 崔人元.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创新路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S2):123-126. [6] 董敏,王争,戚素素,等.超星平台在“工程热力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22,6(7): 176-179. [7] 李国强.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困境分析探究——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21,16(5):576. [8] 张欣宇,杨晓宏,温彩凤,等.传热学思维在本科教学过程中的培养[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4):35-38. [9] 邵叶鑫. 微时代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教育创新探究[J].就业与保障,2021(15):184-185. [10] 宋海草,张顺堂.应用型高校“专创融合”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5(14):11-13. [11] 史菁. 试论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4):58-61. [12] 陈秋月. 新时代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探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22,13(14):155-157. [13] 赵雪莲.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实践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4):82-84. [14] 柏金,王谦,吉恒松,等.“工程热力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建设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9,16(23):19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