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EB/OL].(2019-04-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04/t20190409_377216.html. [2] 韩晓云,孙庆申.从“国际工程认证”到“双万计划”——我国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4):1-2. [3] 王金亮. 对俄跨境新商业专业集群构建研究——以黑龙江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12):19-21. [4]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介绍[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21,12(3):268-270. [5] 刘国瑞. 高等教育龙头的意蕴、使命与进路[J].大学与学科,2023,4(3):1-12. [6] 王珊珊,任寰,于帅,等.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药学专业建设探索与思考[J].高教学刊,2024,10(4):88-92. [7] 苏晓杰,薛方正,马铁东,等.基于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4,10(4): 62-66. [8] 王战军,翟亚军,张微.构建四级三类学位体系支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23(12):8-15. [9] 陈宝生.开启建设教育强国历史新征程[N].人民日报,2020-09-10(009). [10] 霍江华. 三全育人视阈下应急安全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13):21-23. [11] 杨晨美子,李爱彬,范宇琪.专业学位研究生增值评价的价值意蕴、指标体系及实现路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4(1):94-102. [12]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EB/OL].(2022-03-30).https://www.hlj.gov.cn//hlj/c108376/202203/c00_31185978.shtml. [13] 张龙,穆丹阳,路璐.学科专业一体化视域下的省属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探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3):4-5. [14] 任帅,游志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以浙江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5):181-184. [15] 毛露甜,陈兆贵,徐良雄.创新创业教育在微生物学实践教学中的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20,47(5):1626-1633. [16] 张大良.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实“三个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2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