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鞠红霞. 产创耦合专创融合——基于企业一线问题库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柳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7):20-25. [2] 李功连,刘莹.课程思政:意蕴、价值及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27):24-28. [3] 杜一鸣,张玲.“专思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以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为例[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4):60-63. [4] 杨孟杰,孙莉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创业融资的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3(2):53-56. [5] 田秋丽,刘战合,王菁,等.面向专思创融合的创业课程体系重构及改革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1):119-122. [6] 孙莉莉,杨孟杰,李依霖.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2(2):125-128. [7] 黄德斌. “双创”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思创”融合教学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3):126-128. [8] 刘娅,徐震,杨蕾.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12):91-92. [9] 李宁,杨鲜丽,李茹月,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以南宁理工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44):43-46. [10]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以西京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2022,7(13):57-59. [11] 王占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7):75-78. [12] 赵亚翔. 文科高校本科教育的“专创融合”:框架建构与教学实践[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9,21(4):118-129. [13] 江涛涛,田新,佟金萍.基于商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J].财会通讯,2021(11):169-172. [14] 张晓琴,张波,周艳聪.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专思创”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3,9(22):165-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