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利,张本,向阳,等.基于“三位一体”的航海类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风,2023(21):13-15. [2] 周新院,曹爱霞,宋慧.海洋强国背景下船海类人才培养模式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3(45):37-40.
 [3] 庄一凡,吴德烽.基于科教融合与人工智能的船海人才培养探索[J].集美大学学报,2021,22(4):59-62.
 [4] 曹爱霞,周新院,邵瑞影.“三业融合、三维互动”的船海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3(37): 112-115.
 [5] 周宏,嵇春艳,窦培林.需求引领—产教融合—多元协同——船海类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2022(4):160-163.
 [6] 王哲,纪玉龙,韩凤翚.“双创”促“双碳”船海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探索[J].高教学刊,2024,10(22):84-87.
 [7] 郑锦华,马新灵,范忠雷,等.工科教育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教学刊,2024,10(27):155-158.
 [8] 乐丽琴,栗红霞.基于新工科的创新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7(8):45-47.
 [9] 严谨,黄技,陈志明,等.地方院校船海专业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7(14):138-140.
 [10] 鲍雄,蒋国璋,刘翔,等.面向新工科的工程训练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13):73-76.
 [11] 刘克中,周阳,刘成勇,等.航海技术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路径与模式[J].航海教育研究,2024,41(1):1-8.
 [12] 严谨,张娟.校企合作培养船海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与探索[J].船海工程,2012,41(6):183-186.
 [13] 高强,李少华,姜浩.船员教育培训品牌建设与航海人才培养关系探究[J].天津航海,2024(1):50-53,63.
 [14] 孟雄飞,于洋,孙兰君,等.航海类高校现代航运产业学院:模式、困境与突破[J].航海教育研究,2024,41(1):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