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IM Y K, LUNDBERG C A.A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faculty interaction and cognitive skills development among college students[J]. Res High Educ,2016(57):288-309. [2] 王硕阳,林崇德,孙汉银.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联想能力及其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0,18(1):8-16. [3] 车阿大,夏春雨,王艳平.国防军工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 56-64. [4] 赵淼. 当代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21. [5] 王婧,叶勇,辜丽川,等. 基于《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J]. 物流科技, 2022,45(11):170-173. [6] 许祥云,张茜.美国本科生科研核心能力图景、培育路径及其启示——基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20,42(4):26-33. [7] 王东芳,李金慧.美国文理学院本科生科研培养体系建设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2,34(1):84-89,96. [8] 李德山,赵云佳.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高教论坛,2021(12):87-89,140. [9] 郭建如,邓峰.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7):70-77. [10] 龙琪.生师互动:源自美国的学理分析与经验分享[J].复旦教育论坛,2016,14(1):93-99. [11] 张哲. 生师互动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深度学习的影响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2. [12] 张舵,赵必华.生师互动对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一个多重中介模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25(2):30-36. [13] 杨晓霞,崔洪瑞,刘亚男.基于导学共同体理念的导学关系调查分析——以西南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23(5): 91-95,101. [14] 梁景胡. 产教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提升路径探析——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研究对象[J].大学教育, 2022(11):23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