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宝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要培养更多创新人才[N].光明日报,2023-03-07(05). [2] 张琴. 以学科竞赛助力“双创”人才培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3):86-88. [3] 强薇,何佳欣,李文静.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内涵意蕴与发展脉络研究[J].亚太教育,2021(23):147-149. [4] 李雨烟,毛浩超,方心.高校学科竞赛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4): 45-48. [5] 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类竞赛研究报告[R/OL].(2024-03-22).https://rank.moocollege.com/newsdetail?id=3123. [6] 吴昌文,丁艳清.构建学科竞赛平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J].大庆社会科学,2019(5):144-146. [7] 高兆建,彭双双,王先凤,等.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模式探索[J].大学,2023(14):147-151. [8] 何林波,张仕斌,周益民,等.以学科牵引的特色网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技术与教育学报,2022(10):46-50. [9] 魏泉增,刘海英,张晓华,等.“学科竞赛”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风,2023(19):19-21. [10] 彭逸丰. 论高校科技类社团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中的作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4(1): 156-159. [11] 姚诗云,谢光奇,李涛.浅析地方高校依托大学生科技类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J].华东科技,2022(7): 119-121. [12] 李旭军,龚跃球.跨学科“双创”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24,10(3):76-80. [13] 陈岳堂. 产教融合机制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 2022(Z1):25-27. [14] 张东,赵伟国,王晓晖,等.新工科实验班专创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4,10(10):5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