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谭毅,尹璨,李昇翰.面向“新工科”的工程管理信息化导论课程建设与思考[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6(2):4-8. [2] 王玉琼. “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视域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5):3-4. [3] 谢树京,王超,曾玖贞.新工科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21): 94-96. [4] 左青松,张彬,卢海山,等.基于产教研融合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J].南方农机,2021,52(10): 121-122,125. [5] 韩启飞,朱小健.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与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11):108-111. [6] 黄金华. 校企产教研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状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0):104-106. [7] 陈富志. 校企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21,36(4):110-116. [8] 丁荣晖. 5G 时代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科人才培养分析[J].科技风,2022(14):31-33. [9] 付娜,莫琦.智能制造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基于教学要素的视角[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5(10):109-111. [10] 丁文霞. 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3(3):65-70. [11] 芮立,陆苗霞,张倩倩.“产教研融合”的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 2019,16(21):78-79. [12] 刘硕硕.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1(9):81-86. [13] 王亚楠,霍楷.“多层次、进阶式、立体化”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5(4):51-54. [14] 祁丽,张薇,周蓉.产学研协同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探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9(4):115-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