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 刘畅.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协同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18):60-62. [3] 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4] 高欣峰,於冰双.地方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生态系统的视角[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20): 19-27. [5] 李琳璐. 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审视与经验启示[J].高教探索,2020(3):56-65. [6] 张明瑞,张伟.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育人理念探究与路径创新[J].高教学刊,2022,8(34):30-33. [7] 尚婷,王军,王奕,等.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的路径[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15):70-72. [8] 冯松宝.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融合研究——以《资源勘查学》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2): 84-86. [9] 高壮伟,周小桃.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困境与改进路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4):187-191. [10] 肖焰. 高校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10):103-106,116. [11] 常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风建设治理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3):13-16. [12] 汪丽娟. 以人为本理念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现路径[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16):91-94. [13] 刘海,关晋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理念和原则探析[J].大学,2021(22):155-157. [14] 黄维静. OBE视域下的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2,24(3):45-47,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