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 [2] 胡万山. 北京市属高校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实证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8(6):24-37. [3] 郝广龙,李宜芯.“学习质量取向”的本科教学改革:特征、困境及其突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4): 6-10. [4] 林闽钢.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学科——二十五年发展回顾与前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4):65-72. [5] 杜函芮.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高校科研育人网络的研究[J].高教探索,2022(6):34-39. [6] 李琼,杨格丹,李敏辉.“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合交互教学模式研究——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10):110-117. [7] 毛亚男,王东梅,孙云飞,等.CIPP评价模式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18,33(11): 111-113. [8] 任玉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CIPP模式和知信行理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43(2):209-218. [9] 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2):75-83. [10] 周静,李桂峰.新文科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2(S1):174-176. [11] 邵文,奚伟东.新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C]//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四).[出版者不详], 2020:16-17. [12] 黄凌云. 基于CIPP模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成效评价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22(2):57-63. [13] 杨启亮. 为教学的评价与为评价的教学[J].教育研究,2012,33(7):98-103. [14] 樊丽明. “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