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蔓,赵云龙,栾晓娜,等.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3): 256-259. [2] 刘春城,赵月,张立君,等.基于PBL完成“雨课堂”工程训练后续实践教学[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2,20(1):62-66. [3] 何伟锋,龚敏,吴鹏,等.工程训练机器人课程依托学科竞赛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2,29(1):122-127. [4] 吴鹏,孙振忠,何伟锋,等.基于双赛制机器人教学在工程训练课程中的改革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32):69-71. [5] 李彦林,郭建新,胡蓉.工程训练课程体系中机器人模块教学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5): 132-134. [6] 陈建,朱鲁闯,王杰,等.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训练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1,19(6):84-88. [7] 樊哲良,张向锋,姜楠,等.新工科背景下海洋技术专业工程训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1,19(4):82-86. [8] 颜建,段海峰,韩伟,等.应用型本科省级工程训练示范中心建设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40(7):144-148. [9] 于如信,徐乐,朱玉斌,等.课程思政视域下工程训练实践育人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21,7(19): 142-145. [10] 胡蔓,曹利华,刘健,等.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40(5):154-157,196. [11] 马建民,李晓东,刘振东,等.学研产结合推动工程训练中心可持续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2):233-236. [12] 朱玉平,张学军.基于新工科的工程训练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1):8-11. [13] 陈兴文,刘燕,白日霞,等.基于CDIO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14):19-20,24. [14] 徐林,吴成东,陈大力,等.自动化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S2):56-5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