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志峰,陈莉.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历史变迁与当代实践逻辑[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4):91-98. [2] 周建良. 高职《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8(5):76-77. [3] 李志义. 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5(15):33-35. [4] 马宏岩,黄冀卓,方绪华.基于达成度评价指标的《基础工程》大纲修订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9):328-330. [5] 卢力强,张彦,杨爱武,等.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土力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教探索,2019(2):105-106,109. [6] 刘宇利. 工科专业课堂从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以《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0):94-95. [7] 过珺,曹路舟,潘新征.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课堂大数据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初探——以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分析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9):130-131,140. [8] 杨坤,赵同彬,程国强,等.工程力学特色专业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科技大学工程力学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63-65. [9] 张建军,徐鹏,李海涛,等.思政元素在材料力学课程的挖掘、梳理和隐性融合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47-48. [10] 余敏,殷水平,李倩妹,等.基础力学课程挂科率高原因探析及几点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20(12):16-17. [11] 杨庆生,叶红玲,刘夏.基础力学课程体系改革的顶层设计、综合措施与宏微观实践[J].高教学刊,2020(13):109-113. [12] 刘瑶,贾永峰,李明宝,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理论力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20,46(1):173-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