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飞永,杨国香,臧明东.新工科背景下地质类高等院校创新育人模式研究——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3(5):165-167. [2] 王建秀,刘琦,叶真华,等.教学虚拟地质实验室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地质教育,2023,32(1):92-96. [3] 刘斌,蒋鹏,聂利超,等.面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智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1,7(27): 149-152,157. [4] 李丹,赵存良,吴复柱,等.新工科背景下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构建[J].高教学刊,2024,10(6):11-14. [5] 林晓英,曹欠欠.新工科背景下地球科学前沿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J].知识窗(教师版),2024(1):27-29. [6] 雷升祥,申艳军,肖清华,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理念[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9,15(4): 14-28. [7] 赵宇,朱伶俐,余永强.新工科背景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以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8(8):126-127. [8] 付茂如,张平松,郭立全,等.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科研育人方法思考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1(6):180-182. [9] 吴海波,胡雄武,姬广忠,等.地球物理勘探课程创新教学方法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2): 140-142,152. [10] 姬广忠,吴荣新.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41):233-234. [11] 黄艳辉,吴海波,徐宏杰,等.“双一流”背景下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4):97-99,107. [12] 黄艳辉,吴海波,徐宏杰,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重磁勘探课程的探索与应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2):39-41. [13] 黄艳辉,徐宏杰,吴海波.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与探索[J].科教导刊,2021(16):7-9. [14] 吴海波,柴辉婵,黄艳辉.地球物理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2021(13):117-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