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海东,吴昊. 基于全过程的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 2021(5):65-71,91. [2] 李志民. MOOC: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变革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高校科技,2016(9):4-6. [3] 童小素,贾小军. MOOC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7(5):63-71. [4] 尹燕霞,杨冬,骆静,等.“分子生物学实验”MOOC的建设与应用[J]. 生命的化学, 2020, 40(9): 1617-1624. [5] 张静,韩映雄. 中国大学MOOC 课程学习交互状况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5):73-80. [6] 韩筠. 在线课程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创新[J].教育研究,2020,41(8): 22-26. [7] 陶静, 魏涛, 迟雷, 等. 高校“微生物学”MOOC的建设和应用研究[J].轻工科技, 2018, 34(11): 186-187. [8] 康叶钦. 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85-93. [9] 张晓艳,谢忠礼.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温病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20(2):175-177. [10] 郭梅. 结合OBE理念SPOC模式在城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探索[J].海外英语, 2021(2):151-152. [11] 雷泽湘,谢勇.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2):44-45. [12] 李洪远主编. 环境生态学[M] (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13] 王胜.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21,23(6):33-37. [14] 张波,邓万财,丁勋勤.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过程性考核改革与实践——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为例[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8):98-99. [15] 薛以胜,陈焕东,周玉萍,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17(30):253-255. [16] 金鑫,疏国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福建电脑,2021,37(5):141-144. [17] 薛以胜,陈焕东,周玉萍,等.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30):253-255. [18] 李蕾蕾,朱涛,匡旭,等. 基于SPOC 的植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1(24):138-139. [19] 温雅婷,何明元,王毅.高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8):82-83,88. [20] 王胜.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21,23(6):33-37. [21] 任丙忠,朱其刚,杨金梁,等.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4): 65-67,71. [22] 解慧明.科学精神:教育工作的命脉与基石[J].教育家,2021(9):9-10. [23] 马改艳. 基于知识、能力与价值“三位一体”的财政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25(2):37-42. [24] 李海娥. 知识掌握与能力素质培养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探索——以《旅游心理学》为例[J].高教学刊, 2019(14):90-92. [25] 张霞. “教无定法”: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法探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9(4):140-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