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彭皓玥,向阳阳.我国本科生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模式——基于国外一流大学研究性教学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1):67-70. [2] 姚奇志,金谷,朱平平,等.创新教学方法,助力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扶-牵-引-放”四步教学法[J].大学化学,2021,36(7):132-136. [3] 季小天,赵文华.一流科研创新团队成长的关键因素探究——基于科学精英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22,40(9):1721-1728. [4] 张林,苗灵童,李青青,等.基于科研创新训练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1(2):42-46. [5] 陈爱萍,王玉祥.探讨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171-172. [6] 沈晶晶. 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实践创新——评《高校科研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科技论文,2022,17(2):243. [7] 陈桂兰,钟佳娜,温伟恒,等.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4):1-4. [8] 罗红格,马晶晶,王成刚,等.创新创业下实验心理学新走向[J].文教资料,2019(18):120-121. [9] 王玉娜,李根茂,吴泽荣.立足综合能力培养的心理学实验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20(4):387-388. [10] 邵路瑶,高清华.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助力中医学医学实验技术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21,32(9):2276-2277. [11] 杨静. 基于研究方法学习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探索——以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为例[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21,29(1):34-40. [12] 季小天,赵文华.研究型大学一流科研创新团队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为样本[J].科学管理研究,2021,39(6):43-53. [13] 李恩民,郑少燕,许丽艳,等.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3+X”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38(3):381-392. [14] 高珊,何姝芃,伊艺,等.科研实验室与科技社团结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8):239-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