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陆锦冲. 高校科研育人:内涵·方向·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2(9):3-5. [2] 魏强,李苗.高校科研育人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 2018(7):97-101.
 [3] 郑磊,曹先彬,杜文博,等.以科研育人为主要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0(16): 167-171.
 [4] 于丽,王明年,刘大刚.浅谈科研育人的措施和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352-353.
 [5] 刘建军. 进一步重视科研在高校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5(6):34-37.
 [6] 段玉宝,陆文朱.浅谈高校科研育人的有效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9,6(96):26-27.
 [7] 崔明德. “科研育人”论纲[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20-225.
 [8] 张愿. 高校科研育人的现实困惑与实现对策[D].荆州:长江大学,2017.
 [9] 叶佳. 科研育人推动一流本科建设[J].林区教学, 2019(8):22-23.
 [10] 连莹. 学案导学模式下初中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4.
 [11] 李湘萍. 大学生科研参与与学生发展——来自中国案例高校的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3(1):129-147,191.
 [12] 王卫芳,邹瀚锐,郭寰宇,等.科研教学融合育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4,10(29): 72-75.
 [13] 刘蕾,王少飞.数智时代高校科研育人实施路径探析[J].上海管理科学,2024,46(4):100-103.
 [14] 董秀华. 完善科研育人机制托举创新人才培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21):1.
 [15] 包朝鲁门,孙晔晗.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在我院的实践探讨[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24,14(3):57-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