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曹志峰,汪霞.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学科评价模式的比较分析[J].江苏高教,2018(1):13-18. [2] 钱晓辉,黄岚.因循与超越:一流学科建设与评价创新——基于世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研究的视角[J].江苏高教,2024(5):76-80.
 [3] 周光礼,武建鑫.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J].中国高教研究, 2016(1):65-73.
 [4] 赵坤. 大学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形成与评价模型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5.
 [5] 顾晓蕙,董玮,胡明列,等.“双一流”背景下学科建设成效的评价体系[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 517-524.
 [6] 蔡三发,沈其娟,靳霄琪.一流学科发展的三维评价模型及建设策略分析[J].大学与学科,2021,2(3):57-64.
 [7] 李兴国,刘毳,梁丽肖.河北省“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与发展策略[J].山东高等教育,2020,8(3):1-9,101.
 [8] 李非凡.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3(7):48-54.
 [9] 杜锋,吴焕春,王凯.“双一流”背景下学科建设质量评估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观察,2022,11(31):10-13.
 [10] 王传毅,程哲,王宇昕.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知识生产的视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3):1-6.
 [11] 张涛,孙长青.世界一流学科评价与中国一流学科建设路径——基于国际学科评价体系与建设经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2):135-142.
 [12] 朱小平. 超学科的内涵意蕴、价值逻辑及未来进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4,42(8):92-98.
 [13] 杨旭婷,王战军.从“外塑”到“内生”:我国学科评价的反思与重构[J].江苏高教,2024(5):68-75.
 [1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J].中国民族教育,2017(1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