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前进,2022(1):4-26. [2] 刘昕雨,刘男,宋宝萍.浅谈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教育[J].高教探索,2016(S1):181-182,186. [3] 黄晓颖,黄达,孙秋野.关于高校创新创业基地示范作用发挥的调研研究——以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基地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4):183-186. [4] 张燕妮. 法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启示[J].江苏高教,2020(9):121-124. [5] 李翠霞. 新时代综合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6):183-184. [6] 叶波,罗兰.多中心治理理论下国际高等教育共同体构建之“道”——基于欧洲高等教育博洛尼亚进程之分析[J].教育观察,2019,8(27):22-24. [7] 孙卫红,赵春鱼,宋明顺,等. 基于学生创新周期的高校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以中国计量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4):168-173. [8] 薛勇. 产教深度融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生成[J].中国高等教育,2020(10):58-60. [9] 任嘉威. 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治理共同体的构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45(S1):67-69. [10] 郑月圆,王志新,朱华兵.协同创新视域下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与路径探索——基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J].中国高校科技,2022(11):92-96. [11] 刘文杰. 我国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的现实困境及其超越[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5):68-75. [12] 丁坤. “以赛促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1):9-12. [13] 王建华. 创新创业、企业家精神与大学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1):1-7. [14] 韩笑,胡奕璇,王超.面向人工智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3): 161-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