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桂生,于苗.应用型大学“专创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2018-03-27)[2024-05-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72/201804/t20180411_332854.html. [3]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2019-09-29) [2024-05-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11_402759.html [4] 王怡,郭萌.学生中心导向下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改进[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23):18-24. [5] 杨钋,王琼.以学生为中心: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质量改进研究[J].高等教育评论,2022,10(1):44-54. [6] 覃永晖,杨光.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建筑工程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1(52):181-184. [7] 李清.基于TRIZ理论的高等数学“一课一问”教学设计[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88,90. [8] 罗爱忠,彭景,李密,等.新工科理念下的《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50-53,59. [9] 黎敏.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20(28):49-52. [10] 朱国锋. 土木建筑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 [11] 孙康宁,刘会霞,杨平,等.面向新工科的微课程体系和新形态课程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3):44-48. [12] 肖建卫,武岳,邹仲平,等.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科本科生创新创业素养培养的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21,7(36):38-41. [13] 梁丽红.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22,35(1):117-121. [14] 钱光亚. 学科竞赛视角下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4):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