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保建,陈花玲,杨立娟,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的课程教学设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8):162-166,298. [2] 李志义,朱泓,刘志军,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29-34,70. [3] 张浩军. 强化工程思维教育,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J].大学教育,2020(4):75-77. [4] 陈乐尧,陈国强,卿上乐,等.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改革[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2(2):59-65. [5] 易力力,赵庆,邱志伟,等.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核心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2,41(5):197-201. [6] 蓝红莉,王晓荣,周晓辉.融合PDCA理论的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40(7):200-204. [7] 潘钊,侯培国,孟宗,等.基于情境构建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0,42(3):16-21. [8] 赵红红,文云,刘晓花.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23(6):110-114. [9] 陈诚,王光辉.德国两类高等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比较与启示[J].价值工程,2014,33(6):252-253. [10] 徐理勤,张华辉,王兆义.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22,43(11):101-109. [11] 李甜甜,姜丽娜.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和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工程机械柴油机装调与维修》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4):70-71,80. [12] 陈勇,徐风华,李然.机械设计制造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J].汽车实用技术,2023,48(24):164-167. [13] 安宪军,董克俭.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以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4,10(S1):132-135. [14] 李贵,王兴东,邹光明,等.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四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4):213-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