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健.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工科专业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32-45. [2] 黄端,石金晶,张玲,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通信类专业“新工科”建设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3):1-4. [3] 张伟.怀进鹏: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24-03-11(004). [4] 胡珉琦.120岁的诺奖越来越青睐“跨界”[N].中国科学报,2021-10-08(001). [5] 王懿霖. 跨学科研究的全球发展趋势[J].求贤,2024(1): 36-39. [6] 王潼宇. 基于专业交叉的知识整体化课程体系建设[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158-160. [7] 窦玉丹,王胤,吕恒,等.学科交叉融合需求下智能建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4(11):15-19,24. [8] 聂珍钊. 文学跨学科发展——论科技与人文学术研究的革命[J].外国文学研究,2021,43(2):31-43. [9] 阎琨,吴菡,张雨颀.我国现代大学书院制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4,45(1):129-140. [10] 李禾,李诏宇.书院制:变革高校人才培养固有模式[N].科技日报,2023-05-24(006). [11] 刘晏男,闫毓琦,张家旗.高校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7(16): 87-90. [12] 诸佳珍,林觐民.大数据画像技术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16):229-231. [1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2(3):79-83. [14] 高利.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当前进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4(1):56-62. |